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幼兒園是這樣的,你會開心嗎?

2021-12-29 南海網

「不能睡,不能睡!剛寫完10個『3』,『4』到『9』還沒有寫……」

一隻手舉著手機拍攝,一隻手拍打昏昏欲睡的孩子,海口市民歐先生的語氣愈發急切。
檯燈下,他的孩子小歐勉強握住鉛筆,一筆一划認真書寫著,但由於姿勢和力道不對,歪歪斜斜的筆跡還是越出了方格,淚水也隨之星星點點地灑在習字本上。小歐今年4歲,在海口市瓊山區一家民辦幼兒園讀中班。秋季學期剛剛開始,各式各樣的家庭作業就撲面而來。為此,歐先生一家身心俱疲。

近年來,國內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備受關注。海南持續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工作,海南日報記者走訪發現,經過幾年的督導和治理,拒絕「小學化」已經成為海南大多數幼教工作者的共識,但部分民辦幼兒園仍然存在講授語文、數學、英語等小學學科內容等現象。

點擊查看H5海報幼兒園的模樣↑

「幼小銜接班」搶佔學前教育市場,支持的家長不在少數,也有家長不堪重負

「把一個數字寫上幾十遍,這叫作『控筆練習』。」9月7日晚上9時許,歐先生展示著孩子終於完成的各類作業,「這裡還有繪畫、英語對話、古詩背誦等等。這麼多作業,別說4歲的孩子,讓34歲的我來做都累得慌。」「孩子不做作業行不行?」面對記者的提問,歐先生啞然失笑:「何止孩子要做,我們家長也別想置身事外!」他舉例,孩子練習英語對話,家長要搭茬;孩子練習古詩背誦,家長要釋義,「你可能會想,孩子練習畫畫和控筆的時候,家長總能歇歇了吧?不可能!我們得把過程拍下來,發到班級微信群裡『打卡』。」歐先生打開手機裡的班級微信群說:「你看,老師們還會按不同標準排序,誰家小朋友作業完成得最早、誰家小朋友的字寫得最漂亮……我自認是個『佛系』家長,但看著孩子老是排名靠後,心裡也難免打鼓。」魯女士的手機裡也裝著一個「燙手」的班級微信群。她的女兒在海口市海甸島一家民辦幼兒園上大班。相比小歐,魯女士女兒所在的幼兒園,超前講授小學課程的方式相對「靈活」和「隱晦」一些。翻開女兒的練習冊,魯女士指著其中一頁:「左邊畫著幾堆蝴蝶,右邊列了一串數字,這一題是要求孩子們數出蝴蝶的個數,然後用一條直線把蝴蝶和數字連在一起。」她並不完全否定幼兒園的做法,甚至對這道題目的設置很是欣賞:「一道題目,既考了數數,又考了識字,還練習了控筆,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總不能腦袋空空地去。」與魯女士有著同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幾年前,家住瓊海市的劉女士從朋友那裡打聽到,有一些民辦幼兒園或校外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班」,報名很是火爆。這些「幼小銜接班」主要招收5歲至6歲幼兒,開設英語、識字、算數等課程。「大家都說,孩子讀了『幼小銜接班』,上了小學就不會跟不上學習進度了。」劉女士說,剛轉入這所民辦幼兒園的「幼小銜接班」時,孩子就帶回了家庭作業,剛開始還不願意寫,後來在家人的督促下,竟也養成了一放學就寫作業的「好習慣」。更讓她和丈夫高興的是,原來孩子連兩位數的數字都數不明白,入園不到一年就學會了10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很快也成了給『幼小銜接班』打免費廣告的人。」但如今,劉女士回想起來,孩子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變得悶悶不樂。「每天晚上吃了飯,孩子就埋頭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得趕緊洗漱睡覺,不然趕不上幼兒園第二天的早讀。」劉女士還記得,就連國家法定節假日,孩子也沒閒著。那年國慶假期,老師要求孩子每天抄寫3個單字,每個單字要抄3行,最後還要在家長的指導下,標出拼音、列出筆順,甚至進行組詞、造句。劉女士一家的假期時光,幾乎全被作業佔滿,親子關係慢慢變得緊張。

一二年級表現拔尖,三年級開始「後勁不足」,孩子們怎麼了?

劉女士的孩子上小學後,沒幾年,一家最初的喜悅就被憂愁取代。在一二年級時,孩子的表現確實拔尖,但到了三年級就開始變「笨」了——各科成績明顯下滑,整體感覺「後勁不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年級現象』。」海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蔣俊華說,一些提前學習了小學知識的孩子,進入小學後會發現課堂索然無味,老師講的內容都是學過的,於是不認真聽講、不動腦思考,儘管作業、考試都能得到較高的分數,卻錯失了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海南師大海口新海學校副校長梁勝娟說,進入小學三年級,大多數孩子的大腦發育會進入另一個階段,為了配合和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三年級左右的課程設計也會發生質的改變。以數學學科為例,小學三年級以前,學習數學只需要較好的記憶能力,去記住一些數字和計算規則。但三年級以後,就需要較好的邏輯能力,去理解和分析數學習題;到了初中、高中階段,還需要較好的思維能力,運用抽象、歸納、演繹等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這些能力的獲得方式,蘊藏於幼兒時期的種種遊戲中。」蔣俊華說,大量、多樣的外部刺激,可以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大腦活動,進而生成更多神經突觸,「這一階段的幼兒反應迅速、靈活、準確,通過適量運動、自由探索、充分感知、交流互動,可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我意識、團隊精神,這對於他們一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海南中部山區,有一家完全摒棄「小學化」教學的幼兒園,讓海南日報記者感受到了孩子們撲面而來的活力與熱情。這一頭,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們滾著輪胎鍛鍊協調能力;那一頭,擔當小值日生的孩子們在為大家準備午餐餐具……「別看孩子們精神面貌這麼好,辦園前我來考察的時候可不是這樣。」海南師大瓊中中心幼兒園總負責人狄永泉介紹,辦園之初,他召集教師進山入村、挨家挨戶地給村民做思想工作,發動他們把孩子送進來。好不容易把孩子們一個個「請」進來,沒想到的是,有的家長只觀察了幾天就開始說風涼話:「你們怎麼天天帶著孩子玩,語文、數學、英語課都不上,下學期我們不來了!」雖然部分家長不理解,但該幼兒園還是堅持根據學前教育教學標準,圍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學前教育五大領域設計教學內容。很快,孩子們的表現給大家帶來了驚喜——性格變得開朗,語言能力、自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也明顯增強。大多數孩子進入小學後,無論是課堂專注力還是獨立思考能力,都表現突出。

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玩足球射門遊戲。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小學化」的幼兒園,正在剝奪孩子的遊戲權,打造一個個畸形「成長圈」

蔣俊華說道,幼兒園的「小學化」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上,而且還體現在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環境、評價方式、作息時間等影響幼兒身心發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教學形式上,少活動而多授課;在教學方法上,少體驗而多灌輸;在教學環境上,少戶外而多室內;在評價方式上,主要以作業和考試作為衡量標準;在教學時間上,不斷向小學課時的時長靠攏……對此,歐先生有所發現——孩子上小班時,座位是圍坐一大圈的,上課時間15分鐘;到了中班時,座位變成圍坐成幾個小圈,上課時間延長到25分鐘;到了大班後,座位就會變成和小學課堂一樣,一行一行地面向老師擺放,上課時間也一點一點地接近40分鐘——原來,「小學化」已經滲透在小歐幼兒園生活的各個階段。當幼兒園的孩子在黑板前規規矩矩一坐就是40分鐘時,家長們是否都意識到,兒童天然享有遊戲的權利?蔣俊華說,早在1989年,聯合國發布的《兒童權利公約》就已經提出:「兒童有從事適合其年齡的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遊戲權是幼兒的基本權利之一,幼兒園則是保障幼兒遊戲權的重要執行主體。海南日報記者在瓊臺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看到,該幼兒園的課程安排中,自主遊戲佔了很大的比重。教室裡沒有專門劃出區域,而是完全打破界限,給孩子們提供了寬敞、自由的空間。孩子們可以從擺滿書籍、工具、角色扮演服裝等物品的「材料超市」中,挑選感興趣的物品進行遊戲,而老師不會過多幹涉,只在一旁觀察,適時成為遊戲的合作者、支持者。「鼓勵孩子自主遊戲、自由探索,也符合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八階段理論』。」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心理健康教研員符明說,3歲至6歲的幼兒,如果主動探究的行為受到鼓勵,會為他們將來成為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基礎,反之,則會逐漸失去自信心,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安排好的圈子裡。符明指出,在一些「小學化」程度較高的幼兒園裡,這個「圈子」已經形成——規則擺放的座椅、不能隨意走動的課堂、以分數為評判標準的作業和考試……這些都在挫傷孩子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可以唱歌、做遊戲的課堂,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海南正在建立幼兒園和小學雙向互動銜接機制,嚴禁「小學化」「重點班」

「走走停,一二三……」9月2日上午,海南師大海口新海學校校園裡,老師正在帶領一年級新生玩遊戲,培養孩子們傾聽指令的專注度和執行力。這是該校幫助學生完成幼小銜接的舉措之一。「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給學齡前幼兒施加學業壓力,這樣絕對是弊大於利的;還有些家長擔心『零基礎』幼兒入學後會跟不上進度、不被老師喜歡,這更是無從說起。」梁勝娟說。她以握筆和書寫為例,能否書寫是由手部關節肌肉和神經發育所決定的,一般6歲以上兒童才適合握筆書寫簡單的漢字。孩子過早寫字,家長不僅要花大量時間糾正錯誤,還可能給孩子的視力、手部發育、肢體協調等造成影響。「作為小學教師,我們更希望幼兒園能為孩子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溝通能力、時間觀念、文明禮儀等等。」梁勝娟說,學校會為一年級新生實施入學適應教育,營造遊戲、實踐、體驗、探究的教育環境,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從遊戲活動為主,向課堂教學為主的轉變。今年8月底出臺的《海南省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再次強調要將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作為幼兒園年檢工作和評估定級的重要內容,持續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工作。根據《方案》,目前我省正在建立幼兒園和小學雙向互動銜接機制,要求幼兒園科學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小學科學實施入學適應教育,並要求各級教研部門,把幼小銜接作為教研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教研計劃。「我們嚴禁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嚴禁小學組織入學考試或劃分『重點班』,嚴禁校外培訓機構對學前幼兒進行小學課程內容的培訓,嚴禁在職幼兒園、中小學教師組織、參與或掛名參與幼小銜接培訓。」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韓小雨表示,海南將聚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攻堅行動,為海南學生終身教育奠定堅實基礎,培育「健康陽光、好學上進、勤勞誠信、文明樸實」的特色印記。● 在教學內容上,超前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等小學學科內容
《海南省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堅決防止把小學的環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簡單搬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科學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小學開展入學適應教育,嚴禁入學考試,堅持「零起點」教學。

總策劃:曹健 羅建力 齊松梅

執行總監:許世立

主編:孫婧

版面設計:楊千懿

檢校:王振文 蘇建強

H5統籌/文案:許世立

H5攝像:封爍 張琬茜

H5手繪/製作:陳海冰

H5配音:馮芷晨

視頻文案:孫婧

視頻拍攝:封爍 張琬茜

視頻剪輯:吳文惠

視頻配音:唐咪咪

見習編輯:葉維銘

審核:韓靜 袁蘭

相關焦點

  • 如果幼兒園老師這樣對你孩子忍還是不忍?
    >
  • 我這樣的人如果再不開心,是不是會被罵呀?| 有酒有故事
    可惜,父親一直期望她做一名幼兒園老師,「我看你就當一名幼兒園老師,最適合你!」那時候爸爸對她說。大概是家境優越,乖巧又美麗,家人對她總是呵護備至。「我小時候跳過好多年的舞,最後想去跳芭蕾,但是我姥爺覺得太苦了。」
  • 牛如果開心,它的肉會更好吃嗎?
    好比一頭牛如果受傷了,又或者很傷心,它不會說「我好痛」,「我好難過」之類的話。在這本書裡,坦普爾花了大量的篇幅來介紹他在一個農場的研究經歷。1999年,美國某食品生產企業請他對供應商的動物福利進行審核,所謂的動物福利,簡單來說就是動物開心嗎?幸福嗎?
  • 寶寶在幼兒園的一天,都是這樣過的,媽媽們知道嗎
    導讀:寶寶在幼兒園的一天,都是這樣過的,媽媽們知道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在幼兒園的一天,都是這樣過的,媽媽們知道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小區幾個媽媽自己合辦家庭式幼兒園,你會讓孩子上嗎?
    如果小區幾個媽媽自己合辦家庭式幼兒園,你會讓孩子上嗎?如果是我,我肯定不會選擇類似的家庭幼兒園沒有辦學資質是致命傷幾乎每一個小區都會有類似的機構,但實際上並不合規,我們都知道想要開辦一所幼兒園需要十分複雜的手續和較高的資質,即便是以其他名目創辦的教育類機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這類機構絕大多數並沒有資質。
  • 森林幼兒園,這樣的「放養式」教育,你會選擇嗎?
    如果這一切都是在幼兒園,一定有人驚呼:「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入園了!」   「森林幼兒園」究竟好不好?   不少幼兒園園長、家長都稱「森林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很新鮮,但是這樣的「放養式」教育效果真的好嗎?廣州一家公立幼兒園園長認為,「如果僅僅有森林的大環境,而沒有靠譜的教師,那只是讓孩子去「撒野,開放式的教育模式需要老師有很高的教育智慧,如果老師的能力達不到一定要求,孩子就會被放任不管,達不到玩中學,學中樂的目標」。
  • 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問問這幾個問題吧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不開心,通過幾個小問題就可以判斷出來。今天吃了什麼好吃的對於一個正規的幼兒園來說,幼兒園每周都會指定孩子這一周吃的午餐是什麼?一般都會根據孩子的生長需求,做一個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全面。下午也防止孩子會給一些小點心之類的。
  • 緩解孩子入園焦慮的4個步驟,讓孩子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這會讓孩子覺得只要哭就可以不去幼兒園了。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粘人而焦慮,並且延長入園焦慮的時間。準時的接送會讓孩子感受到規律的生活,增加他的安全感,減少焦慮的情緒。不要問「你哭了嗎」、「今天聽話嗎」這樣負面的問題。可以問孩子「今天最開心的事是什麼」、「今天吃了 什麼小點心啊」這樣的問題,激發孩子愉快的情緒。這種問話的方式,我是非常推薦的,因為你正在和孩子營造-種積極的溝通模式,引導孩子關注生活中積極的體驗。
  •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形容十二星座,你會怎麼形容,會是這樣嗎?
    你有沒有被朋友這樣問過,「一句話形容一下我在你心中的印象」,這時你們會怎麼回答,會表現得很尷尬,還是很敷衍的就回答對方,我覺得你還好啊。如果讓你用一句話形容十二星座,你會怎麼形容,會和下面這樣形容的一樣嗎?
  • 如果娃在幼兒園老受傷,你會換幼兒園嗎
    可樂今年去幼兒園了,之前眼睛被打腫了,老師也沒有打電話通知我們,後來去接娃發現整個眼睛周圍都受傷了,眼睛淤青了差不多兩周才好,臉也被咬了。對方家長很淡定,一周以後才道歉,心裡想著是第一次也就算了。這幾天可樂又受傷了,臉上被抓了一大條,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不過給娃剪個指甲很難嗎?很想給娃換幼兒園,又怕去了新的幼兒園也一樣!
  • 工作得很不開心,你會選擇辭職嗎?
    特別是我們在工作之中,會接觸到各類人等,自然也會產生各種情緒。當我們面臨各種難題之時,心中便會產生不適感,這就是所謂的不開心了。知乎上曾有人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一直頻繁辭職,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先想著逃避,還得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多思考自己能否將問題解決掉,否則你在下一個公司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觸動很深:很多時候,你的不開心不是因為職場無情,而是你太弱。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
  • 幼兒園的孩子有必要上英語培訓班嗎?答案孩子會告訴你,很準確
    孩子才上幼兒園,身邊的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這麼小的孩子有必要嗎?開心爸爸有位朋友就是這樣,每天都是焦慮到不行。我們都戲稱她是中國最焦慮的媽媽,她自己倒是不以為意,每每都說,不這樣又能如何呢?別人都去上自己不上豈不是落後在起跑線上了嗎?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說說給幼兒園的孩子學英語這件事。
  • 「5歲萌娃賴幼兒園門口求上學」幼兒園開學後,你會送娃去上嗎?
    視頻中,讓人覺得搞笑的同時,也有點心酸,畢竟在家裡窩了這麼久,相信小朋友是真的很想念回到幼兒園,想念老師和小朋友們吧。我兒子也同樣是5歲多,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他現在應該在上大班最後一個學期,這馬上到「六一」兒童節了,說不定每天都在開心地排練節目呢,然後準備著畢業,和老師們留下珍貴的畢業合影。
  • 孩子在上幼兒園後,老師經常會說的這幾句"暗語",你聽懂了嗎?
    孩子在上幼兒園後,老師經常會說的這幾句&34;,你聽懂了嗎?有了孩子之後,作為家長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進入幼兒園是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在幼兒園裡,孩子會遇見很多同齡的小朋友,還有一些年輕的老師,他們要學會和他人去溝通,慢慢適應除了和家人之外的人一起相處,很多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年齡太小,不能去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於是他們會經常和幼兒園的老師去溝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樣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 孩子上幼兒園總是不開心,家長要注意了!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會悶悶不樂,今天我們來總結孩子為什麼悶悶不樂。孩子上幼兒園總是不開心,家長要注意了!1、上學路上叮囑太多在你帶孩子上學的路上是否會經常教育孩子,見到老師要問好,和同學要和睦相處,要懂得分享多喝水等話題?這些話題不是在上學路上說的,而是平時養成的習慣,過多叮囑會造成壓力,孩子生怕自己做不好,他去了幼兒園能樂的起來嗎?
  • 孩子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家長學會四句話,寶寶立刻開心上學
    其實家長們大可不必如此,這樣不僅讓自己心情焦慮,也會影響到孩子入園的情緒。很多時候,孩子們對幼兒園的適應有一個時間曲線。(原創手繪,請勿抄襲!)橫坐標是孩子的入園時間長度,從第一周到第六周;縱坐標是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程度,從極差到較好。大概有三類孩子會經歷不同的曲線:紅線兒童:沒有做好充足的入園準備(主要是心理準備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入園第一周會特別哭鬧,對幼兒園極度反感,有時甚至不能提到「幼兒園」三個字,我家大寶當時就是這樣。
  • 如果一個女生想泡你,她們會這樣問你,你被撩過嗎?
    對於女生來說,這種情況會更加的明顯,如果一個女生願意去向你表達她對你的那種愛慕之情,那麼他一定拿出了非常大的勇氣才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一個女生想泡你,她們會這樣問你,你被撩過嗎?你還好嗎?開始越來越主動的關心你當一個女生陷入一段感情的時候,她們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和對方有更多的交流。
  • 開到深夜2點的幼兒園,坐標日本紅燈區,你會送孩子來嗎
    日本福岡中洲有一家開到深夜2點的幼兒園,福岡中洲是日本著名的三大紅燈區之一,這樣的幼兒園你會送孩子來嗎?乍一聽你可能要炸了,誰會送孩子來這樣的幼兒園,可仔細想想卻不免有些心酸被媽媽抱在懷裡的那一刻,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如果你在一個地方工作不開心,你會不會選擇辭職,在剛剛好又不好找工作的時候?
    會!我不會為了不開心的工作委曲求全,因為我知道那樣有多累。既然在一個地方幹的不開心,就索性離開吧,不管時局好不好找工作。那樣你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即幹不出什麼成績,也幹的不長久,最後不是你離開就是被淘汰。與其這樣,不如選擇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