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萬州高峽平湖美景令人陶醉。(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冉孟軍/視覺重慶
12月8日,川渝兩地國資委和萬州、達州、開州三地政府邀約120餘家國企齊聚重慶萬州。其中,包括18家在川渝央企、30餘家兩省市國企、70餘家萬達開三地國企等。
這是今年以來,川渝兩地國資國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舉行的第二場市州行活動。
川渝國資國企再聚首,這一次,為何選在萬州?
劍指一個主題
推進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向前邁進實質性一步
為何選在萬州?
活動標題透露考量——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2020川渝國企萬州行」項目推介會暨籤約活動。
重慶市國資委主任胡際權說,作為市場主體,項目是國企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最重要抓手。此次活動,是川渝兩地國資國企響應黨中央號令、落實兩省市黨委政府部署的具體行動之一,同時也是國企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動能的重大機遇。
活動現場,120餘家國企雲集,萬達開三地共推介重點項目128個。其中,40餘家國企與萬達開三地籤約項目43個,協議投資超千億元,涉及交通、產業、環保、民生等多領域。
「萬商雲集有熱度,開放合作有誠意,投資通達有收穫。」胡際權用「三個有」表達了他對此次活動的看重。他說,隨著一大批項目推進、落實,也必將促進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向前邁進實質性的一步。
對此,四川省國資委主任徐進高度贊同。他說,此站選擇萬州,正是因為萬州之「重」。
在他看來,萬州,是川東北、渝東北門戶「重鎮」,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作為國家戰略被提出後,各方互動頻繁,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發展正在進入嶄新時期。在此背景下,川渝國資國企更應該在規劃布局、產業要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合作,把市場、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轉化為融入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發展的有效路徑。
完善一種機制
建立川渝國資國企長效化、常態化互動機制
「萬州之後,此類活動還將在川渝兩地更多市州舉行。」活動現場,川渝兩地國資委負責人不止一次說起。
四川日報記者注意到,內江、廣安等都在他們所說的名單之列。他們透露,按照目前計劃,「一年走兩地」將長效化、常態化堅持下去。選擇不同的區域,也意在破解不同的難題。
3月,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結束第二天,川渝兩省市國資委迅即通過視頻會議形式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狠抓落實。
4月,川渝國資委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重慶召開。四川省國資委率14家國企入渝,籤署「1 12」一攬子合作協議。
7月,川渝國資委共同舉辦的「國企遂寧行」活動。在川、在渝央企及川渝等省市的30多家國企與遂寧市籤約37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790億元。
「相較之前的國企遂寧行,此次萬州行籤約項目數量、金額都有較大幅度攀升,反映出川渝國資國企融入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態勢。」徐進說。
四川省國資委副主任沈汝源用萬達開三地地名,串起自己對此次活動後續發展的期待。「達江通海,萬商雲集,開放合作,未來可期!」
事實上,川渝國資國企更多領域的合作正漸入佳境。
探路金融創新,四川發展與重慶渝富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總規模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首期資金即將落地。
推動平臺建設,9月,「川渝共同產權市場網際網路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首批集中推介100宗川渝國企混改項目。7月底,四川國企牽頭髮起成立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產業發展聯盟。
推進一體化發展,除市州行活動外,第一個川渝合作省級園區——廣安市川渝合作高灘園區也於年初設立。園區內的高灘新區產城融合項目,由四川發展、廣安市人民政府、鄰水縣人民政府及重慶渝富資產管理集團分別指定出資主體聯合形成,合資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主導產業為裝備製造及汽車相關產業。
交通互聯互通。12月8日,萬達開三地還籤署了萬達開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備忘錄,相約協同推進渝西高鐵、成達萬高鐵、渝萬高鐵、達萬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一天前,四川開江至重慶梁平高速公路聯合開工儀式在川渝交界處隆重舉行,這是重慶直轄以來、川渝首次聯合開工的一條省際高速公路,標誌著兩地交通協同聯動進入了新階段。
川渝兩地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雙方正在緊密結合「十四五」國家規劃和川渝兩地規劃,謀劃打造一批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大項目,推動其更快、更好落地,在唱好「雙城記」中貢獻更多國資國企力量,在建設「經濟圈」中更好展現國資國企擔當。
探索更多可能
讓企業有新發展、群眾有新生活、地方有新未來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很多國企也在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探索中找到更多發展新機遇。
與重慶、萬州多方合作,共建萬州新田港二期建設項目,是四川港投集團此次籤約合作的重點項目之一。
四川港投集團副總經理楊軍說,新田港是重慶市規劃建設的四大鐵公水樞紐港之一,由三期工程組成。一期目前已經建成。四川港投集團主要投資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設4個散貨泊位,設計吞吐能力為1200萬噸/年,總投資約18億元。整個項目由重慶高速集團、重慶港務集團、四川港投集團、達鋼集團和萬州區、達州市共同組成一個合資公司,來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近期,主要可解決達鋼鐵礦石原料入川,目前每年達1000多萬噸。同時可解決川東北、陝南等煤礦出川。下一步,還將圍繞臨港產業園,引進更多適合水運的投資項目。
布局冷鏈物流,四川港投集團也在萬州找到切入點。當天,川渝國企共同出資設立的重慶三峽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在萬州正式揭牌成立。除了參股大平臺建設,四川港投集團也投資控股了旗下一個聚焦特色農產品冷鏈業務的子公司。楊軍說,目前,從泰國林查班港,經廣西欽州港,再到四川廣安的直達冷鏈班列已開行。藉助這個新平臺,未來直達冷鏈班列將進一步延伸、輻射到萬州,形成冷鏈物流基地,成為其全國乃至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將在川渝國資國企的深化合作中,變得更便捷。助力「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當天,四川省達運集團、重慶萬運集團籤約,擬共同投資5億元,通過發展定製客運、旅遊直通車、省際城鄉公交、物流基礎設施及通道建設等,共同推進渝東北、川東北區域客運、物流、旅遊發展。
相關新聞》》》
川渝合作又一重要實體在萬州落地
兩地國企共同投資組建重慶三峽物流集團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白麟)川渝合作又一重要實體在萬州落地——12月8日,重慶三峽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物流集團)揭牌成立。三峽物流集團由重慶萬運集團、萬商集團和四川港投新通道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合力轉化萬州東向開放門戶等區域優勢,深度發掘商貿物流產業蘊藏的巨大市場。
互相參股,是川渝國資國企深化合作、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措施。據了解,三峽物流集團下設商貿物流集散、多式聯運、應急物資儲備、特色產品交易展示和特色農產品冷鏈等多個子公司。在參股成立大平臺的同時,各合作方還可按照「誰有投資意願、誰投資控股」的合作模式參與運營。例如,四川港投集團就控股了三峽物流集團下屬的一個特色農產品冷鏈子公司。
四川港投集團副總經理楊軍表示,萬州是三峽庫區腹心重地、渝東北區域中心,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東向開放門戶。目前從泰國林查班港,經廣西欽州港再到四川廣安的直達冷鏈班列已開行。依託三峽物流集團這個新平臺,直達冷鏈班列將進一步延伸、輻射到萬州,形成冷鏈物流基地,這也將成為川渝冷鏈物流在全國乃至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