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木說,ID:yunmushu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亂七八糟的表達欲像洪水,有時候會拉上一道閘,那就是斷更的時候,有時候淹沒人間,則是現在。
實話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從「運營」的角度對待這個公眾號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不去思考「引流、漲粉、變現」這類詞,因而現在的關注數和去年這時候一樣。
這並非是清高的說法,也並非意味著我的經濟很寬裕而不需要掙錢。事實上今年跑了三家醫院,錢像流水一樣大把花出去。
因此我想這一切只能歸因於「懶」。
不過,不重要。我需要佛系的時光,也恭迎某天或許突如其來的興致。
我寫,僅僅是因為想寫而已。就好像某天突然想吃冰淇淋,某個陽光正好的午後突然想去登山。僅僅是因為想,毫無技巧,沒有目的。
回歸正題,這是一次歌單分享。音樂偏好是一件頗私人的事情,一首好聽的歌卻能同時吸引成千上萬個「私人」,大概這就是音樂的神奇之處。
很久之前出過一期:《我曾在深夜聽這首歌520次》,到現在還是很喜歡。
翎渡 - 愛爾蘭畫眉
夜深人靜的時候偶然在網易雲的首頁發現,因此成了昨夜的單曲循環。
一到夜裡睡不著,莫名其妙興奮,心跳加快。沒有任何悲傷難過,或者空洞孤獨,什麼感覺都沒有。思緒是透明的,懸掛在天上,沒有任何一絲喜悲,就是純粹的、直白的、字面意思上的——睡不著。倆眼睜得賊大望著黑夜。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也喜歡聽純音樂,格外愛晝夜的鋼琴曲,我願稱之為「催眠曲」更合適一點。
《愛爾蘭畫眉》,好一個浪漫的歌名,又是多麼動人的一串旋律啊。於是我點開創作者id,上面寫著:復旦大學口琴社創建人兼首任社長。
果然是才子。
K. Williams - 夜的鋼琴曲
一首純音樂。特別的地方在於,我只在特定的時刻聽它——那就是寫文的時候。是的,就在現在。
時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字裡行間都透著溫柔,我想大概跟寫文時的bgm有關。這首歌的旋律就很溫柔,有誰會想在和平的旋律裡寫戰爭與暴力呢?
無數次寫文時的單曲循環形成習慣之後,現在我只要打開電腦,播放這首歌,內心立馬沉靜下來,思緒就同旋律一樣緩緩流淌,這不是湍疾的黃河流,而是從棲霞山頂上望過去那風平浪靜的長江水。
不知道是否也會有這樣一首歌,讓你在特定的時間循環播放。
好喜歡這首歌哦,從旋律到歌詞。
Baby don't you understand?
寶貝,難道你不明白嗎?
That we only get one life, I wanna make it count
我們只有一次生命,我想讓它有意義
Honey come on now and take my hand
親愛的,過來牽我的手
I love it when it's me and you
我喜歡你和我在一起的感覺
這首歌讓我感到非常放鬆,或許也會讓你有同樣的感覺。就像一個龐大柔軟的懶人沙發,整個人都輕飄飄地陷在裡面。
邵帥 - 寫給黃淮
貌似這首歌是在去年或者前年誕生的,總之已經沒有什麼新出的讓我感到為之驚嘆的歌了,因此時常循環過去那些熟悉的旋律。
《寫給黃淮》是一首非常有辨識度的民謠。猶記得初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有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整個人的聽覺系統仿佛經歷了一場洗禮。
你是我患得患失的夢,我是你可有可無的人
畢竟這穿越山河的箭,刺的都是用情至極的人。
你是我情深似海的依賴,我是你早已過時的舊愛。
反正這不三不四的年紀,誰也不會只為誰而著迷。
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回過頭去看當時覺得「寫的真好」的歌詞,現在看起來竟覺得有些幼稚。但不論如何,這首歌在經歷了511次播放之後,仍無法讓我厭倦。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喜歡林俊傑的男孩兒給我送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孤獨的人,你要吃飽》。那是大冰和張嘉佳在學生中間還很流行的年紀,「45°角仰望天空並流下孤獨的眼淚」這樣的句子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因此這本書看似文藝實則中二的書名顯然有冒犯到我:第一,我不接受對方對我進行自以為是的「孤獨的人」的定義;第二,我那時對「吃」並不感興趣。
男孩兒是林俊傑的狂熱粉絲,有一本林俊傑的歌詞冊,上面印滿了誇張的寫真和五彩的歌詞。林的歌曲非常有個人特色,因此在那個夏天我深深記住了《江南》和《醉赤壁》這兩首歌。儘管男孩兒的樣貌早已回想不起。
後來我總有種感覺,那就是特定的人、特定的歌、特定的時空,會交織產生一種神秘的磁場,假如記憶有味道,那「音樂」絕對是喚醒味蕾的最佳誘餌,且永不過時。
因此我認為讓一個人記住你的最好辦法,就是強化那些「你與他人不同的獨特點」。假如你和一首歌同時闖入另一個人的生命,那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他就會想起你。
無法磨滅,經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