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素萍
6月份,高考就要舉行。除了積極備考、迎考,考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內容之一,或許就是各大高校的專業設置。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不少高校申報的本科專業獲得教育部批准增設。
那麼,哪些學校今年有新變化,為什麼新增了這些專業,新專業值得報嗎?記者將陸續幫大家打聽清楚,助力高考學子填報專業時心裡更敞亮。
》》》浙江傳媒學院
除了藝考類有稍微調整,今年沒有新增專業。
去年變化比較大,今年變化很少,主要就是一個單科要求的變化。
浙江傳媒學院2019年藝術類專業招考政策基本延續去年,沒有太大變化。稍作調整的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取消了語文單科105分的要求。
》》》中國計量大學
2019年新增一個專業,即●「行政管理」專業。
至於新增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行政管理人才需求旺盛。目前,行政管理專業就業口徑很寬(人才需求既有來自於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公共部門的,也有來自於企業辦公室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的),就業率較高,工作薪資待遇水平處於中等偏上,職業發展通道較好。
二是行政管理專業有利於持續提升中國計量大學在計量、質量、標準等領域擁有辦學優勢和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計量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點的獲批,也為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增設提供了重要契機。
三是中國計量大學開設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科基礎較好。依託於公共管理學科,目前該校已具備良好的學科基礎條件,師資條件充裕。相關專業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成果較多,教學實驗平臺優良,建有浙江省財政專項實驗室「輿情監控實驗室」、「新聞文秘實驗室」和「公共關係實訓中心」,硬體配套設施齊全。
》》》浙江外國語學院
2019年新增了2個專業,包括捷克語專業和波蘭語專業。選考科目不限、小班化教學。
新增這兩個新專業,是該校為了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量後決定的。
浙江外國語學院,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基礎的公立省屬普通本科高校,目前面向全國16個省(自治區)招生。
●捷克語專業
培養目標,旨在培養系統掌握捷克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社會等相關知識,具有紮實的捷克語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服務浙江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勝任國際經貿、跨境電商、文化交流、旅遊管理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人才。
核心課程:基礎捷克語、高級捷克語、捷克語視聽、捷克語口語、捷克語翻譯、捷克語口譯、捷克語寫作、捷克歷史、經貿捷克語、捷克文學簡史等。
●波蘭語專業
培養目標,旨在培養掌握紮實的波蘭語基本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貿外事活動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能從事與波蘭語相關的對外經貿、文化交流、翻譯、新聞出版、涉外旅遊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人才。
核心課程:基礎波蘭語、波蘭語語法、波蘭語聽力、波蘭語口語、波蘭語閱讀、波蘭語寫作、波蘭語翻譯、波蘭概況、商務波蘭語、旅遊波蘭語、新聞波蘭語、報刊選讀、新聞波蘭語、科技波蘭語等。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新增2個本科專業,包括中醫康復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至此,浙江中醫藥大學本科專業總數達到34個。
增設中醫康復學等專業,是浙江中醫藥大學主動適應當前醫藥衛生行業的發展,積極調整優化專業布局的重要舉措,有力推進學校「十三五」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實施。
學校表示,將以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依據建設新專業,不斷提升專業內涵,突出專業特色,切實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中醫康復學,醫學(學位門類),五年(修業年限)
針對健康中國戰略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在現有中醫學、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學等專業辦學基礎上,拓展增設中醫康復學專業。
慢性病和老齡化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挑戰,根據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康復在社會和現代醫療衛生事業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彰顯。發揮中醫特色,促進中醫與康復醫學融合,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發展需要。
中醫康復學專業擁有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康復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康復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康復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能為中醫康復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撐。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理學(學位門類),四年(修業年限)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唯一開辦食品衛生與營養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不含獨立學院)。
我國正處於營養健康領域發展的快速上升期,本專業是藉助傳統「藥食同源」理論,在大健康產業中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使學生除掌握營養學知識外,更加突出中藥保健、藥膳養生等課程的特色地位。學校正在申報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課程教學基地,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報考「註冊營養師」考試,是能夠獲得「雙證」,即「理學學士」學位證和「註冊營養師證」的專業。
依託藥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營養學、食品安全學、中藥學等方面的知名學者。擁有現代中藥與健康產品研究所實驗室、保健功能食品實驗室、醫用食品與腸內營養實驗室、能量代謝實驗室、食品安全與檢測實驗室等,佔地總面積10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000萬;擁有浙江省求是藥膳科學研究院、10餘家三甲醫院營養科、浙江省及各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等數十個分布全省的實習基地。校內科研實驗中心對學生全天開放,能滿足學生創新活動的需求,實驗教學條件良好。
培養目標方面,本專業培養適應健康中國建設所需要的,系統掌握食品衛生、公共營養和預防醫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備中醫藥基本知識,能從事食品衛生檢測、食品市場監督管理、公共衛生服務、營養幹預、藥膳養生及在科研院所開展相關研究等工作的專業型、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主幹課程:基礎營養學、公共營養學、臨床營養學、食品安全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毒理學、中醫藥膳學、預防醫學、中醫預防醫學、藥食同源與健康、中醫食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