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能力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下~

2021-02-07 涵涵媽聊繪本

點擊上方▲藍字,了解更多繪本閱讀技巧。

   專注親子閱讀和兒童心理


我有個朋友在開童書館,她兒子從小就在書館裡泡著長大,現在6年級了,娃打算上俺們這邊經常出高考狀元的一個學校。於是提前開始了物理等科目的學習。她說,因為孩子讀了很多非虛構書籍,所以學起這些科目來毫不費力,比開始學的早的孩子,成績還要好。是的,我這篇文章又要開始強調非虛構閱讀的重要性了。

什麼是非虛構類圖書呢?


通俗來講,所有基於想像的文學作品都屬於虛構類圖書,而所有基於現實的作品就是非虛構類圖書了。比如:歷史、地理、人物傳記、科普讀物、旅行手記、烹飪指南等等,都是屬於非虛構類圖書。


而且非虛構類圖書跟咱的生活聯繫最為密切,比如上學時,學的大部分的課本都是非虛構的,工作後的PPT、產品說明書等等,也都是非虛構的。



然而現實中,大部分的孩子所讀的書,虛構性的作品佔比卻很大,比如從繪本到寓言、童話故事,再到校園小說等。


不僅父母給孩子選書側重虛構性的,學校裡咱們學語文,一般也是文學作品居多,可我們都知道考試的時候,無論中英文,非虛構性的閱讀都佔很大一部分。



虛構性的作品,啟迪了孩子的想像、提升了孩子的語言能力、陶冶了孩子的情操。但非虛構性的作品,能夠幫孩子打開了解廣闊世界的窗口,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提升孩子的格局。


而且,讀非虛構類書,還能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還有理解複雜文本的能力。


這些能力,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涵涵現在2年級了,昨天晚上我回憶了一下她最近在讀的書,發現非虛構書籍佔很大一部分。


歷史的、地理的、科普的成了每天閱讀打卡的主線,偶爾會穿插一些虛構性的閱讀。


因為我自己一直喜歡讀虛構性的作品,所以在涵涵小的時候,我給她選擇讀物時,就一直告誡自己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閱讀時「挑食偏食」的習慣。


後來這點在我參加餘治瑩老師的繪本課培訓的時候,得到了驗證,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做法。


其實作為當媽的,我也曾經這樣,特別是剛發現繪本這個新大陸的時候,恨不得把那些獲獎的,別人說好的繪本全部買回來給涵涵看。於是我就靜下心來做功課去研究,哪些是最值得閱讀的經典,把有限的時間和買書的錢花在經典好書上。同時呢,每個年齡段適合讀什麼?比如啥時候孩子會對童話比較感興趣,那麼我到時要選擇什麼樣的童話書給她看,等她對歷史和地理感興趣的時候,我又該如何在浩瀚的書海裡做選擇呢?很多讀者反映孩子不喜歡讀非虛構性的書籍,其實可能只是因為書沒有選對。因為有時候網站上會在適讀年齡的標註上犯錯誤,比如明明一本書在國外的網站上是適合10歲以上孩子讀的,在國內卻標註的是3-6歲。有一次我一個朋友讓我介紹一本大人看的書,我給她說了書名之後,她在網上發現適讀年齡是11-19歲。其實非虛構書籍從零歲起的都有,每個年齡段都有相對應的書籍,從認知類的到更厚的詳盡科普幾乎包含了每個年齡段。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沒有背景知識,咱們給她看歷史、地理的,她不一定熱愛。但關於車的、動物的、交通的書籍,她還是樂意看的,特別是有些翻翻書,既能增長知識,又能增加孩子對書的興趣,還能鍛鍊精細動作。再比如《永田達爺爺的自然科學課》這套書,作為孩子的入門級科普讀物,娃讀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這套書是專門給1~5歲學齡前寶寶的動物科普繪本,講述孩子身邊非常常見的小動物,蚊子、蜘蛛、青蛙、小刺蝟等等。1-5歲正是孩子們好奇心旺盛、愛模仿的階段,又非常喜歡觀察小動物,所以這類書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這套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文字被濃縮到極致,用淺顯易懂的話把動物的特性講得明明白白。

書裡還有很多知識可能咱們大人們都未必。比如我看了這套書才知道,原來樹上也有青蛙。在大學裡學習生物,畢業後業餘從事兒童圖書的創作,從2004年開始,他專職於圖畫書的創作。為了保證這套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出版社還邀請了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黃乘明為本系列提供科學指導,保證每一個知識點都是有科學依據和研究成果支撐的。

並沒有因為是給小寶貝看的書,就隨便寫,所以還是非常值得收入的,從入門開始就嚴謹起來。「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親自策劃的科學繪本月刊——《科學之友》也是這類非常通俗易懂的科普書。

比如我們熟知的五味太郎、加古裡子、柳生弦一郎、安野光雅、谷川俊太郎、林明子、松岡達英、阿部弘士……


書中所有的科普知識,都是用繪本故事的形式講述的,每個主題都特別有意思,抓住生活中孩子們會感興趣的小事,用粗獷、寫實、可愛的畫面變現出來。以孩子的視角來講述一個個科學現象,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將很多未曾關注過的知識,引入孩子的視線。引導小朋友善於觀察、勤於思考。這本書講的是肚子餓了,延伸到消化的常識。但因為面對的是五六歲的孩子,書中沒有講消化系統的「完整」體系,而是從肚子咕咕叫的日常反應出發。原因是餓了因為我們消化了食物,身體裡的「燃料」不夠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給孩子科普消化的原理。讓孩子在符合情景的故事背景中,激發好奇心,從而對科學產生興趣。書中從「我餓了,嘴裡面全是唾沫」這樣的兒童視角來解釋身體的反應機制,真的是非常接地氣。順便還提醒了孩子零食的營養是不夠的,要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等知識難度增加了,文字增多了,如果是平面的書,孩子可能就不感興趣了。但如果像DK一樣,能做到圖片特別有吸引力,加上文字簡潔,就不存在枯燥的問題了。或者像尤斯伯恩一樣,搞一些翻翻的設計元素,那又是不一樣的體驗了。

此類書的代表是DK幼兒百科全書(全3冊)。



在咱們的親子閱讀群裡,也有很多媽媽推薦這套,特別是《那些重要的事兒》。


媽媽們說孩子看完這本,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看完目錄你就知道,並非言過其實。


確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古至今,從微觀到宏觀,孩子應該知道的所有「重要的事」,這一本書幾乎都囊括啦~


有地理地貌,也有人類文明;



有植物,也有動物;


有歷史,有科學,有藝術,還有生活;

非虛構閱讀,不僅能增長孩子的知識,讓她很有成就感。又能在讀書的時候,聯繫到實際生活,讓她覺得很有趣,生活很美妙,同時還能更加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思考能力。看完上面的介紹,你就會發現,孩子讀科普書的樂趣,不僅僅在於增長知識,還能增進大人跟孩子的互動(孩子會跟大人顯擺知識或者深入討論),以及對自己生活經驗的驗證。不知不覺馬上就3000字了,歷史和地理的書後面在專門寫文章介紹吧。願我們的孩子能早點接觸非虛構書籍,讓娃的閱讀不偏食挑食,以便應對以後的考試、工作,以及充盈自己的內心。所以等我洗了頭髮

相關焦點

  • 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然而,上小學之後,依然有不少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招架不住,數學應用題讀不懂或理解錯誤。讀了很多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沒有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閱讀中,家長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主要分類方法。
  • 你不知道的虛構閱讀與非虛構閱讀
    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閱讀中的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孩子的閱讀也要科學均衡,不止體現在狹義的書籍分類上,還要體現在廣義的分類上。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都要涉獵,要理性科學地對待閱讀。什麼是虛構閱讀和非虛構閱讀呢?
  • 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
    近兩年來,的確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非虛構閱讀」也逐漸成為了英文學習圈的熱詞。據外灘君了解,為了提升學生的非虛構閱讀能力,諸多北美、以及部分國內國際學校,都會使用一款名為Achieve3000的在線讀寫平臺。
  • 孩子從小讀書,可成績還是很糟糕,原因可能就在「非虛構類閱讀」
    ,覺得這樣能讓孩子提高閱讀和學習能力。根據美國相關統計,每天閱讀30分鐘的孩子和閱讀15分鐘的孩子,他們之間的詞彙量差了7倍,閱讀的確能幫助孩子提升詞彙。>美國Renaissance公司統計了美國兒童讀物的大數據報告,美國幼兒園的孩子閱讀的48%是非虛構讀物,小學孩子的非虛構類閱讀也超過了50%。
  • 親子閱讀,不可忽視非虛構類繪本
    3.在教育和應試層面下,非虛構類文章作用巨大   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近年來有篇高考閱讀題是古代貨幣制度。之後他們做了一個調查,99%的學生從來沒有關心過,沒有看過這個題目。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竟成學生閱讀軟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閱讀活動
    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Non-fiction則是非虛構的,描述真實世界的文章,通常涉及人文,科學,數學,天文地質相關話題。無論年級高低、無論閱讀能力如何,虛構類主題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非虛構類,前者閱讀量是後者的三倍。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閱讀必須得給孩子安排了
    我們在這則報告中發現了國內外孩子在閱讀時驚人相似的一幕:那就是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Non-fiction就是非虛構的,描述真實世界的文章,通常涉及人文,科學,數學,天文地質相關話題。無論年級高低、無論閱讀能力如何,虛構類主題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非虛構類,前者閱讀量是後者的三倍。 並且,年級越高,非虛構作品閱讀時長離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EP)的要求差距更大。
  • 少兒英文原版閱讀,為什麼非虛構類必不可少?
    事實上,在很多英語母語國家孩子的閱讀清單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非虛構類閱讀所佔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多——《美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顯示,孩子的非虛構閱讀佔比,到四年級要佔到50%;高中畢業前,要達到70%。在閱讀的起步階段,故事繪本、分級讀物,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認讀,培養閱讀習慣,即「Learn to Read」。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孩子逐漸過渡到「Read to Learn」階段,把閱讀當作了解世界、獲取知識和信息的窗口,閱讀的實用性和工具性逐漸顯現。
  • 最新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多讀非虛構書目的孩子閱讀能力更強
    虛構主題比非虛構主題更受歡迎今年的報告特別分析了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
  • 最新中英美K-12英語閱讀榜:多讀非虛構書目的孩子閱讀能力更強
    <非虛構書籍所包含的詞彙、主題、寫作難度更高>數據發現,無論年級高低、無論閱讀能力如何,虛構類主題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非虛構類9年級時,英國地區學生所閱讀的非虛構類書籍難度落後實際年齡的閱讀水平3年。
  • 中國學生最缺的非虛構類閱讀,卻對孩子至關重要,家長得要重視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顯示:缺乏非虛構類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僅學習能力有限,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會受到局限。近幾年的出國考試顯示,中國孩子的寫作排名經常在亞洲墊底。哈佛語言學教育專家在多年的英語寫作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習慣在文章中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藻,但卻往往忽略寫作中更為重要的內容和邏輯。
  • 被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注重非虛構閱讀是關鍵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教育專家指出:除了虛構類的故事書籍外,孩子們應該從小涉獵更多的非虛構類書籍;如果僅僅讓孩子看故事書,就像孩子只吃一種菜一樣,會導致孩子在書籍方面「缺失營養」。一般來講,無論是在書店還是網上購物,我們看到的兒童讀物圖書分類都是繪本、兒童文學、科普類等等,很少有進行虛構類與非虛構類的分類區別。
  • 「虛構」與「非虛構」完美結合讓孩子愛不釋手
    之後,孩子要逐漸過渡到「Read to Learn」階段,把閱讀當作了解世界、獲取知識和信息的窗口,閱讀的實用性和工具性逐漸顯現。故事有角色、有場景,非常有代入感;有不受拘束的天馬行空,能培養想像力;有豐富的情感,能提升審美和感知能力;好的故事還有優美的文字,能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大量閱讀,孩子會逐漸養成閱讀習慣,在沉浸、品味情節的過程中也會輕鬆、快樂、自然習得語言。
  • 英文閱讀技巧你會分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嗎?
    虛構(Fiction)還是非虛構(non-fiction)?非虛構類作品傳達給孩子不同於虛構類作品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1)意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真實信息。可以找到的信息研究或研究真實信息,不能偽造和虛構。
  • 孩子不喜歡讀非虛構作品,怎麼辦?
    要達到這一標準,只讀虛構故事是不夠的,必須加大非虛構作品的閱讀。什麼是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但是,閱讀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實用性和工具性,從文本中了解世界、獲取知識和信息。到小學高年級,非虛構的閱讀就應該開始了。
  • 孩子只愛讀英文虛構小說,家長千萬要警惕!| 線上英文閱讀活動
    而像地理、歷史、文學這類Nonfiction類則需要從閱讀中汲取知識,理解掌握文字背後的信息,腦袋需要持續轉動思考,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勞累」的閱讀。然而,美國重視學生「非虛構類閱讀能力」並非空穴來風。
  • 相約星期二:如何用閱讀策略理解虛構和非虛構作品?| 第二十八次線上沙龍
    「閱讀教師成長共同體」還真是幫不少讀友翻開了想讀卻因各種原因而未翻開的書本。第五章是「幫助閱讀者理解虛構類作品:了解情節和故事背景」。朱老師引用李玉貴老師的話說:「我們一定要相信一件事,閱讀是能教的,你一定要相信語文課本很重要,語文老師很重要,但是要經過你系統的規劃,讓好的文學作品成為孩子的語文老師。」
  • 重磅新課-國家地理原版教材帶你開啟非虛構英文閱讀之旅!
    非虛構類文學(Non-fiction),  作為一個以事實為地基,涉及上到地理科學,下到經濟研究,還涉及各種制度、宗教藝術的「枯燥類」文字敘述,遠不如虛構類文學在學生中受歡迎!  然而,非虛構類閱讀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 專家: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重視非虛構類閱讀
    歡迎關注、閱讀、轉發分享美國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指出,孩子除了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書籍。僅僅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的。 對於兒童讀物,習慣上這樣分類:繪本、橋梁書、兒童文學、科普等等,很少區分虛構類與非虛構類。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我們需要的是閱讀質量的保證,而不是追求量
    很多家長都會疑慮: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已經很大了,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為什麼還是這麼差?其實孩子有這一方面的問題並不是閱讀量大不大的事,而且閱讀引導方法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非常重要,尤其是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