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玩手機,父母的答覆,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2020-11-15 上海樹元教育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不同地家長面對孩子同樣地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

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那就玩一會兒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仿佛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的確,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

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大家都知道,手機等電子產品有輻射,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眼睛。

所以,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如今,隨處可見小孩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這跟玩手機脫不了干係。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所以,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如果家長心軟,一時答應但又不加以約束的話,不僅容易導致孩子患上近視,還會導致孩子成績下滑,影響未來。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地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回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

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手機更加有趣,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會得到更好的滿足。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眼界才會更加地開闊,而不只會手捧手機,上網、打遊戲。

所以說,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家長兩種不同的回覆,會成就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

當一件不正常的事變成習以為常,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然而,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3-6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淨,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遊戲「照看」。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遊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建議: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建議: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 「媽媽,我能玩下手機嗎?」家長不同的答覆,可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長反應,下班之後,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媽媽,我想玩會手機。」多數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本來規定的只能玩10分鐘,結果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大多數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 棉花糖:「媽媽 我可以玩手機嗎?」你的答覆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你的答覆裡 藏著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在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想玩手機。」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吧。」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訴求,不同家長給出的回覆不盡相同。而這裡面,很有可能藏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
  • 孩子玩手機,父母一個舉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現在的孩子都希望在家庭裡擁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父母一言堂。無障礙溝通平等對話將會是以後子女教育的大趨勢!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好奇心,孩子喜歡模仿和學習其他人的行為。如果周圍的人都玩手機那自己沒有手機是不是顯得很尷尬?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家長適時的回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影響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影響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
  • 「媽媽,我能玩一會手機嗎?」父母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今的孩子,童年都奉獻給了手機,小朋友們每天探討的內容也是看到的搞笑視頻、王者榮耀誰的段位高。當孩子想要爭取家長的意見玩手機時,很多家長都會順口說「就玩一會兒喲!」這樣的回答,其實就是給小朋友可以玩手機的暗示。
  • 「我可以玩手機嗎?」父母不同的回答,影響著孩子不同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那就玩一會」很多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所以,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如果家長心軟,一時答應但又不加以約束的話,不僅容易導致孩子患上近視,還會導致孩子成績下滑,影響未來。
  • 「媽媽,我再玩5分鐘」!父母此時的回答,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平時勤儉持家,給孩子最好的,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偉大而不求回報。不過,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做事不小心,不免惹父母生氣。特別是他們在做功課的時候,磨磨蹭蹭,還貪玩。有時候他們還會試探地問:「我再玩十分鐘行嗎?」只要手機一到孩子的手中,就很難讓他放下手機。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
  • 聚餐擔心孩子吵鬧,就用手機解決?父母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他說:"不想讓孩子鬧騰,不想因為看手機而訓斥孩子,也擔心孩子一旦鬧起來,自己無法馬上安撫好。"是的,我想這也是很多家長給孩子看手機的大部分原因。但是我們是否想過,這種帶娃的雙重標準,會給孩子一種什麼錯覺?在家:必須好好吃飯,不能看手機,看電視。
  •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調查顯示,兒童使用手機越來越低齡化、高頻率,0-5歲兒童,智慧型手機使用率超過80%。李玫瑾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所有的表現,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準。」在手機這個問題上更是如此,孩子是否沉迷手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 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你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所以,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如果家長心軟,一時答應但又不加以約束的話,不僅容易導致孩子患上近視,還會導致孩子成績下滑,影響未來。
  • 「媽媽,我想玩手機」,三種不同的答覆,將決定孩子不同人生!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孩子似乎手機比家長還親,一碰到手機就忍不住沉迷,不是玩遊戲機就是看視頻。而家長們也終於意識到孩子玩手機的頻率有多麼高,玩手機的時間有多麼長。但家長自己也很難做到脫離手機,工作、娛樂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孩子也是有樣學樣,既然家長一直玩手機,為什麼我不能玩?
  • 「媽媽,我再玩5分鐘」,父母的回應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
    有家長說每次孩子一看電視就停不下來,整日就像個「電視迷」一樣,一關電視孩子就會哭鬧不止,請求「媽媽,我再玩五分鐘」,結果五分鐘過去了還是不肯關電視。同樣孩子玩手機也是一樣,只要是拿起來再想放下非常不容易,孩子總以再玩5分鐘為藉口,實在不知面對3歲以上的孩子怎麼教育才是最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