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號了,大部分的院校學生已經出來就業工作了,有實習的,也有正在找工作的;有高薪的,也有低薪的;有自己喜歡的,也有不如意的;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為自己的發展方向考慮,身為自動化領域的一員,一定有很多人在質疑自動化行業怎麼樣?機器人行業怎麼樣?前景如何?學了這三年的知識能否派上用場,心中有無數的問號,且聽小編娓娓道來,下面是小編搜集的網友的回答:
在建國之後的30年裡,中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製造業體系,能製造各種各樣的工業品和消費品。企業利用人口紅利將用工成本發揮到了極致,逐漸形成了國際競爭力,贏得了大量的OEM訂單,從此」MADE IN CHINA「聞名於世。隨著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的製造體系。人口結構變化,勞動力減少,老齡化到來,或將減少我國中低端產品的生產,人力成本或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長期發展,大部分企業開始自動化改造,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在2013年,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機器人發展也迎來了一次高潮。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強力的機器人技術支撐。中國機器人市場在快速增長,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工業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的集成設計、編程操作以及日常維護、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這就無形中帶動了一大批與機器人相關的就業途徑,產生的新崗位非常之多。但機器人相關人才的培養卻沒有跟進,造成了專業人才的短缺,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正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2015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工業機器人技術這個專業,並開始招生。
1、在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僅為4000臺,到2013年時,這個數據躍升為100000多臺。專家預計未來年均增速有望保持25%,兩年內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25年基本達到自動化水平。
2、主要應用領域: 汽車、現代製造、電子生產企業、塑料製品、食品、飲料、醫藥、菸草、家政服務、電力設施、自動化辦公等行業。尤其在毛坯製造、衝壓、壓鑄、鍛造、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面塗覆、上下料、裝配、運輸、檢測及倉庫堆垛等作業中,工業機器人更是標準設備得到廣泛應用。
3、"工業時代的機器人戰略"勢必導致一批生產人員轉行(一個機器人也可以替代2-4個熟練工人)。例如,富士康科技集團啟動了"百萬機器人"上崗計劃,已經在全國範圍暫停招普工。但同時,大規模機器人的出現也會催生大量新崗位,包括機器人的研發、操控和維修等崗位。
4、機器人製造廠商及其集成商(製造和銷售方)需求大量製造、設計集成、安裝調試、銷售及技術服務工程師和技術員。使用工業機器人的客戶(購買方)需求大量操作與維護、編程與調試、維修與保養等應用工程師。
本專業學生就業行業廣泛、就業前景無憂、就業質量較高。
培養目標
工業機器人就業面向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培養具備紮實的工程實踐基礎、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工業機器人集成設計、編程操作、維護管理、調試維修等專業知識與技能,並能與專門領域要求相結合的高端複合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核心能力
本專業將培養學生工業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的集成設計、維護管理、編程調試等核心能力。
(1)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科學創新精神;良好的英語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良好的溝通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2)熟悉機械及電氣製圖基礎知識;掌握工業機器人、電氣控制、單片機和C語言、液壓與氣動、傳感器的基礎知識;熟悉工業機器人設計、製造、工業機器人周邊設備的通訊知識;掌握工業機器人裝配、調試、動態監測、故障診斷知識等。
(3)能讀懂工業機器人機械結構、液壓氣動、電氣系統圖;會使用相關工具及儀表;能使用c 語言對單片機進行基本現場編程;能對PLC系統進行基本設計及維護;能拆裝、維護工業機器人單元的電氣系統;能對工業機器人進行現場編程、進行故障診斷;能使用工控機、觸控螢幕編寫人機界面程序;能使用仿真軟體進行系統仿真;能組裝、安裝、調試常用工業機器人輔具;能讀懂工業機器人相關產品英文操作手冊等。
核心課程與實踐環節
課程體系包括基本能力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訓練四大模塊。主要課程包括:機械製圖及CAD、機械製造基礎、電工電子、液壓與氣動、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與C語言、傳感器與檢測、工業機器人系統虛擬仿真、工業機器人編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等。現在也有部分院校開設的機器人實訓室基本接近於實際的工廠生產,讓學生更快更好的走進企業,提高就業率。
就業面向
引領新興產業優勢,面向首都現代高端製造業,滿足工業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的所有高端技術崗位。專業技術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企業人才需求急迫。主要涉及電子電氣行業、汽車工業、機械及IC裝備行業、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國防軍工、物流、菸草、食品、醫藥、紡織、木材與家具製造業等眾多行業。
【就業崗位】
就業崗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事技術崗位,如,機器人運行維護與管理,月薪3500-5500元;機器人維修調試,初期月薪3000-3500元,成熟期5000-7000元;機器人工作站設計與安裝,月薪8000-15000元。二是開展銷售客服服務,如,機器人銷售工程師底薪3000左右,綜合月薪達6000-50000元。售後客服工程師底薪6000左右,綜合月薪6000-20000元。
網友二
1、中國有句老話:藝多壓身。這是生存的優質條件。
2、另外工業機器人已經在,汽車,3c,光伏等行業大量應用。在焊接,碼垛,裝配,噴塗這些領域都已經比較成熟了。
3、整個行業來說,目前工業機器人調試以及工裝設計人員比較稀缺。國內企業對這方面需求大。用一組數據來說明:機器人在2015,2016年這兩年每年的銷量都是翻一倍。目前銷量在7萬臺左右。2017年基本能突破10萬臺(預計)。這個數字是不大,但說明這個行業增長量很快,目前在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同時也比較少。這個是一個趨勢,同時也是當下的一個風口。
4、國家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不斷地額鼓勵高職類學校辦機器人相關專業,就是在培養這部分技術人才。按照正常的培養計劃,這批人才需要3年左右才能進入市場。當下依然是早期的自動化工程師在從事這個行業。我接觸到很多集成商老闆都是從電控非標,焊接方面的非標做過來的。很多企業都在起步階段。
網友三
工業機器人技術方面,我們分解一下詳細的描述一下當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
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是:機器人配件生產商——機器人本體製造商——系統集成商——需要自動化升級改造的客戶。
1、機器人配件生產商:伺服及運動控制系統。(1)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2)減速機。(諧波減速機,rv減速機)(3)控制器(脈衝控制,總線控制)。這三個是核心部件。其他還有示教器,以及機器人配套的鑄件等。
2、機器人本體製造商。機器人本體製造商,國內的有不少家都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生產。比如海智機器人公司的機器人系統為自主研發,主要有噴塗和上下料領域應用,。
3、系統集成商。系統集成商一般是根據行業和工藝做自己專長的事情。比如華恆公司,主要從事焊接領域的應用。每家機器人公司所擅長了都不一樣。
4、還有瀋陽的新松機器人,浙江的錢江機器人,東莞的李群機器人等等這些做的方向都不一樣,各做所長,合作共贏。
目前國內的機器人市場比較火熱,國家提出的戰略包括中國製造2025,以及各省市給出的政策都非常不錯。畢竟機器人是未來工業核心的競爭力。國內工業機器人,目前已經能夠做到研發,生產,並且使用在包括光伏,3c,汽車等行業。相比於國外有差距,但是比較工業需要不斷的發展,同時國內目前在不斷地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教育。這方面也在反應出工業機器人方向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同時國內機器人教育起步不過2年,市場專業人才稀缺。以上為小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機器人專業就業前景究竟好不好?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所認為對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