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玉清發表親筆信宣布 ,因為雙親的離世,失去雙親的關注與叮嚀,感覺人生沒有了動力! 將在2019年巡迴演唱會結束後正式退出演藝工作。費玉清表示,他這一路走來很知足,很感恩,縱有萬般的不舍,但自己也得停下演出的腳步。即使是自己的最後一次的巡迴演唱,也會盡最大的努力!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1995年7月17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祖籍安徽桐城,中國臺灣實力派歌手及綜藝節目支持人。
費玉清出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由於父母離異,自小生活清貧,早年經姐姐費貞綾介紹進入當時臺北市南京路著名夜總會「迪斯角夜總會」唱開場,因此21歲起就在酒吧唱歌謀生!
1973年參加中國電視公司舉辦的《星對星》歌唱比賽,以一曲《煙雨斜陽》獲得第四名。入伍前一個月到臺北西餐廳駐唱,考取陸光義工隊之後入伍服兵役。1975年,費玉清退伍,再次回到迪斯角駐唱!
1977年在姐姐的推薦下,得到知名詞曲作家兼導演劉家昌的賞識,與海山唱片籤約,正式開始演藝生涯!1997年推出首張唱片《我心生愛苗》。
1981年至1986年,六度蟬聯臺灣金桑獎十大最受歡迎獎。1984年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1995年獲得臺灣金鼎獎最佳男演唱人獎、臺灣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1996年獲得臺灣金曲江最佳演唱專輯獎。2006年獲得超級盛典終身成就獎。2009年獲年度最具感染力慈善之星。代表作品有《夢駝鈴》、《一剪梅》、《船歌》、《水汪汪》、《桃花》等。
費玉清在唱每一首歌的時候都極其溫柔,甚至有些黏膩,可能是是受到時代和地區的影響,這是閩南語歌的特色之一。出生於臺灣的費玉清也是受到了閩南歌語的影響。費玉清的唱功就體現在了「穩」和「高」.無論費玉清唱自己的歌還是被人的歌,都喜歡拉長氣息,費玉清的歌,即使是現場,也幾乎聽不到句與句之間的換氣聲。
費玉清演唱時總常頭仰45度角。這似乎是一種民族美聲的唱法,唱歌仰脖子,似乎是為了藉助外力提高喉位從而利用喉外肌閉合聲帶,小哥的歌畢竟是很難唱好的!好吧!這是我自己的看法。費玉清說:「唱歌時抬頭一開始我自己都沒發現,後來被人提起才注意到。這是我唱歌的一個壞習慣,一唱到高音就不由自主地上拉,現在想改也改不了。」好吧,這只是小哥的一個壞習慣啦!
費玉清與張菲在合作主持在《龍虎兄弟》時,由於「綜藝大哥大」張菲被稱為「菲哥」,故費玉清被稱為「小哥」.主持節目時,專長是模仿其他歌手唱歌,故被稱為「九官鳥」費玉清說過,他模仿最好的兩個人是蔡琴和周華健。「以前表演的時候,我很喜歡在候場時在側臺看別人演出,看著別人的特點,然後自己暗自揣摩。後來臺灣流行餐廳秀,偶爾的機會模仿了一下,結果很受歡迎,慢慢的就變成了自己的保留節目」
費玉清每次現身演唱都穿著西服,也因此被稱為「演藝圈公務員」。對於這些小細節,費玉清說:「我覺得演出時穿西裝是對觀眾的一種尊重,當然不同風格的藝人對這方面的理解不同。另外,我自己也是屬於那種外形比較適合穿西服的的人,長得吧不是很有流線線條,周正的長相就定下了西服是最適合我的。最後我的歌曲基本都是抒情類的歌曲,所以,西服的外表看起來比較符合,算是中規中矩吧。」
小哥不僅歌唱的好,還經常和年輕人打成一片,以及講葷段子,其功力之強使得他在演藝圈素有「皇帝」之稱。這在他主持的中視《金桑金賞》節目中尤為顯著。無論是在臺灣主持綜藝節目,還是在大陸參加活動。說著說著就冒出一個段子,有的時候是腦筋急轉彎,讓人捧腹大笑,無論男女都會笑的肚子痛,女嘉賓笑得很開心,觀眾看的也樂開懷!費玉清的段子可都是原創的,說的段子也比較有水平!雙親的離世,缺少親人的關注和叮嚀,讓費玉清缺少了為之奮鬥的動力,也可以看見費老師是重情重義之人。
如今這個溫文爾雅,德高望重的小哥要離開舞臺了,以後再也看不到小哥在舞臺上活躍的身影了!一直小哥給我們呈現的是樂觀向上的樣子,如今父母去世後,讓他沒有了人分享喜悅,即使舞臺再大,觀眾再多,他還是一個人,一個人承受著孤獨。這樣的小哥讓我們有些擔心。願您在後半生過得找到能相伴的那個人,我們將永遠懷念您!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