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環環被一封信深深觸動。這封信出自「小哥」費玉清,信的內容是他的父親張舞曦去世的消息。
許多人可能對張舞曦這個名字不太熟,以前初見他的人也只覺得這是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
但是,說起他的子女,那在華人娛樂圈可都是個頂個兒的,環環就先介紹一下張家這牛爆的姐弟仨↓↓
姐弟仨合照,
從左至右依次為費玉清、費貞綾和張菲。
老大費貞綾,原名張彥瓊,19歲出道,後來去日本發展,曾推出5張日語專輯,有「東方維納斯」之稱。
她曾是紅透東南亞的一代國際豔星,31歲時退出娛樂圈轉投商界,曾擔任過董事長、總經理等。
33歲她皈依佛門,在事業紅火時剃度出家,成了大名鼎鼎的恆述法師。
環環猶記得當年恆述法師上《康熙來了》的奇景,那舌燦蓮花、與眾不同的表現力,真是驚為天人,她一舉成了全臺灣最紅最有名的佛教中人。她強調紅塵修法,花高價請設計師設計袈裟,還出任珠寶展代言人,天天帶著4位高大英俊的男護法,被媒體戲稱為「佛界F4」。
恆述身後的「F4」
恆述法師愛去迪士尼,喜歡K歌、逛街,時不時還講一些限制話題,她也成了臺灣佛界的一股「泥石流」,人氣與爭議都很高。
再來看這家老二,張菲。
想必熟悉臺灣綜藝圈的人對張菲都不陌生,他在娛樂圈將近40年,主持過《龍兄虎弟》《綜藝大哥大》等經典節目,和胡瓜、吳宗憲、張小燕並稱臺灣綜藝的「三王一後」。
至於老三,環環就更不用費心介紹了,直接上歌好嘛!送你離開千裡之外~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沒錯,那就是——
其實,也正是因為費玉清排行老么,所以人們才總是親切稱他為「小哥」。
可為什麼這家三姐弟,只有張菲跟爸爸姓呢?
其實,一開始他們都姓張,只是大姐後來出道,崇拜《亂世佳人》的女主角費雯麗就改名費貞綾。後來小哥也跟著姐姐起了藝名。
家裡能培養出這樣三位風格各異的大明星,父親張舞曦自然有一套。2009年,他還被評為臺灣地區的「模範父親」。
那麼,張爸爸到底是怎麼教育出三位大明星的呢?今天環環就跟你們聊三塊錢兒的。
張爸爸和張媽媽很早就離婚了,這二位離婚前常吵架,離婚後反倒和平共處,每天同桌打麻將,所以張菲稱他們是「歡喜冤家」,離婚純屬「多餘動作」。
那個時候臺灣經濟條件也不好,張爸爸雖然在報社工作,但薪水微薄,一度要靠典當過活。張菲曾說父親那時不僅要編報紙、做校對,還時不時打點工,賣點家裡的東西,這才勉強養活3個小孩。後來費玉清問爸爸如果再來一次,願不願意生下他們時,爸爸開玩笑說:「不要,青春只有一次,我人生最精華的部分都統統用來為你們籌集學費了!」
家境艱難,所以父親從小教育姐弟三人,要有危機意識,做任何事都要「如見虎尾,如履薄冰」,做人處世要處處小心。他對讀書非常重視,誰有一門功課不及格就是打五下,而且得用竹掃把。
張爸爸還有一個特殊的教育方法,那就是「現場教育」。
有一次,張菲上課上到一半,突然看到爸爸出現在教室外。過一會兒,爸爸就把他帶到一個小學門口,那裡剛發生車禍、滿地是血——一個學生被公交車壓死了。張爸爸對張菲說:「行船走馬三分險,更何況走路,如果你走路不注意、不專心,就會變這樣!」然後就又送他回去上課了。張菲至今都記得那個畫面,過馬路永遠小心翼翼。
對於子女的工作,張爸爸非常嚴厲。這些年,張爸爸一直在洗腎,身體狀況非常不好,當然希望子女都能在身邊。但是,他知道費玉清有工作,每次都把他往外「趕」。這次病發前,他知道費玉清有合約在身,就說:「你不要管我,努力完成跟別人的合約,做一個藝人該做的事。藝人不可以在舞臺上缺席!」這句話,成了費玉清和爸爸最後的對話——爸爸要求不能影響兒子的工作,所以一開始沒人把他去世的消息轉達給費玉清。
張爸爸能培養出這三位大明星,還跟他的多才多藝有很大關係。由於做文字工作,張爸爸文學造詣深厚,出口成章,以前天天拿出《聊齋志異》,把文言文改為白話,給孩子們講故事。這深深影響了張菲,是他主持生涯的啟蒙。後來,張菲也成了臺灣地區電視最高獎金鐘獎的常客,臺灣最著名的主持人之一。
張爸爸口琴也吹得很好,姐弟三人的音樂素養都來自於此。他們仨很小的時候就在爸爸指導下參加唱歌比賽,還拿到了第二名。
到了晚年,老爺子對孩子的身體十分關注。他從40歲開始打網球,堅持每周都去,後來還拉著張菲去,怕孩子長期工作壓力大、運動少,對身體不好。他也希望能藉此讓兒子內心愉悅起來。有一次張菲和父親一起看夕陽,父親說:「夕陽無限好,彩霞正滿天。」張菲很疑惑,不該是「只是近黃昏嗎」?
父親跟他解釋:「那是你個人的心情。我看到的是一天最美的時候,就是夕陽黃昏,地球上最美好的時辰現在才開始!」
父親這種樂觀精神一直感染著姐弟三人,這才讓他們能永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且總能在節目中表現得非常快樂,而張菲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費玉清、張菲和他的兩個兒子,給張爸爸過生日。
環環想說,有的父親喜歡說教,有的父親默默奉獻,但不論哪一種,唯有以身作則,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本事和做人的道理。在這一點上,張爸爸就是很好的榜樣,就像張菲在接受採訪時說的:
儘管父親薪資微薄,但他從不改幽默與優雅的文人本色,不輕易向孩子透露生活的困苦。這種把苦往肚裡吞,歡樂留給家人的,才造就出張家一門三傑的演藝圈傳奇。
環球人物新媒體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
並不得用於第三方平臺。
2017年《環球人物》雜誌
半年訂閱:每期寄發,
共12期,郵政掛號信包郵;
季度訂閱:自下單之日起出刊每期寄發,
共6期,郵政掛號信包郵;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