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奶,奶瓶裡全是泡泡!咋回事?

2020-12-19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奶瓶裡起泡泡,很多爸媽都很忌憚,一是怕寶寶脹氣,二是擔心奶粉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前幾天,有位媽媽在後臺給我們發來一張充滿泡沫的奶瓶照片,表示很擔心奶粉是不是有質量問題。

作者:李美玲(高級營養師)

投稿:2216295723@qq.com

寶媽發的圖片,感受一下

寶寶將奶粉喝完了,卻剩下滿滿一瓶的泡沫,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衝調時泡沫並不多,在寶寶吃的過程中泡泡卻越吃越多,最後變成這樣一滿瓶,真是嚇壞了這位寶媽。

其實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產生泡泡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有的多,有的少而已,比如這個就屬於泡泡較少的:

產生過多泡泡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可能你根本沒想到。

1、寶寶玩心萌生

當寶寶3個月後,他的吞吐能力增強,並且對外界事物開始好奇,包括他天天在用的奶瓶,也想「研究」一下。寶寶的專注力沒有完全在喝奶上,玩起了「吐泡泡」的遊戲。那麼,吃奶時進入奶瓶的空氣便增多,泡泡就相應增多了。要是遇見一款乳清蛋白多或活性較高的奶粉,泡泡就更豐富了。

應對:這種玩奶嘴的現象,不用過多制止,過段時間他就不感興趣了。可選擇防脹氣奶嘴利於奶瓶內外空氣的流通,有一定的防氣泡效果。

2、寶寶鼻塞

要是媽媽發現寶寶最近吃奶後,奶瓶的泡泡增多,也沒有更換過奶粉,有可能是寶寶鼻塞了。因為鼻塞時,寶寶吃奶時就用嘴呼吸,自然會讓空氣進入奶瓶。只要不再鼻塞了,吃奶時產生的泡泡就會減少。

應對:別讓寶寶躺著喝奶,不利於呼吸通暢,及時處理鼻塞現象。餵奶時,可以讓寶寶吃一會兒,抽出奶瓶,讓寶寶換口氣再吃。

奶粉愛起泡,除了這個原因,主要還有這些:

1.奶粉中乳清蛋白多易產生泡泡

乳清蛋白的胺基酸模式最接近人體胺基酸模式,消化吸收利用率超高的優質蛋白,容易被寶寶吸收,使寶寶體格強壯,但其特性之一就是蛋白分子表面活性高,溶解時會增大溶液表面張力,衝調時空氣進入就很容易形成氣泡。而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及結構、配方及工藝都會影響泡沫產生的多少。

2.脂肪含量的多少與起泡相關

脂肪可以消除一定的泡泡,所以脂肪的含量與泡泡數量呈反相關關係。你可能會發現脫脂奶粉比全脂奶粉更容易產生泡沫。

3.衝調的水溫過高過低

一般是用40—60攝氏度的溫水衝調奶粉,也可以跟據奶粉說明確定水溫。合適的溫度奶粉在水中溶解,調出比較均勻的溶液,且能保證奶粉裡的營養物質不被破壞。如果水溫過高,會使蛋白質變性產生凝塊,無法充分溶解;水溫過低影響奶粉在水中的沉降和分散速度,不利溶解。你可能會更用力搖晃或攪拌奶液,泡泡自然增多了。

4.搖晃奶瓶的方法不對

很多新手爸媽害怕奶粉不被溶解,喜歡上下左右用力搖晃,這是讓奶粉產生過多泡泡最常見的原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奶粉加入水中後,用手腕向一個方向旋轉奶瓶,不能使勁搖晃。這樣,就不會產生大量的泡沫。

所以,除了奶粉的內因,從衝奶粉到食用,各個階段都可能使奶瓶中產生大量的泡泡。雖然泡泡與奶粉質量無直接關聯,但是泡沫多,寶寶喝了容易脹氣。

奶粉起泡的內因無法改變,預防泡沫過多的方法主要還是衝調方法和餵養方式要正確。喝了奶之後要及時給寶寶拍嗝,將吸進去的氣體排出來,防止吐奶。

了解了這些,媽媽們的疑慮是否煙消雲散了呢?下回再遇到泡沫多,可以從以上所述找找原因哦。

相關焦點

  • 寶寶喝完奶後,奶瓶清潔不到位,小心滋生細菌,新手媽媽必學的!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還沒有到吃輔食前,一般不是母乳餵養,就是用奶瓶加奶粉餵養。而奶瓶就相當於寶寶的飯碗,如果奶瓶清潔不到位就容易滋生細菌,寶寶一歲以前胃腸道脆弱,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細菌感染,為了寶寶順利吸收營養、健康長大,建議家長不要忽視對奶瓶的清潔和消。
  • 孩子的奶瓶太髒,要用正確方法清洗,不然孩子喝的奶是「毒奶」
    因為奶瓶是直接與嬰兒接觸使用的,所以清洗時必須小心,而且必須要清洗。否則,寶寶的抵抗力本來就很弱,如果瓶子裡有殘留的細菌,很容易讓寶寶感染和生病,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我的朋友青青最近生了個寶寶,然後他在媽媽群問如何清潔寶寶的奶瓶,我買一個可以自動洗奶瓶也可以消毒的消毒櫃,但唯一不好的就是洗的時候會特的麻煩於是青青說,每次寶寶喝完牛奶,他就直接把它扔進熱水壺裡,然後直接用開水燙完再餵寶寶。然而,就在上周,青青突然發現,即使她去熱水瓶加熱一段時間,嬰兒的瓶子沒有被清洗很乾淨。
  • 寶寶沒喝完的奶,倒掉還是繼續喝?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為了避免浪費,有的家長會在下一頓奶時餵給寶寶,也有的家長會自己把剩下的奶喝掉。那麼,這些做法到底合不合適呢?成人可以喝嬰兒奶粉嗎?很多家長會說:」寶寶能喝,為什麼大人不能喝?」、「配方奶裡添加了辣麼多的營養成分,不是更有營養價值嗎?」
  • 奶粉泡不對,營養全白費,寶寶泡奶 6 大誤區必須要了解
    寶寶在沒喝的情況下,奶液常溫存放不超過 2 小時;如果寶寶喝了一部分,需要在 1 小時內喝完,超過時間會滋生細菌,損害寶寶的健康。如果選擇儲存在 5℃ 以下的冰箱裡,可冷藏 24 小時,最長不超過 48 小時。但要注意,用熱水熱奶時不能超過 15 分鐘,並且要偶爾旋轉奶瓶,讓奶液均勻受熱。
  • 寶寶鬧肚子全因為奶瓶沒洗乾淨,清洗奶瓶3點不得不做到
    有了寶寶之後餵養是重中之重的,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剛開始可能考慮不到奶瓶的問題,但是對於那些奶粉餵養的寶寶,媽媽在日常照看過程中就必須要多加細心,奶瓶餵養要注意奶瓶的清洗。奶瓶是奶粉餵養小寶寶的必備工具,寶寶奶瓶的清洗更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因為寶寶腸胃功能還未健全,如果清洗不好的話,是會對寶寶產生很大的威脅。
  • 3種清洗奶瓶的錯誤方式,會讓娃喝到「髒奶」,你做過幾個?
    其中清洗奶瓶需要注意細節,如果用錯了清洗方式,相當於給寶寶喝「髒奶」。2)寶寶喝完奶不立刻清洗奶瓶大人每次看到寶寶喝上奶粉就輕鬆了許多,喝完奶瓶放在一邊,等下次衝奶粉時再清洗。因此,寶寶喝完奶後立即清洗奶瓶是很好的習慣。
  • 3種清洗奶瓶的錯誤方式,會讓娃喝到「髒奶」,你做過幾個?
    看起來沒有太大瑕疵,裡外都洗乾淨了,但忽略了很多細節。奶嘴與瓶蓋接觸部位有縫隙會滲進去奶液,如果不拆開清洗,殘留奶液會慢慢變質產生細菌汙染新衝的奶粉。瓶蓋和瓶身螺紋處凹槽內也會殘留奶液,不注意清潔也會汙染瓶內奶粉,讓寶寶喝到「髒奶」。2)寶寶喝完奶不立刻清洗奶瓶大人每次看到寶寶喝上奶粉就輕鬆了許多,喝完奶瓶放在一邊,等下次衝奶粉時再清洗。
  • 衝奶時這樣做,再貴的奶粉都白搭!
    朋友好幾次發現她老公每次往奶瓶裡倒水時都把奶瓶拿的老高,要麼奶瓶就斜著放手上看水量,明明只有50毫升,卻常常看成60毫升來衝調.在舀奶粉時,爸爸覺得多放點奶粉,會給孩子更多的營養,還更好一些;倒水時,想著水量不精準也沒有太大關係,畢竟相差得量也不多,一口水的差距,哪有那麼嚴重。
  • 寶寶無小事之奶瓶選購全攻略
    1、優點:不會產生任何化學物質、透視度絕佳,利於衝奶時看清刻度,導熱性極佳,拿在手中能更準確地感受到奶的溫度、易清洗。2、缺點:易碎。PC,學名聚碳酸酯。PC價格比較低廉,但是因為PC奶瓶存在的雙酚A潛在危害,我國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雙酚A的PC奶瓶及其他嬰幼兒食品容器,並於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銷售含雙酚A的奶瓶。
  • 奶瓶洗不淨等於餵寶寶「毒奶」,3處誤區要避開,別再培養細菌了
    「毒奶」奶瓶的發現可是給媽媽們帶來了便捷,可是帶來方便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奶瓶的清洗問題。寶寶喝完奶後,如果沒有及時的清洗奶瓶,很容易導致殘留的奶液黏在內壁上和奶嘴上,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
  • 寶寶喝完的剩奶,到底是倒掉還是繼續喝?所有父母都需知道
    寶寶降臨後,有的寶寶喝母乳,有的寶寶喝配方奶,但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媽媽們對於寶寶喝剩下的奶到底是怎麼存放的問題一直很糾結。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奶的存儲問題,剩餘的母乳和配方奶到底應該怎樣存儲才正確,媽媽們一定不能讓寶寶不小心讓孩子喝下已經變質或者有細菌的奶。
  • 奶瓶洗不淨等於餵寶寶「毒奶」,3處誤區要避開,別再培養細菌了
    奶瓶洗不淨等於餵寶寶「毒奶」奶瓶的發現可是給媽媽們帶來了便捷,可是帶來方便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奶瓶的清洗問題。李媛是一位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任何她從來都是事無巨細,可是再強大的寶媽也會疲憊,這不,又趕上前陣子秋冬換季,李媛可是病倒了。
  • 掌握正確清洗奶瓶技巧,讓寶寶喝上安心奶
    每個家長都會接觸到寶寶的奶瓶,奶瓶人人都會洗,但是家長們會發現,洗了好幾次奶瓶,還是有酸臭味。如何正確的清洗奶瓶,讓寶寶喝上安心奶呢?下面家家月嫂告訴你!,將清洗過的奶瓶放到鍋中,加入冷水進行加熱,煮沸10min後加入奶瓶蓋、奶嘴共煮3-5min便可。
  • 奶瓶也有保質期,別讓「毒奶」傷害寶寶
    不鏽鋼奶瓶 建議使用時長約1年。不鏽鋼奶瓶性價比較高,但因為不鏽鋼奶瓶不透明,沒法看到裡面奶量還剩多少,也不好把握奶液的溫度,建議作為1歲以上寶寶的選擇。 背奶媽媽們,除了需要儲存母乳的奶袋外,還需要3-4個240毫升的大奶瓶以及1-2個120毫升給寶寶飲水、果汁的小奶瓶。 人工餵養 4-6個240毫升奶瓶、1-2個120毫升奶瓶。
  • 洗奶瓶方法不對,等於給寶寶餵「毒奶」,很多家長犯「常識」錯誤
    同事小剛這天在微信群裡發了一個消息,詢問大家給嬰兒用的奶瓶,究竟該如何清洗?是否需要開水燙?因為他家寶寶即將出生,所以對孩子用的東西,也是非常上心。但小剛卻非常疑惑,奶瓶是塑料製作的,如果在清洗的時候,如果用開水燙的話,那麼對奶瓶是不是不好?
  • 洗奶瓶的5個方式,別再做錯,無異於給寶寶喝「毒奶」,趁早糾正
    尤其是奶瓶,清洗乾淨是重中之重,別不知道,奶瓶沒有清洗乾淨的話,很容易滋生細菌,那麼就用這樣不怎麼幹淨的奶瓶,再給寶寶衝奶,這樣一來,寶寶不就將細菌喝進肚子了,而寶寶的抵抗力低,長期喝這樣的奶,很容易生病,但現實中,還有很多家長不自知,會導致寶寶腹瀉、發燒等問題,別再做錯了。
  • 清洗奶瓶有這些誤區 正確清洗奶瓶四步走
    原標題:清洗奶瓶有這些誤區 正確清洗奶瓶四步走   清洗奶瓶在很多新手爸媽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就像平時洗杯子一樣洗乾淨就可以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清洗奶瓶的誤區   1、清洗奶瓶用清水就行了   奶液中含有大量的脂類,容易附著在奶瓶壁上形成奶垢。光用清水洗,只能將奶瓶表面的奶液洗掉,而奶液中的脂類卻依然頑固地附著在奶瓶壁上。特別是對於塑料奶瓶而言,如果長期只用清水清洗,奶瓶就容易因為油氣而發臭,耗損使用壽命。因此,清洗奶瓶最好選擇專用的奶瓶清洗劑。
  • 給寶寶衝泡配方奶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你知道嗎?
    最常見的是有些爸爸媽媽在衝奶過程中,為了讓奶粉溶解得更快更徹底,拿起奶瓶就開始使勁搖晃,爸爸媽媽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但這實際上忽略了嬰幼兒和成人的身體素質差異。奶粉在上下左右劇烈搖晃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泡,腸胃發育不晚上的寶寶喝下之後,會同時吞下泡泡中的空氣,卻不能及時的排出體外,也就會導致孩子在喝完奶後很容易吐奶和腹脹。還有什麼常見的錯誤衝奶方式?一些爸爸媽媽知道衝奶不能搖晃奶瓶,於是又選用另一種方法加速奶粉溶解:用筷子攪拌。
  • 不懂正確清洗奶瓶方式,等於給寶寶餵「毒奶」,很多家長已中招
    導讀:不懂正確清洗奶瓶方式,等於給寶寶餵「毒奶」,很多家長已中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懂正確清洗奶瓶方式,等於給寶寶餵「毒奶」,很多家長已中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你給我喝的「毒奶」嗎?夏季奶瓶要這樣清洗才到位
    奶瓶是寶貝一天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了:餵養媽媽的母乳、衝泡奶粉、給寶貝餵水喝水都離不了奶瓶。眼下,炎熱的夏季到了,如果粗心的寶媽沒有把寶貝的奶瓶清洗乾淨,寶貝就可能把細菌吃進肚子裡面,造成腹痛、腹瀉等疾病,並且由於夏天細菌的傳播速度較快,造成奶瓶裡面有股怪怪的 「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