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教育定義及分類
1、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語言」的藝術形式,舞蹈藝術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技藝性很強的表演藝術。舞蹈教育與美術教育、音樂教育並列為素質教育三巨頭,共同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2、以培訓目的分類,舞蹈教育分為興趣培養類和藝考培訓類。其中興趣培養佔整個市場的75%。以年齡層次分類,舞蹈教育分為成人舞蹈培訓和少兒舞蹈教育,少兒舞蹈教育佔據主流市場。
少兒舞蹈教育是一種基礎和素質教育的手段,其特點是邊唱邊跳,用肢體語言來進行描述,形象直觀,容易被孩子理解與接受。少兒舞蹈對兒童智力的開發、審美能力的提高、身心健康的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以前,少兒舞蹈教育多為民族舞,近年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率先引進了街舞、體育舞蹈、肚皮舞等多種新興舞蹈。如今,少兒舞蹈教育舞種十分豐富,包含爵士舞、拉丁舞、摩登舞、中國舞、現代舞、街舞、民間舞等,更能滿足少兒的不同興趣。
二、舞蹈教育市場規模
我國舞蹈市場適齡人口基礎大,2019年我國3-18 歲的舞蹈教育適齡人口約2.6億人。儘管受新生人口增長率下降影響,預計到2025年仍將有2.52億適齡人口。
與此同時,舞蹈教育市場的客單價也呈穩定增長態勢,興趣類舞蹈學生客單價可達2400元/年,再以5.83%的舞蹈通識教育滲透率估算,2019年我國舞蹈教育市場規模約為360億元。
三、舞蹈教育市場發展驅動力
舞蹈教育市場的發展主要有五大驅動因素:政策利好,消費升級,家長教育意識提高,資本關注及技術的成熟。
1、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逐步建立,政策長期利好藝術教育
1)近年來,國家政策由升學時的直接加分向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方式轉變
自2013年以來,國家關於進一步推進在校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加強學校美育工作、支持和鼓勵民辦教育等政策相繼出臺,強調美育和藝術教育應在課內教育中佔據一定比重。
地方性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逐步建立,明確可作為學校招生的依據。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左右,要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2)過去五年來,高考對藝術生的招考比率一直在提升,目前已超過10%,對藝術特長生的加分政策逐步培育了市場對藝術教育的需求。
2、家長教育意識提高,消費升級支撐藝術教育市場,少兒舞蹈培訓佔少兒藝術培訓市場31%
新一代家長教育意識提高,更加注重寓教於樂,提升孩子興趣的培養方式。家長對孩子能力培養的訴求直接影響素質教育培訓市場的賽道熱度,藝術教育排在家長選報素質教育項目的最前列,佔比65%。
同時,經濟發展推動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消費升級持續拉動藝術教育需求。目前,我國少兒藝術培訓的市場格局上,舞蹈培訓和音樂培訓佔據前二,市場份額均突破30%,美術培訓排名第三,佔25%左右。
3、資本入局推動舞蹈教育企業快速做大做強
舞蹈教育行業覆蓋群體較大,市場空間巨大,存在較大藍海,好的服務與解決方案必然帶來大的回報,因此行業也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重視。
近兩年來,賽道投融資量大幅提升,糖豆廣場舞、SINOSTAGE舞邦、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DANCEA、T臺之星等多家舞蹈教育培訓機構都受到了投資機構的青睞,包括騰訊、IDG資本、順為資本、GGV紀源資本、瑞思學科英語、達晨創投等紛紛投注舞蹈教育這一細分賽道。
教育與資本融合是素質教育的長期大趨勢,資本注入有利於機構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和標準化進程,增強師資、研發教學、品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競爭力,構建核心壁壘加深護城河,實現規模化發展和對外擴張。
4、技術的成熟推動在線模式,為舞蹈教育行業注入了活力
目前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學場景依舊在線下,主流機構通過直營和加盟模式進行全國擴張。但隨著網際網路趨勢不斷加深,已有不少舞蹈教育企業結合線上,通過在線直播、雙師課堂等技術手段實現O2O的教育形式,提升企業拓展可能性。
目前,舞蹈線上教育主要包括舞蹈教學視頻平臺、舞蹈愛好者社區、內容付費SaaS技術服務商及內容提供商(舞蹈教培機構、企業及舞蹈教師)等。
此外,非常多中小型舞蹈教育培訓機構,因為組建開發團隊成本相對大,管理難,則選擇合作第三方技術服務商,搭建屬於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目前比較知名的線上教育SaaS技術服務商創客匠人,幫助培訓機構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搭建知識店鋪,利用在線直播、錄播課、社群等模式,線上線下結合,同時還打通APP、pc網校、小程序等全網打通,形成私域流量,實現了快速發展。例如:舞瑜倫比名師課堂,短時間內竟然累計學員超40萬,這是線下培訓機構不敢想像的數字。
四、舞蹈教育機構布局特點
1、舞蹈教育行業競爭格局高度分散
2、區域化競爭格局顯著,多個「小而美」的龍頭並存
截止2019 年8 月,我國各品牌舞蹈培訓機構共有線下網點38,986 個,其中少兒舞蹈培訓機構3590家。小天鵝藝術中心、Isee 灰姑娘、紅舞鞋是市場規模較大的3 家線下舞蹈培訓企業,其線下教學網點合計約488家,但也僅佔總數的1.25%。
舞蹈教育行業尚無全國性的龍頭機構,整個行業呈現出高度分散的區域化市場格局。比如某藝術中心,其68 家直營網點全部位於總部南京,外省則通過加盟和雙師模式進行輸出;而作為加盟品牌的某某,其100 家線下教學點中有80 家位於北京。此外,包括SPEED、CASTER、舞邦等舞蹈教育培訓機構均為區域性品牌。
五、舞蹈教育行業用戶分析
1、舞蹈培訓機構所面對的家長超九成為母親群體,超七成為80/95後
數據顯示,目前舞蹈培訓機構所面對的家長用戶95.1%是母親群體,80後和95後的用戶佔比74.5%,學歷多數在本科及以上,家庭收入近半數可達到20萬以上,職業排名前三位分別為教育工作、企業中高層和專業人員。
2、70%以上家長認為學舞最佳年齡是4歲前,「考級」不再是剛需
數據顯示,70%以上的家長認為4歲以前是孩子開始學習舞蹈的最佳年齡,舞蹈啟蒙課越來越受到重視。年齡的下移,讓更多的家長為孩子選擇舞蹈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考級、升學,而是尊重孩子的喜好,進行舞蹈興趣的培養。
3、65.6%家長看重機構是否可推薦演出機會
65.6%的家長能夠推薦舞蹈演出機會,機構提供高起點、高曝光的演出平臺對學齡前家長更有吸引力。
4、家長對於舞蹈培訓機構的認知主要依託熟人圈子的傳播和推薦
在舞蹈培訓機構的選擇上,62.7%家長通過親朋好友推薦,28.6%家長則是在朋友圈看到宣傳。機構在運營上,除了關注「拉新」之外,還要注重「留存」,利用優質客戶資源在熟人圈子做口碑宣傳尤為重要。
5、家長選擇舞蹈培訓機構時,最為關注師資專業性、安全性和課程與孩子的匹配度三方面。
六、舞蹈教育行業發展趨勢:網際網路賦能企業加速規模化擴張
1、線下:「直營+加盟」聯合擴張,線上:SaaS技術服務商賦能線下教育企業,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將成未來發展方向
舞蹈教育的特性決定線下仍是主流教學模式,直營、加盟是過往主要的線下擴張模式。與此同時,隨著網際網路趨勢的加速,企業也在逐步探索網際網路為線下舞蹈教育賦能的模式,通過搭建在線平臺,打通線上線下延伸服務將成為舞蹈教育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師資利用率,克服舞蹈教育師資緊缺的痛點,改善企業經營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拓張速度,以較輕的模式將企業品牌輸送到更廣泛的地區,拓寬企業運營邊界,實現跨區域擴張,同時保證加盟商的師資和課程質量,降低師資培訓難度和成本。
2、單品類舞蹈教育跨界發展打造立體品牌,構建競爭壁壘是長期大趨勢
多品類發展可重複利用企業已有用戶流量池,以加速規模化。多品類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原有品牌優勢所積累的流量池可被重複利用以加速規模化,提升企業的營銷效率。
家長通常會選擇1-3種素質教育品類,單品類舞蹈教育企業跨界發展,打造立體品牌是當前構建壁壘的可選路徑之一。
3、市場將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一線城市對於舞蹈教育市場的競爭較為激烈,且大多企業都已經逐步完成一線城市的布局,隨著中小城市需求的提升以及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向中小城市下沉將成為該賽道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4、競爭格局分散,優質品牌轉型平臺化,整合B端市場或有新機遇
舞蹈教育行業受礙於師資、管理水平、場地等問題呈現區域化競爭格局,區域頭部品牌多發展歷史悠久,具備強教研能力、師資水平,在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支持一定的規模化。
整個市場存在大量小而散的機構,優質品牌可通過平臺化運營,借力內容付費SaaS服務商等網際網路工具實現線上線下雙向賦能,對外輸出課程體系、師資體系、管理體系等,整合B端市場,實現「輕」擴張,也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