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命有時是頑強的,有時也是脆弱的。
不知是因為隨著年紀逐漸變大,現在上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下有剛剛成長的兒女的緣故,還是其它什麼一些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對一些生老病死的事,變得特別敏感和關心起來。
前幾天,上街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在一個繁華街道的的角落,看到有一個小姑娘拿著麥克風在那兒唱歌乞討,旁邊的地上坐著一個年齡比較大的乞丐。
他的臉部輪廓模糊而又依稀熟悉,我不禁多看了他幾眼。
忽然想起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見到過他,那時他和我年齡差不多,大人也不知從哪裡來的,只知道從那時起,他在這個小城就不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街頭總能碰到他乞討的身影。
時間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他還活著,這讓我有些微微詫異。
只不過那時他的並不會唱歌,旁邊也只是放了一個破舊的搪瓷缸子而已。現在不僅是與時俱進了,身邊還多了一個(據圍觀的人說)是他女兒的人。
於是就感慨歲月唏噓人間,人的生命力之頑強,即使食不果腹、衣衫襤褸,依然熱愛不止,生生不息。
昨日,在樓下聽鄰居閒聊時,談到就在旁邊一個相隔不到200米的小區,一個14歲的女孩因為學習成績的事,與父母大吵了一架,晚上一時想不開,從13樓跳了下來,送到了醫院,現在生死未卜。
於是又感慨,很多時候,人的生命之脆弱,真的與身份高低無關,與年齡層次無關。
02
我們以各種各樣的身份活著,我們以各種各樣的狀態活著。
我們活著,總是得有自己的理由。
有人為了責任而活著。家的責任,國的責任,甚至,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的責任。
有最後一種想法的應該是英雄,是聖人,我們一般人比不了,除了年輕時的血氣方剛外,恐怕很少人會有這個想法。
有人是為了享受而活著,這本身無可厚非。
只要這種享受不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享受不是作為,可以使出各種手段,無休止無節制追逐金錢的一種充分理由,不是另一種改頭換面的遊戲人間、得過且過的表現方式。
還有人是為了恩情而活著,為了仇恨而活著,這也是活下去的一個理由,不過電影、電視劇裡演繹的居多。
像我們大部分普通人,更多的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很正常,也很溫暖。
也許生活的循環往復很枯燥;也許付出了努力,回報卻遙遙無期,寥寥無幾;也許是忙忙碌碌一輩子,回頭看來,終點還是起點,自己還是自己,老驢拉磨,不過如此。
但,人,總有生活中的軟肋,不管你是為金錢,為名利,為生存。
人活著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種,總會有一條理由,總要找一條理由,讓你堅持活下去。
一個人能活多少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來都來了,不開心的事也發生了,還能怎麼樣?
一路走來,就沒有一點值得回憶的東西、一些難忘的情景、一個親近的人,一份未了的牽掛,讓你割捨不開,放心不下?
在瀕臨崩潰、支撐不住的時候,左手提起生活,右手抱著希望,即使生活不堪重負,依然能繼續向前。
03
半途而廢的人生,是一個不完美的人生,也是一個既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愛你的人的人生。
因為只要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即使過去是不堪的,即使當下是苟且的。
等你父母老了,再走吧。
——你走了,誰來照顧他們,你如何忍心,讓他們的餘生,活在思念的黑夜中,活在自責的痛苦裡;
等你孩子長大了,上學、工作了,再走吧。
——這樣,當他們遇到無助,遭受挫折,受人欺負的時候,雖然你無力做什麼,但至少還可以把他們拉到身後,替他們暫時遮擋一下風雨;
等你的另一半走了,再走吧。
——你於心何忍,讓他(她)餘生孤單,連一個可以私底下說悄悄話的人都沒有,只能在漆黑的夜裡對著你的相片喃喃自語;
等把房貸,欠債還清了,再走吧。
——自己輕易地把生活的重擔卸掉,卻讓自己的親人竭盡一生來償還,你情何以堪?
等你把世間所欠的情分,還完了再走吧。
——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質只是其中的一種。
等你把事情想明白了,再走吧。
——等你做完這一切,也許你就不捨得走了,因為人生就這些牽掛,也許窮其一生,也解決不了這些牽掛。
那時,即使你不捨得走,你也該走了。
所以,又何必在不適當的時候,強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