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真 攝)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不斷提速,兩地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今日召開的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暨2019重慶經濟年度人物座談會上,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石井崗表示,目前該企業正從拓展物流通道、推動數位化轉型等多方面著手,完善自身物流網絡。
作為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長安民生物流目前已經在西南、華東、華北等6大重點區域布局了10大發運基地、15個中轉站,形成了50條以上鐵路、10條以上水路線路的網絡。在此基礎上,該企業的整車運輸多式聯運佔比已達50%左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石井崗稱,長安民生物流還在全國各地布局了超過100個城市配送共享倉(VTC),以打造整車物流「最後一公裡」配送及倉儲能力建設的城市末端節點,為主機廠及經銷商提供倉儲、託管監管、分撥配送等增值服務。
其中,長安民生物流與一汽物流、東風物流等還在積極謀劃成立VTC平臺公司,並將以兩江新區為總部,向全國進行拓展和推廣。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是重慶的目標之一。值得關注的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重慶該如何進一步促進本地物流行業的發展?
在石井崗看來,數位化是其中的重要推手。「目前重慶正集中精力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智能製造優勢明顯。和成都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上面的方興未艾,將會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未來『高科技』聚集地。」石井崗表示。
智能化同樣也是長安民生物流發力的重點。近三年,該企業已經累計投入了2億元推進企業數位化工程,並先後在汽車物流行業打造了全國首個「無人機+RFID」整車盤點等系統和全國首個最大的自動化立體庫和無人倉。
與此同時,他還建議,重慶及兩江新區應該支持大中型物流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進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港口、航道基礎設施及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和關鍵節點戰略布局,促進多式聯運發展,並引導網絡貨運平臺發展,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進一步提高資源整合和匹配效率,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打造綠色、高效、聯動、創新的智慧物流。
(記者 謝力 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