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灣!一個被誤認為軍事裝置的風之塔

2020-12-16 老玩童看世界

從Google Earth上看去,它像是一個雷達軍事裝置,上面布滿了類似方格的面板體!

這個奇特建築體位於東京灣,離東京羽田機場不遠。當東京灣,出現了一個奇怪造型結構時,引起了大眾對它好奇?

好奇的圍觀者懷疑這奇怪的結構,是日本政府秘密機構的所在地?

也有些人懷疑這是座雷達預警系統,或者開玩笑的是個水下巢穴?

遠觀看去,它就是個藍白相間條紋的船帆,難以想像真實用途。

但它真相卻平淡無奇!實際上,它是位於東京灣水上線(Tokyo Bay Aqua-Line),隧道段供應空氣的通風井,風之塔(Kaze noTō)

「風の塔」, 位於川崎側海底隧道正中央,在日本語的意思指的是風塔。

它的結構十分不尋常,形狀看似普通的帆船!在海底建個通風口到海面是個不容易的工程!

在海面上以二個40公尺高的橢圓形型結構體吸入新鮮空氣,每個塔都控制,可固定捕獲東京灣的恆定的風,循環著為下方的隧道提供新鮮空氣。

此外,它也是隧道的緊急出口,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可將隧道內的人員全部疏散。

塔身的角度是經過測算,以減少對鄰近的東京羽田機場飛機起降的影響。

通風塔原本是仿金字塔型的,不過在東京羽田機場擴建第4跑道之時,因為機場限高的緣故,塔尖被拆除了,設計師經重新的藝術設計,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當您飛往東京羽田機場時,可以從海灣對面或從飛機的窗戶,看到這個被誤認為軍事裝置的風之塔。

東京灣水上線於1997年12月正式啟用,是橫跨東京灣,海灣下方隧道與橋梁組合, 兩端分別由兩座橋梁組成,兩側則為千葉縣的木更津市和神奈川縣的川崎市。

全長15.1千米,其中有4.4公裡的海上大橋,也是日本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其長度在9.6公裡的海底隧道則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

這條海底公路很特別,在於它不是單純的跨海大橋,因為在羽田機場旁,橋的高度無法建高,況且東京灣每天約有1500艘船隻通過,特別是大型船隻,為了讓吃水深的大型船隻順利通過,所致在海平面下60公尺深的軟弱地盤,開掘海底隧道!

1989年5月27日正式動工。整體工程由川崎側的盾構海底隧道、木更津側的海上大橋以及中間連接海上大橋和海底隧道的木更津人工島三個部分組成。

在隧道約三分之一的位置,興建了木更津人工島,原本高架的道路在島上就此鑽入地下,以海底隧道的方式通過剩下三分之二的路程,最後在神奈川岸邊、靠近多摩川出海口回到陸面。

東京灣水上線從提出構想到建成通車歷時近30多年,整個過程曲折而又漫長,總體投資費用更是達到驚人的900億人民幣,超乎想像的工程技術與時間。

而整個東京灣水上線最著名的是木更津人工島,這個人工島有個更為浪漫的名字,叫海螢火蟲(umi hotaru)

海螢火蟲整個建築的面積,就像是海上的一艘大船,事實上整個建築的兩側,看起來也就像是大型郵輪的甲板。它是東京灣水上線道路的休息站,不僅作為交通聯絡之用,也因特殊的地利之便,成了一處人造的觀光景點。

海螢火蟲休息站共有五樓,之中也有不少特色餐廳、商店和娛樂設施,也有觀景臺。於其地理位在東京灣之中,海景非常漂亮!

休息站之上,遊客可以在這裡遠眺東京、川崎、橫濱,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東京都景色確實相當美!

喜歡海上景觀的您,不妨來到這裡,試著從海上看一看不一樣的東京!

旅遊小貼士:

東京灣水上線橋梁隧道是409號國道的一部分,可搭乘大巴或汽車前往, 目前日車流量約為7萬輛。從東京灣各個高層建築中,也可以眺望欣賞到風之塔海螢火蟲、塔的景觀。也可以安排乘船遊覽,使您更接近風之塔。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關注!

【文中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處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東京灣是日本關東地區的海灣,因與東京接壤而得名,風景實在太美
    東京灣是日本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的海口,景色頻繁出現在日劇中,如《戀愛世紀》、《魔女的條件》等,夕陽西下時海面的粼粼波光、夜空下彩虹大橋閃爍的燈光、緩緩旋轉的摩天輪以及相伴的戀人,景象十分浪漫。東京灣是日本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的海口,景色頻繁出現在日劇中,如《戀愛世紀》、《魔女的條件》等,夕陽西下時海面的粼粼波光、夜空下彩虹大橋閃爍的燈光、緩緩旋轉的摩天輪以及相伴的戀人,景象十分浪漫。坐船去臺場,暢遊東京灣,海面浪不大,吹著海風很舒服,經常看到海鷗在天空盤旋,看到日本著名的彩虹大橋,還能遠眺山寨版的自由女神像。相信如果黃昏來看日落應該是件很浪漫的事情。
  • 日本東京灣內時隔半世紀恢復海濱浴場(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小俠】日本東京都內葛西臨海公園的海濱浴場曾一度因東京灣水質惡化而關閉。今年夏天,這裡時隔半個世紀再次開業。這是東京都政府和民間團體對汙染海水進行淨化的結果。儘管海水淨化後水質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目前遊客入水的深度只允許「沒到膝蓋為止」。
  • 遊日本:人工島海之螢風光
    新華網東京2月28日電(記者藍建中)「海之螢」是東京灣跨海道路上的一座人工島,距離作為道路起點的川崎市浮島約有9.8公裡。京灣跨海道路由川崎方面的海底隧道和木更津方面的跨海大橋兩部分組成,「海之螢」就是銜接兩者的部分。 東京灣跨海道路全長約15.1公裡,耗資約1.44萬億日元,1987年7月動工,1997年12月18日開通。
  • 拿著國際駕照去日本-東京塔
    有幸在韓國濟州島DE駕校考取了韓國駕照跟國際駕照IDP,終於可以在日本開車了,不能再國外開車也是比較慘痛的記憶了,想當初以為拿著中國駕照加一本KIDA就可以的。結果並不完美。這次擁有了駕照終於可以在日本自駕遊了,這次就去著名的東京塔吧。
  • 遊記:了解東京灣的歷史
    東京灣是日本關東地區的海灣,因與東京接壤而得名,是輪船躲避太平洋風暴的優質港灣。東京灣,日本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之海口。沿著東京灣西北岸的重要城市有東京、橫濱、川崎,西有橫須賀市,東有千葉市,南由三浦(西)和房總(東)兩半島環抱,只留一小開口,由浦賀水道進入太平洋。
  • 科學網—日本公布東京灣北部地震烈度分布圖
    日本文部科學省3月30日公布了東京灣北部發生芮氏7.3級直下型地震時詳細的烈度分布圖。
  • 圖集:雪恥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親歷歷史:日落東京灣(圖集)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57年前,《大公報》記者朱啟平親歷了日本籤字投降的一幕,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了那血洗舊恥的歷史時刻。下文就是朱啟平9月2日當天的日記。千龍網特別精選了一批歷史圖片,幫世人一起來重溫這一歷史時刻。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我在日本東京灣內美國超級戰艦「密蘇裡」號上,目睹日本代表籤字,向聯合國投降。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70年來的奇恥大辱。
  • 探索日本東京灣無人島---猿島
    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有一座無人島,其四面為東京灣所環繞,是東京灣內唯一自然形成的島嶼。今天就跟著玩子姐姐一起探尋這座無人島---猿島。在往島內走就能看到殘存著挖空巖壁覆上紅磚而成的要塞遺蹟(猿島曾是明治時代東京灣的首都防衛據點)。牆壁上已經有很多青苔了,能感受到它已經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了。觀景臺區域有一大片的草地,可以在這裡休息,享受一下海風拂面的感覺。
  • 東京灣產業集約化的範本:六大港口從競爭到互補
    從富津岬至浦安是京葉工業地區;逆時針往北走則是幕張新 都心,一個融合「職、住、學、遊」的多功能市區;南邊的川崎地區則是東京灣的重工業地帶,有著數量眾多的重化工廠和發電站;川崎地區以西則是日本1859年以來最重要的國際海港橫濱;東京灣的臨海副都心是臺場,灣內填出來的人工島。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中新網2月2日電 日本《中文導報》近日刊發社論稱,2019年新年伊始,中共廣東省委在1月3日召開了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了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目標。  日本首都圈東京灣,憑藉先進位造和科技實力成為第三個世界級灣區。由於粵港澳與東京灣在人口、地理、產業布局、製造業崛起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可以互相學習借鑑,促進共同發展。從東京灣的發展經驗來看,以下幾點值得堅持和借鑑。
  • 臺場位於東京灣上,是東京休閒娛樂集中地購物區,很受年輕人青睞
    日本高人氣偶像團體AKB48的專屬劇場也位於此,可以買到許多AKB48的相關商品。這裡也是日本動漫文化的發祥地,遍地都是動畫、漫畫、電玩、手辦商店,還有很多偶像系店鋪、動漫咖啡館、女僕咖啡館等,常能看到Cosplay的少男少女,是御宅族和動漫迷的一大「聖地」。臺場(又稱御臺場)位於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休閒娛樂集中地和購物區,很受年輕人的青睞。
  • 只知道日本東京塔很壯觀?不,你還可以看看這些地方……
    東京,日本首都,位於日本關東平原中部,是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二戰後的不斷發展讓東京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 四川日報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70年來的奇恥大辱。
  • 日本公布東京灣北部地震烈度分布圖 烈度達7度
    核心提示:日本文部科學省30日公布了東京灣北部發生裡氏7.3級直下型地震時詳細的烈度分布圖。分布圖顯示,東京都23區的東部和神奈川縣的部分地區,烈度有可能達到7度,而烈度超過6度的地區面積是以前預測的近兩倍。
  • 彩虹大橋:日本首都東京一條橫越東京灣北部的吊橋
    彩虹大橋(レインボーブリッジ)是日本首都東京一條橫越東京灣北部,連接港區芝浦及臺場的吊橋,正式名稱為首都高速道路11號臺場線東京港聯絡橋,於1987年動工、1993年落成,同年8月26日通車。大橋的照明分4個部分:主塔懸索大梁和拋錨處。這些部分的照明憂美協調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同時又不失各自的特點。照明隨季節日期和時間作相應變化創造出豐富的景觀。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也是節能的。主塔光色隨季節有些變化(夏季白色冬季暖白)其效果是心理上的而非視覺上的。
  • 巨型五環標誌重返東京灣「組圖」
    這是12月1日在東京拍攝的巨型五環標誌、彩虹橋和東京塔夜景。當日,今年初設立的巨大五環標誌重新被豎立在東京灣海面上。當晚,東京地標建築彩虹橋特別點亮彩虹顏色,與亮燈的巨型五環標誌相映成趣。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這是12月1日在東京拍攝的巨型五環標誌、彩虹橋和東京塔夜景。當日,今年初設立的巨大五環標誌重新被豎立在東京灣海面上。當晚,東京地標建築彩虹橋特別點亮彩虹顏色,與亮燈的巨型五環標誌相映成趣。
  • 東京灣,遊輪,晚霞
    東京灣的現代產業開始於明治維新之後。到目前為止,東京灣填海面積已達253平方公裡,建成了像「臺場」這樣的CBD商務區和像「晴海」這樣的現代化港區。第一波的建設,始於19世紀後半期。由於實行改革開放,日本從歐洲引進了大量的先進工業,主要有紡織業、機械加工業和煉鋼產業。
  • 瞭望:東京灣對粵港澳大灣區有何啟示?
    關於東京灣東京灣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太平洋海岸,是一個縱深80餘公裡的優良港灣,為東西兩側的房總半島(千葉縣)和三浦半島(神奈川縣)所環抱,通過兩個半島之間狹窄的浦賀水道與西鄰的相模灣會合後,與太平洋相連。面積約1320平方公裡。
  • 日落東京灣??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哈爾西在興奮之餘並沒有忘乎所以,仍保持著嚴密的空中巡邏,以防止日軍為了最後的體面發動自殺攻擊,只是在命令中他特別指示飛行員查明並擊落一切覬覦者,但要以友好的方式,不要以報復的態度。  8月17日,日本天皇發布敕諭,命令所有武裝部隊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向同盟國投降。
  • 東京灣啟示錄:世界性大灣區的成功秘訣
    東京灣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太平洋海岸,為東西兩側的房總半島(千葉縣)和三浦半島(神奈川縣)所環抱,面積約1320平方公裡。依託東京灣發展起來的東京大都市圈,包括東京都、琦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一都三縣,面積13562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3.5%。GDP總量約合96360億元人民幣,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常住人口為38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