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雲南省雲嶺牛純種擴繁場」正式在景谷掛牌。據悉,此舉為景谷肉牛產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標誌著景谷全縣肉牛良種化繁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邁出了新的步伐。
「雲嶺牛」入圍上海採購準入目錄
「雲嶺牛」是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精心培育的新品種,是雲南省首個自主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肉牛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育肥性能好、繁殖成活高的特點,可生產高檔的雪花牛肉。在上海市對外合作交流辦、上海市商務委等多家單位主辦的滬滇合作成果推薦暨雲南「百縣百品」入上海評審會上,「雲嶺牛」贏得了專家評委和嘉賓的高度認可,併入圍了上海採購準入目錄。
普洱金孔雀綠色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刀光富介紹,目前,該公司正在規劃建設「勐臥雲嶺肉牛莊園」,集精飼料生產、「雲嶺牛」擴繁養殖、屠宰加工、品鑑體驗為一體,是「雲嶺牛」的示範基地和雲南省現代農業肉牛產業體系景谷試驗站示範基地。項目總投資2.5億元。
牧場 周潔 攝 目前,基地已經引進400頭「雲嶺牛」種牛進行種牛擴繁、示範養殖,擴繁場牛隻存欄數1000餘頭。企業正規劃建設產品展示和品鑑體驗中心,最終將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全面延伸產業鏈,通過「雲嶺牛」種牛、肉牛、牛肉產品、精飼料、營養舔磚、有機肥的銷售,預計產值超過10億元。
在發展過程中,普洱金孔雀綠色牧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公司旗下共有天賜牧業合作社等10家養殖專業合作分社,依託「雲嶺牛」產業,科學謀劃,以產業扶貧幫扶模式助力扶貧,即「公司+合作聯社+合作分社+建檔立卡戶」模式。通過訂單種植、訂單養殖和勞動就業等方式,帶動1724戶建檔立卡戶實現增收。2019年,通過收購農戶種植的青貯飼料約1萬噸,支付勞務費、青飼料收購等各類款項5200餘萬元。
打造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基地
在雲南雲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永平鎮黃草嶺養殖基地,藍天綠草下,每天天亮就出門的黃牛們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據悉,為提高林業資源綜合利用率,將豐富的林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近年來,雲景林紙積極探索發展林下肉牛生態養殖,通過林下「掘金」,走出了一條依託資源稟賦將綠色資本、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路子。
目前,黃草嶺養殖基地項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400多萬元,建成山地牧場11600畝,可滿足1000頭肉牛、2000隻山羊養殖載畜量需求。
該項目是目前普洱市規模最大的林下生態養殖基地,2016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肉羊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建植的優質人工牧草已通過有機轉換產品認證,所養殖的山羊、黃牛已通過有機食品認證。
下一步,雲景林紙將積極研究探索經營承包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公司為龍頭,充分發揮公司的示範帶動作用,建成以優良品種培育、加工、市場營銷等為一體的標準化、品牌化產業鏈,打造普洱乃至雲南著名林下養殖品牌和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基地,做大做強林下生態養殖產業。
肉牛養殖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產業
普洱景谷縣自然條件優越,熱區資源豐富,水利灌溉條件好,耕地面積大,擁有草山面積320多萬畝,每年累計可產新鮮飼草250多萬噸,同時,景谷縣是普洱市主要糧食產區,飼料糧供應充足,玉米秸稈、甘蔗蔗稍等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發展肉牛產業得天獨厚,潛力巨大。
該縣一直以來都有肉牛養殖的傳統,以前大都停留在零散養殖狀態,規模小效益低。近年來,景谷縣把肉牛養殖作為群眾增收脫貧的一項重要產業,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加以扶持,使養殖模式從傳統的粗放飼養向專業化、科學化養殖提升。2016年以來,景谷縣統籌提升肉牛產業發展規劃,不斷科學擴大養殖規模、著力打造「雲嶺牛」品牌,探索走出了一條「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業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化之路。為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出臺了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扶貧項目貸款貼息、支持產業發展擔保基金、金融扶貧擔保基金管理辦法四項措施,通過扶持上規模、科學化、規範化的養殖大戶,帶動周邊群眾或者合作社社員發展壯大肉牛養殖產業,然後再輻射到全縣各個鄉(鎮),使肉牛養殖成為推動群眾脫貧增收的產業,全縣肉牛養殖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的方向發展,肉牛養殖大戶不斷湧現,為景谷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2019年末,景谷全縣累計建成人工草山3.1萬畝,肉牛凍精改良點5個,肉牛常年存欄在50頭以上規模養殖大戶51戶,其中: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3戶,草料加工企業13家,累計發放種公牛116頭。全縣肉牛存欄57378頭,出欄16267頭,產量0.15萬噸,產值1.34億元。
雲南網記者 彭錫 通訊員 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