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出門,看到一個年輕媽媽送孩子去幼兒園,一路走一路對孩子罵罵咧咧:「每天早上叫你都叫不醒,穿個衣服那麼慢,刷個牙也哼哼唧唧,就不能快點嗎?真是要把人急死!煩死了!」
小姑娘三四歲的樣子,怯生生喊了一句「媽媽」,馬上被媽媽喝止:「閉嘴!少說!每天早上翻來覆去就那幾句話,接你接你接你!我哪天沒按時去接你?」
小姑娘兩眼淚汪汪,執著但小心翼翼地說:「你早點來接,我不想在幼兒園。」
媽媽狠狠地瞪著小姑娘,罵道:「讓你閉嘴沒聽著嗎?再說我就偏不接你!煩死了!」
小姑娘終於忍不住,咧著嘴大哭:「接我嘛!接我嘛!」
媽媽揮了一下巴掌,忍住沒打下去,轉而扯住小姑娘的手,加快腳步往前走,邊走邊用不耐煩的語氣催促:「快走快走!每天早上都磨磨蹭蹭的,就不能快點嗎?」
小姑娘跟不上媽媽的步伐,被媽媽強拉硬扯,走得跌跌撞撞,小臉上滿是委屈的淚水,又不敢大聲哭。
小姑娘應該才上幼兒園不久,還沒過適應期,她多麼希望媽媽能給她一點安慰,一句承諾。可是急性子媽媽看不到也聽不到,她不耐煩的語氣裡給孩子傳遞的信息都是:
「你是個煩人的孩子!」
「你是個磨蹭的孩子!」
「你總是惹我生氣!」
一個被親生母親嫌棄的孩子,還能指望被誰喜歡?看孩子那怯生生的樣子,自卑的陰影大概已開始籠罩她,她不太敢相信自己會被陌生人善待,她很可能對老師和小朋友充滿了戒備。
所以,幼兒園開學都好多天了,許多小朋友都適應了,這個小姑娘還是不願意去。我都能猜到她在幼兒園裡那孤僻的、膽怯的身影。從心理學角度講,這種狀態的孩子,更容易招來其他小朋友欺負,使她愈發覺得幼兒園「可怕」。
儘管媽媽態度惡劣,但總比幼兒園安全,比幼兒園值得依戀,孩子依然會執著地盼望媽媽接她回家。可是我真的有些擔心,如果這樣的場景每天上演,孩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媽媽的不滿和嫌棄,她內心的依戀還能持續多久?
這位媽媽,內心其實是愛孩子的。你看她嘴上罵罵咧咧,一路卻始終牽著孩子的手。
還有,當她忍不住想打孩子時,在最後一刻,還是放下了高高揚起的手。
她表面上不肯給孩子明確承諾,但是每天下午,都會風雨無阻按時接孩子回家。
明明是愛的呀,為什麼要讓孩子感受到不愛?
年輕媽媽顯然是第一次當媽媽,難免因缺乏經驗手忙腳亂而心煩氣躁,作為成人能理解她的辛苦。但是孩子還小,她怎麼可能體諒媽媽的艱難?她只會根據媽媽的態度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可愛,會不會討人嫌?即使以後長大,能理解媽媽的行為了,但親子間的感情基礎已經遭到破壞,要想修復,還須經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你是這樣的媽媽嗎?你身邊有這樣的媽媽嗎?在此提醒年輕的媽媽們,假如你有意無意地破壞了親子關係,趁著孩子還小,趕快修復!不要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創傷,也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哪種人?