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解敏7月19日報導:VR垃圾分類遊戲、雪龍2號模型、蒸汽機車3D列印模型……為給熱愛科學的孩子們提供一個暑假好去處,進一步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和科學興趣,以《上海之巔玩轉科學》為主題的2019年「科學之夜」專題活動,本周末(7月19日—21日)在上海中心B2藝術長廊開啟。
在全城響應垃圾分類的當下,記者看到,現場有4家企業集中展示了包括垃圾分類少兒編程、垃圾分類飛行棋競技遊戲、智能垃圾桶展示、VR垃圾分類等內容,相信能讓觀眾在過關斬將中,對如何正確區分垃圾、扔對垃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科學社區」讓觀眾動起來玩科技
本次「科學之夜」的重頭戲——科學互動展項分成音樂星球、動手工坊、紡織實驗室、機器人之家、虛擬實境、航宇天地、垃圾分類進行時等7個展區。在音樂星球展區,一個聚集靈感和理念的大型科學互動裝置音樂迷宮進駐現場,以聲音、生活與環境為主題,給孩子們打造趣味性和安全性並存的迷宮空間,穿行小迷宮,創作屬於自己的打擊樂,感受奇妙。
在動手工坊,兒童博物館、陶瓷科技藝術館、中華印刷博物館、地震科普館、礦物化石研究會等8家科普單位將讓親子家庭,特別是孩子們動起小手參與到中國古代的雕版印刷、陶瓷拉胚、地震百寶箱互動、簡易火箭及降落傘製作、乾冰泡泡、麵粉橡皮泥等科普手工小製作和體驗中。
在小朋友最喜歡的機器人之家展區,將請出可測試身體健康狀況的AI體檢機器人、會跳舞的足球機器人、機器狗陪伴機器人、AR繪本閱讀機器人等現場互動比拼,從中感受人工智慧時代未來機器人的強大潛力。此外,可以玩轉AR賽車、MR全息教室、氣象颱風VR蛋椅、VR遊戲等科技產品,提前感受「未來的電腦」發展方向。
特設科學小舞臺、科普小課堂
本場「科學之夜」將特設科學小舞臺,一批滬上科普大咖將輪番上臺,為觀眾送上豐富節目。活動期間將舉行多達7場的科普小課堂,例如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邀請觀眾體驗神奇的印刷術,現場開展互動印刷,體驗純正的雕版印刷。上海紡織博物館將帶來纖維微觀世界探秘課程,讓小朋友認識到動物皮毛不為人知的秘密。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將以授課+DIY的形式,揭曉「腳下的秘密」,上海中心大廈將為現場家庭揭開這幢632米超高層建築建造背後的各種「智造密碼」,而蔚來汽車上海中心展廳也將針對智能汽車、車載智能夥伴、人工智慧等未來出行等精彩開講。
「科學之夜」是上海科技節最具人氣的品牌活動之一,旨在打造炫酷好玩的親子科技嘉年華。公眾可近距離體驗高科技產品、玩轉科學互動展項、觀看科學秀、實驗秀、脫口秀、科普劇等各類科學表演,參與科普小課堂等體驗,在寓教於樂中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和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