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療費用個人負擔哪些部分?怎樣支付

2020-12-24 廣州本地寶

    (一)以下費用由個人負擔(自費、自付):

    1. 總住院醫療費中,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外的費用(自費);

    2.超過重大疾病醫療補助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自費);

    3.住院的基本醫療費中起付標準以下的費用(自付);

    4.住院基本醫療費中按規定比例由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自付);

    住院的基本醫療費用中屬個人自付部分,可由參保人員個人醫療帳戶支付,個人醫療帳戶不足支付時,由參保人員現金支付。

    (二)支付方式:

    住院發生費用的結算情況,可參閱結算時醫院提供的《廣州市醫療保險費用結算單》。

例1:某甲,退休,在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總費用17000元,其中自費費用2000元,那麼統籌基金支付金額(起付標準為1400元,共付段自付比例為14%)。

(17000-2000-1400)×(100%-14%)=11696元,

統籌支付率68.8%,自負費用=17000-11696=5304元。

例2:某乙,退休,在一級醫院住院總費用5600元,其中自費費用600元,那麼統籌基金支付金額(起付標準為350元,共付段自付比例為7%)

(5600-600-350)×(100%-7%)=4324.5元,

統籌支付率77.22%,自負費用=5600-4324.5=1275.50元。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山東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 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山東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 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記者從山東省醫療保障局舉行新聞通報會了解到,為規範日間手術醫保支付管理,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省醫保局積極響應各界需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牽頭制定了《關於在全省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的通知》(魯醫保發〔2019〕48號,以下簡稱《通知》)。
  • 社保怎麼報銷醫療費用,哪些費用不會進行報銷
    ,哪些費用不會進行報銷1、入院或出院時都必須持醫療保險IC卡到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管理窗口辦理出入院登記手續。4、在定點醫療機構出院時,各定點醫療機構會按照相關政策計算報銷金額和個人應該自付的金額,其報銷金額由定點醫療機構和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結算,個人應該自付的金額由定點醫療機構和參保人員本人結算。5、在定點醫院就醫的時出示醫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和掛號,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直接便可由醫保和醫院結算該醫保報銷的部分,只有在結帳的時候,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醫保卡餘額或者現金支付。
  • 5月1日起北京提高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 住院分娩順產支付標準...
    17日,北京市醫保局印發《關於調整本市職工生育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自5月1日起,本市調整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進一步保障好參保職工生育的基本醫療需求。其中,住院分娩順產支付標準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
  • 醫保卡結餘的錢,可以拿來支付家人的住院費用麼?
    醫保卡結餘的錢,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醫保卡個人帳戶,個人帳戶的錢能否拿來支付家人的住院費用,這需要看當地的醫保政策。因為各地的醫保政策,會在國家政策大的框架下,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支付能力等自行制定。
  • 新政策|明年起,山西個人醫保帳戶餘額可衝抵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
    11月19日,山西省醫保局、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衛健委共同印發《山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管理辦法》,2020年底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將全面開展普通門診統籌,這意味著更多常見病、多發病可以在門診報銷。
  • 大慶市調整部分生育醫療費用最高支付限額
    日前,市醫療保障局重新修訂了《大慶市生育保險管理辦法》,對部分生育醫療費用最高支付限額進行了調整。  生育醫療費用報銷額度調整生育醫療費用包括生育的醫療費用、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和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的其他費用。
  • 2021年1月1日起,山西個人醫保帳戶餘額可衝抵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
    原標題:城鄉居民醫保將開展普通門診統籌個人帳戶餘額可衝抵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11月19日,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衛健委共同印發《山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管理辦法》,2020年底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將全面開展普通門診統籌
  • ...獲資助參加醫療保險,住院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超80%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請問醫保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問題?取得了哪些成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國新網(劉健 攝)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樊衛東回應表示,一方面,從參保覆蓋情況來看,貧困人口基本上實現了應保盡保。
  • 煙臺市實行基本醫療保險住院醫療費用「診間結算」
    原標題:煙臺市實行基本醫療保險住院醫療費用「診間結算」來源:膠東在線膠東在線11月1日訊(通訊員 衣寶萱)
  • 大連住院個人負擔超5000元發醫保補助
    昨日,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全市統籌範圍內2011年度住院個人負擔過重補助開始發放(領取方式詳見附表)。此次是全市醫療保險統籌後首次統一發放住院個人負擔過重補助,各區市縣補助比例與市內執行統一標準。  從2005年起,本市實行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個人負擔過重補助這一政策。
  • ...費超過15萬元 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 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
    4月11日,記者從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獲悉,目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少數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達到幾十萬元,甚至超過百萬元,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據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介紹,按照「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療機構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的政策,凡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醫保、醫療救助結算完以後,個人負擔部分將由財政給予補助,這項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具體的實施程序。
  • 成都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
    成都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     本報訊(記者 黃澤君)為進一步緩解部分優撫對象醫療困難,提高成都社會救助保障水平,9月5日,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成都決定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比例和實行醫療救助
  •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調整
    :2020年5月1日起  通知簡述:自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調整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進一步保障好參保職工生育的基本醫療需求。其中,住院分娩順產支付標準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  據介紹,職工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用等,此次主要調整生育醫療費用待遇,包括產前檢查、住院分娩和計劃生育手術等項目:  其中產前檢查支付標準由原來的每人1400元提高到3000元;  住院分娩順產支付標準
  • 患者救治不需要個人自付確診前門診費用一併納入住院報銷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保障工作,西安市醫保局出臺相關政策,其中,確診患者救治不需個人自付,確診前門診費用一併納入住院報銷。在西安就醫的異地疑似和確診患者,實行先救治後結算。臨時將5種診療項目和7種醫用耗材項目納入醫保,N95口罩可刷醫保卡在藥店購買。
  • 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改變 新一輪產檢如何報銷
    北京明確自5月起調整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但是對於橫跨5月進行產檢、生育的參保人來講,相應費用應按哪種標準進行報銷呢?是分段報銷還是全部按新標準?就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醫保局了解到,只要結算在五月1日以後進行,就一律按照新的支付標準進行報銷。
  • 中醫治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從2011年起,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80元;大中專、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技工學校)和中小學學生個人繳費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40元;城鎮低保人員繳費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20元,民政部門認定的一、二類低保人員的個人繳費部分由縣級民政部門負責從城市醫療救助資金中代繳。
  • 三明醫改「連環招」:醫療總費用中個人自付比例低至30%
    繼5月17日三明市發布《住院費用全部按病種付費工作的通知》後,5月18日,三明再發重磅醫改配套文件,要求全市醫療機構嚴格控制醫療總費用中個人自付比例。三級醫院三明市第一醫院、三明市第二醫院、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城鄉居民全病種個人自付比例(%)被限定在≤50%,城鎮職工全病種個人自付比例(%)限定在≤30%。
  • 陝西農村貧困人口一般診療費新農合全額報銷 取消個人負擔部分
    央廣網西安5月29日消息(記者雷愷 通訊員周垚)陝西省衛生計生委印發《新農合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自7月1日起,農村參合貧困人口門診統籌中一般診療費將由新農合全額報銷,取消個人負擔部分。  《方案》結合實際,採用升比例、升封頂、降門檻、降押金等「兩升兩降」的辦法,對陝西省新農合健康扶貧提出了要求。
  • 北京市屬單位公費醫療人員住院費萬元內自付
    從明年起,北京將統一市屬單位公費醫療享受人員個人負擔標準,享受人員發生的符合公費醫療管理規定的醫療費用,執行這一統一標準。上午市勞動保障局發布通知,對公費醫療管理的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加強北京公費醫療管理,確保享受人員醫療待遇,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 住院費用補助標準、個人...
    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起付標準以上至15萬元之間的費用,大額醫療費用補助資金支付15萬元至50萬元之間的費用,補充醫療保險資金支付50萬元至90萬元之間的費用。解決困擾慢性病患者的難題取消所有門診慢性病年度免賠額。取消了惡性腫瘤放、化療及免疫療法年度門診最高支付限額,不再設上限,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惡性腫瘤患者個人支付門診醫療費用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