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洗著澡浴室玻璃門突然爆裂,頸部被扎出10釐米大窟窿!CT圖嚇人)
當時在洗澡,淋浴房的玻璃突然爆裂,大玻璃塊直接插入我頸部!我忍著疼痛把玻璃塊拔出,頓時血流不止……
在南京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房,患者陳某回憶起當時突發情形仍心有餘悸。
CT圖上,患者的傷口很驚人" data-upload-link="%7B%22cover%22%3A%22%22%2C%22desc%22%3A%22CT%E5%9B%BE%E4%B8%8A%EF%BC%8C%E6%82%A3%E8%80%85%E7%9A%84%E4%BC%A4%E5%8F%A3%E5%BE%88%E6%83%8A%E4%BA%BA%22%2C%22id%22%3A%22791733f3852cccb5827e9dfb24f31796%22%2C%22url%22%3A%22http%3A%5C%2F%5C%2Fhimg2.huanqiu.com%5C%2Fattachment2010%5C%2F2019%5C%2F1217%5C%2F20191217093934320.jpg%22%2C%22tags%22%3A%5B%5D%2C%22time%22%3A%22%22%2C%22width%22%3A640%2C%22height%22%3A458%2C%22mime%22%3A%22image%5C%2Fjpeg%22%2C%22size%22%3A35%7D" style="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vertical-align: top; max-width: 100%; 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CT圖上,患者的傷口很驚人
玻璃塊插入後頸,形成10釐米大窟窿
陳某今年45歲,前不久和老友聚餐,酒過三巡後醉醺醺回家。當日晚上,陳某跟往常一樣在浴室洗澡,誰知突然淋浴房的玻璃爆裂。
陳某被嚇得不輕,腳底一滑,一個踉蹌便跌倒在浴室裡。可怕的是,爆裂後掉落的一大塊玻璃茬子不偏不倚深深戳進了陳某的右頸部。
陳某忍著疼痛把玻璃拔出,頓時大量鮮血湧出,自行拿面巾包裹後,家人趕忙將他送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
患者來到急診已是凌晨兩點,經過CT檢查,醫生發現右側頸部一個大窟窿,創面長達10釐米,頸部創面深入至椎體,但幸運的是未傷及脊髓。
考慮病情複雜,急診醫學科找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骨科、普外、介入與血管外科、神經外科等科室緊急會診,最終決定立即手術。
CT圖上,患者的傷口
傷口像「貝殼」,血流止不住
患者陳某的傷口深達頸部的第一、二椎體,切斷了多塊肌肉,頸部內側還有些許玻璃碎片殘渣。
「只要一打開傷口進行更深入地檢查判斷,血就止不住的流淌,傷口部位血肉模糊,根本無法判斷具體斷裂血管的位置。」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朱新副主任醫師介紹,大玻璃塊把陳某的右頸部切成貝殼一樣的開合狀,可當頭部擺放在正中間使傷口合上時不流血,頭歪向左側使傷口暴露後,頸部的血卻像泉水一樣汩汩流出。所以止血是一大難題 ,只有止住了血才能進行下一步判斷。
醫生靠手指按壓找到被割開的血管
手術由朱新副主任醫師主刀,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志純主任醫師、馮旭主任醫師現場指導並手術。一邊按壓止血,一邊探查,朱新副主任醫師、曹武醫生在血肉模糊的狀態下極其艱難地打開創面,在清理完頸部玻璃殘渣後,分離出頸內靜脈、頸總動脈分支,均未被傷及。黃志純主任醫師憑著多年經驗以及指壓法按壓判斷,壓到錐體附近血就止住了,考慮到很可能是椎動脈損傷,術中便請介入與血管外科、神經外科前來會診。
最終聯合會診方案,用骨蠟、明膠海綿等進行局部填充斷裂部位,止住血流。歷經4小時55分鐘,手術順利結束。據悉,術中陳某出血約1000ml,相當於兩個礦泉水瓶的量。
為了防止術後血管崩開再次出血,術後轉至重症醫學科繼續治療觀察,兩日後無出血症狀,病情平穩後轉入返回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房進行治療,目前患者已痊癒出院。
提醒:頸部外傷後,切勿拔除異物
黃志純主任醫師表示,人的頸部是重要血管及神經的共同通道,外傷後出血量巨大,如傷及頸部重要血管,短時間內會失血過多會危及生命。 專家提醒市民一旦頸部受傷後應直接壓迫止血,切勿私自直接拔除異物,避免引起二次損傷。 受傷後儘快就醫,如早期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另外,專家強調,室內涉及接觸冷熱變化較大的玻璃設備時,如淋浴房玻璃等,儘可能直接安裝防爆玻璃,亦可於普通玻璃上粘貼防爆膜 ,普通玻璃易受熱不均而產生爆裂,避免對人身造成損害。
太嚇人了,好在人沒事!
受傷了趕緊去醫院,
萬一自己處理不當,
會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