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20關注我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健康120」,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每年夏季都是孩子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因為天熱孩子們衣服穿得少,加上皮膚嬌嫩,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燙傷,也容易起水泡,家長面對水泡時千萬別慌張,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對待燙傷後出現的水泡。
很多時候,孩子被燙傷後,傷患地位會起一個或多個大小不一的水泡。每個人處理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是本著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忽視態度。其實,這樣的水泡是屬於燙傷的一種表現,需專業的處理。
當被燙傷、燒傷後迅速在傷患部位起水泡,一般燒傷科醫生會把此類表現定位二度燙傷或淺二度燙傷。儘管有些患者被燙傷、或燒傷後有水泡出現,但沒有體現出很疼痛的自身感覺,醫生也要求大家不要用針挑破水泡,更不要挑破水泡後把裡面的水引流出來,因為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而二度燙傷臨床被分為淺二度燙傷和深二度燙傷兩種:
✤淺二度燙傷:淺二度燙傷是真皮損傷,臨床表現為患處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內含黃色血漿樣液體或蛋白凝固的膠腖物。當水皰破裂後,可見到潮紅的創面,質地較軟,溫度較高,患者自我感受疼痛劇烈。
✤深二度燙傷:深二度燙傷是真皮深層損傷,尚殘留皮膚附件。臨床表現為水泡較小或較扁薄,感覺稍遲鈍,皮溫也可稍低。
燙傷後局部皮膚出現小水泡,一般屬於淺二度燒傷。這些水泡液裡主要的物質是電解質、葡萄糖、纖維蛋白等,這些營養物質組合起來,就為細菌形成了良好的培養基。所以,水泡處理不當,就很容易導致創面感染。
燙傷的水泡是否要挑破,要根據情況來判斷。一般來說,水泡則不需要刺破,保持局部乾燥,水泡皮是很好的保護膜,可以防止感染,最好讓其自行吸收、癒合。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燙傷起水泡,家長千萬不要自行挑破,更不能撕去水泡皮,應等待自行吸收。
●如果是面積比較大的水泡,應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處理。
●如水泡破了出現局部感染,應請醫生診治,對症下藥。
孩子一旦被燙傷,很多媽媽不知道如何進行早期處理,有的給創面上抹牙膏,有的塗抹醬油、醋、糖等,還有些家長手忙腳亂,不做處理直接送孩子去醫院,其實這些都是錯誤做法。媽媽應立即嚴格按照「衝泡脫蓋送」這5個步驟處理:
立即大量冷水衝洗至少15分鐘或至疼痛明顯緩解,讓引起燙傷的熱量被完全帶走。這是燙傷急救的最最關鍵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餘熱儘可能減輕損傷。特別強調「立即」兩個字,一旦燙傷,應該馬上用涼水衝洗,越快越好。
衝夠時間後再輕輕地脫下患處的衣服,及時脫去衣服可以避免衣服上的餘熱持續損傷,脫下有困難時可用剪刀剪開衣服。
但如果衣服已經嚴重粘連,就不要硬脫,否則可能會連皮帶肉一起撕下來,這時只需輕輕地把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
用一盆冷水浸泡約30分鐘。絕不可用冰塊,更不要在傷口上抹任何東西。用冰敷會導致創面下血管的強烈收縮,不利於恢復。
在傷口塗醬油、牙膏、紅藥水、紫藥水、白糖等,不僅沒有治療燒燙傷的作用,有時還會使受傷皮膚變色掩蓋創面,使醫生無法立即確定創面的大小和深度,需要先清洗再施救,這一過程費時費力,反而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清潔布料覆蓋以保護創面。再次強調不要在傷口上塗抹任何東西!
送醫院診治。
燒燙傷一定要遵循這5字真言,一旦燒燙傷不做處理而是直接送醫院對病情並無幫助,反而耽誤了寶貴的家庭急救時機。
孩子燒燙傷的關鍵在於預防,看護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會讓很多孩子免受燒燙傷的痛苦。
預防2:白熾燈、射燈打開時溫度都很高,家中應使用溫度不高的節能燈、日光燈。
預防3:不要在抽菸、喝熱飲或者在爐火邊做飯時抱孩子。
預防4:不要讓孩子在廚房玩耍。注意關好廚房門(特別是做飯時)防止孩子的突然闖入。電飯煲等熱容器當盛有熱的食物時不放在地上和低處。
預防5:端熱水、熱湯時切記先將孩子帶欄杆的嬰兒床或者安全的兒童座椅上。
預防6:教育兒童不能玩火。點火用具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處。
預防7:給孩子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並試好水溫再讓孩子進入浴盆。
預防8:給孩子玩電動玩具時,要檢查其電路和電池的完好。
預防9:對大一些的孩子要教會他消防和急救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