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貴德縣已現出春日的氣息,冬小麥青綠的嫩苗一塊塊鋪在縣城周邊的田地上,又是一年春來早。
在新街回族鄉麻吾村,「兩講兩促」宣講工作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局企業科科長、新街鄉聘科技副鄉長、宣講組組長黨國武的帶領下,已連續工作了30多天。
黨國武曾在2013年10月萬名幹部下基層時來到麻吾村。今年又擔任了「兩講兩促」宣講工作組長,2月10日,他帶著4名組員進駐麻吾村。
麻吾村,有281戶1285人,村民以回族為主,還有藏、撒拉、漢等民族,人均耕地3.65畝,種植以油菜、春小麥、蠶豆為主。近年來,由於受地理、氣候、環境等條件制約,自然災害頻發,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農民增收緩慢。
針對這種情況,宣講組後先開展了中央及省一號文件和「講政策、講法治,促發展、促黨建」的宣講,還組織村民清理了因山洪淤塞的洩洪道,與村中貧困戶結對子,向學齡兒童家長入戶發放催促入學通知書……這讓村黨支部書記才郎加感動不已:「宣講組對我們村裡的幫助很大,非常辛苦!」
才郎加還講了一個黨國武為農民群眾解決惠農價格種子的事情。
在春耕備耕期間,黨國武發現部分村民為種子發愁。原來,春小麥種子市場價格達到了每斤兩元,油菜種子則高達16元每包,而村裡總共有春小麥1.7萬斤、油菜1200包的種子缺口。
宣講組隨即匯總了全村的情況,將之分級匯報到了縣上有關部門。縣上聞之,將其作為惠農政策的一部分,以補貼價春小麥種子每斤1.3元、油菜種子每斤3.5元,調撥給了麻吾村,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村主任馬少元講了黨國武和工作組的另外一些往事:在掌握到苞谷杏耐寒的生長特徵及較高的經濟價值後,和村「兩委」一起積極動員引導群眾種植苞谷杏,積極爭取縣林業部門的項目支持,在麻吾村建成了250畝2.2萬株苞谷杏規模化種植基地,打破了麻吾村沒有規模化特色種植業的歷史。去年9月,利用50萬元駐村工作幫扶資金,建成了佔地面積20畝的標準化牛羊育肥養殖小區,已經開始出現了效益。
來到三社,黨國武指著一片粉刷整齊,新修了圍牆和大門的院子介紹說,這裡是因山體滑坡,通過整村扶貧推進項目整體搬遷過來的42戶人家。
在羅林英家,宣講組一邊問詢,一邊填起了農戶(網格化管理)基本情況調查表。
「你家裡耕地有幾畝,是水澆地還是旱地,勞動力有幾個,參加農保和醫保了嗎,享受兩房政策了嗎,年收入多少?」
羅林英一邊回答,一邊連連稱好:「政府給我們這麼好的政策,實話是好啊!」
離開了羅林英的家,黨國武對自己兩年親歷的惠民下鄉活動有了一點感慨:剛來這裡,自己也有一些不適應。但時間久了,和他們熟絡了,生活習慣了,工作也漸入佳境,希望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鄉親們多做些事情。(晉美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