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重視非虛構類閱讀

2020-08-28 土味育兒經

歡迎關注、閱讀、轉發分享

美國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指出,孩子除了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書籍。僅僅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的。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愛因斯坦、牛頓、蓋茨、巴菲特、歐巴馬……無論科學家、投資家還是著名政要,他們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非虛構類書籍,打下了完善的知識結構基礎,使得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傾向於理性、從容,思維有深度和廣度,在各自的領域發揮出無限的創造力……

給比爾•蓋茨巨大影響的那套書,您的孩子也應該擁有——

孩子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打底

對於兒童讀物,習慣上這樣分類:繪本、橋梁書、兒童文學、科普等等,很少區分虛構類與非虛構類。

費爾巴哈曾經說過:「人就是他吃下去的東西。」

我們常把書籍比作精神食糧,如果孩子虛構類和非虛構類的書籍都讀一些,他的精神世界就更不容易失衡,不同的作品也會在孩子的心裡沉澱下更豐富的東西。

虛構類的兒童讀物,如童話故事、寓言等,能美化兒童心靈、培養孩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三觀,幫助養成良好習慣。這類讀物佔了孩子閱讀的絕大部分內容。

非虛構類兒童讀物指向現實,講述世界萬物運轉的秘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科學原理與技術發展,幫助孩子窺見真實的世界,世界的本來模樣。

家長要幫助孩子加強非虛構類閱讀,一方面是孩子自身成長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未來學業的要求,孩子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打底。

虛構類與非虛構類作品都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進入到孩子的書單中。例如,兒童百科類圖書就可以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父母跟他們一起閱讀。

百科全書應該成為孩子的案頭書

在所有圖書裡面,百科全書是最具有結構性思維的,當一個孩子學會了閱讀和使用百科全書,那麼他就掌握了讀書的邏輯,並且激發起他對更多關聯知識的好奇心,越來越愛讀書、會讀書,從書籍中獲取越來越多的智慧。

百科全書的結構方式便是一類知識的梳理和分類方法。孩子學會從書中尋找知識坐標,就會逐漸懂得坐標思維和結構性思維,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會傾向於理性、從容、平靜。因此閱讀百科全書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鑰匙」的作用。

說到學習科學知識,很多家長會用愛因斯坦、比爾•蓋茨作為榜樣來鼓勵孩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沒有百科全書,但是他被科普讀物引領著,思維不斷向科學縱深發展,他從科普讀物中,領會了自然科學領域裡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方法,然後通過努力一步步成為了科學偉人。

蓋茨小時候最喜歡反覆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反覆看。讀小學四年級時,比爾•蓋茨的老師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寫4、5頁。結果蓋茨利用他家裡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寫了30多頁,讓老師和同學非常驚訝!

對於眾多的「兒童百科全書」該如何選擇?

三要素;權威、有趣、易讀。

首選英國DK公司的兒童百科。DK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科普百科類圖書出版社。DK出品,意味著數據權威、準確,注重細節,因而經常被廣泛作為參考資料和珍藏圖書。DK圖書,被認為是「從出生到年老不斷學習的生活指南」。

DK兒童百科有什麼特點?

▪國家地理範兒的照片

平時我們給孩子看的書,真實圖片偏少。DK百科所採用的圖片,多是世界一流攝影師的作品,有的是權威科學機構提供。

從DK百科開始,知識開始變得有親和力了,圖書變得真實了。

▪有情有愛的科普

DK百科除了知識點突出和清晰之外,而且有情有愛。雖然做的是科普硬知識,但對待生命的態度,也體現在每一張圖片中。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市場上有很多模仿DK的視覺工具書,但是DK的品質是模仿不來的。


《DK兒童自然探索百科》《DK兒童自然探秘百科》

這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的自然探索百科全書系列。

天氣、森林、鳥類、海濱四個維度帶領孩子探索自然,更搭配實景照片和精美的手繪彩圖,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趣味十足。

精緻的裝幀,新穎的排版,精美的圖片,讓這套書拿在手裡都是一種享受。

較其它同類百科更具創意的是,作者還設計了很多動手實踐、創意製作環節,不僅加深了孩子的認知,更促進了親子關係,和家長一起玩轉大自然。

該套書上市半年,重印了4次

  • 這套書適合哪個年齡段孩子閱讀?

3-7歲親子共讀,8-14歲自主閱讀。

這是給孩子的童年最好的禮物。

團購正版《DK兒童自然探索+自然探秘百科》系列,原價176元,此處團購價98.56元↓↓↓

讀書不僅僅是習得一個個知識點,更大的意義,在於聯結知識點,從而能夠運用。孩子懂得了知識的梳理和分類方法,就能夠整理出相關的知識類目,這便是目前流行的「思維導圖」

兒童思維導圖的訓練,還可以用《德國邏輯狗思維訓練》正版↓↓↓


相關焦點

  • 被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注重非虛構閱讀是關鍵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教育專家指出:除了虛構類的故事書籍外,孩子們應該從小涉獵更多的非虛構類書籍;如果僅僅讓孩子看故事書,就像孩子只吃一種菜一樣,會導致孩子在書籍方面「缺失營養」。一般來講,無論是在書店還是網上購物,我們看到的兒童讀物圖書分類都是繪本、兒童文學、科普類等等,很少有進行虛構類與非虛構類的分類區別。
  • 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相較於虛構類讀物,非虛構讀物知識性強,同時也相對枯燥、晦澀一些。因此,當孩子還處於低齡階段,家長們大多會選擇讀起來輕鬆愉快的虛構類繪本作為孩子的閱讀啟蒙讀物。那些天馬行空的童話和冒險故事,極大地拓展了孩子們的想像力,讓孩子們對閱讀充滿了興趣。
  • 專家:只給孩子買故事書的家長,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早就有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喜歡早期閱讀的孩子在各個方面發展的都會更優秀。比如思維、見識、表達、寫作能力都是如此。所以近些年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已經能夠越來越看到閱讀的重要性了。不過,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的閱讀書籍還都虛構類的,也就是故事書。
  • 孩子從小讀書,可成績還是很糟糕,原因可能就在「非虛構類閱讀」
    楠楠回答說:「就是一些故事書,小說之類的,好多還是世界名著呢。」專家笑了笑說道:「問題找到了,你給孩子看的多數都是虛構讀物,虛構類閱讀雖然更加有趣,但非虛構類的讀物才是閱讀真正的分水嶺。」>美國Renaissance公司統計了美國兒童讀物的大數據報告,美國幼兒園的孩子閱讀的48%是非虛構讀物,小學孩子的非虛構類閱讀也超過了50%。
  • 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
    如今,英文閱讀已是不少家長的育兒大事,然而孩子在閱讀大量原版書後,卻仍難以招架英語測試。這是因為家長們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攻克這一難關?為此,外灘君採訪了在線讀寫平臺Achieve3000的首席學術官Kevin Baird。根據全美超一百萬學生的使用數據,他與我們分享了非虛構類閱讀的關鍵。
  • 兒童教育專家:只給孩子看故事書,可能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只用故事書「餵養」大的孩子,會嚴重「營養」不良美國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提出:孩子除了閱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書籍。僅僅用故事書「餵養」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的。所以現在的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閱讀愛好以及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了,開始了早期的閱讀培養,但是大多數家長選擇的孩子寓言故事,或者童話書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故事書,這一類屬於虛構類讀物。
  • 英文閱讀技巧你會分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嗎?
    非虛構類作品傳達給孩子不同於虛構類作品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1)意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真實信息。可以找到的信息研究或研究真實信息,不能偽造和虛構。
  • 少兒英文原版閱讀,為什麼非虛構類必不可少?
    「媽媽,我們今天讀什麼書?」打開育兒群,大家討論囤少兒英語書籍時,90%的家長選擇給孩子囤童話、故事&韻律繪本、奇幻冒險&魔法小說……提到非虛構類書籍的家長寥寥無幾。事實上,在很多英語母語國家孩子的閱讀清單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非虛構類閱讀所佔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多——《美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顯示,孩子的非虛構閱讀佔比,到四年級要佔到50%;高中畢業前,要達到70%。
  • 「虛構」與「非虛構」完美結合讓孩子愛不釋手
    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針對「孩子該讀什麼」這個問題,美國閱讀研究專家、《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建議:「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因為所有課程都和閱讀有關。任何形式的閱讀都有助於學習,無論是閱讀圖書、雜誌、報紙還是其他刊物。孩子在做閱讀的時候,不僅要習慣於讀故事書,還要慢慢學會讀百科類的讀物,這他們以後的學習大有裨益。」
  • 中國學生最缺的非虛構類閱讀,卻對孩子至關重要,家長得要重視
    非虛構類閱讀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孩子閱讀的報告。美國教育發展評估委員會在09年就提出:孩子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的閱讀應該包括一半文學和一半信息類讀物。到12年級結束,所有關於學科領域的虛構類閱讀比例應降至30%,而非虛構類閱讀的比例則需要上升到70%。
  • 孩子閱讀能力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下~
    專注親子閱讀和兒童心理我有個朋友在開童書館,她兒子從小就在書館裡泡著長大,現在6年級了,娃打算上俺們這邊經常出高考狀元的一個學校。於是提前開始了物理等科目的學習。她說,因為孩子讀了很多非虛構書籍,所以學起這些科目來毫不費力,比開始學的早的孩子,成績還要好。是的,我這篇文章又要開始強調非虛構閱讀的重要性了。什麼是非虛構類圖書呢?
  • 你不知道的虛構閱讀與非虛構閱讀
    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閱讀中的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孩子的閱讀也要科學均衡,不止體現在狹義的書籍分類上,還要體現在廣義的分類上。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都要涉獵,要理性科學地對待閱讀。什麼是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呢?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閱讀必須得給孩子安排了
    我們在這則報告中發現了國內外孩子在閱讀時驚人相似的一幕:那就是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虛構類主題閱讀量是非虛構類的3倍」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
  • 親子閱讀,不可忽視非虛構類繪本
    什麼是非虛構類繪本   虛構類繪本主要包括,童話故事,小說等,情節為虛構;我們平常講繪本故事常指這一類別,其實繪本還包含非常重要的一類--非虛構類繪本,主要包括真實的人物傳記、新聞報導、各種知識-自然科學、環境保護、應用科學、人文社會、歷史、藝術、音樂以及各種益智類圖畫書等。
  • 不重視這類書,再多的繪本都是讀個寂寞
    就是非虛構閱讀做得還不夠到位。米粒媽之前一直相信開卷有益,認為只要孩子喜歡讀書就好。但是對於閱讀比重——虛構與非虛構類圖書如何均衡這件事,確實不夠重視。米粒的非虛構閱讀開始的比較晚,給他引入的科普書種類也不太豐富(忘了投其所好),所以他剛接觸非虛構圖書的時候,還是有一點不習慣甚至是抗拒的。上小學之前,我還沒當回事兒。
  • 孩子不喜歡讀非虛構作品,怎麼辦?
    要達到這一標準,只讀虛構故事是不夠的,必須加大非虛構作品的閱讀。什麼是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相對的虛構類作品(Fiction),指的是非真實的、靠想像創作的內容,包括小說、詩歌、戲劇、童話、寓言、繪本故事等。不過,小學生的語文課本和各種課外閱讀材料,大多數也是故事類,也就是虛構類作品。孩子的閱讀都是從童話開始,他們喜歡小貓小狗小鴨子,長大一點會迷上《哈利波特》,也往往沉浸在這些虛構的世界。
  • 《典範英語》家族又添新成員|探索集|語感|非虛構|插圖_網易新聞
    什麼是"虛構類"與"非虛構類"作品?   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針對"孩子該讀什麼"這個問題,美國閱讀研究專家、《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建議: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因為所有課程都和閱讀有關。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竟成學生閱讀軟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閱讀活動
    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Non-fiction則是非虛構的,描述真實世界的文章,通常涉及人文,科學,數學,天文地質相關話題。無論年級高低、無論閱讀能力如何,虛構類主題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非虛構類,前者閱讀量是後者的三倍。
  • TED給8-12歲孩子的年度書單:非虛構類就要讀這些
    在2019年末,TED為3-12歲的孩子列出了一份書單,上周我們為大家分享了其中給3-7歲孩子們的部分,今天就來為大家推薦TED給8-12歲孩子的書單。與上周書單不同的是,本周推薦的書籍中,增加了許多非虛構類的作品,體裁更加豐富,涉及的知識面更廣。
  • 生活不只有童話,讓孩子讀非虛構類作品,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其實就是指虛構類作品以外的其他作品,虛構類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都是不真實的,來自於作者的想像大部分是小說、繪本、電視劇本等。而非虛構類作品其實就是一些應用文、報告文學等科學性較強的文章。在非虛構類型的作品中,大部分就是指向現實,並且能夠給予孩子一定的啟發,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增加知識面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