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寶貝的奶粉,在爸爸媽媽心裡絕對是重中之重,再怎麼嚴格挑選也不為過。
但提到泡奶,很多人卻不以為意,「泡奶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倒點奶粉,放點水,搖一搖就可以了?」
真的是這樣嗎?
之前有一個新聞,由於寶寶早產,新手爸媽為了讓寶寶攝取到更多營養,特意把寶寶奶粉衝濃些,結果卻導致寶寶腸壞死險喪命。
圖片來源:網絡
泡奶竟然惹出禍,還差點要了寶寶的命!
這種事情雖然是個例,但泡奶不正確導致寶寶便秘、營養不良……卻經常出現在生活中。
所以說,泡奶這件事,還真是個技術活!
今天的丁香媽媽餵養課堂,就和爸爸媽媽一起,揪出那些隱藏在咱們日常生活中的泡奶誤區,看看有沒有你掉入的坑。
誤區一
奶粉衝濃一點
寶寶更「扛餓」?
奶粉濃度,一直都是家長心裡過不去的坎,經常掉入「奶濃,營養更豐富、更扛餓」的誤區。
事實上,奶太濃,對於寶寶的消化系統壓力過大,既不容易消化,更會對腸道黏膜產生損傷,還會傷害腎臟,有時可能危及生命!
正確:配方奶粉的包裝上都會明確標註衝調比例,一般標註的形式是「 XXX 毫升水加 XXX 勺奶粉」,這裡的「勺」指的是奶粉配套的勺子。
誤區二
奶粉衝淡一點
寶寶水分攝入更足?
「給寶寶喝水」,也是很多爸爸媽媽的育兒執念。天氣熱,多喝水;便秘,更要多喝水。
遇到不愛喝水的寶寶,泡奶時多加點水,就成了很多家長的選擇。
但是,《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裡提到,「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衝泡好的奶粉中含水量有 90% 之高,如果嚴格按照配方奶的衝泡比例來衝泡,並不需要額外餵水。
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次數本來就比母乳要少,拉不出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更不是上火,可能只是排便間隔比較長。
如果真的便秘了,原因也有很多:衝泡過濃、配方奶過敏或者寶寶腸胃出了問題,需要找準原因,不能指望多喝幾口水來解決。
正確:不同奶粉品牌用量不同,階段不同用量也不同,一句話「跟著奶粉罐上的衝泡說明走,沒錯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誤區三
用礦泉水衝奶粉更健康?
很多人認為「苦什麼都不能苦孩子」,除了高端奶粉外,高端的礦泉水,必須給寶寶安排上!
但寶寶所需的營養物質,本就不指望從泡奶的水中獲取。再加上寶寶的腎臟功能發育不全,長期喝礦物質含量高的礦泉水衝的奶,反而可能增加腎臟負擔,不利於寶寶生長發育。
正確:自來水燒開晾涼,省錢又簡單。用省下來的錢給寶貝買點益智的玩具和繪本,它不香嗎?
誤區四
奶可以提前泡好
更方便寶寶喝?
為了讓寶寶隨時都能喝上奶,加上溫度不那麼高,有些家長會選擇提前泡好奶粉,放在暖奶器裡,等娃一餓直接餵就行。
事實上,不管什麼奶粉,泡好之後都是有「保質期」的。
寶寶在沒喝的情況下,奶液常溫存放不超過 2 小時;如果寶寶喝了一部分,需要在 1 小時內喝完,超過時間會滋生細菌,損害寶寶的健康。
如果選擇儲存在 5℃ 以下的冰箱裡,可冷藏 24 小時,最長不超過 48 小時。但要注意,用熱水熱奶時不能超過 15 分鐘,並且要偶爾旋轉奶瓶,讓奶液均勻受熱。
正確:最好是即泡即喝,如果提前泡好,注意奶液儲存時間。不建議泡好後一直放在暖奶器上,這樣容易滋生細菌。來不及等熱水變溫的爸爸媽媽,可用涼白開兌沸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誤區五
奶粉 + 米粉
營養更全面?
寶寶逐漸長大,輔食添加又是一場重頭戲,而米粉,就是主要的輔食之一。
有的爸爸媽媽會選擇將米粉和奶粉一起,放在奶瓶裡衝泡後給寶寶吃,既節約時間,又能兼顧飽腹和營養,簡直完美有木有?
但是!奶粉是人工餵養寶寶的主食,米粉僅作為一種輔食,如果強行在奶粉裡混合進米粉,可能會導致攝入的營養比例和熱量失衡,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
正確:分開進行,千萬不要把米粉直接加到奶瓶中,除非有醫生建議這麼做。
誤區六
奶粉開蓋後
保質期內喝完就行?
寶寶們的食量大多不同,特別是寶寶長大之後,攝取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一罐奶粉開蓋後需要很久才能喝完。
很多媽媽會認為,只要保存得當,在奶粉罐註明的保質期內喝完就可以,這樣其實會造成寶寶健康的隱憂。
正確:一般奶粉罐上標註的保質期,是指未開蓋的保質期。一旦開蓋,還是建議 1 月內喝完。
特別是到了夏天,很多人還會選擇把奶粉放進冰箱裡保存。殊不知,當奶粉從冰箱裡拿出來時,罐體就會出現很多小水珠,奶粉就會變得潮溼,更容易變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是建議大家把奶粉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正確泡奶步驟要 get
很多新手爸媽,在泡奶時總是有很多問號:
為什麼總是有部分奶粉會掛在奶瓶壁上?
為什麼泡好的奶有很多泡泡?
……
這些問題,多半是泡奶步驟錯誤造成的。下面羅列了正確的泡奶步驟,爸爸媽媽們一定要 get 。
STEP1 :消毒消毒消毒
在衝泡奶粉之前,爸爸媽媽需要確保餵養用具乾淨衛生,同時也要洗淨自己的雙手。
建議不定期用沸水進行用具消毒,煮 5 分鐘以上即可;或者使用高溫蒸汽消毒。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STEP 2 :泡奶順序:先水後奶
先在奶瓶裡注入 40~60 ℃的溫開水( WHO 推薦用 70℃ 的水來泡,兩種水溫都很安全,媽媽們可以根據奶粉罐身建議水溫衝調即可 )。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再平勺倒入適量的奶粉,注意一定要平勺倒入。
不知道怎麼弄平勺?告訴你一個竅門,奶粉勺盛滿之後在突出的奶粉罐壁口刮一下,就可以了。( PS :奶粉勺旁邊的小鏤空,也是為了防止咱們奶粉舀取過多設計的)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STEP 3 :溶解助力:左右輕晃
避免上下搖晃奶瓶,應該輕輕地左右晃動奶瓶,或者雙手豎握奶瓶來回揉搓,都有助於奶粉溶解,減少奶液起泡。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STEP 4 :餵前測試:滴手背
如果怕泡好的奶太燙,可以在手背上滴幾滴測試下溫度,感覺不燙手就可以給寶寶喝了。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好了,今天的丁香媽媽餵養課堂到這裡就結束了。
希望通過這次科普,能夠幫助新手爸媽和帶娃的長輩們,快速掌握正確的泡奶步驟,掃清障礙。
泡奶不規範,寶寶兩行淚,泡奶老司機們也可以轉發評測寶爸的泡奶技術,同時在評論裡留言,一起解鎖更多的泡奶誤區和冷知識。
內容策劃:momo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資料:
[1]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in-depth/infant-formula/art-20045791
[2]https://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micro/PIF_Bottle_en.pdf
[3]https://www.babycenter.com/0_how-to-use-baby-formula-safely_1334673.bc
[4]【美】蘿拉·A.傑娜,【美】傑尼弗·蘇.美國兒科學會實用餵養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22~23.
[5]https://www.cdc.gov/features/cronobacter/
[6]https://www.nhs.uk/conditions/pregnancy-and-baby/making-up-infant-formula/
本文經由卓正醫療兒科醫生、湘雅兒科學博士 鍾樂,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馬學梅,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 李靚莉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