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科技熱詞 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2020-12-25 人民網

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響起幾十次掌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領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幹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還有「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記者查閱了從2000年至今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這三處表述為首次提出。

這些兩會「新聲音」,讓科研人員有了新期待。

智能+,數位技術進一步賦能社會

「智能是代表一個國家關鍵基礎性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在中科院院士、通信網絡技術專家尹浩委員看來,「智能+」這個全新提法比「網際網路+」再進一步,體現了基於數字革命的人工智慧技術對社會生產的全新賦能,「以往關注的是用網絡改造和升級傳統產業,現在提出『智能+』,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助力傳統產業煥發出更高的能效和更大的活力。」

在工業經濟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期,提出「智能+」的發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意義。「通過智能化手段把傳統工業生產的全鏈條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動製造業的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這個過程要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完成。」尹浩說。

作為製造業領域的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以前最熟悉的也是「網際網路+」,聽完報告他深有感觸:「總理提到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我們也要努力用『智能+』的思維和方法去提升效率,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真正實現報告中提出的讓全球更多用戶選擇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

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樊傑委員看來,除了對傳統製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智能+」能擔綱的重任還有很多: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高技術產業、改善社會管理和人民生活。「智能+」強調的是技術基礎,能實現對複雜系統的高效率管理,適用於產業經濟、政府管理方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雖然在數位技術領域還有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需要突破,但國家高度重視,具體路徑規劃已相繼推出,相關工業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也積極跟進。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挖掘優勢補足短板,圍繞目標積極推進、確保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落地。」尹浩說。

實行「包幹制」,科研人員或有更多自主權

「報告裡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作為一線科研人員,聽到『包幹制』,我也特別振奮。」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古生物學家徐星委員說。

徐星表示,基礎研究的特點是自由探索,圍繞這個目標,從管理形式上講,需要人、財、物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此次改革提出「包幹制」,是對基礎研究自由探索的呼應,從科研本身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政策,道出了科研人員的心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楊衛委員告訴記者,以前每個研究者申請科研項目時,必須提交一份財務預算,財務預算含有不同科目,每一個科目都對資金使用有一定比例要求。而採用「包幹制」,在他看來,就是只提總數,根據任務完成的需要來編制預算,給科研團隊更大自主權。

此前,科研工作者待遇問題、績效工資遭遇「天花板」等問題備受詬病。「在科研事業單位,很難通過正規途徑提高核心人員待遇,希望這次改革能夠真正落地,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一位不願具名的科研工作者說。

確實,政策能否落地、何時落地,廣大科研工作者都很關心。

據楊衛了解,一些機構已經開展了「包幹制」試點,不過只針對直接費用。實行「包幹制」,首先得設立一個清晰、明確可檢驗的項目目標。「這個事情要能說得非常清楚,比如做集成電路,你的目標是做出7納米,那做出來了,目標就算實現了。」但有些項目的標的就不是那麼好界定。楊衛建議,可以適時總結試點機構在實際項目運行中的經驗,再行推廣。

徐星坦言,改革要實施,還涉及到多個部門,不同部門又有不同的政策,能否系統調整是個很大的工程。「從這個層面講,落地還需要花大力氣去解決。」

加強科研倫理,也需科普教育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代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認為,總理在報告中特意提到「科研倫理」和「懲戒學術不端」這兩個關鍵詞,是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很重視科研倫理建設,在我國搞科學研究不能以危害人類為基本倫理底線,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說到科研倫理,公眾很容易想到去年發生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學術界要如何捍衛科研倫理,政府部門應扮演什麼角色?這些問題都引人深思。

「很多人不明白基因編輯嬰兒到底有什麼危害,有人還覺得,這只是對兩個嬰兒不太公平,對其他民眾影響不大。」對此,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子和委員認為,科研倫理問題不能依照危害大小來判斷其嚴重程度,必須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或科學界共識去規約。「對科研倫理問題要零容忍,這是底線,堅決不能突破。」

他同時強調,不僅要提升科研人員的科學素養,還要加強科研倫理科普教育。

不僅是生命科學,像人工智慧這樣的新興技術,也因為潛在的倫理問題,被稱為「雙刃劍」。

「如果沒有倫理道德規範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未來也會亂套。」李林說,科研倫理不能僅僅依靠科研人員的自律,過去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太明確,目前正在推進相關工作。(張蓋倫 崔 爽 付麗麗 陳 瑜)

(責編:張瑜(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三個科技熱詞,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兩會觀察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響起幾十次掌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領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幹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還有「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記者查閱了從2000年至今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這三處表述為首次提出。  這些兩會「新聲音」,讓科研人員有了新期待。
  • 智能+、包幹制、科研倫理,三個科技熱詞首進政府工作報告
    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響起幾十次掌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領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幹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還有「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本報記者查閱了從2000年至今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這三處表述為首次提出。 這些兩會「新聲音」,讓科研人員有了新期待。
  • 網絡熱詞為何寫進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解答報告熱點
    原標題:網絡熱詞為何寫進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解答報告熱點 「有權不可任性」為何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長目標是預期性的還是指令性的?「網際網路+」如何理解?
  • 代表們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備感振奮 「穩、進、好」成討論熱詞
    當天下午,來自各駐地的代表團紛紛召開團會,駐各地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省直有關部門的同志和省人大代表暢所欲言,展開討論,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聽了報告很振奮" "穩、進、好"成熱詞  在焦作代表團團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宋虎振說,"這是一份高站位、重實幹、敢擔當的好報告,也是開拓創新、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 看政府工作報告那些「熱詞」「新詞」「暖心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打贏脫貧攻堅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兩新一重」、「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生命至上」,這些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新詞」、「暖心詞」,既彰顯了濃厚的「民生情懷」,又折射出為民惠民新思路,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你的建議將有可能被寫進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你的建議將有可能被寫進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0-12-11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組熱詞帶你Get政府工作報告重點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近兩萬字的報告,出現了哪些高頻詞?這些熱詞有什麼講究?今天,我們用數據幫你分析。【關鍵詞】改革、發展【詞頻】105次、137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展」和「改革」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兩個詞。其中,「改革」在政府工作報告出現的次數達到了歷年之最。
  • ...總理有所應——盤點從"網絡熱詞"到政府工作報告的八個詞彙
    溫家寶總理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內容在網絡上引發了極高的討論熱度,很多網民驚喜地發現,去年以來引起網民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很多「網絡熱詞」,溫總理幾乎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所涉及和回應。「這是一份極有誠意、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工作報告!」網民如此評價。
  • 【重磅】大數據帶你解讀政府工作熱詞!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宏大計劃,兩會上的這一行動綱領的提出,迅速圍攏輿論目光,成為此議題的輿論熱度最高峰。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以專家為主體的評論紓解網民困惑,中國製造2025被稱為是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 政府工作報告中16個熱詞的英文翻譯
    根據會議議程,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昨天,英語點津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雙語要點。[Photo by Kuang Linhua/chinadaily.com.cn]今天,再奉上我們的同事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總結的報告中的16個熱詞翻譯乾貨,供大家收藏和學習。
  • 從熱詞傳播看網民表達——2015-2016年度熱詞報告
    本報告從民生、社會發展和流行語三個角度,對搜狗輸入法近一年間1000個最熱使用詞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搜狗輸入法大數據針對前1000個熱詞進行了輸入熱度排序,經過計算得出每個詞語對應的熱度。發展類熱詞統計結果見圖1。   科技,請等等道德發展的腳步。「網際網路+」「創業」高票當選熱詞榜單。
  •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英文翻譯打卡啦!(一)
    」2019兩會熱詞雲圖2020兩會熱詞雲圖預測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兩會,學習今年一些關鍵詞的英文翻譯。03疫情防控常態化carrying out regular COVID-19 control例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 「新基建」被寫進最新政府工作報告 基金經理們怎麼看?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基金君2020兩會正在進行中,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被寫進最新政府工作報告的「新基建」,自然也是市場受關注的投資主題,公募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相關主題基金正蓄勢待發。自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以來,公募基金布局相關新品的熱情驟升,多個細分賽道均有涉及。
  • 讀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法治符號
    「任性」這個網絡熱詞意外出現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據說還是李克強總理親自在報告中修改加入。有網友說,這是輕鬆幽默的流行語,更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宣言。而代表的掌聲和網絡上的一片點讚則給予了最好的回應。回顧去年,李克強總理的首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其中「法治政府」猶在首位。2015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
  • 清遠首次"開門"寫報告 傾聽民意彰顯政府新氣象
    清遠「開門」寫《政府工作報告》!市民有意見和建議可以在12月24日前直接發給市政府,這些「個人想法」可能會寫入明年政府工作報告。  日前,清遠提出,為更好地傾聽民聲、集納民智、反映民情,增強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市人民政府決定「開門」寫《政府工作報告》,面向全市人民徵集關於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市政府將及時梳理和優選建議意見,充分吸納到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政府專題政策研究中。
  • 看,政府工作報告的20句暖心話
    (記者 李向雨 攝)  1月26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成都開幕,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記者細讀報告發現,政府工作報告裡有20句暖心話。  1  四川正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解讀:「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無屏電視……2017年全國一大批熱詞背後,都有四川創新創業的「基因」。  報告摘錄:「(去年)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7個,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283項,轉化應用重大成果164項,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419億元。
  • 集思廣益高質量寫好《政府工作報告》
    本報訊 (首席記者羅誠浩 通訊員梅研)日前,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到市人大機關,就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向市人大常委會徵求意見建議。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黎健平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上,參會人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
  •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彙」,透露了2019哪些工作重點?
    1月14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在漢召開,省長王曉東作政府工作報告,引發輿論強烈反響。網民表示「報告中的各項舉措令人期待!」還有網民在荊楚網客戶端留言表示,「看完政府工作報告,底氣十足!傾聽百姓呼聲,聚焦民生熱點。祝福我們湖北越來越好!」
  • 詞頻分析來了,讀懂2020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這些高頻熱詞
    1月15日上午,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正式開幕,省長吳政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以事實和數字說話,全面回顧總結了2019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並對2020年工作進行明確的部署,既有「時間表」,又有「路線圖」,信息量非常大。
  • 100秒看懂《政府工作報告》怎麼寫
    vid=493289聽總理報告政府工作,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到換屆之年,還要把過去5年的工作好好做個總結,讓全國人民心裡有數。起草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可不容易!以國務院研究室為主,幾十人組成了報告起草組。提前幾個月就要準備。中央定下基調後,《政府工作報告》就開始動筆了。李克強總理要求:向人民報告,態度必須端正,要坦率真誠交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