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在這部分咱們需要全題型進行備考。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包括:

第一層次需要是生理需要,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驅動力最強的一個需要層次。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第二層次需要是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社會安定和國際和平。缺乏安全感的特徵:感到自己對身邊的事物受到威脅,覺得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險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而變的緊張、彷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例如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的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菸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

第三層次需要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也稱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愛和熱愛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諧人際關係等。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地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幫別人做牛做馬,甚至吸菸,惡作劇等。

第四層次需要是尊重需要,表現為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具體表現為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等。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醫生、律師來證明自己在這社會的存在和價值、富豪為了自己名利而賺錢,或是捐款。

第五層次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是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創造力和自我價值得以體現的需要。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極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例如:一個真心為了幫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術家、運動家把自己的體能練到極致,讓自己成為世界一流或是單純只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業家,真心認為自己所經營的事業能為這社會帶來價值。

記憶小助手:

《西遊記》師徒五人來對應相對的需要層次理論,加深認知記憶,增加趣味性。

自我實現的需要——唐僧(西天取經普渡眾生)

尊重的需要——孫悟空(玉皇大帝封了弼馬溫,所以大鬧天宮)

歸屬與愛的需要——白龍馬(前幾回新娶的妻子和九頭怪一起走了)

安全的需要——沙僧(會說三句話,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一起被妖怪抓走了)

生理需要——豬八戒(吃貨,喜歡嫦娥和美女)

相關焦點

  • 關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讀
    一、考情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學習動機中的重點知識,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考察形式主觀、客觀都有。客觀:單選、多選重在通過一個例子反選區分不同的需要層次;判斷重在辨析關於馬斯洛需要層的觀點。主觀:案例分析題考察案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個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客觀題都會考察到,常以單選題、辨析題或案例分析題等題型呈現,以下針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這個知識點進行詳細介紹。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再解讀
    20世紀以來,人的需要及其滿足不僅受到心理學界廣泛關注,也是諸多學科廣泛討論和研究的話題。其中,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影響最廣。他不僅構建了廣為流傳的由五個層次組成的需要層次理論,還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超越型自我實現需要,並在管理學領域延伸為X、Y、Z理論。
  • 教育理論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試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是( )。A.生理與安全B.社交與尊嚴C.求知和審美D.自我實現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照出現的先後順序及強弱關係分為高低不等的五個層次。
  • 醫學心理學資料:馬斯洛需要的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醫學心理學重點內容,也是事業單位常見考題。其主要的考點在於對每個層次的理解和記憶。首先,讓我們先來做幾道題:1.【單選題】馬斯洛認為需要的最高層次為:A.歸屬與愛 B.自我實現C.尊重 D.安全E.生理1.【答案】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的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等)。因此本題選B。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二)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經常以單選、多選、判斷、案例分析等題型出現,因此需要考生重點掌握。除了每種需要含義的理解,還需對每個層次間的關係進行重點識記,故在此梳理。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
  • 淺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淺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在1943年的《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理論,在1954年《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和審美,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今天就從七個層次的角度來談談如何理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 陝西特崗: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在陝西特崗考試中,《教育理論知識》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屬於特崗中的重要考點,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比如:單選題考查題幹中任務缺乏哪種需要;多選題考查哪幾個是成長性需要;論述題考查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並舉例說明;案例分析題給段材料讓你分析人物當前的現狀。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馬斯洛的需要層次。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1.選擇題例如:以下屬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的有?( )A.求知B.審美C.自我實現D.尊重 答案:D2.簡答題例如:請簡要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答案】馬斯洛屬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注重以人為本、促進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關注學生情感發展。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為了說明人的「自我實現」的潛能發展趨向,提出了需要層次說。他認為在個體的個性中,包括不同的需要層次,這些層次由低向高發展。當基本的需要滿足後就會產生上一個層次的需要,直到需要層次的頂峰。
  • 《西遊記》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那麼,這一塊的知識點應該如何理解呢?中公老師帶領各位考生一起來理解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通俗點來講,就是吃喝拉撒睡。二、安全需要。安全是指保護自己免受身體和情感傷害的需要。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經常以單選、多選、判斷、案例分析等題型出現,因此需要考生重點掌握。除了每種需要含義的理解,還需對每個層次間的關係進行重點識記,故在此梳理。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行為科學認為需求引起動機,動機支配行動,如果行動達到目標,某種需求就得到了滿足。這時,另一種需求又會產生,又會引起動機,促使人們採取新的行為來滿足新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類,並按重要性和發生的先後次序,排列成一個需要層次。
  •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究竟是幾個層次?
    馬斯洛是在《動機與人格》「人類動機理論」這一章中詳細論述需要層次問題的。這一章在英文的第二版中安排為第四章,在英文的第三版中安排為第二章。這一章的內容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小標題有一些改動。第一章分為幾節,每一節有一個小標題。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擴展完善後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劃分為( )個層次。
    擴展完善後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劃分為( )個層次。   擴展完善後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劃分為( )個層次。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動機理論中最有名的一種。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  馬斯洛第一次介紹他的層次需求理論是在他1943年的一篇論文《一個關於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隨後他在他的著作《動機和個性》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社會心理學】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了經典的需要層次理論。它們是所有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需要。焦慮的需要。嬰兒對安全的需要尤為強烈。一般都是完成了低層次的需要之後才會追求高的需要,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偉大的畫家梵谷在食不飽腹的情況下仍然有對藝術有極高的追求。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而中國人生活內容和消費需要的漸變軌跡,恰恰是需要層次理論應用於市場營銷的最好驗證。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了需要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也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論,該理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為五個層次,按其重要性依次如下:1. 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住所等基本的生存需要2. 安全需要。
  • 每天學習知識: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傳播較廣。 ⑤ 個體對需要的追求有所不同,有的對自尊的需要超過對愛和歸屬的需要。理論評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