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常考題及易錯題分析,抓住了比看書都有效

2021-02-18 鄭媽升學圈

一、概念理解不清楚

(一)計算題

500÷25×4 34-16+14

=500÷(25×4) =34—30

=500÷100 =4

=5

錯誤率:46.43% ;35.71%;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在學了簡便運算定律後但還不太理解的基礎上,就亂套用定律,一看到題目,受數字幹擾,只想到湊整,而忽略了簡便方法在這兩題中是否可行。例如第1題學生就先算了25×4等於100;第2題先算16+14等於30;從而改變了運算順序,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對策:(1)明確在乘除混合運算或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不具備簡便運算的因素,就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強調混合運算的計算步驟:a仔細觀察題目;b明確計算方法:能簡便的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能簡便的按正確的計算方法計算。並會說運算順序。(3)在理解運算定律及四則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14.4-4.4÷0.5;7.5÷1.25×8;36.4-7.2+2.8。

(二)判斷題

1. 3/100噸=3%噸⋯⋯⋯( √ )

錯誤率:71.43%

錯題原因分析:

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只能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係,不能表示某一具體數量。而學生正是由於對百分數的意義缺乏正確認識,所以導致這題判斷錯誤。

錯題解決對策:(1)明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2)找一找生活中哪兒見到過用百分數來表示的,從而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2.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 √ )

錯誤率:64.29%

錯題原因分析:

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學生主要是對角的概念沒有正確理解。還有個原因是審題不仔細,沒有深入思考。看到有兩條射線就以為可以組成一個角,而沒有考慮到頂點!

錯題解決策略:(1)根據題意舉出反例,讓學生知道組成一個角還有一個必不可少條件是有頂點。(2)回憶角的概念。強調要組成一個角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一個頂點、兩條射線。

(3)教育學生做題前要仔細審題,無論是簡單的還是難的題目都要深入多加思考,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填空題

1.兩個正方體的稜長比是1:3,這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比是(1:3 );體積比是( 1: 5或1:9)。

錯誤率:42.86%;35.71%。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比的應用》部分的內容。目的是考查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稜長比求表面積和體積的比。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是關鍵。學生有的是因為對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忘記了,有的是因為對比的意義不理解,認為表面積比和稜長比相同,所以導致做錯。

錯題解決策略:(1)鞏固理解比的意義及求比的方法。

(2)明確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3)結合類似的題型加以練習,進一步鞏固對比的應用。

對應練習題:

大圓半徑和小圓半徑比是3:2,大圓和小圓直徑比是( 3:2 );大圓和小圓周長比是(3:2 );大圓和小圓的面積比是( 9:4 )。

2.圓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徑和體積成( 正 )比例。

錯誤率:78.57%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內容。學生做錯的主要原因是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沒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不會判斷。也有的是因為他們把兩個變量——底面半徑和體積誤看成是底面積和體積了,而導致這題做錯。

錯題解決策略:(1)明確比例的意義及判斷方法。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這兩個量的比值一定,那麼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兩種量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讓生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並根據題意找出高一定的情況下底面半徑與體積這兩個變量的關係,從而明確它們的比例關係。

(3)結合類似的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

圓的周長和它的半徑成(正 )比例。

3.10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 10)%。

錯誤率:71.43%

錯題原因分析:

一些學生是因為對「含鹽率」這一概念的不理解,所以不知該如何計算,而導致做錯。一些學生比較粗心,題目當中的10克鹽和100克水這樣的數字也很容易使那些粗心的學生馬上得出10%這樣的錯誤答案。

錯題解決策略:(1)理解含鹽率的意義。並結合合格率、成活率等類似概念進一步理解。

(2)結合求含糖率、合格率、出勤率等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3)教育學生做題前要養成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的習慣。

對應練習題:

植樹節那天,五年級共植樹104棵,其中有8棵沒有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是( 92.31% )。

4.甲班人數比乙班多2/5,乙班人數比甲班少(2/5或3/5)。

錯誤率:60.71%;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把表示具體量25與表示倍數的25在意義上混同了。認為甲班人數比乙班人數多2/5就是乙班人數比甲班少2/5。對於數量與倍數不能區分。而且一會兒把甲班人數當成單位「1」,一會兒把乙班人數當成單位「1」,概念不清楚。

錯題解決策略:(1)區分數量與倍數的不同。

(2)畫線段圖,建立直觀、形象的模型來幫助理解。

(3)明確把乙班人數看做單位「1」的量,於是甲班人數是:(1+2/5)=7/5.所以乙班人數比班甲人數少2/5÷7/5=2/7。

(4)結合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目的。

對應練習:

甲數比乙數少1/4,乙數比甲數多(1/3)。

判斷:甲堆煤比乙堆煤重1/3噸,乙煤比甲堆煤少1/3。⋯⋯⋯( ×)

5.把一根5/6米的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佔全長的(1/6),每段長(1/6)。

錯誤率:52%;50%;

錯題原因分析:

每段與全長之間的關係是1份和5份之間的關係,即每段佔全長的1/5,5/6÷5=1/6米,每段長1/6米。本題考查分數的意義的理解和分數除法的運用,學生沒有理解和掌握。所以因為分不清兩個問題的含義而把兩個答案混淆了。一般這類型的題目在最後一個括號後會寫上單位。但我為了檢查學生的細心程度,單位沒寫,於是有些本來會做的人因為粗心而又錯了。

錯題解決策略:(1)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楚兩個問題各自的含義。

(2)教育學生做題前要養成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的習慣。

(3)在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判斷:有4/5噸煤準備燒4天,平均每天燒1/5 。⋯⋯⋯⋯( × )。

二、知識負遷移類

(一)計算題

0.9+0.1-0.9+0.1 =1—1 =0

錯誤率:28.57%

錯題原因分析:

一看到例題,學生就想到a×b-c×d形式的題目,就亂套用定律,只想到湊整,而忽略了簡便是否可行。從而改變了運算規則,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策略:(1)明確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不具備簡便運算的因素,就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強調混合運算的計算步驟:a仔細觀察題目;b明確計算方法:能簡便的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能簡便的按正確的計算方法計算。並會說運算順序。

(3)在理解運算定律及四則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1/4×4÷1/4×4;527×50÷527×50;

(二)選擇題

400÷18=22⋯⋯4,如果被除數與除數都擴大100倍,那麼結果是( A )

A.商22餘4 B.商22餘400 C. 商2200餘400

錯誤率:64.28%

錯題原因分析:

本題考查與商不變性質有關的知識。被除數、除數都擴大100倍後,商不變,但餘數也擴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來的餘數,需要縮小100倍。而學生誤認為商不變餘數也不變,所以錯選A,正確答案應該選B。

 錯題解決策略:(1)驗算。請學生用答案A的商乘除數加餘數檢驗是否等於被除數。從而發現選A是錯誤的。

(2)明確商不變的性質。但是當被除數、除數都擴大100倍後,商不變,但餘數也擴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來的餘數,需要縮小100倍。

(3)在理解商不變性質有關知識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

選擇題:2.5除以1.5,商為1,餘數是( D )。

A.10 B. 0.01 C. 0.1 D. 1

(三)填空題

4/11的分子加上8,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 8 )

錯誤率:21.4%

錯題原因分析:

學生由於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理解錯誤,把分子、分母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與同時加上一個相同的數混同,錯誤認為分子也應該加上8。

 錯題解決策略:(1)請學生將4/11與答案12/19

進行大小比較,從而發現分數大小變了,引發思考。

(2)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3)結合類似題目加強練習以達到目的。

對應練習題:

把2/3的分母加上12,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應加上( 8 )。

三、粗心大意類

1.計算題

7÷7/9-7/9÷7 =1-1 =0

錯誤率:39.28%

錯題原因分析:

本題是考查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兩個除法算式中都是7和7/9這兩個數,由於粗心大意,會認為它們商是相等的。於是等到「1-1=0」的錯誤答案。

錯題解決策略:教育學生做題前要仔細審題,無論是簡單的還是難的題目都要多加思考,絕不能掉以輕心。

2、填空題

一座鐘時針長3釐米,它的尖端在一晝夜裡走過的路程是(18.84釐米 )。

錯誤率:67.85%

錯題原因分析:

這題是《圓的周長》部分的內容。學生對於這道題,知道要利用求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來解決。但對「一晝夜」這詞不理解或是沒有仔細審題,因此只計算了時針轉一圈所經過的周長,最終導到結果錯誤。

錯題解決策略:(1)請學生仔細讀題並解解釋「一晝夜」的含義。

(2)提出要求:做題前要仔細審題和理解。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老師熬夜整理:常考題及易錯題分析,抓住了比看書都有效
    錯題解決策略:(1)根據題意舉出反例,讓學生知道組成一個角還有一個必不可少條件是有頂點。(2)回憶角的概念。強調要組成一個角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一個頂點、兩條射線。(3)教育學生做題前要仔細審題,無論是簡單的還是難的題目都要深入多加思考,絕不能掉以輕心。
  • 二年級下冊數學單元易錯題匯總,都是些必考題,務必列印練習!
    二年級下冊數學單元易錯題匯總,都是些必考題,務必列印練習!典型錯題是指學生做數學題時,在書面作業和試卷中反映出來的錯誤率較高的數學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錯題,因勢利導,正確巧妙的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再針對學生所形成的知識性錯誤、普遍性錯誤以及頑固性錯誤,進行多層面的方法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策略。
  • 六年級下冊數學經典應用題匯總,涵蓋小升初多種常考題,先來列印
    六年級下冊數學經典應用題匯總,涵蓋小升初多種常考題,先來列印數學課程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應用題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老師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分析應用題,探索多種解題方法,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應該加強應用題的拓展訓練,發散小學生的思維,加強小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進而有效提升小學生對應用題的解題能力。
  • 小學數學必考題之易錯題分享,這種時鐘問題,為啥一做就錯?
    今天睿爸為大家分享一道「易錯題」。題目如下:時鐘敲6下用12秒,敲11下用幾秒鐘?題面看起來很簡單,於是,有些同學很快開始計算了:12÷6=2秒,然後,2x11=22秒,求出最終的答案是敲11下用22秒。上面的做法咋一看沒有什麼問題,認真思考一下,會發現答案是錯的。
  • 三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匯總(附答案)都是平時考試中的經典易錯題
    除了複習書本上的知識外,老師也會讓孩子們將前面考過的單元考試以及期中、綜合考試的試卷拿出來進行複習,特別是之前做錯的題,一定要多多練習。其實,小學階段的數學題目並不是很難,學習的重點就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夠對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靈活掌握並學以致用。
  • 小學數學:1-6年級易錯重點題分析+例題詳解!掃除孩子知識盲區!
    小學數學:1-6年級易錯重點題分析+例題詳解!掃除孩子知識盲區!數學的學習難嗎?我想面對這個問題有90%以上的同學們會不假思索的說「難」!的確數學的學習是在同學們所有的課程中屬於難點科目,但這絕對不是同學們數學成績差的藉口。同樣的學習,有的同學在數學的考試中就能拿到滿分的成績,但是有的同學甚至連及格都是顯得遙不可及,這就是數學,極差很大,也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其實學習數學並沒有同學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掌握學習數學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 一年級數學易錯必考題,附詳細步驟和方法,建議收藏!
    近日,全國各地的小學很多小學都陸陸續續地迎來了複課復學,除了做好疫情的防護工作以外,老師們開學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考試!來檢驗一下過去幾個月網課的學習質量到底如何,因為我們開學較早,針對孩子們做的測試和專項練習比較多,所以今天就在測試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常考易錯題進行分析,點擊關注,發送私信您可以獲得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部編版的《日積月累專項練習》,其他專項練習同步整理中,先看常考易錯題目常考易錯題目①幹擾數字
  • 六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題型多為常考題,易錯題較多,收藏一練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份試題,來自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這份試題題目新穎,題型多樣,綜合性強,應變力高,並且,大多都是常考和常見的題目,但易錯題也比較多,值得大家收藏起來練一練,這份試題如下:
  •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都在這裡,你做對了幾題
    編首語:在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易錯題是指學生對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錯;對知識遷移的應用能力薄弱;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對題目審題的不認真導致錯誤;因為粗心大意而算錯寫錯。每個年級都存在很多易錯題,本文通過匯總了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易錯題,分析這些易錯題的題型特點,尋找易錯題的原因,以便後期的學習和練習當中避免犯類似的錯誤。這份易錯題很有特點,分為填空題30分,判斷題5分,選擇題5分,計算題22分和解決問題38分。
  • 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易錯題歸納,每道題都容易出錯,快列印出來看
    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易錯題歸納,每道題都容易出錯,快列印出來看在小學這個階段,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尚未成熟、沒有定性,因此在長時間的課堂上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注意力,出現在教學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走思」現象了。
  • 小升初數學複習重點、易錯點分析、常考題型及模擬訓練
    孩子常常會出現粗心、不會做題、看不懂等問題,都是因為基礎不牢固造成的。建議孩子們一定要做好查缺補漏,夯實基礎。小升初數學易錯點小升初數學幾何易錯點小升初數學易錯題及分析小升初數學常考題型
  • 高考英語,抓住幾個關鍵點,搞定常考易錯題!
    如何避免這些易錯點呢?為了同學們學習方便,給大家整理了這些常考的易錯點和相應的解題方法,在這裡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同學們。1、名詞性從句中虛擬語氣說到虛擬語氣,很多同學都會複習得很到位,會錯在哪裡呢?與這些單詞相關的名詞性從句都用(should)+動詞原形」形式的虛擬語氣。下面這個圖表會讓同學們一目了然。2、介詞之後的賓語介詞之後的賓語是常考的知識點,看似非常簡單,常常會被同學忽視,但是卻是最容易出錯。
  • 四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解析
    四年級數學易錯題解析下面我們來看一道選擇題。一位同學在完成這道題目時,三易其答案,最終才確定出了正確答案。雖然最後把答案做出來了,可是試卷上卻也多了三個塗改過的印記。四年級數學易錯題解析題:一隻被除數是315,要使商是兩位數,除數最大是(____)?
  • 小升初數學易錯題精選100道,名師詳解,帶你向滿分衝刺!
    小升初是一個重要階段,既是對小學所有知識點的歸納整理,又為學生之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做好小升初階段的準備,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數學本來就是學生最為擔心的一門學科,它的學習在中小學佔據主要的位置,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加以重視。
  • 四年級數學上期末測試卷(答案),考點全、難度較大、易錯點總結
    四年級數學上冊常考易錯考點總結:易錯點一:角的度量。要求學生認識量角器、角的常用單位「度」和度的符號,知道量角的一般步驟,能夠正確的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把半圓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l 度。
  • 2013鄭州小升初英語易錯題(三)
    鄭州奧數網  2013小升初考試步步逼近,英語也是不可忽視的科目,緊接著第二次的易錯題,小編又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英語易錯題。供2013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參考練習。   A. this afternoon B. only once C. once a month D. for two days   考點分析:how引導的一系列特殊疑問詞(必考題)   how soon ; how far; how often; how long; how many;   how much; how
  • 數學班主任整理:小學五年級上冊易錯題匯總,掌握考試多拿20分!
    數學班主任整理:小學五年級上冊易錯題匯總,掌握考試多拿20分!在數學的解題過程中,學生由於諸多原因,難免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易錯題,特別對小學生來說,由於心智還在發育階段,不管思維能力還是解題的嚴謹程度等均有所不足,所以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出現是在所難免的。
  • 小學二年級數學易錯題集錦,每一個都很重要,暑假務必掌握
    ​小學的學習是很輕鬆的,特別是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生學到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識,眾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是小學學習中最少的、分量最輕的,這時候應該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空間,等到關鍵時刻再抓一把也不遲。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其實都差不多,但到了三年級之後,學生的成績就會開始出現分歧。
  • 四年級數學下冊:99道常考易錯題整理!考試容易錯,建議列印收藏
    四年級數學下冊:99道常考易錯題整理!考試容易錯,建議列印收藏四年級是小學數學學習當中的一道坎,因為跨過四年級過後,就會進入小學的高年級階段,所以學好四年級相關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不少同學升入四年級過後卻表示道,不僅知識點學起來難度太大,而且很多題根本就不會做,以至於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數學成績不是很理想了。其實,這其中還是跟同學們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有很大的關係,像對「圖形的認知」、「簡便的四則混合運算」等知識點都是可以運用技巧來進行解答的,很多孩子連基本的概念知識都容易搞混淆,這樣到了考試的時候自然出錯的概率就會非常大了。
  • 小學數學:1~6年級(下冊)易錯題匯總,拿下吃透,輕鬆考100!
    在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家長和同學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困惑,那就是明明孩子這個題會做,同樣的一個題型課下完成得非常好,可考試的時候總是出錯,每次拿到孩子的考試試卷,全都是因為粗心丟的分,看著非常窩火,但是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