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殷教我們「成功,可以強求」

2021-02-18 boleMDRT

這是上班族必看的陳偉殷精神四招成功術,陳偉殷跟你我一樣,都曾為未來彷徨過,然而,他用自身的故事來告訴我們,即使你出身不夠好,也有追夢的權利;即使你被誤解,也要懂得溝通,讓別人幫助你,成功,可以強求,這是陳偉殷教我們的四堂課。

當夢想不合身時,怎麼辦?

先從離自己最近的地方開始,慢慢接近目標

「在編織夢想時,我會提醒自己兩件事:第一,不一定所有人都會為你搖旗吶喊;第二,夢想不會為你量身打造。」這是陳偉殷去年在寫下追夢路途中,最深切的感受。

陳偉殷想打棒球,遇到父親強烈反對,家中經濟也不允許他有做夢的權利。他的身材不是最好,球技也不是最優秀,同學都比他強,但他的夢想就是「上大聯盟」。當夢想不合身時,怎麼辦?

一○四信息科技研發中心協理王榮春認為,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目標和能力之間有差距的情況,如果是自己的夢想,不應該輕言放棄。

王榮春進一步提出同心圓的概念,他說,人生就像是同心圓,有好多個圈圈,裡面的圈圈是自己能力可及的範圍,而夢想就是最外面那圈,你必須通過內層的圈圈才能達到最終夢想。

即使夢想不合身,距離自己還有點遠,也可以從離自己最近、自己能做到的地方開始,按部就班,很多做不到的事情就能達成。

在王榮春的觀察裡,這就好比陳偉殷上場比賽一樣,一球、一球地投,解決一個又一個的打者,再拿下比賽,不要想著一定要勝投,先想把眼前能做到的,精準地去完成。

遇到低潮的時候,怎麼擺脫瓶頸?

找不同部門老鳥當職涯導師,推你一把

你曾經遇到瓶頸嗎?

偏著頭思考了一下,陳偉殷緩緩講出他人生谷底時,那個困惑的表情,我們並不陌生,他曾經被指派為「雨天投手」,天晴時沒他的份,這些我們也曾遇過。職場上追求成功的我們,碰到雨天的低潮,總是會盼,晴天何時來?

我們因為工作未達到老闆的要求,挨了一頓罵,也可能和同事發生小摩擦,甚至遇到擺脫不了的人生瓶頸。陳偉殷也低潮過,而且身為運動員,他承受的風險遠大於我們,手肘韌帶的開刀手術,將他逼到了絕境。

陳偉殷跌落人生谷底時,他沒有不二法門,就是三個字:面對吧!

受傷時的陳偉殷,每天早上七點半到球場,復健到黃昏才回去,「只要出現疼痛,一切就得重來。」在復健過程中的挫折、懷疑、恐懼都不曾間斷。

但回顧那十個多月的磨難,「如果我輸給復健中的挫折感,今天就不會在投手丘,我要感謝那段時光,讓我更強壯,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切平整,那證明你沒有活過。」陳偉殷在自傳裡這麼寫著。

yes123求職網公關副理楊宗斌認為,遇到低潮時,要以「吃苦當吃補」的正面心態面對,有時候主動爭取工作機會,反而會為低潮帶來轉機。

保聖那臺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則建議,「要走出職場低潮,找到一位職涯導師(mentor)是很重要的」。他認為,職場上難免會碰到低潮,你可以找一位不同部門的同事或主管,他可能已經累積了三至五年的年資,對公司企業文化也有一定了解,這樣的人作為職場導師,對於你碰上低潮與困難時,會有很大幫助。

工作沒動力,我該怎麼向上突破?

設定高難度目標,老闆最愛「挑戰極限」

「我沒有天花板。」這是陳偉殷面對目標設定的態度,沒有天花板,就不會局限自己的潛力。而這種不設限的態度,正是企業主最喜歡的特質。

在日本職棒就拿過防禦率王的陳偉殷,從不被光芒所困住,他說:「直到今天,我還是這麼告訴自己,我是新人,因為唯有一直這麼想,你才會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因為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永遠有太多人比你更強大。」

許書揚舉例,「兩位業務分別在年度計劃中提出新的年度目標,A設定目標為成長四○%,B比較保守,目標訂在二五%,最後兩個人業績成長數字都是二五%,你 知道企業比較喜歡用哪一位嗎?答案是A。」理由不做它想,「因為企業青睞的人才是不怕挑戰自己,且一直挑戰極限的人。」許書揚說。

「不給自己設天花板的人,即使已站在巔峰,他依舊能夠設定更困難的目標,用目標來激勵自己,要更投入,這才會讓你無時不刻都能充滿追逐夢想的力量。」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紀乃文說。

怎樣能讓自己更好?

別悶著頭做,溝通吧!別人才知道怎麼幫你

陳偉殷登上大聯盟三年,還拿下十六勝,突破個人生涯新高,當我們問他,這三年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他沒有半點猶豫地說:溝通。

溝通說來簡單,做則難。這是亞洲人所背負的禮俗包袱,「臺灣人跟日本人很像,是比較權威式的。」陳偉殷舉例,就像上班族鮮少挑戰資深同事的決策,而對老闆交辦的工作,即使不明所以,還是悶著頭做。這是所有臺灣選手,甚至到企業都是這樣的。

從小受亞洲教育長大的陳偉殷,到了美國,因為溝通二字,感受到相當大的文化差異。在美國,人與人的互動,不因你資歷深、年紀大而不同,那時候陳偉殷認知到,「如果你不溝通,別人如何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溝通和表達,向來是臺灣人最欠缺的一環。」許書揚不諱言,職場上常常出現職員不敢跟主管溝通,或是開會時不敢提出問題,不敢發問。

許書揚鼓勵大家在開會的場合勇於表達意見,同時尊重別人提出的意見,另一方面,也要主動積極與主管進行對話。以新進職員為例,在三個月後應主動找主管談自 己的工作狀況,以及表現是否需要改進,藉此建立良好溝通管道。唯有溝通,才能讓別人知道如何幫助你,修正你的缺點,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MLB視點】陳偉殷為何陷入大低潮
    我們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數據就可以證明;他這季已經先發了15場球,在這些比賽中,創下了生涯單季新高的防禦率、以及FIP值:除了看擊球速度,我們還可以看陳偉殷自從2012年賽季初等版後,所有連續10場比賽期間的強勁球率、以及軟弱球率漲跌:
  • 多年不孕女的終極總結,"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要強求。"
    我跟她說我也流產過兩次,她問我:「都是自然懷孕嗎?」,我想都沒想就回答:「對呀!」,我知道是我的「虛榮心」作祟,當下這樣回答的時候,我可以把自己當成一般正常的女生,可以自然懷孕,我實在很難以啟齒讓別人知道我是需要靠人工和試管才能懷孕的不孕症婦女,我也不需要對萍水相逢的人這麼誠實,偶爾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有點好笑也有點可悲。
  • 「NLP育兒系列」人只能從成功走向成功
    這些都是所謂「不想要」的目標,可以注意到,裡面都有否定詞「不」,而潛意識是無法讀取否定詞的。NLP認為,「不緊張」這樣的語言進入頭腦後,出現的會是「緊張」的畫面。記得我剛學會騎自行車的時候,一次騎車上街,迎面走來一個大爺。
  • 「成功的孩子」太多,請作為家長的你,多培養「好孩子」
    他認為,阿部走的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讓我想起鄭淵潔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1個孩子,而不是用1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孩子」但我們無法阻止的,是「教育成功學」的遍地開花:「你兒子去了哈佛?
  • 「千言」為什麼別人可以成功,而你,卻只配失敗?
    為什麼別人可以成功,而你,卻只配失敗?因為你不夠勇敢。Why can others succeed, but you only deserve to fail?仔細一想,我們確實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理解自己。There may be very few people who understand you, but you must understand yourself.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同屬靈長類動物的胖尾狐尾猴其實有 98% 的基因是和我們一樣的,科學家並不認為決定冬眠的基因存在於另外的 2% 當中。相反,他們認為這些胖尾狐尾猴的基因中有著那麼一個「開關」,可以控制胖尾狐尾猴進入冬眠。
  • 唐崇榮牧師:怎樣區分聖經中間的「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
    那你說:「聖經的真理又有相對真理、絕對真理」,我不這樣分。我說在聖經裡面有一些論到相對的事情,有一些論到絕對的事情。所以不是聖經有「相對真理」,聖經有「絕對真理」。那聖經裡面論到相對的真理,比如說什麼呢?比如說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做傳道?這是相對的。有的人做傳道,有的人就一面賣布一面做傳道。有的人就一面織帳棚,一面做傳道。有的人就一面做普通的事情,一生一世,有時候就傳傳.... 傳一些道。
  • 傅首爾談「起跑線」是個偽命題:道理都懂依然焦慮,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放不下?
    我算是個很「看得開」的人,時時提醒自己不強求不控制不過如此……有一次開會,說起普遍的育兒焦慮,我說我並沒有,同事詫異:「為什麼?」她的意思當然是:怎麼會沒有呢?「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年年三好學生,一路讀到『名校』碩士,不也就混成這樣?」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千言」有一種可悲,是我們只能接受成功,卻不能坦然面對失敗
    檸檬可以從裡到外都是酸的,甘蔗也可以從頭到尾都是甜的,但人生卻不可以總是只有一味。在辛酸裡埋沒,在甜蜜中沉淪,過的,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時一刻;享受的,不過是人生最最淺顯的。有一種可悲,是我們只能接受成功,卻不能坦然面對失敗。There is a kind of sadness that we can only accept success, but can not face failure calmly.
  • 「Jump」成功數位化 電子版「周刊少年Jump+」的目標是?
    在那之後,今年我們又進行了兩次試驗,測試到底可不可以完成這個工作。可以將人氣角色組合在一起照相的「Jump相機!!」和之前就採訪過了的(Jump LIVE)的烹飪動畫和有分支的故事之類的都已經成為了當時的話題 。   現在「Jump+」是處在「能讀漫畫的應用」的位置,這是因為我們綜合了之前得到的各種結果,實施了「變成有跳躍性的應用吧」的方針。當然,我們今後也要不斷進行挑戰。
  • 解決焦慮,只需參透一句話 -「命裡無時莫強求」
    繁體字的「慮」寫做「慮」,是思的延伸。《內經》中講「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為它是將來時,還沒有發生。同時又牽動了人的情感,讓人羨慕、企盼,挑動了人的欲望和情緒。所以在翻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時候,一般把「思」翻譯成了「慮」,英文是anxiety,而不是翻譯成thinking或idea(即思想)。
  • 「Chatime日出茶太」是臺灣非常成功的品牌
    原標題:「Chatime日出茶太」是臺灣非常成功的品牌致力推廣珍珠奶茶等道地臺灣茶飲的「Chatime日出茶太」以其國際品牌形象,27日凌晨榮獲國際品牌協會World Branding Forum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世界品牌獎項(World Brand Award)中的
  • 另類「80/20」,臺灣部落格也可以IPO?
    也就是說,當我們深愛某類別的新聞,每天緊盯著它,目前的新聞量卻無法滿足我們。如果還有一個網站,讓我天天可以讀到一些演藝圈或科學怪譚的事,我一定自動每天「延伸閱讀」,這個網站會成為我心目中第二個「Yahoo!新聞」。大部份的線上讀者,都還需要「第二個Yahoo!奇摩新聞」,除了體育以外。
  • 「小豬佩奇」:成功兒童 IP 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方法論
    近期在業界交流中,聽說多位 Boss 正在「Copy 小豬佩奇」;大致思路是:我有很多資源,再造一個不難,人家一年賺幾十億,我賺幾億總是可以吧?這情節跟 10 年前「Copy 喜洋洋」浪潮十分神似。然而事實說明:大部分模仿者都失敗了,少部分處於「半身不遂」狀態,也有幾個幸運者嶄露頭角……打造成功的兒童 IP 為什麼這麼難?
  • 為什麼我們「不」處罰孩子?
    身兼三子媽與園長的雙重身份,生活中有壓力、有挫折,但有更多感動與成長,用文字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並不孤單,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是收穫最豐富的人。部落格【Mella的幸福蒲公英】,著有《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並有在線課程《何翩翩:用「蒙特梭利」教養法,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 主日信息︱於宏潔牧師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 (3)「讓耶穌教我們事奉」
    既然知道:「我們事奉的對象乃是獨一的真神,是愛我們的主耶穌」,當然我們一切的生活、事奉都必須是「以基督為中心」「以神為中心」。2.耶穌的生命是我們事奉的根基「基督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能夠「讓基督在我們身上照常顯大」的根基,也是唯一的路。
  • 「Anki」可以成為你的記憶宮殿
    Anki 一詞也來自於日語「暗記」「あんき」「annki」。一張初始的記憶卡片分為「正面」與「反面」,這個可以簡單類比為單詞卡,正面寫單詞,反面寫單詞釋義。記憶卡片除了會被保存在使用者設定的記憶庫中,還可以被加上一個「標籤」,從一個或多個維度進行知識管理。
  • 計算機能「理解」多少我們的語言了?
    你我都屬於有這種驚異能力的種族——我們能精確描繪彼此腦中的概念——這種能力就是語言。我們只要張開嘴,發出聲音,或者寫下文字,就能將彼此心中的意念準確地傳遞給對方。這個過程如此輕鬆自然,讓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對最強大的計算機來說,理解人類語言並非易事——這便是自然語言理解的研究領域——所謂「自然語言理解」就是人與計算機可以進行有效溝通,計算機能理解用戶的意圖,執行命令或回答問題。
  • 如何界定設計挑戰:利用「我們可以怎樣-How Might We」提問方式
    「我們可以怎樣」式提問打開思維你可以將POV重新定義為一個問題來開始使用POV:設計思維不是說我們需要設計X或Y,而是探索針對特定設計挑戰的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現在是時候開始使用「我們可以怎樣」式提問的方法來打開思考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