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等於失業?疫情籠罩下的澳洲年輕人

2020-12-23 騰訊網

共3013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閱讀導航

前 言

繁忙的季節,卻賦閒在家

年輕人躺著中槍

畢業等於失業

失業到底有多嚴重?

前 言

在這場疫情中,澳大利亞有一個群體似乎並沒有受到多大關注。

答案是年輕人群,尤其是25歲以下的人群。

從衛生數據而言,因為相比年長人群感染風險要低、他們似乎受到了忽視。

從就業數據而言,更是如此。

初入職場,被稱為菜鳥,遇到裁員,首先第一個中槍。

臨近畢業,不少人卻開始擔心「畢業即失業」。

如果返鄉,又被指啃老。

那麼,眼下的澳大利亞就業市場現狀如何,年輕一代找工作有多難?

1

繁忙的季節,卻賦閒在家

亞倫(Aaron Smyth)是一名音樂劇演員。在這個本應繁忙的季節,亞倫突然賦閒在家。

和亞倫一樣的還有一個45人的團隊,包括音樂家、工作人員、指揮人員等。他們都在一夜之間突然沒了工作。

亞倫是一個28歲的小夥子。談到自己失去工作的場景,他說:「就像一切都被徹底抹去了,我們被迫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經理只是說,今天晚上清空更衣室的衣物,周三不用來了。」」

「對於很多搞藝術的人而言,儘管他們都有過類似的感覺。但是,眼下的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的更為真實。因為,每個人都在經歷。」

丹妮(Danielle Payne)是一名年輕演員。僅有過一次參演經歷,丹妮就失業了。因為新冠疫情導致整個電影拍攝行業都停擺了。

丹妮今年25歲。她說:「上一次有活幹還是在3月13日。之後所有工作、通告、短片、廣告都取消了。」

她說:「作為一個新人,當自己的根基還沒打穩就遭遇停工。這樣的經歷只會給未來增添很多不確定性。」

2

年輕人躺著中槍

在這場疫情中,相比年齡較長的人群,年輕人感染新冠,進而發展成重症的概率要低得多。

但是,疫情造成的收入衝擊中,年輕人首當其中。

數據顯示, 3月14日(澳大利亞新冠感染確診病例首次破百)至4月4日期間,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1/10的人失去了工作。

整體而言,截至4月4日的三周內,新冠疫情已經導致78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在大流行對經濟造成影響的早期,受重挫的行業無一不是年輕員工佔比相對更大的行業,包括旅遊、招待、零售、藝術、體育和娛樂以及兒童保育等行業。

就業市場經濟學家畢克林(Callam Pickering)說道:「年輕工人中,從事零售和酒店業的人員就佔了40%。相比之下,整個年齡群的這一比例僅為13%。」

「因此,可以說年輕人處於新冠疫情造成經濟地震的震中。這一人群遭遇了來自各個方面的衝擊,可以說躺著也能中槍。」

畢克林說,事實上,在疫情到來之前,不少年輕人本已「艱難求生」。

今年2月份的數據顯示,15-24歲人群中的失業率高達12.2%,就業不足率(即想要工作更長時間的人群)更是高達18.3%。

畢克林表示,從歷史表現來看,在未來十年的大部分時間內,新冠疫情的影響將持續困擾年輕一族。

他說:「無論從上個世紀的大蕭條,還是從全球金融危機來看,情況的確如此。」

推廣

3

畢業等於失業

格雷格(Greg Weiss)是一名再就業諮詢師。

所謂的再就業諮詢師,如果您和他見面,那麼您很有可能被辭職就是即將被辭職。

因此,如果格雷格很忙,這並不是什麼好跡象。

格雷格表示,過去幾周內,自己非常忙碌,開了很多會,也見了很多人。

他說,就業市場,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遭受的衝擊最為嚴重。

「原本可以提供給這一人群的招聘崗位現在都取消了。雖然能夠看到一些在工作的人。但是,這部分人群由於處於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即我們所說的菜鳥。」

「沒有經驗,很多人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在職場,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新人往往是第一批被裁掉的人。」

他舉了個「儲備生」的例子。正常情況下,一些企業會有「幹部儲備」或培訓生計劃。

但是,眼下這些企業都取消了這些計劃。

年度畢業生就業調研結果顯示,去年有72.2%的本科生在獲得學位後的四個月內找到了全職工作。

這比2014年的低點68.1%有所上升,但遠低於2008年的85.2%。

漢娜(Hanna O'Reilly)是語言病理學的一名大學生,還有一年即將畢業。

為了方便畢業後能夠順利找到一份全職工作,她希望能夠先在醫院或者養老院找到一份實習工作。

然而,眼下的她開始擔心,自己一畢業就等於失業。

她說:「這是一個四年制的課程,相比其他課程都要長。我真的很想早些找到一個崗位,可以積累些經驗,畢竟書上說的很多,沒有實踐,相當於什麼都不是。」

4

失業到底有多嚴重?

澳大利亞財政部最新分析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度失業率預計達到兩位數。如果沒有1300億澳元的留職(JobKeeper)補貼,同期失業率將達到大約15%的峰值。

自1994年4月以來,澳大利亞的失業率從未達到兩位數。如果失業率達到10%,這將意味著將近140萬人失業,這將創下紀錄。

對於數十萬人員失業的報導,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表示「深感不安」。

這場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可能單憑一個方面的數據難以想像,以下數據的對比可以給人們更為直觀的感受。

據莫裡森介紹,在過去六周內,失業救濟(JobSeeker)申請新增51.7萬份,相當於疫情前整整一個年份申請總數。

同期給付的工資總額下降了6.7%。這表明一部分工人繼續在工作,但收入有所損失。

值得一提的,年輕人再次「中槍」。數據顯示,支付給20歲以下工人的工資下降了13%。20至30歲的僱員這一數據也高達9%。

3月23日,澳大利亞宣布非必需業務關閉。受此影響,澳大利亞全國各地的咖啡館、飯店和酒吧要麼關門,要麼營收(外賣)大幅減少。

截至4月4日的三周內,住宿餐飲行業就業崗位數下降了26%,付出的工資總額下降了30%。

藝術和娛樂場所的崗位數下降了19%,而給付工資總額下降了16%。

其次是採礦、房地產服務、專業服務和行政管理服務崗位數下降了約8%。

就崗位流失男女性別差異而言,澳大利亞男性失業人數相對較高。

在截至4月4日的三周內,男性和女性分別有5.7%和5.1%的人失業。

5

統計局數據失靈?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最新發布的數據,3月份,澳大利亞的官方失業率錄得5.2%,較2月份的5.1%僅略有上升。

伴隨新冠疫情導致大規模企業關閉和人員失業,這怎麼可能?

事實上,官方就業數據未能充分體現疫情所帶來的衝擊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即統計時間。

實際上,3月份的失業率只能代表3月的前兩周,而成千上萬的澳大利亞人失業集中發生在3月的最後兩周。

換言之,4月份的就業數據才能顯示出令人震驚的數字。

但是,還要一個影響因素不能忽略,即留職補貼(JobKeeper)。

經澳大利亞統計局證實,無論工作小時數如何,通過澳大利亞政府留職補貼(JobKeeper)獲得每兩周1500澳元的人群將被正式歸類為已就業人士。

原因很簡單,所謂留職補貼的目的就是讓多達600萬名工人與僱主保持勞資關係,仍處於僱主的員工發薪名單內。

換言之,4月份的官方數據可能仍然無法描述就業市場的「真實慘狀」。

END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有一份穩定的就業是談生活、談理想、談人生的基礎。

所幸的是,澳大利亞新冠感染曲線開始走平,多個地區已經沒有報告新增病例。

伴隨相關限制性舉措的放鬆,就業前景會有所好轉。

參考來源: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4-16/history-suggests-youth-unemployment-will-surge-coronavirus/12151668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4-17/why-australias-unemployment-rate-barely-rose-coronavirus/12154954?section=business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economics/payrolls-data-shows-780000-jobs-lost-in-first-three-weeks-of-april/news-story/65d8f508a13ef05e41d88d8add5fb3e4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4-19/grattan-report-on-coronavirus-unemployment-projections/12161328?section=business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60%的澳洲留學生失業
    據SBS網站報導,疫情之下,澳洲60%的留學生處於失業狀態,有些人甚至連飯都吃不起。來自雪梨的Renata Tavares Silva就是其中之一,來自巴西的她與澳洲本地學生不同,只能靠自己生活。據悉,27歲的她已經在澳洲生活了兩年,即將畢業於Kaplan Business School的數字管理碩士學位。她之前一直在雪梨一家酒店工作,但當新冠疫情來襲,酒店入住率下降,她因此被辭退。她說:「我今年就要畢業了,但沒工作要我怎麼活下去?」據悉,Renata一直找不到工作,現在只能靠伴侶的收入生活。她還發現,難以再就業使得200多萬臨籤持有者面臨著更大的被剝削風險。
  • 【網連世界】疫情籠罩畢業季 各國如何破解「就業難」
    與師友相聚歡聲笑語、集齊全體同學合影留念、在畢業典禮接受撥穗、參加招聘會投遞簡歷……疫情籠罩下,這些在以往畢業季再平常不過的每一樁小事都成為奢侈。  今年各國的畢業季註定不平凡:疫情阻礙返校畢業,而經濟下行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更使就業「雪上加霜」。為破解就業困局,各國政府、企業紛紛出臺舉措為畢業生排除萬難,保就業,穩就業。
  • 話題:畢業等於失業
    考試及格就好,證書考個四六級也就算了,畢業後順利找個工作,繼續掙錢買房買車現實是:混了四年,畢業等於失業。因為學歷不夠、能力不足、沒有經驗,一再被名企拒之門外,徒徒感慨四年等於白學,所以有很多人轉行,或者繼續找個培訓班學習,這樣本領有了,才能繼續生活下去我希望大家別是現實中的自己,大多數人都是失業,也有少一部分人就已經靠著大學來的創業當了老闆,但是那也只是少部分人,不過相信大家總有一天會成功到自己終於變成了那個自己討厭的人~有錢人
  • 澳洲疫情導致失業,技術移民清單將大幅縮減?
    因為新冠病毒導致澳洲失業人數增多,聯邦政府正準備調整移民政策。移民部長艾倫·塔吉(Alan Tudge)透露,技術移民清單裡將會大幅縮減,現有一些職業可能被砍。新的移民清單將會在本月底或8月發布。疫情改變了澳洲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就業。
  • 畢業等於失業?| 外刊精讀
    加上今年疫情的爆發,這一問題更為嚴重。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這篇文章。比如失業的殘酷現狀可以說是the harsh realities of unemployment。reality作不可數名詞時表示抽象的現實,如face reality面對現實。在寫作中一定要注意單詞可數/不可數這些細節問題。
  • 大學畢業=失業?
    謝謝~ 畢業一直都是一個傷感的詞語,不管是初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但是我相信,最最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大學畢業。畢竟大學幾年我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習慣了自己的室友,一句「兒子」激起千層浪,突然分別了,感覺還有點不適應。
  • 疫情下「被失業」了怎麼辦?失業保險了解一下!
    一場疫情,導致全國延遲開工,很多朋友被迫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中小企業主們也展現出生存的擔憂,每天撲面而來的失業新聞,讓人焦慮不安。失業保險作為五險一金的一部分,常常會被很多人忽略,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領,能領多少錢?
  • 3億失業青年困擾全球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這是失業的一代。」又到了大學畢業季,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卻這樣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心中最大的擔憂:畢業即失業。實際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失業問題已成為籠罩在世界多國的最大陰影。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世界失業青年人數約2.9億,佔全球青年總數的25%,幾乎和美國人口相當。許多國家正在展開一場大學生或青年「就業保衛戰」。
  • 很多人認為畢業等於失業,是學校擴招還是專業原因?畢業季必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談論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爭議的話題,隨著國家的發展不斷繁榮,國家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大學畢業就業問題,現在都是流行那麼一句話,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這個話題比較受爭議,有的人認為是大學擴招造成的就業競爭加大,有的認為是專業問題
  • 疫情補貼擋不住失業大潮,澳洲求職者福利金有望再漲185刀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1260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面對疫情,澳洲政府做出的最重要舉措是對福利金的調整。從今年四月起,新冠疫情補貼將失業人員的補貼JobSeeker(三月份之前叫Newstart)和其他工作年齡補貼等提高了一倍左右。
  • 【維關注】疫情回彈,法國近百萬人一畢業就失業!馬克龍喊話企業...
    疫情抬頭,近1/2僱主推遲招聘  近百萬年輕人受影響  疫情當下,不少法國畢業生不得不面對「畢業等於失業」的困境。艾克斯-馬賽大學經濟學和社會學實驗室研究員、就業問題專家狄寶拉(Vanessa di Paola)表示,經濟危機的「首要影響」就是新增就業機會減少。
  • 日本新華僑報:畢業即失業,疫情下日本招聘崗位大幅減少
    日本新華僑報:畢業即失業,疫情下日本招聘崗位大幅減少
  • 疫情籠罩下的橫店人
    這是復工的第一個信號,但需要同時滿足多個條件:影視企業(劇組)員工春節期間均在本地;未到過疫情嚴重地區、未與疫情嚴重地區人員接觸過;防控措施到位。滿足條件的劇組需要向所在的鎮鄉或街道申請,批准和備案後,才能開工。而全面復工則需要等到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後。  在此之前,各大劇組已經苦熬了半個多月。
  • 疫情籠罩下的「好萊塢之殤」
    其中的象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病毒對好萊塢的持續侵蝕下,即使是最令美國人驕傲的科幻系列作《星球大戰》中的「超級武器」也沒能倖免。《星球大戰》全美連鎖院線關閉大片改為線上點播疫情肆虐下,包括北美第一大商業院線AMC在內的北美所有連鎖影院均對外宣布關閉影院。
  • 畢業等於失業?好工作就這麼難得嗎?
    對此,有許多大學已經畢業的學生,還想著再考一個研究生,以謀求一個更好更高的平臺去發展。但是話說回來,又有那麼一批大學生,他們一畢業就被好的單位錄用走了,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為什麼他們畢業就不等於失業呢?其實吧,同學們先別抱怨什麼失業不失業的問題,如果你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那麼主要的問題還是出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澳洲對留學生友好政策:疫情之下澳洲依然是留學生首選!
    面對全球疫情爆發,除中國以外,澳洲是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這些都為學生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了保障。3.寬鬆的移民政策和工籤福利澳洲是個移民國家,留學生畢業後就有機會直接申請獨立技術移民和州政府擔保移民,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籤證(PR)。同時,學生滿足2年以上澳洲學習還可以申請2-4年的485工作籤證(無工作要求)。
  • 畢業等於失業——看看別人的經歷,或許你不會那樣思考
    記得那時候剛讀大四,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畢業了,但是經常有學長或者學姐說,大學要畢業了,差不多就要失業了。那時候的我並不懂得畢業就等於失業,也不理解這個問題,並且很多人說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有些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經歷過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在畢業的時候遇到過很多麻煩的事情。
  • 大學老師:有3類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看看你上榜了嗎?
    文/安利的媽媽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現在的大學生人數也每年都在增加;在比較早的時候,大學生的工作還是國家包分配;但是現在的大趨勢則是:畢業等於失業,求職難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大學老師表示:這3類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很困難,其中有你嗎?現在的父母壓力也更大了,除了督促孩子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之外,在孩子畢業之後,還要為孩子的工作費盡心思。王老師作為一名大學老師,送走了很多批畢業生,而每年諮詢他最多的還是有關就業問題。
  • 澳洲對留學生友好政策|疫情之下澳洲依然是留學生首選
    面對全球疫情爆發,除中國以外,澳洲是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這些都為學生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了保障。3.寬鬆的移民政策和工籤福利澳洲是個移民國家,留學生畢業後就有機會直接申請獨立技術移民和州政府擔保移民,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籤證(PR)。
  • 疫論·勞動|疫情下的美國工作:在家辦公,等於在家失業
    近日,為緩解新冠疫情導致的失業危機和全球供應鏈上的破壞,美國官方不斷升級經濟刺激方案的規模,最終撥款可達2萬億。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計劃,是給每位公民至少一千刀的緊急支票補助。推出這種略帶「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色彩的項目,說明疫情所解鎖的一系列社會危機,已經危重到蓋過了黨派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