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搞清楚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凡是來到阿聯的中國人都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阿聯人民對中國人十分友好,不管走到那裡,這種親切隨時都可以感受到。
受阿聯人的影響,凡是來阿聯做生意、打工的外國人見到中國人同樣也十分熱情。
1996年 12月11日下午,我們隨著廣東申辦團從阿治曼驅車兩個多小時奔往阿布達比阿聯足球協會,一路上每當停車等信號時,旁邊的車子就向我們熱情地打招呼,還有的人從車上探出腦袋問我們是不是中國人。
那天我們是乘計程車去的阿布達比,司機熱情地跟我們講話,並不斷地稱讚中國好,然後他又向我們介紹阿聯的情況。他向我們介紹了阿聯的沙漠和綠樹,因為這正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他說阿聯是一個沙漠國家,一出城市,映人眼帘的便是無邊無際的黃色沙丘,在這些沙丘上,零星點綴著低矮的灌木。太陽斜射過來時,還可以看到風在沙丘上留下的一層層漣漪狀的細緻紋絡。而在艾因附近,則有著美麗的紅色沙丘,以及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在沒有風的日子,那裡的沙漠是安詳而寧靜的,還可以看到野生單峰駱駝群在悠閒地覓食。
他說的這些情景,我們在去艾因看球的時候完全可以領略到,於是我們附和著他的話頻頻點頭。他說,當地憑藉著財力,同沙漠展開了每一寸土地的爭奪,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綠洲城市,在沙漠邊緣建成了綠樹成蔭、奼紫嫣紅的花園。在四周都是沙丘的一塊小盆地中,開闢了一塊四四方方的蔬菜園,在黃澄澄的沙子中展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這裡樹的生存是很艱難的,但這裡的樹之所以長得如此好是因為阿聯人特殊的種樹方法。用的是很金貴的水,在每棵樹的下面都有一段鐵管露在地面,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給樹給草坪澆水。經過他一番的講解,我們終於明白為什
麼在這麼一片沙漠上,有這麼美麗的綠洲。我們非常感謝他的講解。據他介紹說,阿布達比的一棵樹,一年需要花上一萬美金。
平時很少能看到阿聯人(大多是外來人),剛才在車上的司機也不是阿聯人。我們來到了阿布達比的大街上,這裡的行人相對比其他地方的人多一些。當我們橫過馬路時,車上的司機很快停止行駛,面帶微笑地伸手示意,讓我們先走過去。
在亞洲杯開幕地點——海濱公園,一群群來自非洲、巴基斯坦以及黎巴嫩等地的人聽說我們是來自中國時,紛紛走過來同我們握手,並對我說:「我們是好朋友。」
當我們的車行駛在檢路口時,凡是進城的人都需要登記,車上的人告訴他:我們是中國人,並把我的記者證拿給他看時,我們的車很快就放行。知情人告訴我們說,在阿聯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自豪地告訴他:我是中國人。
中國隊首戰告負時,為我們開車的埃及司機阿里,一時懵了,出大門口時,竟找不到他的車放到哪裡,害得我們苦等了半天。後來,他告訴我們說,當看到中國隊比賽失敗後,他心情很不好,一時腦袋發暈,什麼都忘記了。他說得非常真誠,那天,中國隊還沒開賽時,他就坐在我身旁,雖然我們剛剛認識,但他給人的感覺相當可親。當中國隊比賽時,由於我坐在大連球迷堆裡,就沒有再見到他。
在中國隊同其他隊打比賽時,總有阿聯人為之助陣,其中一個阿聯小女孩看到中國隊進球時又蹦又跳,又唱又喊仿佛她的國家隊贏球了。
海灣人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終於讓我找到了答案,因為中國是亞洲的大國也是強國,中國政府所實行的和平共處,對外友好已讓他們深有好感,另外中國大量的輕工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海灣,是他們銷售商品的主要來源。
關於本文
作者 |趙植萍,1960年生於大連,身高1.78米,被稱之為高大上才女。畢業於大連財貿職工學院商業企業管理專業、遼寧大學新聞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傳播專業。先當工程師,後做記者。現已於大連日報社退休。趙植萍是足球城大連第一位女專業足球記者,自1993年《足球周報》創刊時的三四年期間,就撰寫足球稿件上千萬字,期間赴境外採訪亞洲杯男足和世界盃女足撰寫記者手記《沿著波斯灣的堤岸……》、《回味玫瑰碗》等大量讀者喜聞樂見稿件,被新聞業界人士稱之為「超人」。 出版過足球書籍。其中的新聞報導、報告文學、人物專訪、記者手記等,用文學的手法寫足球的稿件深受讀者喜愛,先後在國內多家報紙、雜誌、文學月刊發表散文、記者手記等題材作品並且獲獎。
悅讀是一種快樂,分享是一種美德
編輯 |小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