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志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20年前,當世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當社會對幼兒教師還沒有足夠的了解,當學前教育還在傳統的慣性裡尋求突破時,在那些初入幼兒園的年輕老師中,已有人將「學前教育」視為終身之志,想用盡溫柔去陪伴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用其一生去參與改寫幼教的歷史。
《天龍八部》的回目裡有「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當人們都在感慨時間流逝時,其實感慨的都是時間帶走活潑潑的生命力。可是,作為幼兒教師的她們,生命卻一直芳華,因為她們在與孩子作伴,與希望作伴,她們的夢想永遠朝著童年。
又是一年教師節,日敦社幼師學院以「20年幼教芳華」為主題,採訪了4位園長,她們從20出頭青澀的小姑娘,成長為了如今沉著有力而又依然充滿創造力和激情的園長,看看她們是如何用每一個腳印,走出生命的芳華。
01 /
一個簡單、純粹、美好的初心
陪我走過20年幼教芳華
分享人:高翔
成都市金牛區機關三幼園長
「我1994年大學畢業,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至今,也有20多年了。畢業實習時,我就在機關三幼,我的生命從來都是和機關三幼緊緊連結在一起的。
我的媽媽也是一名幼兒教師,在我小的時候,她就常常會觀察我,覺得我從小就很喜歡小孩子,天生就和娃娃有緣。這樣的天性仿佛早早地暗示了我的未來。後來,我媽媽離開了幼教領域,但她其實很熱愛這份工作,所以很想讓我把她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延續下來,我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幼教。
年輕時的高翔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我年輕時帶過全託班,全託班的孩子都是在幼兒園寄宿的,周五才回家。那幾年特別流行過聖誕節,在聖誕節來臨的前夕,大街小巷都掛起各種彩燈,格外熱鬧。全託班的孩子們在小小的年紀,就要學著獨自生活,讓我們很心疼。所以我們當時就在思考,如何讓我們孩子們在幼兒園裡也能過一個不孤獨的、開開心心的聖誕節。
那天夜裡,孩子入睡前,我們很溫柔地對她們說:「今夜做個好夢,聖誕老爺爺就會在你的夢裡出現。」等孩子們睡著了,我們把準備好的棒棒糖以及玩具車這些小禮物放入口袋,再把口袋藏進他們的枕頭裡。
第二天早上七點半,我們把燈打開,孩子們睡眼惺忪地醒來,我們問孩子們:「你們昨晚夢見聖誕老人了嗎?聖誕老人來過嗎?快看看聖誕老人有沒有給你們留下什麼?」孩子們就在床上到處翻,翻到枕頭下的禮物時,高興得不得了!那天正好周五,下午放學,爸爸媽媽來接他們的時候,他們還很興奮,迫不及待地告訴爸爸媽媽,聖誕老人給他們送來了禮物。
雖然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能很清晰地想起那個聖誕節孩子們高興的樣子。就是這樣簡單的、純粹的、發自真心地想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夜。
雖然這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是正是這樣認真地做好一件件良善的、純粹的、小小的事讓我心有溫潤之泉,無窮無盡的流淌在我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之間,讓我走到20年後的今天。
02 /
在我年輕時
孩子教會我真誠、平等地去愛
分享人:邰文宇
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幼兒園園長
「我1993年從江蘇省高郵師範畢業,這也是整個揚州地區唯一一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校,所以那時擁有專業資質的幼師還是挺少的。我畢業後工作在一個小學的附屬幼兒園,當時小學化傾向還是蠻重的,主要活動就是組織孩子上課。
年輕時帶班的每一天,對於我來說都很難忘,我們真的很喜歡孩子,孩子也很喜歡我們。但是現在回過頭來再看時,發現當時跟孩子在一起,其實對每個孩子的關注是不夠的。
我會跟特別可愛的孩子互動交流更多,但是會忽視一些比較內向的孩子,完全憑的是個人的感情,缺少專業素養的投入。因為那時我們還沒有正確的兒童觀,覺得孩子可愛,就對可愛的孩子關注比較多,而對有一些不是那麼漂亮的,或者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其實幫助和指導不夠。
年輕時的邰文宇
多年以後,發生了一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有一個我帶過的孩子,在讀初中時,寫了一篇作文叫《我最喜歡的老師》,這麼多年過去,沒想到他竟然寫了我,還提到了我用一條手絹為他擦鼻血的小細節。其實我一點也不記得這個孩子了,可能當年帶班時,我從心底裡也沒那麼喜歡他,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關心。
所以這件事給我的震撼非常大,讓我懂得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孩子,其實要做到一視同仁。因為孩子有非常敏銳的覺察,你愛不愛她,你對他的愛是不是真的,他們的感覺無比準確。
有時候我們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一句不經意的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投射出來的影響可能非常大。如果我們發自內心地去愛孩子,他們也會回饋給我們很多的驚喜。」
03 /
18歲時
孩子打開了我的一個願望
分享人:牛瑞芳
山西省晉城市春暉兒童之家園長
「1995年我從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畢業,就直接進入幼兒園工作了。那時候我才18歲,因為本身比較喜歡孩子,那會兒感覺渾身充滿熱情和責任。
那時候的孩子上學晚,我帶的第一批孩子是大班的,都已經7歲左右了,在他們面前我更像是一個姐姐。所以當時還是很緊張,壓力很大。
和孩子相處的記憶還是挺深刻的,我記得有一個小女孩叫小喬,是特別內向的那種孩子,白白的、瘦瘦的、小小的,不怎麼跟別的孩子玩兒,不和老師溝通,一直很害羞。
我覺得她比較需要幫助,就多關心她,開始帶她玩兒,上課給她很多機會回答問題,讓小朋友也來關注她。其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你的關注點在哪兒,很有可能小朋友們的關注點就在那兒。慢慢地,全班的小朋友都開始接觸她,跟她玩兒,甚至願意遷就她,把她拉到集體的生活裡來。
這個孩子就是從一直在一個角落坐著,慢慢地開始敢回答問題,敢參加活動,和小朋友一起正常地上課、下課、遊戲,改變特別大。
這件事對我意義很大,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它打開了我的一個願望——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了解每一個孩子不同的地方。」
04 /
風雨飄搖20年
我依然選擇留在學前教育
分享人:焦豔
深圳寶安區興華幼兒園園長
「記得1992年初中畢業時,我曾去參加中等幼兒師範學校的考試,不幸的是沒考上,所以選擇繼續上高中。95年在選擇大學志願時,因為不想作主科教師,所以選擇了陝西師範大學的旅遊管理、政治管理及學前教育,沒想到第三志願被錄取,進入了幼教領域,大學畢業後到了幼兒園一線工作。
年輕時的焦豔
剛入這個行業,我碰到了很多困難與迷思。90年代末,全國的公辦幼兒園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深圳首當其衝。那時我才畢業僅僅一年,幼兒園財政撥款一下子從全額轉為差額,需要我們自籌經費、提高學費,這一度讓招生變得非常困難,幼兒園生存異常艱難,連教師工資待遇都無法得到保障。
那段時期,學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我親眼見證了幼教師資和辦園水平的大幅度下滑,幼師地位及從教尊嚴面臨著挑戰。那時候特別想逃離這個行業,也考取了小學教師資格……
年輕時的焦豔
不過,因為園長老師們對我傾心栽培,最終我還是在學前領域堅持了下來,所以直到現在,儘管幼教形勢有所改變,我依然告訴我自己,堅定初心與選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幼兒、為自己,更為這個行業。」
05 /
永遠的芳華
20年,是一代幼師風華正茂的青春,也是中國幼教發生巨變的年代。幼兒園逐漸從機關廠院內部走到市場中來,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上幼兒園。幼師師資從稀缺的中等幼師畢業生變得更加多樣,幼教也經歷著一輪又一輪的改革。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市場卻越發紛亂複雜。
我們懷念過去單純理想的時代、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那時沒有高大上的教玩具、沒有花樣百出的特色課程,老師們勤勤懇懇為孩子做好保育教育,與孩子們分享甜蜜的童年時光。
時光不再來,青春已流走。但我們依然要記得,孩子的需要是不變的,我們愛孩子的那顆金子心是不變的,每個時代的幼師都在默默付出,都需要我們尊重和理解。
又是一年教師節,祝福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幼師都能從這些溫暖的故事中抓住一縷光亮,珍存自己生命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