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

2021-02-22 懂懂日記

注意,注意,注意,本故事純屬虛構。

聽明白了?

那好,開始!

我有個師哥,在我兒子所在的學校當主任,之前我們並沒有交集,因為兒子讀書才真正接觸,當時是找他分班。

分班前我要先拿到各班的師資,看看哪個班配比比較好,例如領導家的孩子普遍選擇哪個班?這麼說吧,800個孩子至少有200個是關係戶,所謂的關係戶就是在分班問題上打過招呼的。

咱爭不過人家,咱就選中等偏上的即可。

要避開什麼樣的班主任?

聘用的。

為什麼?

一方面,他/她要抓教學。一方面,他/她要準備準備考編制,精力不夠用,另外教學經驗也不行。

我把師哥標註為資源型朋友,定期維護著,例如偶爾喊著吃個飯,逢年過節送點小禮物,這些錢也不會白花,等於咱在學校裡安插了一個自己人。

師哥的媳婦在銀行工作,副行長。

我也加了嫂子的微信。

偶爾嫂子發個小廣告之類的,咱第一時間去捧場,例如狗年紀念幣,四五千塊錢,捧個場而已,升不升值無所謂。

萬一咱哪天需要嫂子幫忙呢?

現在,到處都是行長,反正酒桌上一抓一大把,但是嫂子不同,她是真的。

有天,嫂子突然找我。

很急。

她先是在微信上問我在嗎?

我說,在。

她說,說一下手機號,打電話跟你說。

我把號碼給了她。

撥了過來。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鄰市有個女的,曾經是我們這裡的媳婦,現在離婚了,她在該行辦理過機動車抵押貸款,分期36個月,結果只還了1個月就沒再還……

這是故事背景。

於是,銀行就委託專業公司查找、定位這個車子,並進行拖車。

理論上是合規的,銀行經常會遇上「貸款不還」的車主。銀行會在與車主籤訂貸款的合約中明確標註,若車主未按合約定期還款,銀行有權「暫管」機動車。銀行內部沒有針對性的「拖車」部門,一般都是委託「拖車」公司辦理相關手續。

拖車公司派了四個人過去。

不動聲色。

一個陪女人聊天,三個開著車子就跑了。

女人報警了,搶劫!

若是這個案子在本市,或說在本省,女人報警也不會立案的,因為這屬於經濟糾紛,類似的「搶劫」太常見了,你自己心裡很明白是怎麼回事……

但是,這次是跨省。

壞了,立案了。

事情的源頭,也就是最直接的僱傭者就是咱這邊的銀行,而嫂子又是相關負責人,著急了,問我在那邊有沒有熟悉的朋友?讓說個話,一切好協商,例如撤案後可以把車子還回去。

看吧,銀行也怕無賴。

真遇到打滾的、不要命的,銀行也沒辦法,畢竟是做生意,也不想跟你同歸於盡,這就是我當時給我表哥出的主意,你就去找那些放貸的,告訴他們,你已經山窮水盡了,但是還有心償還,若是願意把這個帳結了,就只還本金,要麼就把他手給剁去……

你覺得放貸的是要你的手還是本金?

肯定要本金。

只是,都被折磨怕了,不敢。

嫂子找到我,我明確地答覆,我實在幫不了,你不要把我想像的太牛B,我就是個屌絲,在本地都不好使,跨省更白搭。

師哥又聯繫我,意思是希望我能幫著問問,因為這直接涉及到嫂子的職業生涯,因為這個事已經鬧大了,很難收場,別說把車子還回去,咱甚至還能談點別的條件,例如賠償點精神損失之類的。

既然師哥找我了,我只能硬著頭皮給問問。

我熟悉的各地牛人多是作家,我之前寫過,別看作家沒啥本事,但是官職都不小,普遍是廳級,我就聯繫上了一個,其作品剛獲獎,我找他的理由很簡單,我準備籤他5000冊書,這對於一個作家而言,天大的喜訊,他直接把編輯的聯繫方式給了我,讓我直接跟編輯聯繫,編輯主動聯繫了我,意思是若真的要這麼多,就單獨開機印刷,因為小說剛獲獎,已經脫銷了。

然後,我就提了這個事。

作家,粉絲無數,特別是在當地,辦這麼點事,理論上不叫事,他自己也覺得問題不大,但是他不會直接給我明確的答覆。

而是聯繫了一個小粉絲對接我。

這個小粉絲比我大3歲,也是80後,已經是正科了,在單位裡屬於三把手,正科為什麼只是三把手?因為這些職能部門的一把手是副處。

我問作家:跟他交代好了嗎?

作家說,你跟他聯繫就好,有什麼問題再給我打電話。

我以為作家把案情已經講清楚了,其實啥都沒講,只是說有個朋友遇到了點事,需要諮詢點業務,還特意叮囑了小粉絲,在業務範圍內看看能否幫一下?但是一定要按照規定!

小粉絲給我打電話,我也描述不清楚,我把電話號碼又轉給了嫂子。

師哥和嫂子接著開車過來了,意思是電話裡談這些對人家太不尊重了吧?走,咱直接去!

我不想去,耽誤我打球。

可是,兩口子非讓我去,覺得我不去就斷了線,其實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作家對粉絲是碾壓式的,比領導還好使,所以我堅信沒任何問題,我跟作家更沒問題,我對作家而言有獨特的吸引力,我不完全是一個書商,還是一個寫作領域的怪才,他們對我的定義不完全是賣書的,更像一個挑刺者,就是他們寫了稿子喜歡讓我讀讀,我提提我的意見。

去,去吧。

咱這邊帶著酒,帶著煙,還在路上提前預定了大飯店……

結果,人家什麼都不要,也不吃飯。

那更好,省得喝酒,他們倆去匯報案情去了,我在車上等著,一匯報就是兩三個小時,先是把案情跟小粉絲講了,小粉絲又聯繫了法制科的負責人,法制科的負責人認為:從法律角度來看,這起案件絕對不能用「搶劫」來處理,但是拖車的行為和過程肯定是有瑕疵的。至於銀行的合約中「暫管」的約定,從法律的角度上怎麼解釋,有待商榷。從案件的過程來看,拘留拖車當事人是不合適的。

意思是不用擔心,最多是個治安事件。

為什麼要諮詢法制科?這也是辦案流程,不管是治安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要經過法制大隊審核。

吃了定心丸。

小粉絲非要留大家住下,意思是玩一天再走。

師哥和嫂子的意思是要回去,小粉絲又留我,意思是他們回去上班,你回去幹嘛?在這裡玩兩天吧,喊著X老,一起喝點。

我肯定更要走。

回程的路上,師哥和嫂子特別開心,有了久違的笑,為什麼?

原來這個案子很小。

師哥把我讚美了一番,意思是你在外地也有如此的影響力呀?不得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車上有兩瓶沒有送下的夢之藍,送給了我。

我收下了。

自從報案定性搶劫後,那四個「搶」車人就跑路了,當時的大體處理意見是讓嫂子聯繫這四個人,去報案的派出所做個筆錄,這個事就算翻過去了。

為了妥善起見,小粉絲又專程聯繫了該所的一把手。

一把手立即表示,沒問題,不過車主報案後,都是車主單方面的說辭,叫拖車的4個當事人來做個筆錄,補齊手續即可。

此時,小粉絲給作家回信:全部溝通完畢,請X老師放心!

這裡面有個BUG,是事後想想覺得是個BUG,就是小粉絲雖然級別高,但是不分管該所,還有就是小粉絲屬於學術派,又是外地考過來的,沒有太深的根底,他高估了自己……

出了什麼漏子?

嫂子安排四個人去做筆錄,結果直接被拘留了,拘留是需要審批,所長直接跳開了法制科負責人,找了另外一個領導。

懵了吧?!

這時,嫂子覺得我不靠譜,我覺得作家不靠譜,作家覺得小粉絲不靠譜,小粉絲覺得所長不靠譜。

其實,根源是什麼?

車主那邊找了所長。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我就第一時間直接聯繫了小粉絲,問他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他就直接告訴我了:我高估自己了,被人擺了一道。

他自己憋屈的要命,只能退而求其次,就是把劇情掐住,就到拘留環節,罰點錢,算了,車子也還回去了。

可是,這個小粉絲很鬱悶,因為他覺得給作家留下了「不靠譜」的印象,原本是百分百有把握的事,竟然……

我的意思是,要不要跟作家解釋一下?

他說,解釋了有什麼意義?

我問,那個所長跟你有仇嗎?

他說,沒仇,最有意思的是他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每次見到,都從距離還有10米左右的地方小跑著過來:X局長,有空時來所裡檢查指導工作啊……

事情結束後,唯一的贏家是那個車主。

這回,車子繼續開著,也不用還貸款了,關鍵是沒人敢再去「搶」了,她已經摸到敵人的軟肋了,你的霸王條款未必是合法的。

媳婦賣花,每次都會預留一些,送親戚朋友。

她讓我給兒子的老師們送送。

兒子的老師們都是女的,而且都是美女,我肯定樂意去,聊聊孩子,聊聊教育,多好,展示一下咱的博學之處。

英語老師,普通話,陝西口音,姓白。

我問,白老師是陝北哪的?

她問,你咋知道我是陝北的?

我說,我在那裡待過。

她問,哪?

我說,米脂、綏德都待過。

她說,我就是那裡的。

我問,四十裡的?

她說,你真去過呀,我是三十裡寨的。

我問,白家山?

她說,太神奇了。

我說,我沒騙你吧,從米脂、綏德路上有個汽修城,有家羊肉泡饃特別好吃。

她說,是的,是的。

我咋知道的這麼詳細呢?因為我每次西行,例如去新疆,去寧夏,都會路過這裡,一般都會下了高速來吃碗羊肉泡饃再走,來這裡還有個緣故,就是有句古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分別是貂蟬與呂布的故鄉。

她在本地租房住,所以不便邀請我上去。

我說,上車坐會吧。

她說,好。

其實,我很擅長跟外地人交流,特別是行走過中國的人,因為我可以賣弄地理知識,拿過地圖來,我可以誇誇其談,這,這,這,這,我都去過。

我問,白老師,您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她說,本科是陝師,研究生是北師。

我問,那咋跑到我們這裡來了?男朋友是這裡的?

她說,我單身,當時來也算一時衝動吧,被校長的一番演講打動了,情懷所致。

我說,情懷都是騙人的。


她說,也不能這麼說,怎麼說呢,若是安心過小日子,在這裡的確很安逸,但是我總覺得少點什麼。

我問,方便問年齡嗎?

她說,我屬狗。

我腦子裡接著蹦出:82年。

因為我是83年的,最熟悉的屬狗的就是82年的, 但是我不敢貿然問,82年的話有點大了,當然她應該不是,我就弱弱地猜了一句,94年的?

她說,是的。

我開車帶她到店裡逛了逛,她摸手機拍照,哇,好大一面書牆,這書您都讀過吧?

我說,也有沒讀過的。

她說,我一直都覺得你們家的教育就是非常前衛的,無論閱讀面、閱讀量還是帶著孩子出國遊學之類的。

我說,都是他媽媽的功勞。

她問,你們家也開花店嗎?

我說,我媳婦弄著玩的。

她問,賺錢嗎?

我說,賠錢的遊戲,但是總有人前僕後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本地出來了三家做團購的,價格一個比一個低,都是賠本賺吆喝,總覺得能把粉絲積累起來,其實沒有可能,大家都只圖便宜,談不上忠誠之類的。

她問,為什麼不賣的貴點呢?

我說,貴點的話,人家為什麼不選擇花店呢?!

她說,也是。

我提議一起午飯,她不,我送她回去,總而言之,感覺她很開心,仿佛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媳婦問我花送了沒?

我說,送了。

媳婦問,你沒跟老師好好聊聊?

我說,有啥好聊的,放下我就走了。

又過了兩天,白老師聯繫我,問我有空不?找我聊幾句。

見了面。

她說,你給人的感覺很博學,閱歷很豐富。

我問,真的嗎?第一次有人這麼說我。

她說,我的直覺,深不可測。

我說,哪有,哪有。(其實,心想,你真識貨)

她說,我有個事諮詢一下您,您只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好。

我說,行。

她問,你覺得我去深圳發展如何?

我問,你喜歡大城市嗎?

她說,喜歡。

我問,當初參加工作時為什麼不選擇大城市?

她說,衝動了,我來這裡跟他們去雲南支教的初心差不多。

我問,去深圳,你擔心的是什麼?

她說,房價,生活成本。

我說,其實這個是不需要考慮的,即便結婚也是男人準備房子,何況對於深圳這座城市而言,租房生活是很正常的。

她說,我去深圳能拿到20萬+。

我問,找工作難嗎?

她說,不難,雖然我也是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但是我的履歷是很漂亮的。

我問,回西安發展不好嗎?

她說,也考慮過,但是我怕我不安心。

我說,覺得自己應該屬於大城市。

她說,差不多吧。

我說,我感覺到你內心有答案。

她說,只是想聽聽過來人的建議。

我問,父母什麼意見?

她說,他們支持我,隨我折騰。

我說,家裡有礦。

她說,那倒沒有,就是普通農村家庭。

我說,我們談生活,其實不該只談工作,應該談環境,談婚姻,我的觀點是這樣的,一個人生在哪裡就是哪裡人,一輩子都是,我覺得去深圳、回西安都未必正確,但是你在我們縣城生活,一定是錯誤的。

她說,我懂了。

我說,因為你是空投來的,就是孤兒模式,大城市雖然也都是孤兒模式,但是它有適應孤兒生存的土壤。

她問,你覺得我去深圳好還是西安好?

我說,我覺得去西安好,畢竟有你的根,深圳也很好,但是一直都是流浪模式,你可能30歲也是居無定所模式,而那時同學家的孩子都很大了。

她說,謝謝你。

我說,若是我女朋友是您現在的情況,我讓她的第一選擇是考博,然後考慮進入高校當一名老師。第二選擇是回省會城市當一名高中老師。不是說不支持她折騰,而是折騰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又有幾個人折騰出花樣了?多數都是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了。

人有個誤區,總覺得到了大地方才有精彩的人生。

這裡面有兩個潛意識。

第一、小地方沒有精彩的人。

第二、自己應該有個大舞臺。

實際上,到了30來歲你就懂了,你即便是回到縣城,也很難成為一座縣城裡的佼佼者,雖然現在提起縣城你總是如此的不屑。

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想當年我剛回來,有個朋友回來探親,他也計劃回來,我們倆路過一個公示牌,上面是納稅50強,朋友跟我講:等我回來,這個排名就變了,你第一,我第二。

我點點頭。

我們回來,不就是君臨天下,王者歸來嗎?!

現在回頭想想,真幼稚!

我不能跟白老師說實話,說實話太打擊人,我只能鼓勵她,告訴她還年輕,會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我要是告訴她實話,我就會這麼講:即便你到了西安,十年內也很難立住腳,所謂的立住腳就是不再為生計奔波,包括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你想想這樣的生活在一座省會城市,只能是中等以下。

這就是真相。

因為父母沒有給你傳遞上接力棒,父母那一棒跑的太慢了,你這一棒已經落後了,你進入一座城市,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學歷。

當然,胸懷,抱負,我是理解的,每個剛從大學出來的人,都是來改變世界的。

使我想起了師妹W,也是碩士,中文系的,山師畢業的,她老家是膠州的,為什麼跑到了我們這裡呢?是因為她老公是我們這裡的,老公畢業後回老家工作,她就跟過來了。

師妹W有抱負不?

絕對的。

不說具體的目標了,反正肯定是鴻鵠之志,什麼咪蒙,什麼李銀河,都不在話下,她們寫的啥呀?等我出道秒殺她們。

我們經常在一起小聚。

她讓我幫她分析。

我認為,兩重因素約束了她,一是沒有行走過世界,甚至沒有行走過山東。二是具體工作約束了她,工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同化的過程,剛開始會特立獨行,用不了多久,她就會跟本地老師沒啥不同。

你覺得文章是否吸引人真的與寫作能力有關?

錯了,而是你的眼界,你的思考,這些都基於你站的高度,就是你不可能寫出吸引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的文章,因為你自己都沒達到這個收入水平。

後來,她花大價錢去學心理學,營銷學。

諮詢過我。

我都是持反對意見,我覺得那些東西是雙刃劍,不學還好點,學了以後就變得神神叨叨的了,動不動就叫住我:董老師,我做幾項測試,請你配合我……

從沒結婚到結婚,從沒娃到有娃,娃讀幼兒園了。

她依然沒有動。

去年又找到我,意思是她終於找到自己的目標了,六媽羅羅,意思是履歷也像,都是原先的上班族,後來辭職了,而且她現在也是寶馬了。

問我?

我說,挺好。

又過了半年,她又問我:倘若我就這麼安安心心上班,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大家能接納我不?

我說,能。

她說,那我覺得現在就挺好的。

她一直都在如此的反覆,一會覺得應該飛,一會覺得應該穩,我前面寫過一句話:為什麼非讓我認識你?不認識你我的生活至少是平靜的。

就是她跟我說的。

她覺得我的出現擾亂了眾人的心,大家原本上班好好的,為什麼非要想著去做什麼自媒體?想當什麼網紅?

我什麼都沒變過。

是她動心了又滅了心。

風動?旗動?

而是心動。

其實,這也可能是白老師的軌跡,從心比天高,到慢慢的接受了一個現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只能做這份普通工作,也不普通呀,家長求著自己,在社會上也很有身份地位。

為了證實這一點,還一定要拉上懂懂墊背,否則沒有安全感。

你看懂懂那麼牛B,不照樣只是個臨時工嘛?有啥了不起?!

諷刺了一番,心裡舒坦多了。

最近,媳婦在團花,搞得風風火火的,人越加越多,同時呢,花店們也紛紛上陣了,都搞起了9塊9,什麼都是9塊9。

於是幾方開始了搶人大戰,一會踢了別人,一會被人踢了,理由就是拉人。

大家談社群營銷,總是談忠誠度。

其實,哪有什麼忠誠度?

我若是1塊錢1束,她們肯定都跑來了……

我之前就寫過,忠誠度是個偽命題,因為整個圈子沒有向心力,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另外你真的會為了買花而天天蹲在一個群裡嗎?

媳婦賺錢嗎?

一直都在賠錢,因為要拉人,意思是誰把自己的閨蜜拉進群,送花一束,誰加她的微信點讚,逢8送花瓶。

一晚上送出去幾十個花瓶。

這都是學來的經驗吧?

媳婦想在高校裡做教師節活動,就需要聯繫學校裡的領導,媳婦讓我給問問,因為這些領導都喜歡打球,都是球友,天天見。

我怎麼問?

做200束向日葵?9塊9一束,一分錢賺不到不說,人家還覺得是個超級大的人情,我哪怕隨便送幾瓶酒,請吃頓飯,也不止2000元吧?

而且,我不喜歡張口求人。

但是我又要打發媳婦開心,那咋辦?我就要跟領導協商,這樣吧,我贊助你們200束向日葵作為教師節禮物,你們可以發下去。

我轉給媳婦2000元就是了。

我只能這麼做。

這不是一個能賺錢的事,做社群營銷的人總是喜歡談未來,意思是一旦聚集了這麼多粉絲,賣什麼不發財?

我作為旁觀者,我覺得鮮花團購這個遊戲,就是當年的團購網,玩的是一陣風,最簡單的一個道理,虧損的遊戲你能堅持多久?

我媳婦忙得如此的團團轉,我真的很心疼,因為她這麼忙的目標是多賺點錢,當然未必能賺到,即便能賺到,也很難達到100萬/年吧?若是能有這個收入,可能本地人都去做鮮花團購去了。

但是,消耗的是她的生命。

倘若,她是按照高中課程一般,去學習,把時間安排的如此滿,我覺得是蠻支持的,例如健身、讀書、彈琴、旅行、攝影、義工……

讓自己如一朵鮮花一般,緩緩的綻放,那該是多麼的美妙!

我要跟她談談,她會大聲地問我:你有病是吧?我在家你嫌我不賺錢,我去賺錢你嫌我不在家?你到底想讓我怎麼著?你看我不順眼是吧?

媳婦反覆叮囑:我的事,求求你,不要寫,你寫了讓其他人怎麼做生意?!


感恩有你

相關焦點

  • 山西新聞網:百步穿楊純屬虛構
    山西射箭隊總教練王友群對百步穿楊的認識是「小說家言,純屬虛構」。  1972年,王友群剛剛開始練習射箭時,用的就是古代的弓箭。現在他對古代弓箭的記憶只剩下,「結構簡單,命中率低」。「現代的弓、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不可能做到箭箭百步穿楊,古人怎麼可能做到?估計是有人瞎矇的,也有可能純屬是小說或評書的虛構。」  王友群這樣說,是有現實依據的。
  • 上熱搜的「給老師送諷刺錦旗」,純屬虛構
    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造謠傳謠,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老師點讚,爸爸:本故事純屬虛構,別信!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老師點讚,爸爸:本故事純屬虛構,別信!【導讀】要說什麼作業令小學生最牴觸,作文肯定是其中之一了。隨後這位老師將這篇《我的家》發到了家長群當中,一時之間引來了眾多家長的熱議,孩子的爸爸在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打趣道:「本故事純屬虛構,大家千萬別信哈!」各位親愛的網友,看完這篇亂用成語的作文你作何感想呢?
  • 半澤直樹是虛構角色
    2020年度日本電視劇人氣收視冠軍《半澤直樹》第二季近日再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原因是一名名叫「半沢淳一」的三菱UFJ銀行新行長被認為是《半澤直樹》中主角「半澤直樹」的現實原型,傳言愈演愈烈,作者池井戶潤近日不得不通過事務所發布闢謠聲明,半澤直樹人物純屬虛構絕無現實原型。
  • 故事人物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算你倒黴
    虛構的角色是自我的映照。  圖/新浪微博未能牽手的青梅竹馬,被忽略的路人小明,不經意間成為童年陰影的母親,常常扎心的老鐵,時代風雲下的都市情人.....虛構的是故事,真實的是人生,誰能說這些角色不就是在說我們自己?
  • 名人笑話:歌德讓路+孫悟空摘桃+虛構釣魚故事
    純屬虛構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江邊垂釣,一個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問他:「怎麼,您在釣魚?」我是專門負責虛構故事的,虛構故事是作家的事業,剛才所說一切都是虛構,所以不能罰我的款!」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家長的話幾分虛構,幾分屬實?
    但事情很快出現了反轉:經徐州市教育局事後調查,該視頻中反映的天翔小學並不存在,所謂的趙西海老師也是查無此人,一句話,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徐州市教育局目前已經要求公安局介入,將會依法依規對此事進行處理。事情發展至此,好像可以落下帷幕了,但為何就這樣一個純屬虛構的視頻,卻能在網絡上快速傳播,引起轟動呢?說到底,是因為家長的話切中了社會熱點,引起了很多家長心理上的共鳴而已。那麼,家長在視頻中所言,究竟有幾分虛構,又有幾分屬實呢?
  • 宋祖英小保姆博客揭隱私圈內人稱純屬虛構
    但在昨日,宋祖英的經紀人郭建華和好友李丹陽卻向記者表示,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虛構故事。  博客原文———  博客主人是「月嫂」  我叫崔丹,是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2004年,我離開瀋陽市東陵區的家到北京打工。
  • 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愛情」純屬虛構?看看大女兒梁再冰怎麼說!
    可能是被廣為傳頌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吧,但其實,他們的愛情是虛構的,怎麼回事呢?林徽因的大女兒梁再冰說到,在徐志摩去世時雖然她年紀還小,但作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兒,她很清楚徐志摩和她父母之間的關係,徐志摩和母親之間那不是愛情。梁再冰還提到,徐志摩是梁家兩代人的朋友。
  • 純屬虛構!
  • 諧音梗(純屬虛構)
  • 家長「叫板」老師不作為屬虛構,擔心老師不管孩子是真的
    目前,據最新報導,徐州市教育局對此回應表示,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造謠傳謠,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但對於此類家長「叫板」學校和老師的行為,卻引發了網絡熱議。家長送錦旗感謝老師的多見,送錦旗「叫板」老師的實屬罕見。這勢必是繼家長退群事件之後,又一看點賣點俱佳的家長「叫板」老師事件。
  • 你不知道的虛構閱讀與非虛構閱讀
    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閱讀中的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孩子的閱讀也要科學均衡,不止體現在狹義的書籍分類上,還要體現在廣義的分類上。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都要涉獵,要理性科學地對待閱讀。什麼是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呢?
  • 都是虛構!
    都是虛構!而近期,卻有一則視頻在網絡上爆紅,視頻內容為「奇葩家長給老師送特製錦旗」,然而,無論是視頻中的學校還是視頻中的人物,皆為虛構,但這卻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了不良影響。除了以上謠言,本周還有以下謠言內容:「西安公租房可先租後買?」、「成都理工大學因本土疫情原因封校?」、「合肥學校收疫情補貼?」、「青島地鐵試乘?」……家長送老師不作為錦旗?
  • 中國學生最缺的非虛構類閱讀,卻對孩子至關重要,家長得要重視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非虛構類閱讀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孩子閱讀的報告。美國教育發展評估委員會在09年就提出:孩子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的閱讀應該包括一半文學和一半信息類讀物。
  • 非虛構工作坊|非虛構寫什麼:最重要的還是好故事
    「非虛構」一詞直譯於英文的non-fiction,是與虛構作品(即小說)相對的,對於報告或描述事實的作品的統稱。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來,非虛構寫作在中國掀起熱潮,《中國在梁莊》等非虛構作品湧入大眾視野,屢屢引起熱議。非虛構的影響不僅限於文學,更與歷史學、新聞學、社會學、人類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在這個新媒體的時代,非虛構也參與塑造了轉型中的中國媒體生態。
  • 「虛構」與「非虛構」完美結合讓孩子愛不釋手
    什麼是「虛構類」與「非虛構類」作品?崔利斯重點強調的「故事書」和「百科類讀物」,就是我們常說的 「虛構類」和「非虛構類」 兩大不同作品類型。其中最受歡迎的「非虛構類」主題TOP3分別是動物、科學、人物傳記及自傳。
  • 中大教授張鵬就騷擾處理突發朋友圈聲明 校方:純屬個人行為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對羊城派記者表示,張鵬此次的聲明純屬個人行為,與中山大學的決定無關。相關報導  2、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於2018年7月12日召開的全院教職工大會已對學校黨政調查查明的事實細節宣讀公開,證明《她曾以為自己能逃開教授的手》一文中存在大量污衊、虛構及不實、誇大渲染之詞,與事實存在大量不符之處;但該文的廣泛傳播已對本人名譽造成了黨政處分之外的嚴重詆毀,已給本人及家人造成了額外傷害,父母、妻子、孩子受到辱罵甚至人身安全威脅。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51丨龔靜染:「自由地寫作」是虛構與非虛構的靈魂
    其中,作家龔靜染的著作《西遷東還》,入選「十大非虛構圖書」。龔靜染《西遷東還》是一部關於抗戰後方人物的書,講述了抗戰時期的一段流寓史。書中記錄的人物包括馬一浮、熊十力、南懷瑾、葉聖陶、範旭東等,涉及學術界、文藝界、政商界等多個領域的人物,共十五篇。
  • 英文閱讀技巧你會分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嗎?
    虛構(Fiction)還是非虛構(non-fiction)?非虛構類作品傳達給孩子不同於虛構類作品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1)意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真實信息。可以找到的信息研究或研究真實信息,不能偽造和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