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焦慮、迷茫好像成了大部分年輕人的情緒標籤,成為年輕人的「慢性病」。
焦慮、迷茫,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被焦慮、迷茫的情緒支配著生活!
以下是我嘗試走出焦慮、迷茫情緒的方法或心得,分享給同樣焦慮、迷茫的人:
網上看到一句話,覺得非常正確:
所謂的迷茫,無非就是大事幹不了,小事不肯幹;才華配不上夢想,能力撐不起野心
找找讓自己焦慮、迷茫的原因:
先認識自己為什麼焦慮、迷茫,再來緩解、破解!
試試認真、坦誠地自己與自己對話一次,把自己的內心給剝開,好好理一理!
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有些人會把自己的失敗、一事無成,歸因於自己的情緒不好,從而更加責怪自己為什麼會有焦慮、迷茫的情緒,形成一個不斷責怪自己的循環,這是很可怕的️。
我就經歷過這種錯誤的循環,讓自己一塌糊塗過!
焦慮、迷茫這些情緒本身,都不是造成我們失敗的元兇,它們其實就像高興、失望、難過等一樣,只是一個心情而已!
每一個情緒都是有它的作用的(人的身體、心理處於健康狀態下),不要排斥任何情緒,試著了解它、分解它!
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預知未來,能抓住的只有現在!
太在意於焦慮、迷茫情緒的人,往往意味著容易忽略現在。
試問,錯過當下的時光,放棄了現在的人,又怎麼會有想要的未來呢?
但凡成功的人,都是行動力極強的人,都是能把每件事幹成的人!
所以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去努力執行,有付出必會有回報!
最怕的是,只有想要,沒有去做️!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幹什麼?
那就想想自己3年或5年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然後分解到每一年、每半年!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什麼特長,也似乎沒有什麼愛好,好像都不知道怎麼定目標!
那就簡單粗暴點,我們就是想要過好日子,能賺大錢,就是對物質有強烈的欲望!
然後根據自己的條件,思考如何能夠賺更多的錢!
比如現在很多人都有副業,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發展個副業呢?
很多時候,焦慮、迷茫都來源於比較!
比如某某又買房了,某某去度假了,某某升職了……
這種生活中的比較真是讓人抓狂!
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和別人比較,首先要明白,比較的目的,不是讓自己覺得自己有多失敗、多蠢。
真正比較的目的,是發現別人的亮點,去學習別人的長處!
人生是一場慢跑,需要我們不停學習,最好的學習途徑之一,就是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
遇到問題,遭受失敗,一定要反省自己!
反省是為了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需要改進的方向;是為了發現身邊成功的人的長處,比如在職場中,明白為什麼他會升職。
反省的目的,是讓自己更冷靜、全面地分析自己,讓自己越來越理智,讓自己不變成嫉妒狂!
同時要做好復盤,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復盤,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樣我們才能越過越好!
我們常常說,自己是在生存,不是在生活!
那就趕緊「生活」起來吧!人生只有一次,好好過好生活,也許才是普通人的真諦。
擁有了生活空間和氣息,能夠緩解自己的壓力,讓自己慢下來。
也許做一頓飯,就能讓你放下心裡的焦慮,迷茫,享受那一天,或者那幾個小時的快樂。
學會生活,讓自己快樂一點、從容一點,讓自己感受生活之味,而不是只能感受到生存焦慮!
誰的人生不焦慮、迷茫,面對它,解決它,一切都會好的!
人這一輩子,按平均壽命七十五來算,一生也就活九百個月
——《少年派》
生命是短暫的,應該被用來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