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貶義詞嗎?

2021-02-19 老街味道詩詞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

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是貶義嗎?

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指的是什麼人?是貶義詞嗎?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有人說,李白的這句詩「有看不起貧窮人的意思」,你怎麼看?

前言

這句詩出自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的大意是:我不是一個甘於平庸的普通人。如果說「蓬蒿人」有貶義,也可以理解,似乎有一點這個意思。不過,蓬蒿人也有隱士的意思。

一、蓬蒿

蓬蒿二字,表示蓬草和蒿草,泛指草叢。《禮記·月令》中寫到:

﹝孟春之月﹞藜莠蓬蒿並興。

《莊子·逍遙遊》中也寫道: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蓬蒿之間,可以理解為荒野偏僻之處。

又有簡陋的房屋被稱為蓬蒿廬:,如魏晉詩人阮籍的《詠懷 44》中寫到 :

河上有丈人,緯蕭棄明珠。甘彼藜藿食,樂是蓬蒿廬。

詩中的人物,放棄榮華富貴,甘願吃簡單的食物,住在簡陋的草屋中..

南北朝·沈炯的《離合詩贈江藻》寫到:

林中藤蔦秀,木末風雲高。屋室何寥廓,至士隱蓬蒿。

唐·劉長卿的《客舍贈別》寫到:

拙分甘棄置,窮居長蓬蒿。

屋室、窮居、廬都是居住之所,和蓬蒿一起就是簡陋的房屋。那麼什麼人住在這樣的房屋中呢?

二、蓬蒿人,經常指隱士

蓬蒿人,就是生活於簡陋偏僻地方的人,進一步引申為等閒之輩、未有作為、胸無大志的普通人。說蓬蒿人有貶義,可以這麼理解。

但是在很多語境中,蓬蒿人有隱士的意思。上面引用的詩中, 居於蓬蒿之所的主人公,並不是胸無大志之人,有的是自謙,有的是讚許他人。

可以理解為隱士或者暫時仕途運蹇的士人。

唐朝詩人儲光羲有詩《貽王處士子文》

春草生洞渚,春風入上林。春皋有黃鶴,撫翮未揚音。

王屋嘗嘉遁,伊川復陸沈。張弦鵾雞弄,閉室蓬蒿深。

避地歌三樂,遊山賦九吟。大君思左右,無乃化黃金。

處士,即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王子文 "閉室蓬蒿深",是一個隱居的高士。

又如王維《春園即事》中,自比隱士: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鹿皮幾,是古人設於座旁之小桌, 鹿皮作成,隱士所用。

白居易《張常侍相訪》中,也自稱家門為「蓬蒿門」:

西亭晚寂寞,鶯散柳陰繁。水戶簾不捲,風床蓆自翻。

忽聞車馬客,來訪蓬蒿門。況是張常侍,安得不開尊。

魏晉的王康琚《反招隱詩》說: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白居易、王維雖然為官,但是遠離政權中心,也算大隱隱於朝的聰明之人。

三、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朝有終南捷徑的故事,盧藏用故意跑到長安邊上的終南山作隱士,其實目的還是做官,《新唐書·盧藏用傳》寫到:

始隱山中時,有意當世,人目為「隨駕隱士」。晚乃徇權利,務為驕縱,素節盡矣。司馬承禎嘗召至闕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嘉處。」承禎徐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藏用慚。

司馬承禎笑話盧藏用說,終南山哪是什麼隱居之處呀,不過是做官的捷徑罷了。

司馬承禎(639-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他和李白、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曾經受到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的召見。

李白也曾經到處隱居修煉,李白在25歲時就與司馬承禎成了忘年交。開元十五年,唐玄宋命司馬承禎去王屋山修道,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跟隨司馬承禎學道。李白因此有機會結識了玉真公主。

因為玉真公主的推薦,在天寶元年,唐玄宗下詔令李白「供奉翰林」。詩仙當年已經42歲了,半生的追求終於美夢成真,於是開心地「仰天大笑出門去」,自稱「我輩豈是蓬蒿人。」

結束語

蓬蒿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普通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志向;另一個意思,是指隱居的高人賢士。

在李白的詩中,您覺得「蓬蒿人」是哪個意思呢?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31|宋朝詞人有兩個王炎,其中一個深深影響了陸遊

相關焦點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我輩豈是蓬蒿人」「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於是李白得意洋洋的寫出了: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李白,又被我們後人尊稱為「詩仙」,詩仙的意思是李白寫詩已經到達了神仙的境界,而且李白也是位修行之人。 李白的思想,深受道家影響,黃帝、老子、列子、莊子對李白的影響頗深。李白,號青蓮居士,也是有很深緣由的。說完李白,繼續說名聲響噹噹的詩詞大會。詩詞大會出了這樣一道題,李白說「仰面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網紅教授點評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這首詩是李白中年時寫的,大家且看詩的內容:《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0多歲時寫的,當時身在南陵的他接到了朝廷的詔書,等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的召見。此時的李白,心裡自然是美得很。
  • ​仰天大笑去,我豈蓬蒿人(2020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佳作點評)
    【升格作文】仰天大笑去,我豈蓬蒿人 ①「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便成功。」人生十分類似於鷹,有經歷過翱翔千裡的輝煌,也有跌入低谷的時刻,經過痛苦的洗禮後,重回巔峰的人生才是輝煌的。由此可見,無論古今,理性堅強,百折不撓,是我輩勝過雄鷹的法寶。②意志堅強的人不易受外界影響。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不讓部隊暴露目標,而在烈火中忍受痛苦的邱少雲,將堅強的意志展示得淋漓盡致,而成為時代楷模。然而在和平年代,弄潮兒則「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刻苦拼搏,引領發展,成就了祖國四十年的滄桑巨變。巨變不靠恩賜而是幹出來的;不做「巨嬰」貪享受,淪為笑柄。
  • 每天一首古詩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注釋】南陵:一說在東魯,曲阜縣南有陵城村,人稱南陵;一說在今安徽省南陵縣。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兩種。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2歲的時候寫的一首,那時候李白剛剛得到一個機會,對於當時一直不得志的他來說真的是太大的喜事了,那時候的快樂可想而知。
  • 【教師風採】韓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本科在寧夏支教的時候,韓康在漠漠黃沙中埋下了「成為一名教師」的種子。黃土高原上,村民生活之艱苦,孩子學習之勤奮,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何須忘卻營營,江海寄餘生,我自成山河」。在寧夏支教時埋下的那顆種子,在他當輔導員的時候漸漸萌芽。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帶月古詩詞選粹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仙」李白,是繼屈原之後的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與中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並稱「李杜」,韓愈有詩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兩位詩人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共同締造了中國詩詞的最高峰。李白對於明月有著與眾不同的情結。
  • 8句最狂傲古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又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像我這樣的人,怎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呢?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是楚狂人,唱著鳳歌笑孔丘。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裡關隘,不可留行。
  • 蓬蒿劇場主人王翔:一個牙醫的戲劇夢
    這裡是中國第一個正式註冊的民間劇場——蓬蒿劇場。劇場的主人名叫王翔,是一個中年牙醫。開辦五年來,他始終堅持劇場的文化品位和公益性,平均一年賠七十萬,但仍決心運營下去。只因他有一個戲劇夢。文學戲劇入夢來聖者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
  • 音樂劇《窈窕淑女》8月蓬蒿劇場上演
    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演出時間:2010年8月3日至2010年8月8日 19:30 演出地點:蓬蒿劇場 演出票價:30元(學)60元 訂票電話:64006472不同於之前所有版本,這次演出融合了豐富的多樣性和趣味,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這是李白詩裡最狂的一句話,胸懷大志藐視天下,那他為何這麼狂?
    要說李白詩裡最狂的一句話,小編認為是《南陵別兒童入京》中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的背景是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召見時寫的,李白自小就有匡扶天下的大志,這次受到了皇帝的召見,他自感時機成熟了,可以一展宏圖 ,於是回到南陵家中,跟自己的妻兒告別,意氣風發之際,寫下了這首詩,在這首詩裡可以看出李白胸懷大志,藐視天下。
  • 東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優秀考場作文:你我皆為我輩中人
    東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作文材料 你我皆為我輩中人 古有詩仙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今有羅振宇「直面挑戰,躬身入局,皆為我輩中人。」正值青少年的我們該有的是灑脫與自信,堅定與勇敢,熱血與責任。
  • 我輩就是蓬蒿人(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到開學季,金城大學的校門口總會迎來或稚嫩或自以為成熟的面孔。學校赫赫揚名已逾百載,經歷滄桑風雨,而大學中的人卻長江後浪推前浪,生生不息。而且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對軍人是有著特殊的感情的。宿舍一共四個人,天南海北,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發生了一定的碰撞和融合。
  • 我輩就是蓬蒿人(三)
    但是這種情況很少,除了能力特別強的人敢這樣嘗試,我們這種普通人只能按部就班。大學的食堂無力吐槽,一般我們都在宿舍樓後的市場買些包子饅頭當作早晨。吃過早飯後,我們幾個就晃晃蕩蕩的來到教學樓。課上想好好聽講,不過總是聽不懂;課後也想好好做作業,可就是不會。所以只能找葉碧川借鑑。搞不懂他是怎麼做出來的,不過靠自己做作業的是少數,一個班級只有幾個版本的作業。
  • 風吹日曬均磨礪 吾輩豈為蓬蒿人|軍訓動員大會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我們三環人更應與祖國同行,牢固樹立國防意識,學習軍人的優良作風,把每一天的訓練和學習做到最好,做成最優,把青春夢想升華為報效祖國的自覺行動。   隨後,承訓官兵代表和學生代表先後發言。教官代表承諾將履行好應盡的職責,高標準、嚴要求完成此次軍訓任務。他還期望參與軍訓的同學敢於吃苦,勇於拼搏,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 我輩就是蓬蒿人(四)之獎學金
    這個過程中輔導員是要參與進去的。在大學裡,班主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是輔導員。所以如果想要表現得出色一些,和輔導員的關係是要處理好的。整個大學,我所有的課程都一次性合格,沒有補考也沒有重修,雖然只獲得過一次獎學金,不過覺得還是可以拿來吹噓一下的。這可能是我的學生生涯中唯一一件可以拿來炫耀的事情了。
  • 我輩就是蓬蒿人(五)之老鄉會
    大學的學生大部分都背井離鄉,這時候就會感覺到人是故相親,日常生活有什麼困難事,可以找老鄉幫幫忙,解決難題;放假回家時,可以一同回家,路上相互照應。開學後,高年級的老鄉就會聯絡剛入學的學弟學妹,帶著他們熟悉校園環境,講授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出一些學習生活的建議。會組織老鄉一同吃飯,相互認識,留下聯繫方式,以便日後聯絡。老鄉會我只去過一次,感覺渾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