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助力打造西部職教高地 為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2020-09-18 二三裡資訊德陽

9月17日上午,川渝建設職業教育聯盟啟動儀式在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川渝兩地90餘家建設職業院校、企業、行業齊聚一堂,共商聯盟未來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順勢而為

為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今年6月,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與重慶建築工程職業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共同牽頭組建川渝建設職教聯盟。經過2個多月籌建,聯盟初步擁有98家成員單位,其中包括行業協會6家,院校24所,企業68家。

"建築業是川渝兩地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兩校作為建設職業教育的領跑者,有義務、有責任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徵程中作出積極貢獻。"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胡興福說。

戰略要求應轉化為戰略行動。川渝兩地教育資源的整合、教育產業共興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大支撐。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雙方將推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加快構建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機制。而組建職業教育聯盟,是其重要工作之一。就在9月16日,川渝雙方剛剛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聯盟揭牌儀式。

"川渝兩地教育聯合發展,是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由戰略部署向戰略行動轉化的舉措之一,我們牽頭成立川渝建設職業教育聯盟,目的就是為了整合川渝兩地建設教育資源,助力打造西部職教高地,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建築工程職業學院院長吳國雄說。

借力而上

抓住機遇推進職教共生共榮

聯盟的成立也得到四川省住建廳大力支持。"希望該聯盟可以發揮好自身優勢,培養出更多適應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能技術型人才,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更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建築業走出去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促進建築業國際交流合作。"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巡視員劉建萍在啟動儀式上說到。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職教院校也應該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戰略機遇,強強聯合,整合優化資源,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形成職教共建共享共生共榮局面。" 胡興福表示,平臺的建立對建設類學院來說,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可以促進學校與行業的契合,加深產教融合,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可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記者注意到,在這個聯盟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員單位都是建設類企業。當天,參加聯盟啟動儀式的中建一局西南公司大項目經理陳俊滿懷激動,他坦言,企業每年招新時所需的專業性人才都在變化,部分專業人才需要提前與院校磋商進行定向培養,有了這樣一個平臺,企業就有了更多的資源和選擇機會。

發揮效用

為校企及行業提供優質平臺

平臺搭建好,如何發揮其作用至關重要。未來,聯盟的建設將從五大領域著手,發揮其優勢和作用。

首先是探索聯盟區域協同招生就業合作,組建協同招生平臺,搭建就業信息共享平臺,拓寬招生渠道,拓展就業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在建設類人才培養方面,將聚焦專業方向和培養目標,協同推進兩地院校相關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聯合探索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和現代學徒制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川渝兩地特色的建築業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重點領域之一。未來,將以聯盟為載體,以實體化運營為方向,以裝配式建築、軌道交通、建築材料、建築信息化等專業為著力點,聯合開展"川渝協同"產教融合項目,助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技能創新服務方面,將吸引行業骨幹企業加入聯盟,搭建產學研用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研究裝配式建築施工關鍵技術,開展施工工藝創新,打造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綜合管廊施工為代表的新技術研發平臺,推動成渝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於社會而言,聯盟也將發揮其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領域的專業優勢,圍繞國家戰略需要,為廣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鎮規劃設計、生態環境保護、農房建設等提供技術支撐和規劃指導,開展技術服務與諮詢等社會服務活動,服務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和新型城市建設。

據介紹,目前該聯盟已經啟動了川渝建設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以川渝兩地院校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群的人才培養為抓手,開展兩地建設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探索,其中人才培養方案、教材課程、師資建設等事宜上已做了初步溝通。

來源:德陽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打造職教聯盟 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兩地90餘家建設職業院校、企業齊聚一堂,共商聯盟的未來發展之路,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提供教育支撐。未來,聯盟將從探索聯盟區域協同招生就業合作、培養具有川渝兩地特色的建築業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強技能創新服務、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等方面發揮優勢和作用。
  •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如何緊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同年7月,重慶高新區與光大控股旗下的重慶特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共建「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希望以此匯聚全球頂級的智慧產業,助力重慶打造西部科技創新示範高地。同時,高新產業少不了人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並為智能高新產業輸送人才,需要一個有機載體和平臺來支撐,以承載其產業及各類生產要素。今年,重慶高新區將高水平打造一批科技研究創新中心,圍繞高校、院所、企業建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等研發創新平臺,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大科學工程、國家級實驗室,進一步增強重慶高新區的原始創新能力。
  • 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助力唱好「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和聲」
    今年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消息重磅落地,這一積極信號,迅速在成渝大地掀起一股激情澎湃的發展熱潮。光大銀行重慶分行積極對接重慶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服務城市發展戰略和企業發展中借勢借力、創新改革,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全力以赴唱好「雙城記」的重慶「和聲」。
  • 助力「雙城」建設,共筑西部法治高地
    為積極響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中國西部地區法治建設,提升區域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為區域營商環境建設提供法治保障,推進區域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他表示,2020年年初,黨中央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重慶四川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發展布局、提高區域能級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教聯盟成立 兩地籤約攜手共謀職教協同發展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川報觀察記者 江芸涵9月16日,四川省教育廳與重慶市教委在渝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提升成渝地區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合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 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
    在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徵程上,「凝心聚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是最強勁的脈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最鮮明的主題,「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是最激昂的音調。「十四五」時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
  • 助力建設「三個高地」,湖南職教「提質培優」決定這麼幹
    在論壇現場,還特別邀請到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丁文利教授為大家介紹山東打造「職教高地」的豐富經驗。同時,湖南省政府經濟規劃專家組成員、湖南師範大學朱翔教授也出席論壇,為大家解讀了「十四五」期間湖南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內容,並就職業院校如何更好適應湖南「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 以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為統攬 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於我市而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什麼意義,又帶來哪些機遇?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圍繞「一極兩中心兩地」明確了功能支撐和主攻方向,提出支持雅安建設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和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協作基地。「為雅安作為重要節點城市融入國家戰略、參與區域功能協作指明方向和路徑。」提到省委、省政府對雅安的安排部署,市政協秘書長高凱認為。
  • ...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了「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任務,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顯著提升成渝地區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
  • 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兩地設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並於今年5月正式運行,為合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同時,川渝兩地合力攻堅,共推一體化發展。雙方密切配合、共同謀劃,於3月通過視頻會議召開雙方黨政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並聯合印發實施工作方案和2020年重點任務,提出7個方面28項任務、35項年度重點工作,並共同參與國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編制。
  • 酒泉傾力打造酒嘉雙城經濟圈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快建設西部區域中心城市的宏大目標。 酒嘉一體化戰略為嘉峪關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區域戰略機遇。由於酒嘉兩市相距僅20多公裡,加之地理位置特殊,酒泉和嘉峪關一直被視為甘肅省乃至全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打造「酒嘉雙城經濟圈」,有利於吸引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形成發展合力。
  • 滎經江津牽手 共促職教發展
    本報訊9月16日,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暨聯盟成立大會上,滎經縣人民政府與重慶市江津區教委籤訂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此次籤訂的合作協議,是推進滎經江津兩地職教健康、迅速發展的舉措,被寫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 重慶大學成為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新夥伴,優勢互補共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戰略決策諮詢、科技創新合作、教育文化合作、人才交流合作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何會選擇牽手四川?未來有怎樣的發展願景?記者發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此次合作的關鍵詞。張宗益直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促成此次牽手的「加速器」。事實上,在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四川與重慶的高校早有大動作。5月初,由重慶大學和四川大學牽頭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吸引20所高校同盟成員加入。「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高校仍大有可為。」曾經擔任過西南財經大學校長的張宗益認為,人才是城市發展與經濟建設最重要的因素,此次籤約是打通兩地人才交流壁壘的絕佳機會。
  • 川渝加快體育融合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新華社重慶4月28日電(記者周凱、丁文嫻)重慶市體育局與四川省體育局28日舉行雲視頻會議籤署框架協議,川渝兩地將在體育公共服務、體育賽事、體育設施、體育旅遊、體育人才等方面加強合作。重慶市體育局副巡視員陳玉林介紹,國家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署後,重慶市體育局與四川省體育局深入開展溝通和調研,爭取更多賽事活動、訓練基地、基建項目等落戶川渝兩地,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體育發展格局。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企青年發展論壇召開,兩地青年為國企高質量...
    本次論壇為期三天,以「助力成渝經濟圈建設、服務國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通過青年們參觀考察、演講交流、團組織共建等活動為川渝兩地國企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遂寧金橋綠色產業園區項目,擬打造為成渝地區綠色產業發展的示範基地,輻射帶動成渝地區綠色產業發展。「此前,川渝兩地共青團還籤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青春建功行動合作框架協議》,為兩地國企共青團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她說。
  • 石井崗:多措並舉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張瑋真 攝)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不斷提速,兩地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石井崗稱,長安民生物流還在全國各地布局了超過100個城市配送共享倉(VTC),以打造整車物流「最後一公裡」配送及倉儲能力建設的城市末端節點,為主機廠及經銷商提供倉儲、託管監管、分撥配送等增值服務。其中,長安民生物流與一汽物流、東風物流等還在積極謀劃成立VTC平臺公司,並將以兩江新區為總部,向全國進行拓展和推廣。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是重慶的目標之一。
  • 加快酒嘉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開創酒嘉兩市合作共贏新局面,建設...
    12月3日上午,建設嘉峪關—酒泉雙城經濟圈合作洽談會在酒泉市召開,嘉峪關市和酒泉市黨政領導圍繞加快建設酒嘉雙城經濟圈開展座談交流,共敘兩市友誼、共謀兩市發展,地企分別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 成都高新區借力業界共治 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籤約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0日訊(記者 陳淋)9月10日,2020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分論壇——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辦。本次論壇以「融智發展·聯動未來」為主題,旨在匯聚業界智慧,推動成都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 重慶市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成立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據悉,該聯合體定位為非營利性科技創新機構,將堅持四個面向,聚焦智能製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行業,旨在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成果轉化,助力西部科學城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據了解,重慶市產學研創新聯合體由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重慶市高端製造裝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慶大學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大重慶市級聯盟共同組成。
  • ...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融入國家戰略...
    會議指出,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並對突出重慶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協同帶動、注重體現區域優勢和特色,唱好「雙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