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最缺的非虛構類閱讀,卻對孩子至關重要,家長得要重視

2020-12-14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非虛構類閱讀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孩子閱讀的報告。美國教育發展評估委員會在09年就提出:孩子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的閱讀應該包括一半文學和一半信息類讀物。

到12年級結束,所有關於學科領域的虛構類閱讀比例應降至30%,而非虛構類閱讀的比例則需要上升到70%。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顯示:缺乏非虛構類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僅學習能力有限,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會受到局限。

近幾年的出國考試顯示,中國孩子的寫作排名經常在亞洲墊底。哈佛語言學教育專家在多年的英語寫作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習慣在文章中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藻,但卻往往忽略寫作中更為重要的內容和邏輯。

在應試教育下,我們的孩子平時閱讀寫作接觸的大多是記敘文和散文。對於邏輯、論證等能力鍛鍊的缺失恰恰是這一教育下的弊端。而閱讀非虛構類的作品則可以調整這種不平衡。

在孩子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同時還飽受電子產品幹擾的成長背景下,讓他們抽出時間培養閱讀習慣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正如針對青少年閱讀實踐的研究結果表明:比起童話小說等虛構類閱讀,非虛構類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更加顯見的益處。

非虛構類讀物有哪些?

與虛構類讀物重視個人體驗和感受不同,非虛構類讀物要求概念和理論體系必須是真實客觀的。它的定義是基於真實事實的作品。包括論文、新聞報導、研究報告、自傳、旅行指南、圖表等等。涵蓋的領域更是上到地理科學,下到經濟研究,還涉及各種制度、宗教藝術等領域。

對於孩子來說,簡非虛構類讀物就是用他們所能理解的概念來準備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客觀,其中所涉及的結論都是可以得到證實的。

公眾號"登月艙"曾經介紹一個上初中的孩子。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在將高中甚至大學的化學課本看完之後。他便通過維基百科等搜尋引擎繼續學習化學領域的前沿。

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化學學科尚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於是在初三就立志要從事化學方面的研究。

非虛構類閱讀的重要性

1、開闊孩子的視野

多數孩子從踏入學校開始便一心專注於各種升學考試的學習中,並沒有機會從學校收穫到更加全面的知識,比如自然科學、人文歷史、技術發展等等。

從農業到商業,從心理學到醫學,非虛構類閱讀涵蓋的範圍正是應試教育缺失的部分。對非虛構類內容的學習恰恰可以彌補孩子學習的不足,幫助孩子閱讀更加全面廣泛的知識內容,有效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同時給孩子提供探索世界的新視角和新技能。

不但可以提高孩子應對挑戰的能力,也能夠培養孩子對學科的興趣愛好,乃至對他們的未來人生發展規劃都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2、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不少專家認為,非虛構類閱讀可以促進孩子形成更為複雜的思維。埃默裡大學教授在他《Too Dumb for Complex Text?》一文中便解釋了對非虛構類閱讀的要求如此之高得原因。

教授提到,尤其是對於做事情容易分心的孩子來說:"閱讀複雜的文本本身就是一個較長的勞動過程。孩子若沒能掌握住當下的內容=,就沒辦法繼續閱讀下去。更是沒辦法略過陌生的單詞和句子,也無法忘記之前已經閱讀過的內容……複雜的文章會迫使讀者進行慢速度的知識閱讀。"

而通過對比較複雜且具有較強邏輯的文本進行閱讀,會在無形中鍛鍊孩子的邏輯和分析思維,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這顯然是那些只讀童話、散文的孩子所鍛鍊不到的能力。

3、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學習詞彙是學習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關鍵。而比較虛構類讀物的內容,非虛構類閱讀顯然涉及了更多的詞彙知識。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歷史,包括的內容都與孩子的學習和就業息息相關。

學習非虛擬類閱讀除了能夠提高孩子的詞彙量,也能夠提高孩子在學習環境中的多種交流能力,其中就包括與人談話,演講和辯論等語言場景。

4、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

孩子對這個世界一直處在探索的過程裡。個人認為,家長除了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探索世界、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機會外,也可以藉助豐富的知識類讀物,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幫助他們進一步擴展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

在圖書館的閱覽室我發現超過一半的孩子都喜歡讀一些有趣的科普知識讀物。從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來看,家長不應該忽視孩子的閱讀興趣,反而應該儘可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知識來源。非虛構類閱讀不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反而會讓他們對現實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

如何閱讀非虛構類書籍?

對於閱讀非虛構類書籍,很多家長最大的疑問就是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需不需要精讀和做筆記?一般來說,閱讀包括精讀和自由閱讀兩部分,這兩者平衡結合起來閱讀是最好的。

對於低年齡的孩子,可以優先選擇二三十多頁的繪畫本,這個階段孩子的自由閱讀也可以多一些, 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讀物。

自由閱讀是沒有所謂評價的,不管孩子有沒有讀懂都沒關係,只需要在閱讀中享受樂趣就好。因為樂趣本身就有利於孩子對內容的吸收。從另一方面還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對知識的思考。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到了需要培養專業領域的時候,就需要進行精讀、深入閱讀。這時候建議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做詳細的筆記、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記憶等等。

如果孩子沒有感興趣的閱讀領域,什麼書都看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無需擔心。因為孩子正處在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階段,這時候家長只需要多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沒讓孩子多接觸多閱讀,遇到感興趣的讀物孩子自會主動投入閱讀。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
    如今,英文閱讀已是不少家長的育兒大事,然而孩子在閱讀大量原版書後,卻仍難以招架英語測試。這是因為家長們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攻克這一難關?為此,外灘君採訪了在線讀寫平臺Achieve3000的首席學術官Kevin Baird。根據全美超一百萬學生的使用數據,他與我們分享了非虛構類閱讀的關鍵。
  • 生活不只有童話,讓孩子讀非虛構類作品,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所以我們不能只給孩子童話,而是要讓孩子接觸更真實的世界,了解世界的奧秘,首先家長們得知道,哪些屬於非虛構類作品。其實就是指虛構類作品以外的其他作品,虛構類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都是不真實的,來自於作者的想像大部分是小說、繪本、電視劇本等。而非虛構類作品其實就是一些應用文、報告文學等科學性較強的文章。在非虛構類型的作品中,大部分就是指向現實,並且能夠給予孩子一定的啟發,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增加知識面更廣。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閱讀必須得給孩子安排了
    「虛構類主題閱讀量是非虛構類的3倍」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總體趨勢是非虛構類的比重一直往上漲,小學階段要求非虛構類和虛構類各佔一半,50%左右;到初中, 非虛構類的閱讀比重需要大大提升,達到虛構類的兩倍。
  • 少兒英文原版閱讀,為什麼非虛構類必不可少?
    打開育兒群,大家討論囤少兒英語書籍時,90%的家長選擇給孩子囤童話、故事&韻律繪本、奇幻冒險&魔法小說……提到非虛構類書籍的家長寥寥無幾。無論是書店還是圖書館,我們經常看到在虛構類書籍區集中了大批孩子,而百科等非虛構類書籍的書架前冷冷清清。
  • 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文丨團媽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尤其是對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說,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因為不僅語文,他們所學的每一個學科幾乎都需依賴於閱讀基礎。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早已是家長們的共識。從胎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整個嬰幼兒期非常重視親子閱讀。
  • 專家: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重視非虛構類閱讀
    歡迎關注、閱讀、轉發分享美國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指出,孩子除了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書籍。僅僅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的。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愛因斯坦、牛頓、蓋茨、巴菲特、歐巴馬……無論科學家、投資家還是著名政要,他們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非虛構類書籍,打下了完善的知識結構基礎,使得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傾向於理性、從容,思維有深度和廣度,在各自的領域發揮出無限的創造力……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竟成學生閱讀軟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閱讀活動
    這份報告覆蓋了12年來來自5300多所學校的超過110萬名學生的閱讀數據,成為全球眾多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閱讀研究調查。我們在這則報告中發現了國內外孩子在閱讀時驚人相似的一幕:那就是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
  • 英文閱讀技巧你會分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嗎?
    非虛構類作品傳達給孩子不同於虛構類作品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1)意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真實信息。可以找到的信息研究或研究真實信息,不能偽造和虛構。
  • 你不知道的虛構閱讀與非虛構閱讀
    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閱讀中的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孩子的閱讀也要科學均衡,不止體現在狹義的書籍分類上,還要體現在廣義的分類上。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都要涉獵,要理性科學地對待閱讀。什麼是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呢?
  • 孩子從小讀書,可成績還是很糟糕,原因可能就在「非虛構類閱讀」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美國Renaissance公司統計了美國兒童讀物的大數據報告,美國幼兒園的孩子閱讀的48%是非虛構讀物,小學孩子的非虛構類閱讀也超過了50%。很多人並不了解什麼叫做非虛構類閱讀,其實非虛構類閱讀就是一些寫實的讀物,例如人物傳記、科普讀物等。而我們經常給孩子看的故事書、小說等都是虛構閱讀。
  • 親子閱讀,不可忽視非虛構類繪本
    3.在教育和應試層面下,非虛構類文章作用巨大   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近年來有篇高考閱讀題是古代貨幣制度。之後他們做了一個調查,99%的學生從來沒有關心過,沒有看過這個題目。
  • 「虛構」與「非虛構」完美結合讓孩子愛不釋手
    根據全球最大的英語測評教育科技公司Renaissance發布的最新版針對K-12學生閱讀習慣的調查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 2020(《孩子們讀什麼》),K-12年級中,學生們閱讀的每4本書中有1本是非虛構類作品。
  • 孩子只愛讀英文虛構小說,家長千萬要警惕!| 線上英文閱讀活動
    然而,小編在與很多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聊天時,就發現了很多孩子都存在虛構類閱讀遠大於非虛構類閱讀的問題:我們家小朋友就愛看fiction的書,內褲超人啊、羅德爾啊,都喜歡。我們也是!!!而像地理、歷史、文學這類Nonfiction類則需要從閱讀中汲取知識,理解掌握文字背後的信息,腦袋需要持續轉動思考,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勞累」的閱讀。然而,美國重視學生「非虛構類閱讀能力」並非空穴來風。
  • 《非虛構寫作課》教你任何人都能掌握的非虛構寫作技能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得知她家孩子的學校要求父母每個月都要寫一封「寫給孩子的信」。剛開始寫第一封信的時候,她真的覺得無從寫起。內心裡有很多想要對孩子說的話,下筆卻只有乾巴巴、拼湊到一起的口水話。後來寫得多了,她也漸漸寫得文採斐然又溫情滿滿。
  • 國內罕見的非虛構閱讀暑期體驗來了
    孩子和家長為何鍾愛松鼠?旅美華裔五年級學生爸爸 松鼠的內容題材十分貼合美國同齡學生的閱讀,涉獵面廣,也符合小朋友的喜好,沒有看到其他哪個閱讀資源能做到這些。 美小五年級讀物涵蓋 人物、文史、社科、科技 2. 20年英語教學經驗、民辦初中預備班娃媽 我深知中國學生缺什麼
  • 非虛構導師約翰·麥克菲:辦公室裡擺著215本學生寫的書
    她非常重視寫作教育,要求學生平均每周完成三篇文章。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寫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諸如詩歌、小說、或者一個真實的人或故事。但是,不管寫什麼,即使是一首詩,老師也要求他們用一種圖表來標示他們作品的結構,並且要隨作品一起上交。[2]奧麗芙•麥基的寫作課程對麥克菲的創作產生重要影響。
  • 世界讀書日|對孩子來說,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那麼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家長的言傳身教始於閱讀作為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教會他堅持閱讀、愛上閱讀。家長對孩子的榜樣作用不可小覷,言傳身教很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能夠讓孩子在感到孤獨困惑的時候,有途徑去解決現實問題,讓他的知識底蘊變得更豐富和深厚。
  • 如今都強調英文的非虛構閱讀,其實語文裡這件事也同樣得重視!
    自從語文課改以來,「大語文」這三個字,已經成了孩子語文學習的日常方向,因此去年選書時,我對這類書格外關注,也挖到了不少優秀的文學類大語文讀物。但講真翻來覆去主要都是諸如曹文軒老師啊、或中外名家的經典作品,能和大語文沾上邊,又是非虛構類閱讀的卻是極少。
  • 《典範英語》家族又添新成員|探索集|語感|非虛構|插圖_網易新聞
    什麼是"虛構類"與"非虛構類"作品?   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針對"孩子該讀什麼"這個問題,美國閱讀研究專家、《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建議: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因為所有課程都和閱讀有關。
  • 孩子閱讀能力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下~
    專注親子閱讀和兒童心理我有個朋友在開童書館,她兒子從小就在書館裡泡著長大,現在6年級了,娃打算上俺們這邊經常出高考狀元的一個學校。於是提前開始了物理等科目的學習。她說,因為孩子讀了很多非虛構書籍,所以學起這些科目來毫不費力,比開始學的早的孩子,成績還要好。是的,我這篇文章又要開始強調非虛構閱讀的重要性了。什麼是非虛構類圖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