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2020-12-17 貓叔談史

關於李白,他的一生其實算得上是十分坎坷了,導致他一直在吐槽自己懷才不遇,不過這樣的日子雖然過了很久,李白還是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機。

公元742年,唐玄宗聽聞李白名氣,下詔讓其入京。

此時的李白在幹嘛呢?

他正住在山東曲阜,每天過著喝酒作詩的日子,雖說瀟灑,但也恨自己為何如此優秀卻遇不到好的機會,他蟄伏多年,內心多有不平,如今終於揚眉吐氣。

於是李白得意洋洋的寫出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南陵別兒童入京》,在李白這麼多年寫詩的時光中,可謂是他最得意洋洋的一首了,尤其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簡直是把李白得到終於轉機的人生描寫的淋漓盡致。

關於我們古代的詩人,前段時間英國BBC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紀錄片,名字叫做《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不過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開始疑惑了,最偉大的詩人?那李白呢?

許許多多的網友表示疑惑,為啥BBC非得拍杜甫,不拍咱們的李白?那麼當看過這部紀錄片之後,我發現他們所欣賞的,是杜甫的家國情懷,單從這一點說,杜甫的偉大確實沒什麼可質疑的。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這道題就是與我們上面所說的那首詩有關。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題目是這個樣子的: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具體還給出了三個選項,選項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道題的答案是B

雖說當時在場上的那位選手答對了,但是在百人團中,卻足足有34個人答錯,不過確實,這個詞的確很容易被人誤解真正的意思。

在我們的理解中,古人經常以高品格自我要求,李白更是如此,既然李白並不想成為「蓬蒿人」,那麼大家很容易就聯想到那些不是善類的人,所以也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到A和C這兩個選項中。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當時在詩詞大會中,「蓬蒿人」的答案公布後,康震老師就開始解釋。

康震老師說,李白是一個很有豪情的人,但是在提到詩詞的人生境界時,康震老師同樣皺起了眉頭,因為在李白的這首詩中,確實沒有體現出一個古代傳統文人該 有的性格。

李白雖然是時代驕子,但他畢竟也是一個鮮活的人類,並不是真的超脫了的神仙,所以難免會有一些俗人之氣,他不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更不會像杜甫那樣寫出「三吏三別」

但也就是這樣一個時常會有些「世俗之氣」的人,卻在我國的詩詞界有著如此高的地位,或許原因是:李白足夠真實!

李白雖然不符合人們心中那些與世無爭的、淡泊名利的詩人,但他種種的表現都能夠表明,他就是一個想要出人頭地,想要被別人看得起的人,正是他灑脫向上的性格,才造就了如此獨一無二的李白!

其實不光是英國對我國的詩詞、詩人方面越來越感興趣,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注重古代詩詞文化的發展了,就像現在多了許多關於詩詞的綜藝節目,而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大火,全國上下都重新掀起了古詩學習的熱潮。

為什麼要學古詩?要不要帶孩子學習古詩?

這成為了我們許多現代人最大的疑惑。

可能很多人好奇,讀詩到底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讀詩?

古詩,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是語文考試中的「多拿一分」,更是一種對美的體會與享受。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也曾做過一個「古文誦讀」試點活動,最後的評估報告指出: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而且在近幾年裡,中小學的語文教材也在逐漸的改革,將教材中古詩所佔的篇幅進行了大幅的提高,更不用說高中的教材了,必備的古詩篇目從14篇一下暴增到72篇

從這些數據中,難道還看不出古詩對孩子的重要性嗎?

不過說到這裡,肯定又有家長頭疼了,孩子平時讀書都讀不進去,更何況是學習古詩呢?

確實,這是令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古詩費了很多的力氣,發現走什麼捷徑都不如讓孩子真正的對古詩感興趣有效果,畢竟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既然是要激起孩子的興趣,就可以從孩子們都很喜歡的遊戲方面入手,把古詩變為有趣的遊戲,孩子自然也就不會牴觸了。

我就從《中國詩詞大會》中學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飛花令,它是以競技的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含有關鍵詞的詩句,觀賞性非常的強,趣味性也非常的高。

我們可以隨便想出一個關鍵詞,然後跟孩子一起進行一個小比賽,再加入一點小小的獎勵,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感興趣的。

用這種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古詩、愛上古詩,簡直不要太簡單,這本《飛花令》中就有許多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耍的古詩關鍵詞和相關的古詩句。

以非常浪漫美好的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為主題,將經典的詩句進行注釋和解讀,讓孩子更容易體會古詩中的意境。

以一年362天為準,為我們提供了一部吟誦詩詞的全新讀本,讓我們能夠領略古典名家的文辭之美,詩情畫意的度過每一天。

書中還配有跟古詩詞相得益彰的古風水墨畫,讓喜歡圖畫的孩子們更加的有興趣,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輕鬆鬆的學習古詩。

全書分為3冊,裝幀精美,配色簡潔精緻,不管是放在家中給孩子學習還是送給親近的朋友,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3冊的價格只要79塊錢算下來1冊的價格不過才20多塊錢,也就是我們的一杯奶茶或者是一包煙錢。

用如此美麗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愛上古詩,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 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的商品圖片即可購買哦↓↓↓↓

相關焦點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我輩豈是蓬蒿人」「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李白詩「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貶義詞嗎?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是貶義嗎?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李白,又被我們後人尊稱為「詩仙」,詩仙的意思是李白寫詩已經到達了神仙的境界,而且李白也是位修行之人。 李白的思想,深受道家影響,黃帝、老子、列子、莊子對李白的影響頗深。李白,號青蓮居士,也是有很深緣由的。說完李白,繼續說名聲響噹噹的詩詞大會。詩詞大會出了這樣一道題,李白說「仰面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網紅教授點評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0多歲時寫的,當時身在南陵的他接到了朝廷的詔書,等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的召見。此時的李白,心裡自然是美得很。一:詩詞大會上康震對它的點評被質疑詩詞大會曾考過這首詩,題目是問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 居然會有15人答錯
    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這就要求我們在讀詩詞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注重理解,不然很多背得滾瓜爛熟的詩詞,也會理解錯。隨便給大家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詩詞大會曾考過一次「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這是小學課本裡的詩,結果卻有31人以為「葵」是向日葵。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仰天大笑去,我豈蓬蒿人(2020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佳作點評)
    【升格作文】仰天大笑去,我豈蓬蒿人 ①「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便成功。」人生十分類似於鷹,有經歷過翱翔千裡的輝煌,也有跌入低谷的時刻,經過痛苦的洗禮後,重回巔峰的人生才是輝煌的。由此可見,無論古今,理性堅強,百折不撓,是我輩勝過雄鷹的法寶。②意志堅強的人不易受外界影響。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不讓部隊暴露目標,而在烈火中忍受痛苦的邱少雲,將堅強的意志展示得淋漓盡致,而成為時代楷模。然而在和平年代,弄潮兒則「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刻苦拼搏,引領發展,成就了祖國四十年的滄桑巨變。巨變不靠恩賜而是幹出來的;不做「巨嬰」貪享受,淪為笑柄。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2歲的時候寫的一首,那時候李白剛剛得到一個機會,對於當時一直不得志的他來說真的是太大的喜事了,那時候的快樂可想而知。
  • 每天一首古詩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注釋】南陵:一說在東魯,曲阜縣南有陵城村,人稱南陵;一說在今安徽省南陵縣。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兩種。據《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會稽郡吳人,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刈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讀。其妻亦負擔相隨,數止買臣毋歌謳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貴報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後買臣為會稽太守,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後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
  • 詩詞大會考《早發白帝城》,現場一大半人答錯,專家和董卿直搖頭
    在節目中,91%的選手,不懂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愛情還是親情;34%的人不懂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指的什麼人;39%的人不知道「故人西辭黃鶴樓」,詩人到底是西去還是東去。如果這些題,大家還覺得太難了的話,那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道題,大家看一看是不是錯得很不應該。
  • 8句最狂傲古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又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像我這樣的人,怎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呢?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是楚狂人,唱著鳳歌笑孔丘。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裡關隘,不可留行。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帶月古詩詞選粹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仙」李白,是繼屈原之後的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與中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並稱「李杜」,韓愈有詩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兩位詩人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共同締造了中國詩詞的最高峰。李白對於明月有著與眾不同的情結。
  • 【教師風採】韓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韓康,復旦大學訴訟法學博士,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華東理工大學新進講師,主要研究刑事訴訟法、證據學、司法制度,參與過國家級課題研究,曾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曾與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赴寧夏,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支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 蓬蒿劇場主人王翔:一個牙醫的戲劇夢
    這裡是中國第一個正式註冊的民間劇場——蓬蒿劇場。劇場的主人名叫王翔,是一個中年牙醫。開辦五年來,他始終堅持劇場的文化品位和公益性,平均一年賠七十萬,但仍決心運營下去。只因他有一個戲劇夢。文學戲劇入夢來聖者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
  • 讀黃庭堅的《清明》,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人乞條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這是山谷早期作品。治平四年(1067)春,山谷中進士,授葉縣尉,拖到次年(黑寧元年,1068)秋才赴任。這段空閒時間·在家鄉過。本詩是熙寧元年三月所作。清調是陌三月的節候,正是萬物昭蘇、草木滋榮的季節,又是慎終追遠、掃墓莫祖的傳統節日。
  • 我輩就是蓬蒿人(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到開學季,金城大學的校門口總會迎來或稚嫩或自以為成熟的面孔。學校赫赫揚名已逾百載,經歷滄桑風雨,而大學中的人卻長江後浪推前浪,生生不息。而我們這一屆學生,是招收規模比較大的一批。它原本是借鑑美國的經驗,美軍有後備軍官訓練團。也是軍隊依託地方高校培養人才,畢業後入伍提幹。中國借鑑來後,成了熱門。因為畢業後就業穩定,別管到時候幹什麼,工資是有的拿。國防生同軍校的學員差別巨大,單從待遇上講,國防生一年只有一萬塊獎學金(不同的學校獎學金有差別),學費住宿費及其他一切費用自理;而軍校學員發放津貼,吃穿住不花錢。
  • 東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優秀考場作文:你我皆為我輩中人
    古有詩仙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今有羅振宇「直面挑戰,躬身入局,皆為我輩中人。」正值青少年的我們該有的是灑脫與自信,堅定與勇敢,熱血與責任。正如魯迅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
  • 我輩就是蓬蒿人(三)
    但是這種情況很少,除了能力特別強的人敢這樣嘗試,我們這種普通人只能按部就班。大學的食堂無力吐槽,一般我們都在宿舍樓後的市場買些包子饅頭當作早晨。吃過早飯後,我們幾個就晃晃蕩蕩的來到教學樓。課上想好好聽講,不過總是聽不懂;課後也想好好做作業,可就是不會。所以只能找葉碧川借鑑。搞不懂他是怎麼做出來的,不過靠自己做作業的是少數,一個班級只有幾個版本的作業。
  • 音樂劇《窈窕淑女》8月蓬蒿劇場上演
    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演出時間:2010年8月3日至2010年8月8日 19:30 演出地點:蓬蒿劇場 演出票價:30元(學)60元 訂票電話:64006472不同於之前所有版本,這次演出融合了豐富的多樣性和趣味,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