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職首條潛規則是稱呼:叫「姐」行「姐姐」不行

2020-12-16 中國網

每年暑假期間,因為應屆畢業生的湧入,各家單位辦公室燃起蓬勃朝氣。可除了清流之外,總有人會遇到一些讓人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的「泥石流」——比如,只比你小一歲的姑娘,打招呼都稱呼你一聲「姐姐」。

「我是1992年生的。今年,辦公室裡來了個1993年出生的姑娘。這姑娘開口就喊我姐姐,快一個月了都不改口,搞得我比她大了七八歲一樣。」來吐槽的吳姑娘很是鬱悶——按辦公室約定俗成的規矩,新人一般稱呼老員工為「老師」。

職場菜鳥們,初涉辦公室的第一條規則,為何就是要學會喊人?

錢報記者調查了不同行業的幾十個企事業單位,歸納出如今最流行的職場稱呼;記者發現,如何稱呼同事,其實和時代、行業都有掛鈎。

同事之間

從師傅、老師,變得多樣化

「我們那個年代,單位喊人就兩種情況,一種是喊師傅,一種是喊老師。」1981年就在杭鋼工作的杜師傅回憶,很能代表一個時代,「一般的工人,我們都前面加個姓,喊師傅。我姓杜,就是杜師傅,聽起來特別有『我們工人有力量』的感覺。但如果是有點文化氣息的單位,就喊老師——比如曾經杭鋼有個教育處,那裡的同事我們都喊老師。」

杜師傅說,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是新人進工廠時,會有個一對一、傳幫帶的師傅:「這個師傅,等於是帶你入門的人,那麼就是喊師傅的時候是不加姓的,顯得親切。」

錢報記者通過西湖區歐美中心(EAC)樓宇集群黨委,調查了不同行業的50多家企業,發現如何稱呼同事,和行業有很大關係——

●很多阿里系企業都喊「花名」,類似代號。

很多人接觸了好幾年,也只知道對方的花名,而不知道真實姓名。不少從阿里出來的創業者,公司裡也有這樣的花名文化。這樣的企業,入職時,人力資源的同事,會要求你給自己取個花名,一般同事間都是稱呼花名的。

●全外資企業,每個人都有個英文名。

「我們這裡有幾家外企,每個人都有個英文名。你喊中文名,或者問李經理是哪一位,同事都不認識的。一般都是稱呼英文名,就連內部郵箱都是用他們的英文名。」歐美中心(EAC)樓宇集群黨委的工作人員說。合資企業比較多樣了,有些是英文名,有些就是喊姓名。

●做工程的企業,因為工程師比較多,互相間的稱呼多喊「姓」加上「工」,比如姓潘就喊「潘工」。而對於高級工程師,就會喊「姓」加上「高工」,就變成「潘高工」。

那「師傅」一詞,是不是已退出職場了呢?其實,在有「傳幫帶」氛圍的公司裡,「師傅」還是存在的。比如,泰隆銀行杭州分行的胡女士說:「業務部門員工初入企業會有拜師敬茶的儀式,帶他入行的老員工,一般就稱『師傅』。」

一字之差

「姐」可以,「姐姐」就不行

在調查中,錢報記者發現目前最流行的職場稱呼是「某某姐」,就比「姐姐」少了一個字——這樣的稱呼流行於有銷售部門的企業。在稱呼同事時,為了表示親切,新入職的員工都會管前輩叫「姐」或者「哥」,有些是加在姓或名後面,比如「娜姐」、「潘哥」。

人力資源教練姬泉海介紹,「姐」、「哥」在辦公室裡的流行,一方面是在北方,這樣的稱呼非常廣,另一方面是一些企業開始盛行「家文化」,「聽起來比較親切。同事之間以家人相稱,也是一種關係催眠,拉進與客戶、同事的關係」。

但姬泉海表示,「姐」合適,但「姐姐」就不合適。相差一字,相差的是什麼?

「同事稱呼,是辦公室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際溝通第一步。新人入職之初就能緊緊追隨這種文化,喊對人,不僅是情商高,也從心理上體現出他對職場的融入度。」姬泉海說,到目前為止,「姐姐」這個稱呼還屬於很親密的、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間的稱呼。對同事貿然使用這樣親密的稱呼,是比較唐突的。如果新同事一直改不了口,從某種方面來說,是還沒有做好融入職場的準備。比如稱呼老員工「姐姐」,潛意識裡把自己當成了需要包容照顧的「小妹」。如果意識到對方不接受,新人需及時自我調整,否則就是一種不成熟的人際態度。

相關焦點

  • 新人入職怎麼稱呼前輩 新人剛入職的注意事項
    新人入職怎麼稱呼前輩每年暑假期間,因為應屆畢業生的湧入,各家單位辦公室燃起蓬勃朝氣。可除了清流之外,總有人會遇到一些讓人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的「泥石流」——比如,只比你小一歲的姑娘,打招呼都稱呼你一聲「姐姐」。「我是1992年生的。今年,辦公室裡來了個1993年出生的姑娘。
  • 叫哥叫姐,還是叫老師?職場「菜鳥」如何稱呼前輩
    「菜鳥」初入職場,如何稱呼前輩有困惑——  叫哥,叫姐,還是叫老師?  畢業季過後,又一批職場新人走上各自工作崗位。進入新的工作環境,「新來的」面對同事前輩,應當如何稱呼,不少職場「菜鳥」有困惑。本期《今日話仙》,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在職場稱呼上「菜鳥」們都應當注意些什麼?「老人」又有啥看法?
  • 什麼樣的女生可稱呼為小姐姐 小姐姐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小姐姐這個詞現在是網上最火的,不少小夥伴們在看抖音的時候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聽見別人叫小姐姐,不再是姐姐,因此很多小夥伴們比較好奇的就是這個是什麼意思,想知道的小夥伴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樣的女生可稱呼為小姐姐  」小姐姐「這個詞「迷之」微妙,現代的基本詞意和傳統並沒有區別:稱呼年齡差距較小的女性長輩。
  • 當代男生如何稱呼女生?叫美女不行,叫小姐姐被嫌棄,太難了!
    這些年又開始流行起「小姐姐」,起初只是對自己認為有好感的女孩子這樣叫,突然所有的女孩呦被這樣叫了起來,不免又讓人排斥起來。網友們關於稱呼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反正在大街上聽到叫美女的你都不知道在叫誰!叫小姐姐又有莫名的油膩感,總是感覺不舒服。還有的網友覺得叫小姐姐對陌生人來說就是有意套近乎,還不如直接喊名字來得舒服。大抵是覺得爛大街的稱呼貼在自己身上就有一種敷衍和將自己歸為和芸芸眾生一樣的存在了,沒法突出每個人自身的特點。
  • 新人入職,如何稱呼自己的同事?
    同事之間的稱呼有很多種,尤其一個新人來到新的工作環境,有時候稱呼不對,容易造成尷尬。一般職場都是稱呼職位,例如對於王姓同事,可能稱呼王總,但傍邊有兩位姓王的同事,很容易造成誤解。例如王總、李部長,這樣的稱呼比較普遍,這樣的稱呼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是個傳統,某總是個統稱,對於一個高級管理職位的尊稱。對於很多人,還有一種是學術稱謂方式,尤其是科研機構,例如李博士、張院士。對於很多培訓機構的人,一般都是稱某老師。對於很多從事工科方面人,一般都是稱呼為某工。例如趙工。有的位置喜歡用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稱呼,例如某人李兵,稱呼兵總。
  • 職場稱呼有講究 莫用「哥」「姐」套近乎
    可是進了單位之後,陳平卻發現,他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和其他同事一樣也以「姐」、「哥」稱呼同事,結果,到後來,大家卻並不怎麼待見他。進入職場該用什麼稱呼,一時也成了陳平的一件苦惱事。  莫用「哥」、「姐」套近乎  今年7月,陳平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浙江華星集團,在公司裡,很多同事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互相都以「某哥」、「某姐」稱呼。
  • 女生討厭被叫「小姐姐」?你都怎麼稱呼陌生女性?
    見到陌生的女性,你一般都怎麼稱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現在甭管認識不認識,在大街上或者地鐵裡,大家見到女生,一般會用三個字來稱呼:小姐姐。很多人第一次被叫小姐姐的時候,還是有點懵的,我們很熟嗎?後來也就慢慢習慣了,因為這仿佛成為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事情,反正比叫「阿姨」好太多了吧。
  • 小姐姐是什麼意思 這個稱呼一般指幾歲的女生、怎麼火起來的
    小姐姐這個詞現在是網上最火的,不少小夥伴們在看抖音的時候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聽見別人叫小姐姐,不再是姐姐,因此很多小夥伴們比較好奇的就是這個是什麼意思,想知道的小夥伴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小姐姐是什麼梗  」小姐姐「這個詞「迷之」微妙,現代的基本詞意和傳統並沒有區別:稱呼年齡差距較小的女性長輩。
  • 新人入職後,如何快速適應新環境,避免受到排擠?
    職場畢竟與學校不同,新人不能像在校園內肆意妄為,那該怎麼做才能快速適應新環境,並且避免受到排擠呢?1、嘴要甜每個人都喜歡有禮貌、嘴甜的人,新人入職後,難免會需要老員工的照應。所以更加需要嘴甜。在一些工作氛圍比較輕鬆活躍的行業裡,可以稱男的「哥哥」,稱女的「小姐姐」;在大部分氛圍比較嚴肅的金融服務機構或者銷售類公司的話,可以統一稱男女為「老師」。在職場中,避免說出一些別人無法接受的稱呼,比如叫年紀大點的女人為阿姨,叫男人為叔叔。
  • 初入職場,如何稱呼同事,這些要點一定要牢記
    初入職場如何稱呼同事,這個可真是一個大學問,特別對於編內人員來說,基本一輩子在這個單位,稱呼不好得罪了領導和前輩,個人今後發展會很遭罪。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組網上的數據:有媒體對1972名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75.9%的人剛入職場時有過「不知如何稱呼前輩」的困擾。職務(46.0%)、師傅(44.2%)、某哥某姐(41.3%)是最常見稱呼。到底該怎麼喊呢,我覺得作為新入職的人員有以下幾點可以注意,先看職務、後看年齡,美女同事,叫姐就行!
  • 男女相處,男人叫你「姐」是什麼意思?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當然,還有一些例外的,比如有些男人喜歡稱呼女人為「姐」,而且並不是因為女人比他年長他才這麼叫,這會讓很多女人不得其解,不知道為什麼男人喊她姐,今天我們就來聽聽男人們怎麼說:1、鄭先生,純粹是出於禮貌我本身是做銷售的,見陌生人的機會更多,如果客戶是男士,直接稱呼對方為「先生」就行了,但如果客戶是女士
  • 黃明昊叫楊冪「冪姐」,鄧倫叫「冪」,而大張偉的稱呼最與眾不同
    最新一季的《密室大逃脫》也終於開播了,這一期的節目也新增加了郭麒麟,大張偉,而女嘉賓也只剩下楊冪一個人了,所以完全就是一個團寵的地位,每個人對於她也都是非常照顧,甚至每個人的稱呼都完全的不同,因為黃明昊一直都比楊冪小,所以在節目中中,也一直都稱呼楊冪為冪姐,而且黃明昊作為膽子最大的一個
  • 為什麼《清平樂》中,徽柔(福康公主)稱呼她的母親叫「姐姐」?
    在《清平樂》裡,福康公主宋徽柔稱呼她的母親苗興禾為「姐姐」。用現在「姐姐」的含義來解釋,聽起來好像是錯了輩分。因為現在的「姐姐」表示的,在同輩當中比自己年紀大的女性;或者某些地方對年輕女性的稱呼。但是在宋朝,「姐姐」的確是有表示母親的意思;而稱呼現代意義上的「姐姐」,叫「女兄」。實際上,在宋朝的時候,民間稱呼自己父親為「爹爹」;嫡母為「姐姐」;庶母為「叔婆」;父妾為「妾母」,等等。總之,叫法是很豐富的。
  • 對女性最尊重的稱呼就是姐?!
    前陣子我在網絡上看到一部戲劇的片花,年輕男主角不斷地對女主角喊著「阿姨」,結果女主角就滿臉殺氣地對男主角說:「你知道對所有女性長輩最懂事的稱呼是什麼嗎? 就是姐!」甚至,在許多不同圈子,都有所謂的潛規則,對吧?如果沒加「姐」,或是如果加了個「姐」,都有可能有麻煩,都有可能得罪人!你一定覺得,天啊!人生好難啊!這時候,我只能給你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就是:觀察。
  • 入職首月多成「月光族」
    核心提示:  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公司文化,新人對前輩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有的公司「江湖味濃點」,習慣稱前輩為「老師」;有的公司「親情味濃點」,同事之間以「哥、姐、姨」來相稱。相對而言,國企以及日韓等企業一般等級觀念較重,最好以姓氏加級別來稱呼同事及領導,歐美背景的外企彼此一般直呼英文名字。對於這些,初來報到的職場新人,如果稱呼不當,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
  • 叫姐姐太唐突,叫全名沒禮貌,誰注意張新成怎麼叫鞠婧禕?學到了
    尤其是張新成對於鞠婧禕的稱呼!說到張新成與鞠婧禕,關注這兩人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雖說張新成看起來要比鞠婧禕「成熟」一些,但若是論年紀算的話,95年出生的張新成其實要比94年出生的鞠婧禕小一些的。而自己初來乍到,遇到和自己年紀大一些的美少女鞠婧禕時,該如何稱呼她好呢?
  • 現在女性從叫「小姐」到叫「小姐姐」,稱呼越來越尷尬
    從姑娘,大妹子,大姐,大娘到現代的同志和之後的小姐,女士,再到美女,小姐姐,對人的稱呼表現了那一個時代的風土人情。在過去,中國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女性是不怎麼自由的,人們稱呼女性也只有從年齡上去稱呼,小點的姑娘,大妹子,年齡偏大就大姐,再大就是大媽,大娘,雖然在某些地方可能特指自家父親兄長的妻子,但大部分都應該懂的了。
  • 叫女生美女已經過時了,現在流行這幾種「稱呼」
    如果現在你還用美女跟陌生的女生打招呼,那她可能頭都不會回;如果你用美女和自己熟悉女性朋友,那你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油膩,所以在當今美女這個稱呼未免太俗。下面教你們幾種適當的稱呼。一、妹子意圖和別人拉進距離,這個稱呼就不顯得油膩而且很遠距離感,相比之下美女的稱呼就顯得油膩,不僅叫起來簡潔,而且可以給人一種親近感,無論你跟萍水之交的女生也好還是老相識積聚的交情也罷,妹子的稱呼都會讓你們之間增加親切感,在加強你跟你們的感情基礎的同時,更將會加固你跟女人感情的基礎,妹子的稱呼還會讓女人感知到你的樸實
  • 75.9%受訪者初入職場時困擾於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
    對於職場前輩的稱呼,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講究:有稱「師傅」「老師」,有稱「某某姐」「某某哥」,還有稱「某某總」「某某處」……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2名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75.9%的人剛入職場時有過「不知如何稱呼前輩」的困擾。職務(46.0%)、師傅(44.2%)、某哥某姐(41.3%)是最常見稱呼。
  • 叫女人美女已經過時了,現在流行這3種「稱呼」
    一、妹子 意圖跟女人更快以及更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美女的稱呼顯然不能勝任使命,妹子的稱呼就會應運而生,不僅叫起來精煉以及簡潔,而且會傳遞出後天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