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老寧波時期的狀元房、張斌橋與彩虹坊

2020-12-19 東方網

原標題:回憶老寧波時期的狀元房、張斌橋與彩虹坊

主講人楊古城
生於1938年10月,高級工藝美術師,曾出版專著《中國獅子藝術》、《中國佛像藝術》、《南宋石雕》、《朱金漆木雕》、《四明尋蹤》等。

彩虹坊

狀元房照壁原貌

1982年時的張斌橋

  對於許多老寧波來說,狀元房、張斌橋和彩虹坊是最熟悉不過的。三處古建築都在江東彩虹路上,相互依存,曾經深深印刻在老寧波的記憶中,如今僅留下了彩虹坊,而坊前傍河的小道已拓寬為彩虹路。狀元房原是清代初年一位狀元的房子,據說面對彩虹橋的一道磚刻照壁保存在天一閣內。而張斌橋,橋雖已不見,卻留下了張斌橋社區、張斌橋菜場這兩處帶橋的地名。這其中,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狀元房的「臭狀元」

  錢堰奇觀,珠山勝慨,宋名東井,唐號西湖。帶八塘而通四碶,渥七鄉而及三縣。古松怪柏,爭勝於牛眠之地;瑤草琪花,競秀於虎號之坪。地接馬山,湖通象坎,錦屏漾霞嶼之口,銀鏡浮月波之面……

  這首氣勢豪邁、玉潤珠圓、洋洋灑脫640字的《遊東錢湖形勝賦》,作者是清初鄞縣狀元史大成,而且就在這座狀元房內寫成。因此,在昔日,當人們從百丈賣席橋至張斌橋這段彩虹路走過時,路邊有一道長近10米的照壁,總會投去敬仰的一瞥。據老一輩人說,昔日娶親的花轎車船都會在這裡停靠,特地到狀元房前討一個吉利。狀元房前划船河上的彩虹橋每天行人不絕,對河就是潛龍漕,每年中秋龍舟賽的划船總是聚集在這條小河上等待比賽。1997年6月,由於寧波市舊城拆建,狀元房被拆除了,但文物部門專家在磚刻照壁拆除前拍了照,為每一塊拆下來的磚刻編了號,仔細拆卸後,說是先放天一閣,將來會擇地重立。

  但很多人會追問狀元房的狀元是真是假?「臭狀元」的說法又從何而來?

  古時的狀元,是讀書人至高無上的追求,千年以來甬上曾出過十多名狀元,鄞縣佔半數,這在《中國狀元譜》中有據可查。狀元房中的狀元就是浙東四明史氏望族的史大成。

  浙東史氏望族,在千年之前從太湖西岸的溧陽遷入明州,其分支遍及鄞縣、象山、餘姚、慈谿、鎮海、象山等地。南宋時代的史氏,「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七十二進士」,權勢顯赫,其中史氏望族一支在南宋時遷入甬東張斌橋旁,稱「張斌橋史家」。至公元1277年南宋王朝衰亡,史氏望族終於門庭冷落車馬稀。但在明代又出了4位舉人和3位進士。明代亡後,清代仍開科取士。據說當時寧波府的讀書人都約定不上京趕考,僅史大成一人上京師趕考進士,主考官原擬定第三名,在金殿御試時,順治帝御覽試卷,御筆親批為第一名,即順治乙未(1655)大魁,又稱狀元。他就是鄞縣史氏第20代,世居甬東張斌橋旁「木蓮藤下」史起揚的兒子。當然,史大成的不少同窗學友紛紛指責史大成「言而無信」,因此有人稱他「臭狀元」似也在情理之中。

  史載,史起揚夫婦男耕女織,省吃儉用供兒子讀書,史大成考中狀元後入京任禮部侍郎15年,他主管科舉,為官清廉。寧波府出資在張斌橋南建造了「狀元府」,其實這座狀元房也不過是數幢不加漆飾的平房和一道照壁而已。

  史大成一直帶著家眷在外任職,僅在他父親死後回家住了3年,到了暮年才又回歸故裡,遊歷故鄉的山山水水,不少膾炙人口的絕妙詞賦都是在狀元房內寫成的。數年後,史大成的弟弟史大進也考中了貢生,任青田縣學訓導,升縉雲教諭,教育出不少有學問的仕人。

  數十年後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狀元房內又有史大成的侄子史才甲考中了進士,他也任禮部侍郎,出任山西汾州,由於興修水利,斷案廉明,雍正皇帝稱他是「晉中第一清官」。

  星移鬥轉,狀元房和照壁終於面臨拆遷。在拆遷前我對照壁進行過實地丈量,它寬7.5米,高4米,中間的壁心斜砌方形水磨清磚,每塊長寬為0.28米,壁頂上部的牆帽中部高出左右,僅在額枋部分刻麒麟、梅鵲、牡丹、躍魚;下部的基座總高0.6米,其中一半為石造須彌座式。這座簡樸而具有明代遺風的狀元房照壁,或許只能再等待若干年後才可一睹它的風貎了。

  張斌橋「魂」歸何處

  唐長慶元年(821)甬江三江口建明州城之後,過了兩年,刺史應彪又建起了一條貫通東西鄉的奉化江浮橋,於是從州治出東門過橋後,再經鄞東東塘路和東塘大河可直通海濱,江東這塊荒蕪的土地開始興旺起來。然而這條長達50裡的東塘大河卻仍靠渡船往返。終於,在北宋元豐五年(1082),「縣東五裡」的東塘大河上建起了第一座石橋。據說橋邊曾住有以打草鞋為生的張斌公公,他行善積德,以打草鞋為生,決心以賣草鞋之錢建橋。在建橋之前這裡的渡口已有市集,傳說有一肉販短斤缺兩,久之這缺德之人背上長一毒瘡,生命垂危之際,夢中神人告誡,說他只要買下張斌老人的草鞋送人做功德,背上的毒瘡才會痊癒。數年之中,肉販將所有錢款買了草鞋送給路人,毒瘡也漸有好轉,而張斌公公將款用於建橋,附近百姓也慷慨助之,因此橋建成後命名「張斌橋」。

  張斌橋溝通了甬東七鄉的水陸交通,一代又一代的明州人,無不與之相親相依。隨著古明州和後來寧波的經濟發展,在明代時東塘大河上又相繼建起了7座石拱橋。進入近代以後,張斌橋畔行旅商賈晝夜不絕,民國三年(1914),又由當地善士陳永熾出資擴建,史久稻、柳哲衲監工督造,鹿亭陳淇書額。這座長達30米,高達7米,跨水達10米,用鄞西梅園石精雕細刻的張斌橋再一次聳峙於東塘河上,38級石階通向二層樓高的橋頂,橋面左右八根石欄柱各刻獅子、白象、蓮花。橋下設有纖道,大型航船可並行交會,每年八月十六中秋划船會,出發點就在橋旁史家祠堂外。據1936年統計,張斌橋下每天往返日夜航船近百艘,橋上橋下的過客每年有數十萬之眾,張斌橋與寧波城鄉的千家萬戶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8年,在寧波城市交通建設中,有900餘年歷史的張斌橋終於完成它的使命,但有關部門又捨不得拆毀,於是提出遷移保護的措施,由技術人員認真測繪並為每塊石料編上號。據說當時蘇州和上海也希望出資購遷張斌橋,但有關部門捨不得該橋「外嫁」。幸運的是東錢湖方面有意接納,於是張斌橋被拆解後運到平山堰山邊等待重建,但這一等就是10餘年,這期間不少石構件逐漸丟失。進入21世紀,殘存的石構件又運到上水村南宋石刻公園門外。又過了10餘年,終於又有人想起了張斌橋,於是到了2013年冬,殘存的張斌橋構件經組裝增補,成為一處景點,它的最後歸宿就在下應天宮莊園內。

  彩虹坊的牌樓官司

  江東區的中山東路西段,原是通向鄞東寶幢、育王的東塘河一段。與中山東路相接的彩虹路曾是彩虹河,彩虹路因河上有一座貌不驚人石樑平橋———彩虹橋而有名。

  舊時,彩虹橋旁邊有軒轅廟,因為傳說軒轅皇帝的妻子是發明織造人類各色衣服的人,所以這座橋便命名為彩虹橋。當時彩虹橋北岸裁縫店鋪林立,從張斌橋一直延伸到賣席橋,而橋西的一座石牌坊立在這條河邊的吳家祠堂門口,人們就呼作「彩虹坊」,如今仍坐落在今彩虹北路129號的雷公巷口。1981年12月5日,江東區人民政府公布彩虹坊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按照舊時體制,牌坊屬中國傳統禮制性單體建築,在宋代之前,「坊」是城鎮市肆居住單位,相當於現代街道社區,立一塊書有坊名的木牌,稱為牌坊。後來以石代木,形狀也逐漸規範,特別屬旌表性牌坊,只有官府批文皇帝聖旨方可建立。彩虹坊是建於清代中期的旌表節孝人物的仿木結構石牌坊,屬三開間樓閣式。枋梁上還可發現從縣、府、省、兵部等逐級上報的八條刻字,而最高一段的中心簷下刻有三龍的「聖旨」匾牌,標誌著皇權的威儀。

  據刻在石牌坊上文字,此坊擬立於乾隆庚戌(1790),成於嘉慶戊寅(1818年),竟相隔28年,那麼其中是否有何「糾結」呢?

  據史料記載,吳氏世居江東,經商起家,上代開設的吳大茂醬園鋪,經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傳至吳明鎬時已名聞甬上,吳明鎬官至五品文職奉直大夫,其妻包氏為江東望族之女,在丈夫吳明鎬英年亡故後,年輕守寡,始終守節不嫁,撫養出生才6個月幼子吳其淵,一心培養他讀書升官。包氏去世後,吳氏家族為光耀門庭,報答母親守節養育之恩,申報官府、朝廷要求立坊。後來,皇帝聖旨下,在吳家祠堂門口建立了這座牌坊,牌坊中間二柱上刻有對聯:卅載貞心鄮山並鞏萬年閫教甬水流芳。

  然而,河邊的小道本來就不寬,石牌坊建立後佔了道,路人更加不便,又因吳其淵為人小氣,故常引起路阻紛爭。眾人告狀到縣官老爺孔龍章處。孔縣令乘轎實地察看,眾民圍堵質問喧鬧,孔縣令不得已悻悻離開。之後吳其淵打通關節,厚禮賄賂,孔知縣派衙役將為首四人押至衙門,各打二十大板後放回。前後一個多月,這場官司不了了之。但此後一遇路阻,路人無不痛罵吳其淵,稱此牌坊為「斷命牌樓」。

  圖片由作者提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去張斌橋菜場不買菜,一次吃了五家店.
    寧波的菜場相較其他城市,最鮮明的一大特色就是海鮮種類多。而張斌橋菜場放眼望去更全是些小海鮮,現在品類越來越豐富,若不是老吃客,有些魚的名字怕都叫不出來了。走到鮮活水產區就有點鬧,氧氣泵「嗡嗡嗡」地響著,老闆的手法乾淨利落,裝袋、瀝水、稱斤、注氧,一氣呵成。蔬菜攤位紅紅綠綠,顏色甚是好看,都是當天早上採購來的,帶著露水的寒氣。
  • 老寧波念念不忘的鄭氏十七房,到底藏著什麼故事?
    老寧波中經常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十七房有三寶。棋杆最多、最高,寧波都能看到;十七房三年不下雨,河水不會涸;十七房馬頭牆最多,一級要比一級高,颱風吹不到。」
  • 寧波鄞州區市場監管局抽檢:1批次枸杞樣品不合格
    29YZS0005635寧波市鄞州區食品檢測中心張斌橋市場34YZS0005665寧波市鄞州區食品檢測中心張斌橋菜場35YZS0005665寧波市鄞州區食品檢測中心張斌橋菜場YZS0005693寧波市鄞州區食品檢測中心加工自製寧波市江東區彩虹北路
  • 御街·二十三坊國慶開街 探訪"老底子"杭州故事
    歷史上這裡曾是杭州城的中心區域,保留下來的街巷建造時間大部分都在宋、明兩朝,一條老街、一間老房、或是一個老物件都承載著一段悠久歷史。「十五奎巷」26號,建於民國時期的民居牆門已經粉刷一新,牆門最右側有一塊老底子石制老牆界,還能看出「蘭玉堂」三個字。摸一摸,能體會到歲月打磨出的粗糲質感。
  • 夜食、夜購、夜遊……寧波公交加密夜班車、通宵線,送你回家!
    夜食、夜購、夜遊……寧波公交加密夜班車、通宵線,送你回家!市公交集團加密了部分途經商圈的公交線路班次方便回家路拿好小本本記住啦�� ��市公交集團本次加密班次,全面覆蓋了天一廣場、江北來福士、老外灘、鄞州印象城、江北萬達、鄞州萬達等核心商圈與主要客運走廊、住宅區之間的出行區域。
  • 馬尚龍 | 寧波鹹與賢:歷史上13個狀元是13匹「鹹駱駝」
    狀元樓裡的狀元榜,每年高考前,多有學生來討口彩的要是說寧波的鹹貨不鹹,那是假話,我是寧波人,怎麼不知道?但是寧波的鹹很有分寸,鹹淡均衡有方,鹹鮮錯落有致。大凡重口味之鹹,除了鹹還是鹹,是不鮮的;若是輕口味,是不鹹的,比如粵菜。甬菜,上海也有。我去過好幾次廣靈一路財大隔壁的源茂苑。
  • 千軍萬馬搶學區房!寧波熱門學區劃分出爐!
    不得不說,自從今年寧波實行公民同招以後,寧波老百姓都感覺學區房更加貴了。民辦全面搖號,滅了一些家長的念想,有個公辦保底,穩妥許多。 誰也不敢拿孩子的未來去賭,買一套優質的公辦學區房就成了必要之物。寧波的學區房一直都是保值利器。
  • 寧波的學區房其實並沒有那麼好!
    我認為寧波的學區房其實是個坑!隨著今年公民同招政策落地,各地公辦優質的學區房狂漲一波。寧波家長們平時省吃儉用,碰到孩子教育問題,都會咬牙掏乾淨六個錢包,有條件的上,沒條件的創造條件硬上。可憐天下父母心,硬是把優質學區房價格翻了個倍。市中心老破小,鎮海老城區老破小可謂是笑開了花,價格都翻一番了。年初寧外回遷消息一出,海曙老破小從2萬猛漲到4萬多,還有報價6萬的。新七中學區房目前妥妥地站穩4萬大關,要知道這些老破小去年才賣2萬出頭。學區這個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 老寧波水塔糕:留住記憶裡的味道
    ☉這種發源於寧波的糕團,叫|水塔糕 |,關於名稱的來源已經無從考證,倒是有不少現代人編出了很多美麗的民間故事,極簡的味道背後,有著複雜無比的製作工序,至今也只能
  • 寧波鎮海的中小學招生新政,會使鎮海學區房再度一房難求!
    寧波鎮海發布了鎮海區中小學的招生新政。高中招生制度有變化,特別是鎮海中學,推行定向分配招生。此舉,說明了什麼?原本鎮海老城的3萬加的學區房將會再度暴漲!這三條新政可謂是要將原本就很高的學區房進一步加價。起碼,4年內政策不會有所改動。也就是說這3年內老破小學區房,今年開的新盤有望獲得一批不菲的紅利上漲。
  • 寧波這家「粥坊」早上7點就打烊,獲央視點讚!
    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浙江寧波 志願者5年送出8萬份熱粥 暖胃更暖心》,報導了寧波海曙鼓樓街道文昌社區有一個「百歲粥坊」,這裡的志願者一早為社區的老人、環衛工人煮粥送粥,不僅溫暖了他們的胃,也溫暖了他們的心。這個小小的粥坊,開張5年來,已經送出了8萬多份熱粥。
  • 老字號故事 記憶中的狀元樓
    1956年,寧波第一屆飲食業展銷會上,獨家展銷的冰糖甲魚,不少老寧波至今還津津樂道。那時由時任總廚的吳常友師傅領銜操作,現燒現賣,半小盆起售,兩口大鍋輪番出菜,供不應求,食客排隊等候,「狀元樓冰糖甲魚呱呱叫」的贊聲不斷。▼冰糖甲魚
  • 民國老樓美大紙行變身「映畫坊」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民國時期特有的小壁燈,舊式的水磨石地板,冷不丁碰到一個梳著晚清髮型的電影人……藏在南捕廳內的民國「老字號」——美大紙行,搖身變成了一個讓人充滿懷念的電影博物館。將來,它的名字叫「第一映畫坊」。  民國「老字號」是如何華麗轉身的?昨天,來自南京工業大學的教授汪永平、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藝術系主任、教授李棟寧等人,相聚這個民國老樓。汪永平直誇:很有歷史感,很溫馨,很成功。
  • 寧波鎮海區實驗小學的學區房真香!
    今年,寧波的學區房熱度飆升,特別是老破小的「學區房」,價格狂飆。現在,鎮海老城的老破小,已經掛牌3萬+了。我特別喜歡鎮海莊市的學區房,尤其是鎮海區實驗小學。為什麼呢?我先來介紹一下該校。鎮海區實驗小學創建於1912年,前身為鎮海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校。
  • 高考成績出爐,學區房值不值?寧波42所熱校最新學區房報價
    寧波軍團表現怎麼樣呢?那些高考成績不佳的城市,唱衰房價與成果不符,學區房堪稱雞肋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作為「新一線」城市的寧波,學區房是什麼水平呢?數據來源於貝殼找房再更別說老江東那些十幾、二十年房齡的老破小,單價居高不下,無不是依仗著學區的餘威。在房價漲幅不輸鎮海的同時,成績的差距卻不可忽視。學區房該如何選擇的話題在家長群中也是經久不衰。
  • 高考成績出爐,學區房值不值?寧波42所熱校最新學區房報價
    寧波軍團表現怎麼樣呢?說到考試、學習,就逃不開學區房的誘惑。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優質的教育資源卻越發緊缺,這大抵也是學區房大受追捧的根本原因。有贊的,自然也少不了貶的。那些高考成績不佳的城市,唱衰房價與成果不符,學區房堪稱雞肋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作為「新一線」城市的寧波,學區房是什麼水平呢?
  • 漫步老街巷:23坊,重現老杭州的煙火氣
    不過,整治後修舊如舊、仍有古韻的御街23坊,非常適合你選擇春末夏初的一個散淡的午後或者黃昏,以閒適的心情慢慢踱步於此,做一回慢旅人。  23坊緊鄰中山南路西側,整個街區以太廟遺址為核心,覆蓋萬松嶺隧道以北、伍公山麓以南、中山南路以西、紫陽山麓以東範圍,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
  • 寧波人最「草根」的美食:寧波雪菜
    鹹齏(雪菜)凝聚著寧波人的鄉愁,是寧波人心目中最親切、最草根又最引以為豪的一道美食。在冬春兩季,選用新鮮的雪裡蕻菜,經過加工醃製而成的鹹齏,是寧波四鄉的傳統特產,也是不少老寧波的最愛。  眼下正是醃製冬鹹齏的時候,最近幾天,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樟村的居民們幾乎家家戶戶都忙著醃鹹齏,那裡盛產寧波人喜愛的「貝母地鹹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