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畢生之願,欲築一土牆院子,
門內多栽竹樹花草,清晨日尚未出,
望東海一片紅霞,薄暮斜陽滿樹,
立院中高處,俱見煙水平橋。」
——鄭板橋
古往今來,文學大家的故事裡從來不缺院子。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唐宋時期,詩詞與院落相映成輝,成就古人對人居美學的守候。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是蘇軾的春;
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是陸遊的夏;
秋風庭院蘚侵階,一桁珠簾閒不捲,是李煜的秋;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是王維的冬。
到了近代的故事裡,那些曾散落於唐詩宋詞中零零落落的「院子」依舊承載著文人墨客鍾愛的生活形態。
魯迅童年裡的院子是無限趣味。「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林徽因生活中的院子是在方磚鋪地的庭院裡,陪伴孩子們散步,教他們讀書、念詩;是在「太太的客廳」中,與好友品茶閒聊、切磋學問。
如今,被鋼筋水泥包圍,終日埋頭於文件、方案、數據,被社會的壓力逼迫著前進的我們,偶爾也會期盼,有一天能離開都市尋一處院落荒度餘生,卻又悲觀認為要想得一方庭院去品味一下先人生活趣致怕是極為奢侈的。
但偏偏,在蒼山之下,洱海之畔,恰有那麼一個「小院子」——大理的小院子,在你面前鋪展開來,
而它蘊含的美,遠不止一座院子那麼簡單,你能想到的一切關於美的事物都在這裡悄然發生。
1
小院子的建築之美
點墨留白,恰似山水畫中來
面朝洱海,背枕蒼山,天地無邊,景舍無界,山水近在咫尺,天際就在眼前,任何房子建在這裡怕是都會變得特別。
但最讓人流連的還是大理的小院子,名字簡單而直白,徽派建築與大理白族民居的建築設計風格也很直白,青瓦白牆恰似從寫意素雅的山水畫中遷移下來。獨特質感的當地石材以及中國元素的運用以古樸大方,簡約中又有一種禪意。
這種禪意如果你夠細心,還能夠在院子裡的細微處看到。
進入院子,有種曲徑通幽的感覺,推開院門,院子在你的眼中流淌,它幽然不浮華,牆角一株開得正豔麗的虞美人,翹首的姿勢似在等著你的到來。
片花有致,寸石生情,大理的小院子將變換和無限的自然濃縮於一院之中。不過我最喜歡的是整個院子的留白設計,像是在靜謐地等待著你去妝點,你的雅趣,對生活的熱愛,盡可以在這白牆上揮灑描繪。
2
小院子的生活之美
風輕雲淡,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晨起沐清風潤雨露,暮歸觀飛鳥賞晚霞。住過大理小院的人,愛小院子別具一格的禪意建築,更愛小院子裡如詩般愜意的生活。
清晨,靜坐花臺,獨攬一線洱海水韻,感受陽光灑進小院的每個角落,偶爾,遠方的飛鳥也會光臨窗臺,從窗外的圍欄上停留,在花枝上喳喳叫幾下,又悠揚的飛去。
上午,也許你會院子裡侍弄花草,也許會為了一口鮮美的魚便泛舟而出,為了一口鮮嫩的蔬菜就提簍下地。
小院被主人用花花草草精心打扮了一番,把這青瓦白牆點綴得生機盎然
大理城外花如雨,小院春色可撩人。
午後,你可以為自己煮一壺茶,也可以前往古城胡同裡、書吧、茶室,讀書、看展、聽歌,亦或靜坐著,與自己對話,傾聽心靈的聲音。
忙時修籬築牆弄草蒔花,閒時一壺香茗一方棋畫。這些讓無數北上廣深陷996的都市人魂牽夢繞的生活,在大理的小院子卻是最普通的日常。
在這裡時光慢慢,日子緩緩,你盡可以「春賞百花秋望月」,看天上雲捲雲舒,享受一個人的孤獨,也可以隨時體驗生活熱情與狂野,因為大理的小院子有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群體——E·O,天天變著法兒的帶你「找樂子」。
想要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E·O就帶你去綠茵場上追著足球,放肆狂奔。
如果迷戀大理古城風情,E·O便帶著你穿梭於大理的街頭巷尾,吃你從未吃過的小吃,喝味道有點怪卻飽含情懷的小酒……
你過慣了詩一般的生活,偶爾也會嚮往遠方,無所不能的E·O便送你一場騎行,帶領你尋找不同的風景。
更不用說,小院子社區舉辦的戲劇沙龍,點心沙龍,親子課堂……這些主題各異活動了。總之,每天都有各種快樂新奇的美好生活等著你去體驗。
在大理的小院子,你可擁有大風和烈酒,也能享受孤獨和自由。
3
小院子的人文之美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居於此處,談笑有鴻儒,往來亦有白丁。
小院子外,是大理的風花雪月,吸引著八方來客。或許你會邂逅一個會彈吉他唱口音很重歌曲的大叔,逢著一位與你說故事聊心情的風情萬種長發女郎,收留一個帶著貓咪獨自旅行的背包客……
畢竟,在大理,從不缺的就是山南海北的旅人和故事。
而到了在小院子內,又能感受到另外一種沁入人心的溫情。
夜幕降臨時,燈火人家處,你總會瞥見一方小院,不同院子的主人圍桌而坐,家常小菜,美酒熱湯,哼一曲舒緩民謠,憶一番從前往事。
這些人或是導演明星,或是自由職業者,或是家庭主婦……也許第一天是陌生人,第二天就成了每晚必聚的酒友。他們就像高低不同的音符,可以獨自美妙,亦可以聚在大理的小院子共同譜寫一首和諧的小院協奏曲。
鄰裡情、摯友情、家庭母子親情,這些平淡卻又炙熱的溫情,裝點著院子裡的每一天。
而且,在大理的小院子,你的愛好與趣致總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平時,一本書、一盤棋、一壺酒皆可分享;
陽光明媚的時候,山野徒步和露營一點都不愁無人與你同行;
要是趕上楊梅好時節,總你幾個同樣嘴饞的鄰居拉著你說走就走就往楊梅園去了。
最溫暖的要數小院中秋和小院春晚,鄰裡聚在一起親手操辦家宴,寫福字、包水餃、捏麵人……人與人之間前所未有的親近。
一位院主說:「這裡是乍見之歡,這裡是久處不厭」。是了,大理的小院子可溫情、可活潑、可復古、亦充滿活力多變,多少人為她沉淪、迷醉,來了,便不願離去。
來源:民宿圈,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