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用衛生棉條?」
男友盯著小魚,一臉難以置信。
「對啊,有問題嗎?」
「有問題嗎?你知不知道用衛生棉條的女孩別人都怎麼想!」
「怎麼想?不是處女,還是不潔身自好?」
「反正,就是不正經的女孩才會用。」
「這根本就是你們的偏見!」
「好吧,如果你這麼認為,我無話可說。」
這段對話發生在上周末,超市,衛生棉專區。
記得小魚的生理期,剛交往2個月的男友提醒她,要不要提前買衛生棉。
小魚隨機擺手,「不用了,我家裡囤了很多衛生棉條。」
於是,男友炸了。
最終,兩人不歡而散。
小魚費解,都2020了,還有人對衛生棉條存在誤解?
可怕的是,男友顯然不是個例,而是代表了一個群體。
衛生棉條,又稱衛生栓,是一種棉質的圓柱體,主要是由棉、人造纖維或這兩種材質混合而成,有直徑1釐米到1.9釐米等尺寸,尾端附有棉線(拉繩)。
知乎上有個曾引起熱議的話題:男友發現我用衛生棉條,就要和我分手,我該怎麼辦?
樓主男友發現她用衛生棉條後,直接發信息提出分手。
「你居然用衛生棉條,比我想像的更開放.....」「我的女朋友怎麼可以用衛生棉條那種東西?」「別用了吧,女生還是要潔身自好。」「也許我知道沒什麼,但別人不這麼認為。」
這些可怕的偏見,直接導致了中國用衛生棉條的女孩很少。
甚至有些姑娘用了,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
小魚的同事安安就是,因為害怕男友知道,衛生棉條都是偷偷藏在辦公室抽屜,家裡只敢放衛生棉。
小魚:「為什麼不能讓他知道?」
安安搖頭,「之前我悄悄試探過,他說好女孩才不會用衛生棉條,所以一直不敢告訴他。」
小魚驚詫。
明明用什麼生理用品是女性的自由選擇,為什麼要忍受別人那麼多眼光和偏見?
而且衛生棉條的有些好處,衛生棉的確沒有。
傅園慧就曾在賽後採訪中坦蕩地說出自己生理期,讓很多人知道,經期用衛生棉條是可以遊泳的。
當然,也不是說衛生棉條就一定比衛生棉好。
只是任何一款女性生理用品,存在就有它的價值。
女性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個人習慣去選擇,而不是旁人的眼光。
調查顯示,衛生棉條沒能在中國市場普及起來,和女性消費者的心理顧忌有很大關聯。
希望有天,女性可以拋下那些顧忌,真正為自己做選擇。
畢竟衛生棉和衛生棉條只是兩種不同的選擇,既不分對錯,也談不上優劣。
這是個從不缺少偏見的時代。
好女孩從不會吸菸、紋身。好女孩從不會吃避孕藥、墮胎。好女孩從不會穿吊帶露臍裝上街。好女孩從不會用衛生棉條.....
好像有千千萬萬的事,好女孩都不能做。
可那些給「好女孩下定義」的人,就一定是對的嗎?
未必。
女孩,別輕易被別人的眼光框住。
用衛生棉還是衛生棉條是你的自由,
就像你今天早上準備吃豆漿還是包子,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