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太網口信號質量測試分析 DAC驅動偏置機理的探討

2021-01-07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乙太網口信號質量測試分析 DAC驅動偏置機理的探討

電子元件技術網 發表於 2021-01-05 11:43:03

一 前言

對於系統設計人員來說,模數混合電路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模擬部分的設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們經常要面對的物理層收發器(PHY)及其收發迴路和匹配網絡的設計。即使對於應用比較成熟的乙太網物理層設計而言,DAC驅動電流的基準偏置,差分信號線對的走線,乃至於匹配電阻的位置,都有可能影響到其物理層的信號質量並通過接口技術指標測試暴露出來。

二 乙太網口信號質量測試分析

1 100Base-TX接口測試環境及其設置

100Base-TX接口測試原理

100Base-TX接口的測試採用業內比較通用的誘導發包的方法來引導DUT發出擾碼後的IDLE進行測試,更多細節請參考美國力科公司《Ethernet solution-QualiPHY》專項技術文檔,

測試設備:

測試拓撲如圖1:

圖1 Ethernet接口指標測試連接框圖

2 測試中出現的問題

本次測試將主要驗證產品上4個乙太網100Base-TX接口的技術指標。對於其中比較直觀的100Base-TX物理層的眼圖模板,《ANSI+X3_263-1995》標準中有著明確的眼圖模板定義見圖2。

圖2 100Base-TX 眼圖模板

關於100Base-TX接口技術指標的測試方法,《IEEE Std 802.3-2000》標準中也有詳細的說明, 工程師按照誘導發包的測試方法進行了網口眼圖的測試,測試過程中發現測試網口出現了信號波形碰觸模板的問題,波形見圖3:

圖3 乙太網口測試眼圖_FAIL

3 問題分析解決

從眼圖初步分析來看,發送信號的幅度應該是滿足要求的。但是可以明顯的發現信號邊沿還是比較緩,而且從單個波形來看邊沿有不單調的問題。方案的原廠是一家通訊業內專注於IP寬帶解決方案的國際型大公司,其乙太網模塊部分應該經過詳細驗證過。最大的可能是二次開發過程中板級系統設計時的一些關鍵技術參數的配合問題。工程師在進行了信號幅度以及上升下降時間等細節指標的測試之後證明了之前的判斷,信號的幅度是滿足要求的,但信號的上升下降時間與其他的方案相比確實大了(此方案的信號上升下降時間在4.3nS~4.6nS區間,雖然滿足標準中要求的3~5nS。但根據系統容差設計原則,晶片設計人員通常會將Slew Rate調整在4nS左右,確保上下區間調整地最大容限。)。如何改進需要信號的發送接收回路進行一個系統的分析了。通過對網口技術指標的量測分析,目前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信號的邊沿比較緩,並且存在不單調的問題,最可能的原因是傳輸迴路容性負載過大以及驅動不足。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解決。

1)信號差分線對及阻抗匹配,網口的差分走線的阻抗控制和耦合處理我司在Layout這一塊的應該已經很成熟了,而且此款方案採用晶片內部匹配網絡,沒有外部匹配元件。所以暫不進行這一塊的分析。

2)傳輸變壓器,工程師將一款測試通過的產品的Transformer與當前單板的Transformer進行互換後測試結果一致,眼圖測試依然不通過。(請注意這裡並沒有對變壓器進行變比以及差損,回損等技術指標的測試)

3)收發器驅動偏置電阻,也就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的RDAC,也有叫RSET或其他的。這是原廠為開發人員提供的設定收發器驅動電流大小的硬配置節點,可以根據實際的單板設計和元件參數進行調整以實現對於標準的擬合。這是對信號波形影響最大的部分,在不對設計進行大的變動的情況下,通過調整驅動電流的大小可以用最小的變動來實現我們對於信號波形的調整。在查看產品PCB的同時我們還發現了另一個問題,RDAC電阻並沒有放置在輸入PIN附近,而是放到了遠端的USB部分,之間的走線長達4000MIL。從事過PHY設計的工程師都知道,對於驅動偏置電阻的處理,應該最大限度的接近輸入PIN,並保證地的乾淨,原廠的Layout Guide 也會進行重點說明。這也許不是造成輸出信號邊沿過緩的直接原因,但肯定會影響到信號波形的穩定性和單調性。是需要慎重處理的。

圖4 RDAC走線連接圖

收發器驅動偏置機理分析:

系統設計人員都知道,乙太網收發器的輸出採用的是差分電流驅動,從收發器驅動偏置原理框圖,見圖5,可以進一步展開分析,收發器驅動電流可以通過帶隙電壓源與外部設定基準的比較來設定。收發器驅動電流(I_driver) 是從內部帶隙和外部基準鏡像過來。U1/Q3/RDAC/Bandgap組成了一個簡單的比較控制環路實現基準單位電流的設定,例如帶隙基準電壓設定為Vbg=1.24V,RDAC取值為1.24K。這時通過比較器U1以及MOS管Q3反饋環路是確保穩定1mA(I_bias)的基準電流。而Q1/Q2/Current _Source組成了比例鏡像電流源。可以通過設計保證I_driver=N*I_bias,N是設定的比例鏡像因子。我們假定為20,通過公式可以計算I_driver=20*I_bias=20mA,這就是我們差分驅動的輸出電流了。介紹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清楚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RDAC的電阻大小實現基準單位電流的設定,進而達到調整差分驅動電流的目的。例如我們將RDAC調整為1K,則基準單位電流則變為I_Bias=1.24mA,同步的I_driver變為20*1.24mA=24.8mA,輸出信號電平的幅度也會增大。實際的調測結果也是這樣,可以解決信號邊沿碰觸模板的問題。

圖5 收發器驅動偏置原理框圖

經過研發與測試工程師的討論,在目前不改動系統設計的前提下,採用微調RDAC電阻的方法來增大信號輸出電平幅度以解決信號眼圖的問題。經過調整後,眼圖測試通過,波形見圖6。

圖6 乙太網口測試眼圖_PASS

三 測試總結

(1) 作為系統設計人員,對子系統功能的了解以及信號迴路模型的理解是我們進行系統定性分析的根本,而對於內部電路的深入研究是我們進行系統指標設計量化的基礎。這對於我們的工程師提出了更高更深入的要求。

(2) 對於PHY收發器的設計,其驅動偏置電阻應儘量靠近設定管腳擺放,避免出現基準不穩定和誤差的出現

乙太網電路設計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常規和熟悉的設計,但我們真的理解和掌握了其內部原理以及架構嗎。想要更深入,將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希望本文可以給到我們的系統設計人員一些啟發。

[參考文獻]

1:乙太網收發器工作原理及其信號質量測試,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 Co.

2:Ethernet solution-QualiPHY ,LeCroy Corporation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三埠隔離DC-DC變換器的暫態直流偏置機理及抑制策略
    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大學)的研究人員餘雪萍、塗春鳴、肖凡、劉貝,在2020年第9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在量化TAB暫態直流偏置的基礎上,從開關管驅動信號出發,剖析暫態直流偏置的形成機理,構建可抑制直流偏置分量的驅動信號數學模型,提出了兩種典型的驅動信號組合方法。
  • 帶乙太網口的中西文VFD字符顯示器
    摘要:介紹一種帶乙太網口的中西文VFD字符顯示器,根據乙太網>口的實現方法、VFD的控制要點以及中西文字庫的植入和程序的流程。
  • 乙太網分析、車載總線、CAN位時間測試3個方面解讀示波器
    本文導讀提起汽車電子行業的通信問題,大家自然會想到CAN、LIN、CANFD、車載乙太網等協議。那麼工程師在調試這類通信問題的時候,示波器是否擁有相關協議的分析插件就非常關鍵。這些分析插件是如何協助工程師解決問題的呢?
  • WLAN信號EVM測試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WLAN信號的幀結構和EVM測試過程,然後分析測試EVM時儀表需要注意的設置,最後介紹IQxel分析EVM時靈活的參數設置,可以滿足研發和生產過程的各種需求。   誤差矢量幅度(EVM)是衡量WLAN信號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環境噪聲、寄生信號、雜散信號、相位噪聲和信號壓縮等因素都會降低信號的EVM,因此EVM提供一個綜合的信號質量分析。
  • 乙太網驅動的流程淺析(三)-ifconfig的-19錯誤最底層分析
    我們繼續沿著上一篇的乙太網思路來繼續分析,目的是為了學習乙太網這塊從應用層到底層的整塊加載和匹配流程。
  • 三極體偏置電路分析方法
    只有當三極體工作在放大狀態時,才給三極體提供靜態偏置電流,而這一電流是保證三極體工作在放大狀態的必要條件,靜態電流不正常,三極體放大信號的工作就一定不正常,掌握三極體放大器的這一重要特性。靜態工作電流就是沒有信號輸入放大管時三極體各電極的直流工作電流,這一電流由放大器電路中的直流電源電路提供。
  • 汽車乙太網技術及測試介紹
    近期,信而泰推出汽車乙太網測試方案,該方案通過專有的BigTao硬體測試平臺及協議和流量仿真軟體平臺Renix,可以針對汽車乙太網中的ECU終端、車載網關進行全面的2-7層功能和性能測試,包括AVB/TSN等協議測試,全面滿足汽車乙太網測試需求,助力國內汽車乙太網建設。
  • 【汽車乙太網測試】系列之二:確保新一代車載網絡的性能和一致性
    轉向汽車乙太網在汽車應用中,優化數據利用率要求更快的吞吐量、更低的時延、更高的可靠性及更高的服務質量(QoS),以保證汽車的安全可靠運行。如前所述,多條總線在汽車封閉的空間內同時運行,可能會產生EMI,導致信號質量差。預一致性測試可以幫助您隔離和識別信號質量問題和總線性能問題的成因,另外還可以改善針對相關標準通過EMI和電磁兼容性(EMC)正式測試的能力,如CISPR 12、CISPR 25、EN 55013、EN 55022 (被EN 55032替代)和CFR Title 47, Part 15。
  • 輕薄本好伴侶,USB口秒變網口:畢亞茲乙太網轉換器測評
    產品質量好,才是最重要的。打開包裝盒之後,裡面有一個產品和一個質量保修卡。產品外觀做的還是比較精緻的,整個配件的外觀尺寸只有23mm*62mm*25cm(線長),可以摺疊放在電腦包中,完全不會佔用太大的位置,出門攜帶十分方便。當wifi信號不穩定時,我們就可以考慮用這款乙太網轉換器連接有線網絡。
  • 關於各種工業乙太網技術的詳細分析
    關於各種工業乙太網技術的詳細分析 jf_10471008 發表於 2020-12-11 14:50:46 高性能、工廠設備和IT系統集成,以及工業物聯網的需求驅動促進了工業乙太網的增長
  • 基於ARM LPC2210的乙太網RTL8019AS驅動系統設計
    LPC2210通過16位DMA方式實現對RTL8019AS雙口RAM的訪問,另外使用P0.8控制RTL8019AS晶片復位,使用乙太網接口時必須將P0.8設置為輸出模式,並且將跳線器JP8_NET_RST短接。RTL8019AS晶片中的中斷輸出與P0.9(EINT3)相連,當需要使用RTL8019AS中斷時必須將P0.9設置為EINT3功能,並且將跳線器JP8_NET_INT短接。
  • 基於數字電位器的直流偏置技術
    數字電位器等相關器件,實現了直流偏置源的關鍵技術方法,對電路算法進行了仿真分析證明,此方法噪聲低、步行調節靈活、精度高。關鍵詞 直流偏置;噪聲;仿真分析 直流偏置源為電子有源器件或系統提供一定的偏置電壓,可廣泛用於軍事系統及民用產品以及特殊行業,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工業設計中。直流偏置技術的實現方法較多。本文根據直流偏置源應用的實際環境和要求,採用工控機通過CAN通信與微控制器進行實時數據傳輸,微控制器又通過SPI串行通信控制數字電位器組合電路的方法實現偏置電壓的輸出。
  • 運放加偏置電壓電路圖分析
    單電源運放內部電路分析   通用單電源運放的內部電路原理圖基本相同,這裡以LM358作為對象進行分析。LM358的內部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分析時按照偏置電路、差分輸入級、中間放大級、推輓輸出級4個部分逐一分析。
  • 乙太網驅動的流程淺析(四)-乙太網驅動probe流程
    我們繼續沿著上一篇的乙太網思路來繼續分析,目的是為了學習乙太網這塊從應用層到底層的整塊加載和匹配流程。
  • 振動信號測試與分析
    振動測試硬體系統的主要任務是獲取振動信號,並對振動信號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最原始的振動信號是非電量,依靠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將非電量的振動信號向電信號轉換,即壓電加速度傳感器構成振動測試硬體系統的最前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直接輸出的電信號是極微弱的,不利於處理,因此需要使用信號調理電路對其進行調理。
  • 試用筆記:7A50T---乙太網口(1)
  • 歐姆龍乙太網在成品庫通信和控制方面的應用分析
    歐姆龍乙太網在成品庫通信和控制方面的應用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29 09:57:00 1.引言 在汽車各類生產線上採用車體識別系統,
  • Precise-ITC與eSilicon合作綜合性乙太網測試晶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網絡IP研發商——Precise-ITC與專用集成電路(ASIC)及IP供應方——eSilicon宣布合作,雙方旨在提供一款綜合性多速率、多信道400G乙太網測試晶片。
  • 8埠網管型乙太網交換機的性能和主要特點分析
    打開APP 8埠網管型乙太網交換機的性能和主要特點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9 17:02:27 8埠乙太網交換機因其埠數量、價格都比較適中,所以是比較常見的一款產品。
  • MultiLane推出400 Gigabit乙太網光收發器測試的ML4015D光學示波器
    該儀器提供40 GHz的帶寬,用於測試400 Gigabit乙太網光收發器以及符合100G Lambda MSA的光學模塊。   ML4015D將支持53.1-Gbaud和26.6-Gbaud PAM4信號格式以及25.8-Gbaud NRZ。 該示波器提供高達56 Gbaud PAM4的集成時鐘恢復。MultiLane稱這是業界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