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杜塔特:世界主義?純屬虛構!

2021-01-07 觀察者網

環顧全球時局,這邊不列顛脫歐,民粹主義取勝;大西洋那一邊美國大選,共和黨人基本出局。可以說,「左派」、「右派」界限不再;「保守」、「自由」之分無存。自今以始,政治戰場成為了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本土主義與全球主義的角鬥場;自今以始,政治角逐的雙方要麼嚴守「國界」——重振吾大美利堅、「這一片神賜的聖土、這一個英格蘭」(《理查二世》),要麼青睞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主義。

好吧,以上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但這種分野有巨大漏洞——我們似乎太相信這些精英人士(具有話語權的那些人)真的是「世界主義者」了。真正的世界主義者要能坦然面對巨大差異,要能接受截然不同的生活。正因此,純粹的世界主義者寥寥無幾。

某位古羅馬戲劇家可謂世界主義的開山鼻祖,他曾寫道:「他人之事皆吾事。」從此,「世界主義」這一概念便被賦予無限可能,可以套用在很多情況下。

西方的「世界主義者」大多可以被歸為精英階層,他們擷取世界各地精粹,化多元為統一,打造了所謂「世界公民」的形象。

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公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這些世界公民的民族各異,積極吸收異國美食這樣看似有趣的文化元素,淺嘗一些異域的思想文化作為裝飾。但亦如在退歐投票中團結一致的英格蘭康沃爾郡村民,這群世界公民有著不盡相同的理念與行為。他們世界觀獨特卻大同小異,教育背景基本一致,價值觀與理念相似。社會心理學家稱他們為「怪人(原文WEIRD為英文「奇怪」之意——觀察者網注)」,他們是西方人(Western)、受過良好教育(Educated)、來自工業化社會(Industrialized)、生活富裕(Rich)、並且篤信西式民主(Democratic)。當然,「局外人士」(新教徒,英格蘭本土主義者)不免感到擔憂、嘆惋甚至鄙夷。世界主義者實際上也在尋找共同群體的安頓之所,但由於倫敦、巴黎、紐約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還有國際化大學)日益匯通,因此他們處處都能體會到家的歸屬感。

全球化的科技進步、交通的便捷有利於精英們結成自己的圈子。而昔日帝國時期,距離與隔閡讓分布各地的精英們在互相遭遇後得以融合在一起。帝國時期不乏沙文主義者,也鍛造無數世界主義者。或許他們其實是同一群人。

要戳破世界公民的幻象、縱身躲進他人的文化群體也並非不可能。但就我接觸過的人來說,這些異端、孤僻人士最初卻是天生的局外人。我接觸過這麼一位年輕的作家,他曾在亞非徒步旅行數年,卻不寫作品。還有這麼一位雙親皆是福音教士的姑娘,生長在南亞,現居華盛頓。她計劃全家搬往中東,華盛頓只不過是一個歇腳之地罷了。他們不追名逐利,也不是民粹主義者憤懣的那類「局內人」。

就說我吧,姑且曾算個「局內人」。11歲時,我的世界主義傾向達到巔峰。當時,我每周去五旬節教會禮拜,那兒交流都用多國語言;我參加中產階級的社區的少年棒球協會;周末和一群老嬉皮士們共進養生餐;同時我還在聖公會教徒學校上學。

後來,我在全球化的大學上學,住在全球化都市,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們一同工作、旅遊、社交。然而我卻越來越體會不到那種純粹的文化差異。

但這也沒有什麼錯誤之處。畢竟人類總是尋求一個群體的認同,人類很難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

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並不自知。在「英國脫歐派」、「川普信徒」和勒龐支持者的眼中,這些自詡為「世界主義」的人士實則自成一派。

他們眼中的多元,在局外人眼中則是精英主義。脫歐投票後,學者彼得曼德勒筆下的倫敦是「一個律師、記者、政論家和知識分子的階級天堂。政治家、擁有巨額外國資助的巨腕集團也漸漸躋身高等階層。」

那些主張開放國界的倫敦市民一邊大讚阿富汗美食,卻從來沒在移民聚集的社區住過;那些標榜自由的美國公民一邊叫囂著終結白人霸權,卻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去上種族混合學校。在外界眼中,他們高舉多元文化的旗幟,卻是葉公好龍的裝腔作勢。

世界主義者們看不到人類已經不再為種族和宗教所限制,民族國家在「局外人」看來也與過去的略有不同:民族國家不過是強大的精英群體為粉飾統治世界的野心借用的幌子罷了。

(青年觀察者莊蘊菲譯自7月2日《紐約時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無盡星光解讀:
不要相信那些世界主義者了,因為在他們的著作中,他們到遙遠的地方去探求他們不屑在其周圍履行的義務。這樣的哲學家之所以愛韃靼人,為的是免得去愛他們的鄰居
——————讓-雅克·盧梭《愛彌兒》

相關焦點

  • 山西新聞網:百步穿楊純屬虛構
    山西射箭隊總教練王友群對百步穿楊的認識是「小說家言,純屬虛構」。  1972年,王友群剛剛開始練習射箭時,用的就是古代的弓箭。現在他對古代弓箭的記憶只剩下,「結構簡單,命中率低」。「現代的弓、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不可能做到箭箭百步穿楊,古人怎麼可能做到?估計是有人瞎矇的,也有可能純屬是小說或評書的虛構。」  王友群這樣說,是有現實依據的。
  • 世界主義的文學和文化緯度
    這也是哲學和政治社會學層面的世界主義常常遭到人們批評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世界主義的這種多元取向和矛盾性,已有學者洞悉並作了分析,正如卡爾霍恩所概括的,人們在使用「世界主義」這一概念時常常顯得前後矛盾,這自然與世界主義這一術語本身的張力和闡釋空間不無關係。應該承認,世界主義的前後矛盾和不一致性使得這一概念經常受到人們的質疑和反對。
  • 【理論研究】蔡拓 汪家銳:全球世界主義秩序理論:吉登斯的世界主義思想探析
    他的思想體系龐大,涉及多個學術領域和研究層次, 而 「世界主義」就是其學術思想的關鍵詞之一。儘管尚未出版過大量成體系的世界主義研究著作,但 「世界主義」「世界主義的/世界性的」 「全球世界主義秩序」「全球世界主義社會」等相關概念和觀點頻繁出現于吉登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著作,並佔據顯要地位。不僅如此,吉登斯更自稱「世界主義者」。
  • 上熱搜的「給老師送諷刺錦旗」,純屬虛構
    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造謠傳謠,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 地球村的消逝:世界主義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世界主義可以從多個角度被言說——道德世界主義、文化世界主義、政治世界主義、經濟世界主義、基督教世界主義、自由主義的世界主義、共產革命的世界主義、新自由主義的世界主義等等。在世界主義的昨天與今天之中,我們可以望見一條從古希臘和中國先秦通向未來的道路以及這條道路上的重重自問或他問:加了某種特定價值觀的「世界主義」還是世界主義嗎?
  • 世界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及其當代價值
    在哲學基礎方面,西方世界主義思想從原子物質、自然法和個體理性角度出發來論證世界主義中的個體價值,非西方世界主義思想從宗教哲學、主觀感知與自我體驗的角度來追溯其哲學基礎與思想源頭。在理想社會秩序設想方面,西方世界主義思想從正義和權利視角來論述應然的人類社會秩序,非西方世界主義思想更多的是從維繫宗教情感、社會關係的角度出發,來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人類社會秩序。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老師點讚,爸爸:本故事純屬虛構,別信!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老師點讚,爸爸:本故事純屬虛構,別信!【導讀】要說什麼作業令小學生最牴觸,作文肯定是其中之一了。隨後這位老師將這篇《我的家》發到了家長群當中,一時之間引來了眾多家長的熱議,孩子的爸爸在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打趣道:「本故事純屬虛構,大家千萬別信哈!」各位親愛的網友,看完這篇亂用成語的作文你作何感想呢?
  • 成果 論文|西方世界主義課程研究中的文化批判路徑——以波克維茨為例
    在世界主義課程研究中,學者們將世界主義視為對全球化的有力回應,從而肯定了世界主義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回答「世界主義(的教育、課程模式)應該是什麼」的問題,比如世界主義寬恕倫理關照的課程形態、世界主義教育願景以及世界主義的友好想像。
  • 純屬虛構
    注意,注意,注意,本故事純屬虛構。聽明白了?那好,開始!
  • 陳玉聃:斯多亞學派的世界主義及其現代意義
    為行文方便,本文中仍從俗使用「世界主義」一詞。參見:陳志明:《對Cosmopolitanism 的理解與漢語翻譯》,《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6-108頁。,第60-65頁;張旺:《超越國界的分配正義——世界主義分配正義論的哲學基礎與現實可能》,《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11期,第14-21頁;李雙婷:《世界主義與國際關係理論範式的轉移》,《理論觀察》2008年第3期,第50-51頁;張旺:《國際關係倫理中的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基於世界主義與社群主義理論的比較分析》,《國際論壇》2009年第4期,第24-29頁。
  • 世界主義意識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運用,觀念的形成,如何面對?
    教師世界主義意識的形成教師世界主義意識的形成是外國文學教學中世界主義意識踐行的關鍵因素。教師的觀念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的接受和觀念的形成。我們所稱的外國文學的課程,是指除中國文學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文學,從時間上包括上下幾千年的文學積澱,在空間上則包括了大大大小小的諸多國家。眾多國家上下幾千年的文學現象的選擇本身其中無疑會滲透篩選者的意識形態,所以如何選擇?怎樣選擇?
  • 三民主義中的服務的人生觀與世界主義的人生觀
    世界主義的人生理想,不但在政治社會的發展藍圖中窺探出,更在其進化論的學說中展示出來,那就是進化目的問題的探討。在進化目的方面,孫中山先生採用了中國孔子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以及耶穌基督的「爾皆得成,在地若天」的教理;一方面融通中西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呈現出世界主義原為人類文化發展的終極目標。
  • 半澤直樹是虛構角色
    2020年度日本電視劇人氣收視冠軍《半澤直樹》第二季近日再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原因是一名名叫「半沢淳一」的三菱UFJ銀行新行長被認為是《半澤直樹》中主角「半澤直樹」的現實原型,傳言愈演愈烈,作者池井戶潤近日不得不通過事務所發布闢謠聲明,半澤直樹人物純屬虛構絕無現實原型。
  • 故事人物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算你倒黴
    虛構的角色是自我的映照。  圖/新浪微博未能牽手的青梅竹馬,被忽略的路人小明,不經意間成為童年陰影的母親,常常扎心的老鐵,時代風雲下的都市情人.....虛構的是故事,真實的是人生,誰能說這些角色不就是在說我們自己?
  • 名人笑話:歌德讓路+孫悟空摘桃+虛構釣魚故事
    純屬虛構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江邊垂釣,一個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問他:「怎麼,您在釣魚?」我是專門負責虛構故事的,虛構故事是作家的事業,剛才所說一切都是虛構,所以不能罰我的款!」
  • 模里西斯糖業博物館:了解模里西斯世界主義文化的起源
    模里西斯的經濟主要以製糖業為主,因此如果你想了解模里西斯世界主義文化的起源以及模里西斯人民的文化精髓,糖業博物館是一個好地方。糖業博物館開放於2002年10月28日,佔地約5000平方米,坐落在一所廢舊的製糖工廠裡。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家長的話幾分虛構,幾分屬實?
    但事情很快出現了反轉:經徐州市教育局事後調查,該視頻中反映的天翔小學並不存在,所謂的趙西海老師也是查無此人,一句話,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徐州市教育局目前已經要求公安局介入,將會依法依規對此事進行處理。事情發展至此,好像可以落下帷幕了,但為何就這樣一個純屬虛構的視頻,卻能在網絡上快速傳播,引起轟動呢?說到底,是因為家長的話切中了社會熱點,引起了很多家長心理上的共鳴而已。那麼,家長在視頻中所言,究竟有幾分虛構,又有幾分屬實呢?
  • 宋祖英小保姆博客揭隱私圈內人稱純屬虛構
    但在昨日,宋祖英的經紀人郭建華和好友李丹陽卻向記者表示,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虛構故事。  博客原文———  博客主人是「月嫂」  我叫崔丹,是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2004年,我離開瀋陽市東陵區的家到北京打工。
  • 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愛情」純屬虛構?看看大女兒梁再冰怎麼說!
    可能是被廣為傳頌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吧,但其實,他們的愛情是虛構的,怎麼回事呢?林徽因的大女兒梁再冰說到,在徐志摩去世時雖然她年紀還小,但作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兒,她很清楚徐志摩和她父母之間的關係,徐志摩和母親之間那不是愛情。梁再冰還提到,徐志摩是梁家兩代人的朋友。
  • 諧音梗(純屬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