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回國,這是陳同學期待已久的事情,「一個多月前的我一度覺得自己或許回不來了。」8月8日,尚在哈薩克斯坦的陳同學更新了一條朋友圈,「五星紅旗一直帶在身邊,我要回家啦!」
陳同學在哈薩克斯坦的留學,今年研一,就讀於哈薩克斯坦—英國理工大學(KBTU),此前已滯留在哈薩克斯坦10個多月。
直至今日,陳同學依舊清晰記得在哈薩克斯坦疫情下的每一天。
截至8月6日,哈薩克斯坦累計確診95942例。3月中旬暴發疫情的哈薩克斯坦,現為中亞地區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路上民眾戴口罩的人很少,公交車依舊在運行,露天的烤肉店人滿為患,大家坐在一起吃著烤肉聊著天,本地人對疫情的不重視讓我們感到害怕。」陳同學稱,受哈薩克斯坦本國疫情影響,當地在7月31號頒布了強制的口罩令,違反將受到行政處罰,罰款83340堅戈(1390人民幣)。
「這邊新冠狀確診數量每天二千多例的在增加,7月5號,這邊迎來了第二度封城,原來計劃封城14天,到現在已經變成封城到8月16日,但是封城並沒有太多的改變本地民眾的防疫態度,還是依舊不注重防護,和沒有封城時候的出行差別並不大。」為了減少感染的風險,陳同學和同伴們制定了嚴格的外出計劃,每周外出不超過兩次,外出的理由只能是購買生活必需品。
「7月21日的時候,留學生群裡還在討論從第三國轉機回國的事情,當時因為新疆疫情又暴發了,當時我們很多人樂觀估計,要到今年十月份才能回國。」
直到7月6日,總領館工作人員幫我們向國內提交了航班申請,漫漫回國之路終於看到了希望。
總領館的工作人員在此期間不斷安撫大家情緒,「不要焦慮,也不必四處打聽,更不要嘗試第三國回國,靜候包機信息就好,預計近期會有進展」。
7月22號下午四點,陳同學及夥伴陸續接到了總領館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有回國的商業航班,但是需要自理機票費用和隔離費用,確認是否回國。「當時我們留學生都確認一起回國。從疫情開始的慌張害怕,到後面的平靜,到現在的激動興奮,我終於可以回家了,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了。」陳同學稱,疫情期間在哈的每一天,大使館都在努力幫助同胞們度過困境。三月份哈薩克斯坦疫情暴發後,大部分學生都住在宿舍,但陸陸續續有宿舍被定為隔離點,有的被強行關閉,在這危難關頭,中國駐阿拉木圖領館的各位領事人員及工作人員盡全力為有困難的同學尋找安全的民宿,不分晝夜。
8月3號下午4點,陳同學接受了核酸檢測,8月6號,核酸檢測結果出來,是陰性,沒有確診。
「收拾行李的時候,我帶上大使館發給我的小國旗,打算帶著一起回國,這是我這段時間的精神寄託。」陳同學說道。
陳同學談及這次「特殊的航班」依舊激動萬分。
8月10日,陝西衛健委通報,8月9日0-24時,新增報告3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1例確診患者為8月8日阿拉木圖至西安CA636航班乘客;新增報告2例無症狀感染者同為8月8日阿拉木圖至西安CA636航班乘客。
回國的陳同學跟他們是同一趟航班!
「看到疫情通報消息瞬間有些害怕與擔心。」8月10日,陳同學知道了與其同乘一班飛機的有三名病例。
「在飛機上的4個多小時,一直全程穿戴著防護設施,沒有進食,只是偶爾喝了些水。」陳同學向健康時報記者介紹,其乘坐的CA636航班乘客既有留學生,也有在哈薩克斯坦的中資企業員工,他並不清楚自己旁邊是誰。
8月8號凌晨4點,陳同學與夥伴們起床去機場,雖然只睡了幾個小時,很疲憊,但是回國給了他巨大的動力。
「等我們進了機場,發現整個機場幾乎都是中國人,整個機場都在說著中文,討論回國的事情。」陳同學稱,在阿拉木圖國際機場,基本都是穿著防護服的中國留學生,有的留學生防護服上還寫著:感謝祖國母親,工作人員您辛苦了。
上了飛機,機長用廣播說道:「同胞們,我們來接你們回家了」。「聽到這一句話真的淚目了,5個多月的堅守,沒有在危難的時刻增加祖國的負擔,終於可以回去了。」
8月8日下午6點,經過四個小時的飛行,CA636航班降落在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這次是沒有家人接機,迎接我們的是醫療人員,在這麼熱的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太感動了。」乘客分批下飛機,有些體溫高的被直接拉去醫院隔離觀察了,之後依次經過海關的信息登記、問詢、抽血和核酸檢測,確認沒有問題後乘客們坐大巴去酒店進行隔離。
8月9號凌晨一點,陳同學與同伴們抵達了隔離酒店,登記入住,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生活。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