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哲爸帶著女兒,從十點半出發,開車走了八十多公裡,到達兒子學校門口,接到他之後一起出去吃飯。
昨天下午他打電話回來時,我跟他說我們今天去找他,其實他是不太開心的,因為他知道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去拿回手機,而他說他會保管好,也儘可能不用,叫我們沒必要大老遠的專門跑一趟。
端午節放完假之後回校,因為不知道有一班車停開了,後來是用他的手機網上訂票,哲爸送他去車站時,我還叫他問一下工作人員,上車後是否還要查票,如果不用的話就幫他把手機帶回來,不要帶回學校了,因為學校規定是禁止學生帶手機回學校的。
不知道是要查票,還是兩父子說好了手機帶回去之後會交給宿管員保管,反正帶著手機回去了,後來又說沒看到那個宿管員,就自己保管了。
因為臨近學期末,地理生物兩個學科即將參加中考,而且他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考取了總分年級第二,在他剛好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時候,我不希望他會因為手機而分心:既要擔心被同學舉報被老師沒收,又要擔心放著會被盜,實在不利於專心學習。
十一點半的時候接到了他,然後帶去吃中午飯。我先跟他說起6月30日那天他被選為學生學生代表,在地理生物中考動員會上作報告的事,我調侃說因為這個事,估計很多學生老師都認識他了。
他說是的,因為6月份的月考中,地理和生物兩科總分他拿了第一名,地理還拿了個單科狀元,是級長選他上臺作講話的。
我感嘆說,沒想到你還真是拿了個地理單科狀元。上了八年級之後,他的地理比七年級好了很多,有好幾次都比地理單科狀元少了幾分,他每次都感覺挺可惜的,但也並不氣餒,總感覺自己是有機會拿一次單科狀元的,我還提醒他說不要放太多時間在這兩個學科上,畢竟這兩科計入中考的成績只是各佔30分。
不過如今看來,他既能獲得所有學科的總分第二名,又拿到了地理的單科狀元,看來他還是把學習時間分配得挺好的。
飯菜沒上來之前,他都在看手機,我以為他又在刷抖音或者遊戲,誰知道他說,是網上找的物理小課堂,免費的,最近很多人都感覺到有難度了,包括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他自己還勉強能應付,在這之後,他都是一邊看著手機,一邊吃飯,偶爾我們問他的時候他就回答幾句……
我這個老母親的心裡充滿了欣慰:看來他對學習是真的很上心了,而且他比我們更懂得如何利用網絡去學習了……
在以前的文章裡我就說過,當一個孩子學習不好、成績不好的時候,他是不會喜歡學習的,因為他根本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他找出原因,共同制定對策,儘快把成績提高上來。當他感受到進步的喜悅,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而當他的成績越來越好,不斷超越自己和同學,他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了。
就像我兒子這樣,努力之後不但使他獲得了好的成績和名次,更是獲得了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優秀的自己,他學習的自覺性就產生了。
進入了前五十名之後,他就絕不會想回到一百名之後了;進入了前三十名之後,他就再也不滿足於只進入前五十了;進入了前十之後,偶爾一次考回二十幾名,他都覺得自己對不住自己了……
除了慶幸他遇到了好老師、優秀的同學,我也慶幸自己一直沒有放棄他,無論是他數學考了37分的時候,還是他極度沉迷網絡的時候,我都認真思考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數學差的時候及時找原因並輔導他一段時間,很快數學成績提升了上來;網課期間沉迷網絡不可自拔的時候,我叫他搜索他將來想讀的學校,了解一下大學的專業,從中篩選出自己心儀的學校和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然後查出往年相應的錄取分數,規劃出自己眼下的奮鬥目標……
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的前提是,你得先想清楚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然後一步步努力,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
哲媽說教育,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覺,為孩子解決學習上的煩惱,堅信孩子不上補習班也能學得很好。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