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5月15日電(記者周琳 李海偉)「夜上海,夜上海,你就是個不夜城」,誰曾想過,這座城市夜間的絕代風華,也一度因人群宅家而稍顯黯淡。而如今,夜間燈光照亮「月光經濟」,那個熱騰騰、煙火氣、治癒系的夜上海回來了。
有數據顯示,一大半的消費都發生在夜間。上海之夜是如何點亮的?來看記者夜探五角場商圈發回的報導。
——深夜書房:卸下包袱邂逅自由的靈魂
夜間9點,不少書客仍然靜靜坐在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裡。樓梯上、咖啡桌前、茶室中,或辦公、或喝茶、或看書。1995年出生的圖書管理員何磊在這裡已經工作三年。一度,他和深夜書房的老友們失去了聯絡,白髮垂髫,過去那些「忘年交」們都不再出現。
8日,他告訴記者,五一期間書店客流量恢復到了過去的七八成,一本名為《醫學通史》的新書幾乎每天都會售賣,「看到熟悉的人回來了,自己的信心也就回來了。」
書籍並非日常民生消費的剛需,疫情期間,消費量驟減。書店推出了外賣、打折等多種形式,回補人氣。4月23日讀書日前後,這裡的營業結束時間從最初的20時延長到了22時,街道聯合商圈、書店還一起進行了掃碼領券的活動,飲品6折起、購書1折起,推出深夜讀書周活動,會員用積分即可兌換熱門書籍,營造夜讀氛圍。
「越是在艱難的時刻,越是要堅持精神的富足」,何磊堅持每周在書店的中央島區域更新書籍,在書友群裡互動。過去,這裡的主力消費人群是周邊的大學生,如今人群正在分批回歸。「大學生們,我想死你們了」,這句話成了何磊的心聲。他說,「隨著大學生的回歸,我們預計1個星期內就會延長到凌晨兩點關門。」
——深夜食堂:為夜歸人獻上城市熱騰騰的溫度
太平洋森活天地是目前國內最長的地鐵美食街之一,疫情期間這裡的不少餐飲店,也堅持跟隨著地鐵的時間,從早上五點半運營到晚上十二點半。過去這裡是上海城市生命線生生不息、夜歸人努力奮鬥腳步匆匆的一個「註腳」,今年也一度迎來「大蕭條」。
夜宵是一個城市煙火氣的體現。半仙豆夫甜品店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店,此前吃貨們從浦東、寶山、崇明等地,來這裡「打卡」都是家常便飯。店長孟佳星說,希望用熱騰騰的豆漿,配上醇厚的奶蓋,放上一串日本空運來的白玉丸子,為夜歸人送上城市熱騰騰的溫度。「5月3日,這裡有了久違的排隊,讓自己內心很踏實、很充實。」
同樣是發消費券,上海採用的方法是「定點推送」,而不是廣撒網。太平洋森活天地推出的「55購物節消費券」活動,在大眾點評上可以購買15元購30元的美食代金券,經過這個地下空間的地鐵一族,可以被精準推送到。運營總經理崔亞東說,精準推送聯動了線上線下,提高了轉化率。
——深夜手作:每份商品都是城市的記憶
夜晚十點,商鋪打烊,酷樂潮玩工作人員的工作並沒有結束。打開嗶哩嗶哩的直播間,店員和用戶進行了夜間的互動:盲盒、永生花音箱……一萬多種創意生活雜貨,組成了這裡的國潮文創產品集市,吸引著很多年輕人的目光。
品牌營銷總監馬利軍告訴記者,單單售賣商品已經無法滿足年輕消費者,所以從產品設計到店鋪擺放,都加入了情感的聯繫,讓手作店可以成為所有人的回憶。五五購物節期間,伴隨著商圈的活動,線下客流和線上導流相結合,店面類似於「24小時」不打烊。
從路邊小店、到竹架簡屋、到物資交流集散地,再到現在綜合體和小店呼應,五角場商圈的變遷是上海商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五角場五個角各有特色、各具魅力。合生匯注重「品質感」,百聯又一城營造「沉浸式」,萬達廣場彰顯「潮流範」,蘇寧易購布局「新消費」,悠邁生活廣場突出「性價比」。有了嗶哩嗶哩等新媒體平臺在線加持,小酒館和網紅店、本幫菜和國際範交錯,線上線下「雙棲」,讓這裡的夜更具科技感和未來感。
一座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必然是年輕態的購物天堂。「我們希望讓消費者買得開心、舒心、放心。」上海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表示,推出更多範圍廣、力度大的促銷活動,商品服務周到貼心,線上能"種草"、線下好"拔草"。首個上海夜生活節即將亮相,楊浦也將推出系列活動,內容涵蓋夜購、夜食、夜娛、夜讀、夜遊、夜秀等多種夜嗨元素,加快打造楊浦夜間經濟新模式。
有人說,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遍地的24小時便利店、別處買不到的首品新品,以及可以安放靈魂的深夜小店。藉助校區、園區、營區、商區、社區「五區聯動」,創新創業的新鮮血液不斷加入,商圈的魅力可以獲得成倍加持,最終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讓「逛上海」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裡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買家」。
上海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表示,會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線上線下融合、IP打造和科技賦能,全力做好流量文章;進一步提升大學路創新創業街區品質,在商業整體布局、特色氛圍營造、品牌價值提升上做好地標文章。
上海之夜正在亮起來。這座城市用熱騰騰的豆漿、治癒系的書籍、煙火氣的手作,為夜遊客們的高品質生活添加溫度,向所有夜歸人道一聲「晚安」,並迎接全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