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渝東北、川東北共譜建設華章

2020-12-11 上遊新聞

時光匆匆而去,留下攜手奮進的足跡。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對於地處渝東北、毗鄰川東北的萬州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是必須擔起的歷史重任。

雙城圈」遊客紛至沓來暢遊平湖,欣賞美景。

一年來,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萬州認真貫徹落實,與毗鄰地區齊聲合唱「雙城記」,同心共建「經濟圈」,以協同推動萬達開統籌發展為主抓手,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實現了良好開局。

高位謀劃,舉全力將戰略要求轉化為具體行動

11月4日,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主持召開萬州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

從4月到1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後的6個多月裡,這樣高規格的領導小組會議已開了6次,足以見得萬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力度之大。

年初以來,萬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深刻領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意義、戰略內涵、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從戰略上認識和把握這一重大機遇,切實把戰略要求轉化為具體行動,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地見效。

全區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內容,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明確工作重點,強化責任擔當,制定時間表、路線圖,項目化、事項化、政策化、機制化抓好落實,努力在全國、全市發展大局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賡即,萬州成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7個專項工作組,以及領導小組辦公室,構建起「1+7+1」的組織領導體系。

「雙城圈」冬泳愛好者暢遊平湖。

同時,萬州主動加強與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以及達州市、開州區、雲陽縣等溝通對接,協同建立萬達開統籌發展「三地三級」工作機制。全體區領導擔綱領題,深入開展「1個綜合+7個專項」調研,探索構建跨省域、跨市區統籌一體化發展新思路。

4月9日,萬達開黨政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在萬州區舉行,其後又召開2次協調會,先後出臺萬達開統籌發展工作方案、2020年重點任務、爭取國家(省市)支持重大事項、工作機制等「4+3」文件,合力唱好渝東北、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大戲」。

全區以協同推動萬達開統籌發展為主抓手,廣泛動員部署、凝聚思想共識,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又同心合力辦好合作的事情,努力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帶頭發展、帶動發展。

5月15日,萬州區委五屆七次全會召開,研究出臺《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功能建設三峽庫區經濟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配套制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7+2」工作方案,提出區級重點推進事項283項、項目326個,與周邊區縣協同推進事項1023個,繪製好建設路線圖,吹響了勠力同心齊發展的總號角。

萬州造機器人吸引「雙城圈」客商的眼球。

不僅如此,萬州認真踐行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杆的重要使命,著力抓好「生態、流通、城市、產業」四個篇章,努力創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提速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不斷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加快建設三峽庫區經濟中心,引領萬開雲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協同發展,為助推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貢獻萬州力量。

聯手推動,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發展良好開局

12月3日,萬州區新田港從試運營階段正式進入運營階段。

這個重慶市「1+3」樞紐港之一、三峽庫區最大的深水良港,全面建成後將形成年吞吐貨物3500萬噸的能力,其中貨櫃150萬標箱,成為鐵公水空多式聯運樞紐港,助力四川實施東向開放戰略,開闢經萬州通江達海的貨運新通道。

這是川渝深化合作、聯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萬達開統籌發展的最新成果。

一年來,萬州強化「一盤棋」思想,樹牢「統籌發展」意識,踐行「一體化」理念,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區域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鐵水聯運,「蓉萬」通道貨運量逐年增長。

全區上下壓實責任,抓好項目事項,緊密協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項目開工77個、竣工33個,推進前期項目57個,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部分領域、系列事項取得初步成效。

——共商交流合作機制。萬州與達州、開州等地召開各層級會議120次,推動交通互聯、產業協同、高校聯盟、醫療保障、媒體宣傳等方面籤署合作協議69份,建立改革協作、警務合作、財政協作、毗鄰鄉鎮合作等機制11個。

——共建交通基礎設施。開通運營萬達城際快巴,貫通萬開浦裡快速浦萬隧道,開工建設渝萬高鐵,有序推進渝西高鐵、成達萬高鐵、萬達直線高速等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三地接壤鄉鎮公路改擴建升級工程,完工萬州餘家鎮—達州開江縣、萬州彈子鎮—開州幹線公路升級改造。

——共促現代產業發展。區委主要領導2次帶隊赴四川考察招商,達成一批重要合作事項;舉辦「招商季」百日攻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成功籤約項目14個,協議總投資68.5億元,金融機構授信300億元;樹上鮮、魚泉榨菜等5家萬州企業參加萬達開農特產品推介展銷會,現場銷售50餘萬元;四川港投集團開工建設萬州三峽奇昌生態循環農業項目;重慶交運、萬商實業、四川港投共同出資成立運營公司,掛牌開工建設三峽綜合物流樞紐;三峽銀行設立開州支行,為三農、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提供融資20億元。

立體交通助力萬州參與雙城經濟圈建設。

——共聯文化旅遊資源。聯合開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推介會、達州首屆文旅發展大會、開江第七屆荷花文化節等節會活動5次,共同推出巴文化旅遊線、紅色文化旅遊線、高峽平湖旅遊線、鄉村旅遊線等二日遊、三日遊精品旅遊線路產品;聯合舉辦優秀讀物展、青少年足球賽等文體活動8次。

——共推科技創新發展。共同舉辦「渝創渝新•創響萬州」創新創業大賽;組團赴寧波等地開展招才引智活動,引進「雙一流」高校研究生17名;重慶三峽學院與達州市通川區聯合開展金銀花加工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獲達州市校合作專項資金30萬元。

——共治綠色生態環境。共同建立水(大氣)汙染防治、環境監測、聯合執法、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等聯動協作機制。

——共享公共服務資源。成立萬達開高校聯盟、職業教育聯盟、青年創業聯盟,達州市職中、達縣職中等加入重慶三峽職教集團;統籌解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三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協同開展就業服務工作,對接企業450餘家、幫助就業1600餘人;辦理三地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346人、異地就醫備案3235人次,基本實現萬達開養老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就近互認互辦。

達州、開州等地的學生紛紛來萬州職業學校學習。

而今,萬州正圍繞「六個統籌」發展路徑,實施「七項重點」創建任務,全方位協同推動萬達開統籌發展,努力實現「五個示範」帶動效應,引領渝東北、川東北地區攜手邁向一體化,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發展作出新貢獻。

新聞現場:鐵水聯運構建蓉達萬物流大通道

深冬時節的三峽平湖,江寬水闊,萬州港船來船往,一派繁忙景象。

把目光投向江南貨櫃作業區,一批從長江中下遊地區港口運來的散裝小麥,在這裡裝進一個個貨櫃,然後通過紅溪溝作業區鐵路專用線發往成都。如今,藉助蓉萬和達萬班列往來的礦石、硫磺、糧食、煤炭和普貨,已實現常態化運行。

交通帶來的流通優勢正積聚起區域協作發展的新動能。倚靠長江黃金水道的萬州港,深化與四川成都、達州鐵水聯運合作,構建起蓉萬、達萬往來更加頻密的物流大通道。

「通過達萬鐵路到發萬州港的貨品,以大宗生產物資為主,包括礦石、硫磺、糧食等。」重慶港九萬州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誠表示,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東風,萬州與達州、成都的物資交流更加頻繁,萬州港作為四川東向出海新通道的物流節點作用更加凸顯。

平湖萬州美如畫,長江黃金水道貨運忙。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四川貨物通過萬州港中轉的背後,是鐵水聯運帶來的物流低成本優勢。比如糧食,經達萬鐵路入川比以往運輸方式減少兩天運程,降低了資金佔用成本。又如四川宣漢硫磺礦,以前主要通過鐵路和公路運抵華東、華南,改走萬州鐵水聯運線路後,運費縮減了三分之一。

目前,四川已經將萬州港確定為長江貨運出海新通道,通過鐵路將全省多個城市與萬州連接起來,擴大鐵水聯運規模。而萬州,也正積極加強與成都、達州合作,充分發揮長江航運優勢,做大鐵水聯運貨櫃量,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共同打造成都「無水港」,加快將萬州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東向門戶樞紐。

市民聲音:好方便!遷移戶口不再兩地奔波

11月18日,萬州區公安局為來自四川射洪、在萬州工作生活多年的何雪梅辦理了「一站式」戶口遷移。而她,也幸運地成為川渝兩地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的萬州區首位受益者。

「按照之前的戶口遷移流程,我需先在轄區派出所領取準遷證,再回四川射洪原戶籍地派出所辦理遷出手續,然後拿著遷移證回來重新進行戶口登記。」何雪梅說,不僅遷移過程繁複,而且往返奔波,費時又費力。

「沒想到川渝兩地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政策落地後,10多分鐘就在萬州搞定了,真是高效又方便!」拿著剛辦的戶口本,何雪梅笑逐顏開地感慨:自己在萬州上班已4年多,一直想把戶口從四川射洪遷過來,以前也曾多次到派出所諮詢過,都因沒時間輾轉兩地跑手續,故拖延至今。

舒適、快捷的動車,成「雙城圈」兩地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希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給川渝兩地老百姓帶來更多便利。」嘗到甜頭的何雪梅,滿懷期待地說道。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大事記

2月28日,協同推動萬達開統籌發展課題調研正式啟動,最終形成「1個綜合+7個專項」調研成果。

3月4日,萬州區成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項工作組,以及領導小組辦公室,構建起「1+7+1」的組織領導體系。

4月7日,綜合調研報告上報市委進行成果交流。

4月9日,萬達開黨政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在萬州區舉行,審議並通過了推動萬達開統籌發展的4個文件,為創建工作拉開了序幕。

4月16日,萬州區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4月30日,在萬州—開州城際快巴基礎上,新開通萬州—達州城際快巴。

5月13日,萬州機場梁平候機樓正式啟用,兩地居民陸空出行實現無縫銜接。

5月15日,萬州區委五屆七次全會召開,研究出臺《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功能建設三峽庫區經濟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配套制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7+2」工作方案。

9月15日—19日,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率隊先後赴四川省南充市、成都市、德陽市考察招商,達成一批重要合作事項。

9月28日,九龍萬博特鋁新材料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75億元,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1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餘個。

9月28日,舉辦「招商季」百日攻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成功籤約項目14個,協議總投資68.5億元,金融機構授信300億元,其中涉及川渝合作項目4個。

10月30日,四川港投萬州三峽奇昌生態循環農業項目在龍沙鎮開工建設,總投資35億元,致力打造無汙染、零排放的生態養殖基地。

11月9日,渝萬高鐵在萬州舉行開工活動,建成後將與鄭萬高鐵相連,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加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砥礪擔當正其時 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萬州作為
    今年以來,萬州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精準抓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任務,統籌謀劃「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和「推動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工作,努力在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保聯建聯治、改革開放共促共進等方面下功夫、見實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 川渝國資國企再聚首 這次為何選在萬州
    這是今年以來,川渝兩地國資國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舉行的第二場市州行活動。川渝國資國企再聚首,這一次,為何選在萬州?重慶市國資委主任胡際權說,作為市場主體,項目是國企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最重要抓手。此次活動,是川渝兩地國資國企響應黨中央號令、落實兩省市黨委政府部署的具體行動之一,同時也是國企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動能的重大機遇。活動現場,120餘家國企雲集,萬達開三地共推介重點項目128個。
  • ...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
    ,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全力推動南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範市,中共南充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對南充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進行了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 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推動國家戰略...
    陳敏爾在講話中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飽含著總書記、黨中央對成渝地區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凝聚著川渝兩地廣大幹部群眾的熱切期盼和共同願望。
  • 以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為統攬 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市委、市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緊緊抓住戰略機遇,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新的起點上推動綠色發展示範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
    在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徵程上,「凝心聚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是最強勁的脈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最鮮明的主題,「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是最激昂的音調。「十四五」時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
  •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會議今天將召開!四川日報頭版頭條...
    陳龍攝今年以來,火熱的建設場景,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一個個重大項目,仿佛急切的鼓點,烘託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熱火朝天的建設態勢。今天的四川日報頭版頭條+兩個整版的特別報導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火熱建設進展!
  • 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報業攜手合作促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策部署,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1月18日下午,重慶市報業協會、四川省報業協會在重慶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推進成渝地區報業協會協同發展。川渝本一家,兩地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動下,雙方將在六大方面開展交流合作。首先是建立定期交流機制。雙方將定期組織協會會員單位開展重大報導主題集中採訪、宣傳互動、融媒傳播,講好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故事,攜手營造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如何緊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近日,川渝兩地視頻連線,舉行首次黨政聯席會,部署共同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工作。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川渝一家親,共下一盤棋。兩城相向而行,形成合力。3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了解到,緊抓這一重大機遇,該區將在互聯互通、產業結構、創新平臺、開放通道等方面加快布局,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 打造職教聯盟 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兩地90餘家建設職業院校、企業齊聚一堂,共商聯盟的未來發展之路,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提供教育支撐。未來,聯盟將從探索聯盟區域協同招生就業合作、培養具有川渝兩地特色的建築業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強技能創新服務、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等方面發揮優勢和作用。
  • 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張凌漪)11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以來,川渝兩地共推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截至10月,重慶和四川有關方面籤訂合作協議達200餘份。
  • 萬州立體交通:「水陸空鐵」加速度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萬達開雲」在行動。位於渝東北、川東北地區的萬州、達州、開州、雲陽,自古地緣相近、山水相連、人文相親,交往源遠流長。如今,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各地都雷厲風行,以實際行動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 如何搞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生態環境局各部門負責人這麼說
    12月10日12月10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黨組(擴大)專題會議,會上全文學習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更好地把思想統一起來、把任務落實下去、把責任擔當起來,認真謀劃我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開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
  • 四川省體育局官方回應:積極謀劃聯合申奧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11月27日,四川省體育局工作人員在回復省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情況時提到,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部署,川渝體育部門正在謀劃聯合申辦包括奧運會在內的重大綜合性賽事。《成都市世界賽事名城「十四五」發展規劃 (徵求意見稿)》中也提出:「積極探索申辦2030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20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的可行性。」
  • 圍繞「新」字認識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考量、戰略...
    會上,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辦副主任古智猛表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蘊含著深邃的戰略考量、豐富的戰略內涵和重大的戰略機遇,可以圍繞一個「新」字來深化認識、加深理解。他解釋,「新」表現在戰略實施的背景、戰略蘊含的內涵以及戰略帶來的機遇。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節約物流成本
    唱好雙城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節約物流成本】12月8日,重慶市江津區商務委主任張梅,四川省瀘州市商務和會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永革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
    原標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   12月1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 拓寬思路 深化合作 攜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11月11日,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率宜賓市黨政代表團來到廣安,實地考察廣安市產業發展、開放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幹部培訓等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兩地交流合作,攜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市委副書記趙波陪同考察。
  • 周年秀丨聚力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都市檢察院聚焦「深化檢察協作,務實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大局,推動形成「唱好『雙城記』、加快『同城化』、走好『東進路』」多層次檢察服務工作主線,切實拓寬服務視野、創新保障舉措,取得了激發區域檢察一體化協作優勢,護航重大戰略實施的基礎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