中國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 12月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各方代表150餘人應邀參會。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正式宣讀了學校關於成立戰略研究中心的決定。他指出,該中心是北京大學的實體學術機構,實行主任負責制。學校聘請李立明擔任中心主任。中心設立科學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分別由郝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韓啟德,詹啟敏擔任主任委員。同時,中心已聘請國內外一批知名專家組成科學顧問委員會以及由不同部門學術、教育和管理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
李立明主任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更加凸顯了公共衛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地位。因此,北京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於建設一個國家級高端智庫、一流科技支撐平臺、數字公眾健康中心以及社會動員與人力開發基地。
「此次疫情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公共衛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地位;公共衛生是公眾健康與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公共衛生是公共安全與社會穩定的主要保證;公共衛生綜合能力是政府現代化疾控體系建設和社會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標誌。」 李立明說。
因此,加強我國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的戰略研究,大力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強化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提高戰略技術儲備能力,完善科學決策的技術支撐是當務之急。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在視頻致辭中稱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將在全球衛生治理及合作方面發揮有益的作用。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戰略研究中心作為國家級智庫的問世。中心將圍繞著政策研究、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科學研究、信息研究、教育培訓四個領域開展工作,為循證健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降低我國雙重疾病負擔提供本土科學證據,為精準防控提供支撐;為突發疫情和重大公共衛生實踐防範開展預警預測預報工作,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提供平臺;為全社會動員、全民健康教育、醫藥衛生領域與非醫藥衛生領域的專業培訓提供基地。戰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力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做出專業化的技術支撐。
與會專家還表示,戰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力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做出專業化的技術支撐。
(編輯:嚴玉潔)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