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 12月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各方代表150餘人應邀參會。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正式宣讀了學校關於成立戰略研究中心的決定。他指出,該中心是北京大學的實體學術機構,實行主任負責制。學校聘請李立明擔任中心主任。中心設立科學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分別由郝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韓啟德,詹啟敏擔任主任委員。同時,中心已聘請國內外一批知名專家組成科學顧問委員會以及由不同部門學術、教育和管理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

李立明主任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更加凸顯了公共衛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地位。因此,北京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於建設一個國家級高端智庫、一流科技支撐平臺、數字公眾健康中心以及社會動員與人力開發基地。

「此次疫情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公共衛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地位;公共衛生是公眾健康與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公共衛生是公共安全與社會穩定的主要保證;公共衛生綜合能力是政府現代化疾控體系建設和社會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標誌。」 李立明說。

因此,加強我國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的戰略研究,大力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強化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提高戰略技術儲備能力,完善科學決策的技術支撐是當務之急。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在視頻致辭中稱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將在全球衛生治理及合作方面發揮有益的作用。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戰略研究中心作為國家級智庫的問世。中心將圍繞著政策研究、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科學研究、信息研究、教育培訓四個領域開展工作,為循證健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降低我國雙重疾病負擔提供本土科學證據,為精準防控提供支撐;為突發疫情和重大公共衛生實踐防範開展預警預測預報工作,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提供平臺;為全社會動員、全民健康教育、醫藥衛生領域與非醫藥衛生領域的專業培訓提供基地。戰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力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做出專業化的技術支撐。

與會專家還表示,戰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力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做出專業化的技術支撐。

(編輯:嚴玉潔)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成立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林苗苗)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為北京大學的實體學術機構,由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知名學者、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任中心主任。  圖:12月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
  • 北大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新聞—科學網
    12月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舉行,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大學等各方代表150餘人應邀參會。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定位為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領域的國家級高端智庫,為政府提供公共衛生決策的科技支撐,為提高我國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大力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探索高水平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
  • 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北大發布...
    「11月27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一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在深圳落下帷幕。本次會議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採用線上會議形式,論壇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大學使命的思考」。」「12月12日,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
  • 北京大學醫學部腎臟疾病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
    2017年12月14日,北京大學醫學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大學醫學部腎臟疾病大數據研究中心,掛靠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這是全國首個腎臟專科疾病的大數據研究中心,擬藉助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技術和理念,促進腎臟疾病數據的整合與共享,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在腎臟疾病領域的應用。
  • 以跨國視角推動全球健康研究,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12月22日,北京論壇(2020)分論壇:新冠疫情下的全球健康與人類發展暨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成立慶典在京舉行,鳳凰網財經全程參與報導。鳳凰網財經從會上獲悉,自今年5月宣布組建以來,北京大學通過積極調動全校優勢資源,高度整合醫學部和本部人文社科相關力量,由此打造了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
  • 北京大學推出抗擊新冠疫情繼續教育公開在線課程
    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眾志成城,守望相助,萬眾一心,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攻堅的關鍵期,在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繼續教育部的指導下,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於2020年2月面向公眾,推出北京大學抗擊新冠疫情繼續教育公開在線課程。
  •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10月28日,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性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以有效地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一方面聚焦前沿技術,服務於慢性病防控,一方面加快科研成果在慢性病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早在1999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開展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
  • 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成立儀式舉行...
    為檢視過去15年間在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和尚存在的問題,為我國教育財政政策的完善和教育財政學術水平的提升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北大財政所自2020年10月起組織了成立15周年慶典活動暨第六屆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和2020年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財政專業委員會年會。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醫學與健康研究院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官網高等院校如何服務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新需求?特別是在公共衛生安全新挑戰下,如何創新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中國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 南開大學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瞄準疫情預警等方向發力
    5月17日,南開大學新聞網發布消息稱,近日,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擔任院長。消息稱,此舉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積極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助力我國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科技研發與戰略儲備,服務區域醫學教育水平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提升。
  • 北京大學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
    他在視頻發言中回顧了幾個月來我國及時有效採取強力防控措施,在一個月內實現了疫情的基本控制,近期的主要問題是境外輸入的病例還需要嚴格防控,不能鬆懈,進一步鞏固我們的抗疫成果。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帶來了深刻的體會——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沒有全球的安全,就沒有中國的安全。疫情後我國的醫療衛生戰略將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 北京大學成立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12月29日,北京大學法律 人工智慧 實驗室、法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第一屆北京大學法律與人工智慧論壇在該校召開。據介紹,北京大學法學院以學校層面成立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目標是建立國際和國內一流的法律與人工智慧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努力為法律與人工智慧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並致力於高端法律人工智慧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在 人工智慧技術 發展的驅動下,研究中心/實驗室將與時俱進的推動法律和科技相結合的研究和實踐。
  • 以跨國視角推動全球健康研究,北大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12月22日,北京論壇(2020)分論壇:新冠疫情下的全球健康與人類發展暨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成立慶典在京舉行,鳳凰網財經全程參與報導。鳳凰網財經從會上獲悉,自今年5月宣布組建以來,北京大學通過積極調動全校優勢資源,高度整合醫學部和本部人文社科相關力量,由此打造了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談及成立背景,相關負責人向鳳凰網財經介紹表示,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對全球衛生安全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人類命運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繫在一起。
  • 國家統計局-北京大學聯合成立數據開發中心
    11月19日下午,國家統計局-北京大學數據開發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出席儀式。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副校長張平文,校長助理、秘書長、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孫慶偉與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參加活動。儀式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主持。
  • 轉載|北京大學現代日本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紀念演講會順利召開
    中心主任李寒梅教授向從1990年第一期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在擔任教學工作的劉德有和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堀江正弘兩位教授頒發感謝狀,有長期合作和交流關係的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和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表示祝賀,參會的畢業生們也在線上會議軟體的聊天室裡紛紛表示對中心和老師們的懷念和感謝,會議氣氛熱烈非凡。  下面是來自公眾號「未名知日」的報導。
  • 京津冀腫瘤防治研究聯合中心正式成立
    央廣網天津7月25日消息(記者陳慶濱)7月24日,由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共建的「京津冀腫瘤防治研究聯合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將重點圍繞臨床腫瘤學、腫瘤流行病學、腫瘤生物學、腫瘤藥學、腫瘤免疫學、血液腫瘤學六大方向開展合作,
  • 北京大學-雲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成立
    今天,雲南白藥口腔健康醫學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成立儀式。來自中華口腔醫學會、世界牙科聯盟(FDI)、北大口腔等權威學研機構的多位專家出席,共同探討中國口腔醫學發展。據悉,我國超九成以上人口受到口腔問題困擾。
  • 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數學會、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協辦。中國數學會秘書長鞏馥洲主持會議,來自數學、生物、醫學等不同領域的上千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參會。
  • 2020年「求是」系列論壇第一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 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在北京市老齡協會支持下,由北京市老年學學會、中國人民大學「老齡社會的政策實踐與養老產業綜合研究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北京老齡居養老產業促進中心協辦。會議邀請來自老年學、老年醫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問題。
  • 上海交通大學和英國愛丁堡大學攜手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 增進...
    「全健康研究中心」。他表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表明全球的緊密聯繫及脆弱性,人類社會發展必須引入全新的思維方式,凝聚起攜手應對疫情等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挑戰的全球共識,這個全新的思維方式應該包括全健康理念。陳竺希望中英高校聯合建立的全健康研究中心能夠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