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可可,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
對於大多數漢服圈外的朋友們,對漢服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寫真集裡,也可能是因為對服裝史和衣冠文化的認知太不清晰,很多人會將漢服和影樓裝混為一談,其實按正常邏輯來說:漢服是指明代以前,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漢族服飾,而影樓裝只是在影樓裡拍照的服飾,漢服和影樓裝不能混為一談,你可知道?
其實吧,漢服是具有典型民族色彩的緣故,這就導致了在很多人眼中它變得更模糊了,因為它遙不可及的定義,人們對它的辯識度自然而然地不清晰了,大多數人以為衣服上有廣袖袍子就以為是漢服,其實更多的是影樓裝,因為兩者有著些許共同元素,所以容易被混淆了兩者的界限,接下來讓我們重點看看漢服和影樓裝的異同點吧。
一、定義不同
影樓裝的定義就是字面意思,它單純是指只適合在影視作品或者是拍照時裡穿的衣服,效用性比較突出,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將古裝的定義跟它混淆,在可可看來,或許漂浮於影視劇裡略帶花裡胡哨的影樓裝算不得古裝,因為嚴格意義上講那是披著古代服裝外殼的一種「戲服」,但不得不說這個認知很常見,因為古裝在實際生活中難得見到,所以大家現在對於古裝只停留在劇中,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穿難免太誇張也太累贅。
較之於影樓裝,漢服的定義就顯得明朗許多,按歷史學家的說法:除了非漢族統治時期的服飾,其餘時期的服裝都可以統稱為漢服。漢服狹其實可以劃分得更全面一點,即使是清朝的服裝歸類於漢服都是有考究的,畢竟清朝統治者也是滿蒙族人演化到漢人,因此可以說,漢服代表的是不僅僅是屬於漢族獨特的服飾;換個角度來說它是衣服,但從大視野來說它是一種文化傳承,是民族特色的一種體現。
二、裁剪款式類似
看過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其中的衣服都具備這樣的特徵:袖寬又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不可否認的是,影樓裝的設計還是很大一部分參考了漢服的形式吧,畢竟顏色區分階級也是有考究的,不然也不會多數設計為交領衣袍,但無論是哪個時期的拍攝,上都可以看出,上衣下裳是固定的裝扮,這樣才能與劇情背景時代契合。
而漢服呢,最具特色的就是束腰決定階級身份,而漢服的袖型屬寬大型,準確點說當時人的審美不是喜歡交領,而是交領領型交領比較適合束腰這一設計,束腰高低和上身設計也是有關聯式講究的,由此可見,交領普遍是有原因的。
三、紋路意義接近
眾所周知,衣服的靈魂來源於它的設計感,漢代服飾可以說是貫穿最多朝代的服飾,它是以一種神奇的力量存在著並且被認知,先來說說它的袖子,廣袖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可是它的袖子寬度卻不是隨意裁製,袖子的寬度要和內襯的袖子匹配,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從衣領的流水線型到袖子的單線型設計,也許就是為了襯託保守形勢下的脖子和手腕美感,交領是V領的一種,修飾脖子甚至將旁人視覺上將脖子拉長了的感覺,悄悄起到了美化作用。
而影樓裝呢,或許是為了迎合現代V領流行元素,它的時尚設計點也都用到了領子及袖口上,值得一提的是古時候的人們表達情緒會比較內斂吧,於是將視野高低都展示在服飾的邊角上,花紋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領口處稀碎的花紋由輕盈的羽毛到重金屬色彩的動物爪牙,每一款都有著它獨一無二的設計感。
真正漢服的其實可以說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五千年歷史潮流上大部分衣飾都可以歸類到漢服行列。漢服被推廣可以將一部分功勞歸於影視娛樂作品,因為它結合了漢文化或多或少的元素;
而影樓裝之所以被大眾認可,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是保留了漢文化的真實性,兩者可以說互相推動著對方進步,只不過嚴謹點來說,在有必要的時候區分開來是一種對文化的糾錯方式罷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對於漢服和影樓裝,你是否視野清晰了點呢?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啦。記得關注可可,了解更多好看的漢服喲!若是本期的內容給你提供了有用的幫助,點讚收藏一下吧,謝謝你這麼好看還來看我的文章,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