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信!這30條育兒謠言,99%的人都會中招

2020-12-19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的。

作為新手爸媽,面對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一開始難免手足無措,很容易被所謂「過來人的經驗」矇騙了。

小秘書收到了來自天南地北粉絲們的吶喊聲,專門整理了30條大家最關心的謠言和真相,從「缺鈣」「上火」「母乳」「紙尿褲」「樣貌」、「飲食」這6個方面一次性幫大家掃清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困惑。快誇我(傲嬌臉.jpg)

01

「缺鈣」的十宗罪?

謠言1 枕禿是缺鈣

真相:枕禿不是缺鈣。出生2個月後,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枕禿現象。不要給寶寶穿戴和覆蓋過多,減少出汗,是減輕枕禿的好方法。當寶寶每天以坐和走為主時,枕禿就會消失。

謠言2 睡覺不踏實是缺鈣

真相:睡覺不踏實常見於這4種原因:

一是腸絞痛,該現象一般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自行緩解;

二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和媽媽一起睡,因聞到媽媽的奶香味嘴饞而哭鬧;

三是腸胃不適,比如寶寶大便有時特別幹、有時特別稀;

四是家長的過度幹擾,比如夜裡叫醒寶寶喝奶就是不對的。

這4個現象都跟缺鈣沒有關係。

謠言3 出牙晚是缺鈣

真相:首先,寶寶滿13個月齡,還沒有出牙,才叫出牙晚。其次,出牙早晚主要是與遺傳和牙齦是否受到了足夠刺激有關,和缺鈣無關。最後,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曲線,不要和其他人瞎比較。

謠言4 走路晚是缺鈣

真相:大多數寶寶都在13~15個月才會邁出人生第一步,而且寶寶不會走,是腿部力量還不夠,跟缺鈣沒有關係。如果寶寶在18個月後還不能獨立行走,並伴隨其他生長發育的問題,請及時就醫。請你多給寶寶一點點時間,多一點點耐心……

謠言5 前囟閉合晚是缺鈣

真相:前囟閉合晚不是缺鈣。正常情況下,寶寶前囟門一般在1歲半~2歲之間閉合。2歲後沒閉合,並且頭圍過大或過小,請及時就醫。

謠言6 微量元素檢測結果顯示缺鈣

真相:微量元素檢測已被國家衛計委「叫停」5年了,而且檢測本身也不準。不用查!不用查!不用查!

謠言7 肋緣外翻是缺鈣

真相:肋緣外翻,是正常現象,3歲後自然消失,不需要幹預。

謠言8 長得慢是缺鈣

真相:長得慢不是缺鈣。判斷孩子長得快慢,要根據連續至少3個月以上頭圍的數據來看生長曲線。從生長曲線看,如果孩子真的生長緩慢,那麼請及時就醫。

ps:生長曲線怎麼畫?使用育學園APP記錄功能,輸入身高、體重、頭圍的數值,自動生成生長曲線圖哦~

謠言9 骨密度低是缺鈣

真相:寶寶正處於成長發育期,骨頭在拉長,以便留出空隙讓更多的鈣填進去,骨密度低是正常的。這說明寶寶最近長得比較快。這是好事兒,別瞎操心。

謠言10 腿不直是缺鈣

真相:腿不直是因為嬰兒出生前雙腿處於盤曲狀態,所以很多孩子的腿在2歲前都是彎曲的。只要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都在一條直線上就屬於正常現象。過早強迫寶寶扶著站立或在大人腿上蹦跳,反而容易造成膝關節變形,有可能導致O型腿或X型腿。

小編提醒

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寶寶不會缺鈣。2歲前,寶寶唯一要補的是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骨骼對鈣質的吸收,攝入不足會出現佝僂病。

02

「上火」成了口頭禪?

謠言11 好幾天不拉臭臭,上火了

真相:如果寶寶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是便秘。可以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或者益生菌來改善。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3、5天不拉(甚至更久),但是大便軟軟的,那就是「攢肚」。攢肚多見於0~3歲的孩子,且攢肚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媽媽們無需擔心,也無需特殊幹預。

謠言12 喝配方奶得多喝水,不然會上火

真相:寶寶喝的配方奶中至少85%都是水,一般情況下不用額外補充。可根據尿液的顏色判斷是否缺水。如果顏色是無色或者淡黃色,就表示不缺水(晨尿除外)。若寶寶尿液黃,可適量補充水。

謠言13 嘴裡有口氣,上火了

真相:口氣的常見原因是胃食管反流。若寶寶沒有出牙,一般和胃食管反流有關,注意拍嗝即可;而已經出牙的,先排除是否有齲齒和胃食管反流,如果沒有就去醫院查一下幽門螺桿菌。

謠言14 眼屎多,上火了

真相:眼屎多往往和鼻淚管通暢不良有關。這屬於生長發育中的自然現象,會在1歲之後自然消失。若出現深黃色分泌物或白眼球泛紅,請及時帶寶寶就醫。

小編提醒

寶寶出現了症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症狀背後的準確原因,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別被「上火」、「去火」掩蓋了問題。

03

「母乳」的那些事兒?

謠言15 初乳沒有營養

真相:研究表明,與成熟乳相比,初乳中豐富的營養素更能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也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抗體,降低寶寶發生感染或過敏的機率。

謠言16 初乳少,寶寶吃不飽

真相:新生兒出生時就儲備了能量,可滿足至少3天的代謝需求。嬰兒出生第一天,胃容量只有5~7毫升,相當於一個玻璃球大小。因此,在媽媽大量泌乳之前,初乳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

謠言17 寶寶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

真相: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母乳的成分比例是動態調整的。母乳的成分並不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千萬不能簡單地以母乳顏色的深淺及稀稠度作為判斷母乳是否有營養的標準。

謠言18 羊奶比牛奶更接近母乳

真相:羊奶和牛奶的營養差別並不大。真要比較的話,以模仿母乳為目標,「人工調配」出來的嬰兒配方奶才能夠「接近母乳」。但沒有任何一種配方奶能完全等同於母乳,更不能替代母乳。

04

難道都是紙尿褲惹的禍?

謠言19 穿紙尿褲腿會O型腿

真相:O型腿是膝關節變形引起的,和穿紙尿褲無關。判斷是否是O型腿,需要讓孩子放鬆平躺在床上,當雙腳靠近時,看膝關節間的距離。如果這個距離小於3釐米,說明是正常的。如果在3釐米~6釐米之間,需要繼續觀察。如果大於6釐米,就需要就醫。

謠言20 穿紙尿褲會影響男寶寶性發育

真相:男寶寶睪丸的發育通常是在青春期,所以紙尿褲不會影響男寶寶性發育。

謠言21 穿紙尿褲會紅屁股

真相:不是所有的紅屁股都是紙尿褲本身引起的。紅屁股最常見的原因是尿便刺激。在紅屁股的預防和護理上,關鍵是在寶寶排便排尿後及時更換紙尿褲,保持屁股的乾燥,然後塗抹護臀膏隔離尿便對皮膚的刺激。如果紅屁股嚴重,一定要諮詢醫生。

謠言22 把尿比紙尿褲好

真相:嬰幼兒自助排尿功能要隨著神經系統、尿道括約肌等的發育而逐步完善。如果把尿太早,很可能造成肛脫、肛裂、尿頻。2歲左右幼兒就能很好地自主控制排尿便了。

05

為了美,這樣做真的好嗎?

謠言23 剃胎毛,頭髮長得好

真相:頭髮黃不黃、少不少,和營養狀況和遺傳基因有關。3歲之內的頭髮偏少並不意味著今後頭髮一定偏少,家長可耐心等待。

謠言24 剪睫毛能使睫毛變長

真相:睫毛的長短、濃密與否,都和寶寶的營養和遺傳有關。相反,睫毛剪短後,寶寶的眼睛反而會因灰塵、細菌進入引起感染。

謠言25 刮眉毛,眉毛長得黑

真相:眉毛的顏色也是由營養和遺傳決定的。父母別太心急了。

謠言26 捏鼻梁,鼻梁挺

真相:捏鼻梁時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寶寶鼻腔受損。小時候塌鼻梁可能是假性的,等前囟門閉合後就會慢慢變挺。五官多與遺傳有關,順其自然就好。

06

吃還是不吃,搞懂原理了嗎?

謠言27 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治腹瀉……

真相:益生菌不是萬能藥。它的作用是為了幫助腸道內的菌群恢復平衡。換句話說,多了少了都不好。而且市面上賣的是益生菌製劑。益生菌製劑=益生菌+輔料+添加劑,盲目吃多了並無益處。

謠言28 不吃鹽沒勁兒

真相:「吃鹽有力氣」其實說的是鹽裡含有的鈉和碘。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日常飲食(母乳、配方奶、輔食)中鈉和碘的含量已經能夠滿足寶寶的實際需求,所以寶寶1歲以內都不需要額外加鹽,1歲以上也無需刻意加鹽。

謠言29 蜂蜜導致性早熟

真相:蜂蜜中80%的成分是糖,只有不到1%的花粉中含有微乎其微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對人體起作用,更別提性早熟了。1歲以下寶寶不能吃蜂蜜,原因在於蜂蜜中很可能含有肉毒桿菌芽孢,對寶寶健康不利!

謠言30 補維C可以預防寶寶感冒

真相:補充維生素C對預防感冒沒有實質性作用,純屬心理作用(安慰劑效應),所以平時注重膳食營養即可。其他營養元素也是同理。

真開心你能看到這兒,絕對是真愛粉無疑了。你還遇到哪些育兒謠言,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讓其他媽媽們少點坑~

相關焦點

  • 最坑娃的12條育兒謠言,你信過幾個?
    育兒路上什麼最多?答案是—一坑!新手爸媽,每天面對各種信息,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更加迷茫和焦慮......今天就來和大家盤一盤:各種育兒謠言和誤區,幫寶媽們「打假」謠言3:愛出汗是缺鈣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期,新-陳-代-謝旺盛,而且活潑好動,本身就比成人容易出汗。吃奶、睡覺、運動後出汗都是正常的,不是身子虛,更不是缺這缺那的表現。
  • 育兒道路上謠言多,不想中招只能這樣,2020年育兒謠言大盤點
    導語:沒有網絡的時候,很多新手媽媽的養娃招數,就是靠親戚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各種所謂的育兒經驗傳授。現在藉助網絡,很多寶媽學會了科學育兒。育兒道路上謠言多,不想中招只能這樣做,2020年育兒謠言大盤點。小區的育兒群是寶媽們分享育兒經驗育兒心得的地方,寶媽在這裡交流各種育兒經驗。
  • 育兒謠言太多,這些一個都別信
    家裡自從有了寶寶,天天除了帶娃就是惡補各種育兒知識,網際網路信息發達的今天,可以育兒說法也眾說紛紜, 總是很難分辨是非。 養娃路上謠言多,家有pou宮-產寶寶更要注意,今天我們就針對pou宮-產寶寶的說法,一起來粉碎這些謠言吧!謠言一:pou宮-產後母乳中會有大量麻-醉-劑-殘留嗎?
  • 【提醒】這些都是謠言,千萬別信!
    …… 這些謠言或利用疫情製造恐慌 或蹭熱點博人眼球 肆意傳播,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一一擊破!
  • 當心,這一類「提醒」是謠言,千萬別信!
    撿到一張準考證,別耽誤孩子高考」……近年來,這類看似是為人著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裡頻繁出現。其實,許多貌似關心體貼的「提醒」,實則是一種推銷手段,其中也不乏謠言。「陸軍總醫院陳惠仁教授強調:熱檸檬可殺癌細胞!」
  • 這幾個謠言,別信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大眾獲取信息方式多元化,人們越來越信賴網上的零碎知識,在我們的朋友圈,經常會被各種健康說法刷屏,很多時候都難以辨別它的真偽,正是因為如果,一些有關健康的謠言便以訛傳訛,把許多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實際上這些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謠言,比如大多數人信以為真的喝千滾水易致癌
  • 2020最新育兒謠言你中招了嗎?快來看看有哪些
    2002年了,育兒資訊越來越發達,這些常見的育兒謠言相信大部分媽媽不會相信~寶寶發熱要捂汗6個月不吃鹽沒力氣尿不溼會造成羅圈腿想不到的是育兒謠言每年也會更新,下面這些2019-2020年度謠言,不少崇尚科學育兒的媽媽都中招了!
  • 寶付說這種謠言千萬不要信
    近段時間氣溫持續下降,這可能是近年來氣溫最低的一年。最近氣溫更是處在零下,隨著氣溫的持續低下,有部分城市出現了疫情的確診患者,在這般嚴峻的條件下仍然有大量的醫護人員和抗疫工作人員艱苦的奮鬥在一線。然而就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傳播的情況下,有一些人在網上發布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實信息,在這類人群中多是法律意識淡薄,對於傳播謠言的危害不了解,寶付在這裡提醒大家謠言比事故更可怕,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嚴重。
  • 這些疫情謠言千萬別信!
    謠言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假鍾南山院士並未給出鹽水漱口防病毒的建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經闢謠。謠言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風險現在科學家們在緊鑼密鼓地努力做研究,也還沒有找到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明確功效的藥物。如果吃辣椒有效,那麼相關研究成果一定會通過衛健委或者科學論文發布,而不是在朋友圈發布。
  • 就千萬別信謠言偏方,用這幾種方法就夠了!
    就千萬別信謠言偏方,用這幾種方法就夠了!我知道很多家庭在裝修完新房之後,最先想到的問題都是怎麼清理乾淨甲醛,才能迅速地入住新房。但是,只僅僅開窗通風還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所以,有一部分人就把目光轉向了網上所說的一些除醛謠言。殊不知,網上散播的一些謠言,根本對清理甲醛沒有一丁點的效果。
  • 這些育兒謠言,你信了幾個?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謠言,尤其是一些剛當上爸媽的朋友,對育兒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有些心懷不軌的人,就利用了這些新手爸媽的「焦慮」,用一些聳人聽聞的「經驗」和所謂的「科學道理」來忽悠你。
  • @島民,朋友圈6大謠言千萬別信
    謠言三  微信發早晚安視頻會被竊資料  「專家提醒:請不要再傳早安、晚安或節慶類的視頻,在海南已經有很多人報案!這裡面暗藏釣魚程序!竊取個人信息或資料!」  闢謠市民點擊釣魚連結才會中毒  記者從海南警方了解到,此條消息系謠言!微信上發的圖片、視頻中暗藏釣魚程序很難實現,而此前,宜昌、酒泉等多地網警已經對此闢過謠。《人民日報》日前也曾發文闢謠,請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 10大最坑娃的育兒謠言,很多寶媽信了幾十年
    導讀:10大最坑娃的育兒謠言,很多寶媽信了幾十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0大最坑娃的育兒謠言,很多寶媽信了幾十年!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N條育兒謠言,一次全闢掉
    育兒路上,媽媽過關斬將,衝破層層阻礙,闖過一關又一關。媽媽們在闖關的過程中一些關卡很容易通過,但是一些關卡可就沒有那麼容易通過,因為這些關卡帶有「迷惑性」,讓媽媽們感到非常的困惑,一部分媽媽甚至被這些關卡「迷惑」,已經成功「入坑」,這些迷惑性的關卡就是媽媽在育兒路上常常會遇到的謠言,或者是錯誤的傳統育兒觀,這些育兒的謠言你中招了嗎?
  • 想要寶寶不生病,這10條育兒誤區千萬別沾
    導讀:想要寶寶不生病,這10條育兒誤區千萬別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寶寶不生病,這10條育兒誤區千萬別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10個社保謠言千萬別信
    這10個社保謠言千萬別信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繳納了?住院超過15天就不能醫保報銷?醫保斷繳3個月,帳戶餘額就會清零?……近一段時間以來,諸多有關社保的說法在網上流傳,不少民眾信以為真。
  • 【網絡謠言粉碎機】關於食物的謠言,你有多少中招呢?
    【網絡謠言粉碎機】關於食物的謠言,你有多少中招呢?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網信雙橋
  • 公務員的這些謠言別再信了!假的!
    從還沒開始想要報考公務員開始,光是聽那些玄乎其玄的謠言感覺自己都要信以為真了。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說上幾句,就好像自己什麼都懂似的。可別再信謠傳謠啦,報考公務員,這些都別再信了!謠言一 考公務員都得走後門家裡沒背景沒關係考不上公務員這應該是最常見的謠言之一了,但說這話的,肯定自己沒參加過考試。公務員是非常公平的考試,無論你是什麼身份都要坐在考場上同大家考同一張試卷,面試更是如此,全程考生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 入學後這三大「謠言」不能信,不然會面臨退學風險
    入學後這三大「謠言」不能信,不然會面臨退學風險相信現在大多高考生都在等待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來,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作為大一新生入學了,在這裡作為過來人的我就要給新生提幾點忠告,在入學後這三大「謠言」千萬不能去相信,不然很容易面臨被退學的風險,新生要注意了。
  • 2020年高考,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如花錢可買「高考真題」「絕密答案」,花錢能改高考成績等等,大家千萬要識別這些謠言,勿信謠勿傳謠,為高考加油!  謠言1:  花錢可買「高考真題」「絕密答案」  關鍵詞:花錢、買試卷、買答案  每年都會有不法分子在釣魚網站上兜售所謂「高考真題」「絕密答案」等,標榜「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等誘惑信息,並以「預付訂金」的名義要求用戶先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