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非虛構類閱讀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孩子閱讀的報告。美國教育發展評估委員會在09年就提出:孩子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的閱讀應該包括一半文學和一半信息類讀物。
到12年級結束,所有關於學科領域的虛構類閱讀比例應降至30%,而非虛構類閱讀的比例則需要上升到70%。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顯示:缺乏非虛構類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僅學習能力有限,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會受到局限。
近幾年的出國考試顯示,中國孩子的寫作排名經常在亞洲墊底。哈佛語言學教育專家在多年的英語寫作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習慣在文章中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藻,但卻往往忽略寫作中更為重要的內容和邏輯。
在應試教育下,我們的孩子平時閱讀寫作接觸的大多是記敘文和散文。對於邏輯、論證等能力鍛鍊的缺失恰恰是這一教育下的弊端。而閱讀非虛構類的作品則可以調整這種不平衡。
在孩子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同時還飽受電子產品幹擾的成長背景下,讓他們抽出時間培養閱讀習慣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正如針對青少年閱讀實踐的研究結果表明:比起童話小說等虛構類閱讀,非虛構類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更加顯見的益處。
非虛構類讀物有哪些?
與虛構類讀物重視個人體驗和感受不同,非虛構類讀物要求概念和理論體系必須是真實客觀的。它的定義是基於真實事實的作品。包括論文、新聞報導、研究報告、自傳、旅行指南、圖表等等。涵蓋的領域更是上到地理科學,下到經濟研究,還涉及各種制度、宗教藝術等領域。
對於孩子來說,簡非虛構類讀物就是用他們所能理解的概念來準備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客觀,其中所涉及的結論都是可以得到證實的。
公眾號"登月艙"曾經介紹一個上初中的孩子。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在將高中甚至大學的化學課本看完之後。他便通過維基百科等搜尋引擎繼續學習化學領域的前沿。
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化學學科尚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於是在初三就立志要從事化學方面的研究。
非虛構類閱讀的重要性
1、開闊孩子的視野
多數孩子從踏入學校開始便一心專注於各種升學考試的學習中,並沒有機會從學校收穫到更加全面的知識,比如自然科學、人文歷史、技術發展等等。
從農業到商業,從心理學到醫學,非虛構類閱讀涵蓋的範圍正是應試教育缺失的部分。對非虛構類內容的學習恰恰可以彌補孩子學習的不足,幫助孩子閱讀更加全面廣泛的知識內容,有效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同時給孩子提供探索世界的新視角和新技能。
不但可以提高孩子應對挑戰的能力,也能夠培養孩子對學科的興趣愛好,乃至對他們的未來人生發展規劃都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2、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不少專家認為,非虛構類閱讀可以促進孩子形成更為複雜的思維。埃默裡大學教授在他《Too Dumb for Complex Text?》一文中便解釋了對非虛構類閱讀的要求如此之高得原因。
教授提到,尤其是對於做事情容易分心的孩子來說:"閱讀複雜的文本本身就是一個較長的勞動過程。孩子若沒能掌握住當下的內容=,就沒辦法繼續閱讀下去。更是沒辦法略過陌生的單詞和句子,也無法忘記之前已經閱讀過的內容……複雜的文章會迫使讀者進行慢速度的知識閱讀。"
而通過對比較複雜且具有較強邏輯的文本進行閱讀,會在無形中鍛鍊孩子的邏輯和分析思維,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這顯然是那些只讀童話、散文的孩子所鍛鍊不到的能力。
3、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學習詞彙是學習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關鍵。而比較虛構類讀物的內容,非虛構類閱讀顯然涉及了更多的詞彙知識。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歷史,包括的內容都與孩子的學習和就業息息相關。
學習非虛擬類閱讀除了能夠提高孩子的詞彙量,也能夠提高孩子在學習環境中的多種交流能力,其中就包括與人談話,演講和辯論等語言場景。
4、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
孩子對這個世界一直處在探索的過程裡。個人認為,家長除了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探索世界、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機會外,也可以藉助豐富的知識類讀物,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幫助他們進一步擴展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
在圖書館的閱覽室我發現超過一半的孩子都喜歡讀一些有趣的科普知識讀物。從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來看,家長不應該忽視孩子的閱讀興趣,反而應該儘可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知識來源。非虛構類閱讀不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反而會讓他們對現實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
如何閱讀非虛構類書籍?
對於閱讀非虛構類書籍,很多家長最大的疑問就是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需不需要精讀和做筆記?一般來說,閱讀包括精讀和自由閱讀兩部分,這兩者平衡結合起來閱讀是最好的。
對於低年齡的孩子,可以優先選擇二三十多頁的繪畫本,這個階段孩子的自由閱讀也可以多一些, 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讀物。
自由閱讀是沒有所謂評價的,不管孩子有沒有讀懂都沒關係,只需要在閱讀中享受樂趣就好。因為樂趣本身就有利於孩子對內容的吸收。從另一方面還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對知識的思考。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到了需要培養專業領域的時候,就需要進行精讀、深入閱讀。這時候建議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做詳細的筆記、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記憶等等。
如果孩子沒有感興趣的閱讀領域,什麼書都看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無需擔心。因為孩子正處在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階段,這時候家長只需要多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沒讓孩子多接觸多閱讀,遇到感興趣的讀物孩子自會主動投入閱讀。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