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教學軟體知名品牌Renaissance公司發布了一份針對K-12學生的閱讀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孩子們讀什麼》。
12年來,這份報告覆蓋了來自5300多所學校的超過110萬名學生的閱讀數據,成為全球眾多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閱讀研究調查。
在2018-2019年,國外的K-12的孩子閱讀情況如何?他們最喜歡讀哪些書?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他們所閱讀的文本?少年商學院今天就與你詳細解構這份報告,對於所有關注孩子軟實力培養和升學及留學規劃的家長,都有極高的借鑑意義。
美國學生閱讀現狀
1. 小學階段,閱讀能力持續提高
2018-2019學年中,幼兒園至小學階段,孩子的閱讀書籍量在前三年不斷增長,二年級時達到最高——人均達60.6本。但三年級開始,這個數字不斷下降。難道他們都不喜歡閱讀了嗎?
(幼兒園至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書籍量)
答案正相反。由於識字量增加和自主閱讀能力提高,小學階段的孩子隨著年級增長,平均閱讀字數逐年增加。換句話說,他們在把書越讀越厚。
(幼兒園至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字數)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高中之前,學生們基本能讀課程要求中三分之一的書,而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興趣逐漸減弱,閱讀的主題也會越來越少。在3-5年級,他們的閱讀主題涉獵最廣。
(美國K-12學生通過閱讀接觸到的主題數量)
2. 中學階段,閱讀書籍量下降,更愛啃「大部頭」
中學階段,學生的平均閱讀書籍量和閱讀字數均呈逐年下滑趨勢。好消息是,粗略計算可知,學生升入高年級後,更傾向於讀字數多的書籍。
(中學生平均閱讀書籍量)
(中學生平均閱讀字數)
除了單純的數量,閱讀難度的增加也值得關注。綜合來看,閱讀難度不斷增加,不少學生選擇閱讀高於年齡水平難度的書籍。
例如,在七年級學生的最喜歡書籍Top20中,半數超過該年齡段平均難度。
(註:適讀年級(IL/Interest Level )主要有四個級別:LG(Lower Grades,幼兒園到三年級);MG(Middle Grades,四年級到初二年級);MG+(Middle Grades Plus,初一以上);UG(Upper Grades,高一以上))
3. 虛構主題比非虛構主題更受歡迎
今年的報告特別分析了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
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Non-fiction則是非虛構的,描述真實世界的文章,通常涉及人文,科學,數學,天文地質相關話題。
無論年級高低、無論閱讀能力如何,虛構類主題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非虛構類,前者閱讀量是後者的三倍。
並且,年級越高,非虛構作品閱讀時長離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EP)的要求差距更大。12年級的標準是非虛構作品閱讀時長佔總時長的70%,但學生平均只花了43%的時間。
(中學生閱讀非虛構作品的平均時長不達標)
但從難度來看,由於非虛構書籍所包含的詞彙和主題,寫作難度更高,因此它們的閱讀難度高於虛構類書籍。
(隨著年齡增長,非虛構作品比虛構作品更要求理解能力)
由於難度更高,花時更少,根據測驗結果,學生對非虛構作品的理解程度比虛構作品差一些。
4. 興趣驅動理解
在閱讀特定話題的書時,美國學生的理解能力如何?
報告顯示,當學生對同一話題有興趣時,他們針對這一主題閱讀的書籍會超過3本書,這能讓他們對這一主題的背景知識理解更豐富,在理解能力上比只讀過該主題1-2本書的孩子表現更佳。
各年齡段的孩子都愛看什麼書?
1. K-2年級
美國的K-2年級大概相當於中國的學前班至小學2年級。
這個年齡段,孩子識字量較少,偏愛閱讀色彩豐富、情節生動的故事繪本。其中包括經典的「小餅乾系列」(biscuit series), 亞馬遜網站的五星級圖書;影響美國4代人早期閱讀的蘇斯博士(Dr. Seuss)繪本,在兒童作家排名中,連《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也排在其後。
(下滑查看更多。拉至文末,掃碼入群,可獲取K-12最全書單)
2. 3-5年級
進入小學高年級,學生逐漸放下繪本,轉向關於友情、親情、成長與冒險的故事。
前面有提到,這個階段的孩子閱讀涉獵最廣,廣泛閱讀不同主題的書籍有助於孩子快速拓寬視野,建議家長、老師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閱讀選擇。
(下滑查看更多。拉至文末,掃碼入群,可獲取K-12最全書單)
3. 6-8年級
初中階段,可能學生花在閱讀上的時間開始減少,但他們仍需要不斷補充新的詞彙、額外的背景知識,以形成更廣闊的世界觀。因此,初中學生偏向選擇與身邊人有聯繫的,以及關於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書籍。
(下滑查看更多。拉至文末,掃碼入群,可獲取K-12最全書單)
4. 9-12年級
到了高中,學生們正在為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做準備。他們不僅會閱讀更深刻的話題,如人性、人與自然的矛盾、自由等,還會關注與職業技能相關的書籍。由此可見,美國學生逐漸在閱讀中加深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下滑查看更多。拉至文末,掃碼入群,可獲取K-12最全書單)
新的一年,這麼讀更有效
鼓勵孩子多讀非虛構作品前面提到,八年級學生的非虛構作品閱讀時長(43%)遠低於標準(70%)。為什麼美國如此重視孩子的非虛構閱讀?
報告指出,對於生活經驗有限或接觸外部世界不多的孩子來說,非虛構類作品是他們了解世界的窗口。孩子不僅能建立自然和社會世界的內容領域的知識,還有助於練習引用證據和評估論證等關鍵技能。
而且,試著為孩子大聲朗讀非虛構作品,可以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理解比閱讀難度更大的信息。
Been There, Done That: Writing Stories from Real Life Mike Winchell (5.3, MG, 860L)
動力是持續閱讀的關鍵中學是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不斷幫助孩子發現新的書籍和話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因此,家長和老師可以在日常對話中,多關注孩子對周邊事件的看法,以及能否為之找到相關的閱讀。
建立跨年級、跨主題閱讀的背景知識隨著學生升入高年級,他們也在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只帶著理解的目的去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建議高年級學生嘗試以拓展思維和挑戰自我的方式去閱讀。
例如,夢想成為律師的孩子,需要接觸到從1300L到1570L不等的培訓材料,《堂吉訶德》正是這個閱讀範圍的適合書籍。
(註:1300L/1570L是英語閱讀書單中常見的字眼,來自Lexile(藍思)分級。藍思是基於閱讀能力和文本難度的閱讀框架,用來衡量文本所帶來的閱讀挑戰。不同年級對應的藍思級別如下圖所示)
我們分享過一篇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的演講,作為教齡超過40年的教育工作者,他深刻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基礎就是閱讀,儘管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能力有聽、說、讀、寫,但是如果沒有閱讀作為基礎的話,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難得到提升的。
去年六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2020年的高考、中考將擴大考試範圍,小學知識也是必考內容,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平。」
可見,增加廣泛的閱讀積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將是孩子未來學習計劃的重中之重。希望這些數據能對您和孩子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